↑
人生下半場
人生下半场
聖徒見證
圣徒见证
2007年4月香港在職特會,從美國來港的楊弟兄分享見證。弟兄從事資訊科技,在事奉、家庭、工作等方面有許多寶貴的經歷,激勵我們要作得勝者,過得勝的生活。以下是弟兄在壯年組的分享摘錄:
持守異象 無悔一生
人到中壯年,開始人生下半場,進入人生的秋季冬季。雖然時代變遷,但主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呼召沒有改變。回想當初,我們都看見了異象,求主保守我們不失去這個異象,讓這異象成為我們生活的動力和人生的意義,不叫我們在人生的下半場後悔。我們的異象就是基督與教會,若拿走這異象,人生就是空白。我願意成為得勝者,不僅僅因為熱情,而是有一個呼召和異象控制了我。
因著主的呼召和異象,我們在地上的生活就是不後悔、沒遺憾。有一天我們都會到主那裡去,只有兩種情況:與主一同坐席,或是哀哭切齒。如果現在我們不是與主一同坐席,甚至對主感到陌生,必然後悔,那日就會哀哭切齒。如果現在我們與主有親密的關係,與弟兄姊妹不疏離,那日自然與主同席。因此我對主說:「求你保守我的人生下半場,是不後悔。有一天我到你那裡去,不感到陌生,因我認識你,你也認識我。」
我十六歲得救,信主已經四十多年。在美國,四十歲已經是人生下半場,但當我五十歲的時候,妻子才說我正式進入人生的下半場。她說我的人生上半場是簡簡單單、平平淡淡,希望我的人生下半場仍是簡單、平淡。然而,回望過去五十年,我的人生其實並不平淡,經歷大起大落,教會的生活是從風浪中經過,當中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有愛有恨,有盼望、失望甚至絕望,有傷心、灰心甚至死心,可謂百般滋味在心頭。
在我五十歲生日的那天,我跪下禱告說:「感謝主帶領我經過五十年,沒有放棄我,我還在這裡。」接著我向主求三件事:第一,求主給我一個不後悔的人生;第二,求主叫我做任何情事都不保留,無論是教會、家庭或工作,都是百分百投入;第三,求主叫我不後退。我向主求的,就是不後悔、不保留、不後退。回想過去的教會生活,我幾乎是全時間服事,但仍有許多保留,這與我所領受的異象不相稱。我因自己沒有擺上一切而傷心,所以向主求這三件事,主亦聽了我的禱告。
美滿婚姻 同負一軛
我在三十歲結婚,妻子常常對我說:「我不會站在你這邊,我永遠站在主那邊。」這樣,甚麼時候我站在主那邊,妻子就是我最好的戰友;甚麼時候我不站在主那邊,妻子就成了我最親密的敵人。我和妻子的婚姻是老式婚姻,是由弟兄們介紹的。當時三位長老說為我禱告很久,已經找到一位最適合我的姊妹。姊妹也從這三位長老口中,得知有一位最適合她的弟兄。這樣,我們是先結婚,後談戀愛,現在是再度蜜月。我和妻子已結婚三十年,我從來沒有後悔,但這件事不能只放在心裡,必須說出來。
我的岳母患了末期癌症,我倆夫婦每逢放假就去陪伴她,因為知道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有一次探望岳母,她剛完成化療,非常疲累。妻子叫我不要多說話,但我覺得有一句話非說不可,於是我鼓起勇氣對岳母說:「我這一生作了很多後悔的事,但有兩件事從來沒後悔。第一件事是我信主了,第二件事是我娶了你的女兒。」那天,岳母非常開心。自從我說了這番話後,我發現妻子也改變了。這事題醒我:機會來了就要抓住,贖回光陰就是不放棄機會。該說的就要說,不該說的就不說,免得自己後悔。
同領託付 配搭服事
還有一件事我沒有後悔,就是與弟兄們的配搭,十分有意思。配搭的弟兄多來自內地,一位弟兄是上海人,我是北方人,處事作風截然不同,看事情的方法也不一樣。有一次我倆在弟兄姊妹中間起了爭執,源於一個小問題:從這裡到那裡,哪一條路最近?那位弟兄是個心思細密的人,他說按自己的方法,能少走一英里。我是一個講原則的人,甚麼事情都是大是大非,原則對了,細節就不重要。我說走另一條路,能少經過兩個交通燈。當時我倆不到四十歲,弟兄姊妹看著我倆比賽,看誰首先到達終點。起步後,他的車向右轉,我的車向左轉,結果同時抵達終點。我倆望著對方,發現大家不相伯仲!感謝神,我們都是有異象和託付的人,否則不會配搭在一起。
有一段日子,我覺得教會需要改革、突破,因此打算舉辦訓練,但有弟兄不同意。之後我來到香港,弟兄們邀請我參加事奉聚會;這個聚會共兩小時,所有時間都是屈膝禱告。返回美國以後,我召集所有配搭的弟兄們,不再爭論誰對誰錯──這是毫無價值的,我們只有跪下來禱告。教會的所有安排,是由膝蓋定規。我們的配搭不是某些人說了就算,而是根據我們的屈膝禱告。從那一天開始,我對服事沒有後悔。
我曾對一位弟兄說:「我絕不與妻子分手,也不與弟兄們分手。神所配搭的,是不該分開。」我在教會生活中經歷了許多風波,懂得何謂愛與恨。原來愛到了某一個地步,就會轉為恨──恨自己也恨別人。尤其我們都是有心服事的人,卻不能配搭在一起,甚至竟然論斷對方,說長道短。故此,我在主面前有一個禱告:「在我的配搭中,只有祝福,沒有咒詛。」有一位弟兄與我們配搭服事了一段年日,他突然決定讀神學,要去當牧師。他這個舉動不單令我驚訝,甚至全教會都很驚訝。當時教會人數不多,幾乎所有弟兄姊妹都知道此事,要看我們怎樣處理。我們禱告後,全教會就舉辦愛筵,喜喜樂樂地歡送這位弟兄,將來我們也歡迎他回來。
無憾無怨 向主交賬
我曾服事一位弟兄,面對很大的挑戰,因他剛剛得救,就證實患了末期肝癌,腫瘤長達八厘米,只剩下六個月壽命。我每天和這位弟兄在一起,他接受了美國最新的治療,一直盼望神醫治他。我和弟兄姊妹都為他禱告,但我裡面清楚知道,主要我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後的一段路程。我看見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就滿有負擔地建議他考慮兩件事情:第一,誰是他人生的最大遺憾,他最想與誰恢復關係;第二,寫一些感謝卡,送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我一講完,他就流淚。原來他和兒子已經很久沒有說話,兒子離家出走,他病重也不願告訴兒子,因他不知道兒子會有怎麼反應;若果兒子表現冷酷,他就會深受傷害。我和他一同禱告,對他說:「這事情一定要對付,好讓我們的人生沒有遺憾。」後來他聯絡了兒子,兒子立即乘坐飛機回來,參加每一次的聚會,和他一同禱告。
這位弟兄做完了這兩件事,十分喜樂,發現他的生命不一樣。其後他的身體狀況極差,不停吐血。他向弟兄們要求一個福音聚會,讓他作見證,弟兄們馬上安排。上午他仍吐血不已,晚上就在福音聚會裡作見證。福音不在乎語言和技巧,乃在乎福音的靈;他講話的時候,把所有人包括我全都征服了。一週後,這位弟兄被主接去,他的一生沒有後悔。
靠主得勝 與神同行
我們說要得勝,勝過仇敵,那麼仇敵究竟是誰?原來最大的仇敵就是自己,我天天對付的就是自己裡頭的肉體。若我們沒辦法對付肉體,就沒辦法過得勝的生活。我求主給我力量,能夠向人認錯道歉。或許有些事情我做得對,但說話的方式和態度叫人受傷,而最親密的人受傷最重,尤其是我的妻子和女兒。
我曾致電一位弟兄向他道歉,他的反應是非常驚訝。我對他說:「我道歉不是因為真理的緣故,也不是立場的緣故,是因為我的態度不好,主光照了我。請你原諒我。」所有弟兄都知道這件事。感謝主,到那天我在主裡再見這位弟兄,我是坦然的。我對弟兄們只有愛,沒有恨,因為神就是愛。
我列出了一張清單,記錄我在工作上犯錯的事情。現今的職場競爭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基督徒亦不能避免。然而,主若讓我看見那些被我傷害過的人,我願意向他們道歉。其中有一位同事已經退休,不可能再見,但有一天我在一間餐廳裡遇見他。當時我心裡猶豫與掙扎,主給我膽量,於是我走到他面前道歉。他說這只是一件公事,但對我來說是與永遠有關的。我在主面前有服事,如果我不清楚對付,就很難與主交通,與弟兄姊妹的交通也變得沒有味道。感謝神,現在我和弟兄姊妹的交通很有味道。
有時候,我們會擔心自己能否作得勝者,但我們的主既是得勝者,我們與他同行,怎能不得勝?主是我們的得勝,我們聯於他,就能連於得勝;只要聯於祂,我們就不失敗。
|
上一則|
下一則
2007年4月香港在职特会,从美国来港的杨弟兄分享见证。弟兄从事资讯科技,在事奉、家庭、工作等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历,激励我们要作得胜者,过得胜的生活。以下是弟兄在壮年组的分享摘录:
持守异象 无悔一生
人到中壮年,开始人生下半场,进入人生的秋季冬季。虽然时代变迁,但主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呼召没有改变。回想当初,我们都看见了异象,求主保守我们不失去这个异象,让这异象成为我们生活的动力和人生的意义,不叫我们在人生的下半场后悔。我们的异象就是基督与教会,若拿走这异象,人生就是空白。我愿意成为得胜者,不仅仅因为热情,而是有一个呼召和异象控制了我。
因着主的呼召和异象,我们在地上的生活就是不后悔、没遗憾。有一天我们都会到主那里去,只有两种情况:与主一同坐席,或是哀哭切齿。如果现在我们不是与主一同坐席,甚至对主感到陌生,必然后悔,那日就会哀哭切齿。如果现在我们与主有亲密的关系,与弟兄姐妹不疏离,那日自然与主同席。因此我对主说:「求你保守我的人生下半场,是不后悔。有一天我到你那里去,不感到陌生,因我认识你,你也认识我。」
我十六岁得救,信主已经四十多年。在美国,四十岁已经是人生下半场,但当我五十岁的时候,妻子才说我正式进入人生的下半场。她说我的人生上半场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希望我的人生下半场仍是简单、平淡。然而,回望过去五十年,我的人生其实并不平淡,经历大起大落,教会的生活是从风浪中经过,当中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有爱有恨,有盼望、失望甚至绝望,有伤心、灰心甚至死心,可谓百般滋味在心头。
在我五十岁生日的那天,我跪下祷告说:「感谢主带领我经过五十年,没有放弃我,我还在这里。」接着我向主求三件事:第一,求主给我一个不后悔的人生;第二,求主叫我做任何情事都不保留,无论是教会、家庭或工作,都是百分百投入;第三,求主叫我不后退。我向主求的,就是不后悔、不保留、不后退。回想过去的教会生活,我几乎是全时间服事,但仍有许多保留,这与我所领受的异象不相称。我因自己没有摆上一切而伤心,所以向主求这三件事,主亦听了我的祷告。
美满婚姻 同负一轭
我在三十岁结婚,妻子常常对我说:「我不会站在你这边,我永远站在主那边。」这样,什么时候我站在主那边,妻子就是我最好的战友;什么时候我不站在主那边,妻子就成了我最亲密的敌人。我和妻子的婚姻是老式婚姻,是由弟兄们介绍的。当时三位长老说为我祷告很久,已经找到一位最适合我的姐妹。姐妹也从这三位长老口中,得知有一位最适合她的弟兄。这样,我们是先结婚,后谈恋爱,现在是再度蜜月。我和妻子已结婚三十年,我从来没有后悔,但这件事不能只放在心里,必须说出来。
我的岳母患了末期癌症,我俩夫妇每逢放假就去陪伴她,因为知道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有一次探望岳母,她刚完成化疗,非常疲累。妻子叫我不要多说话,但我觉得有一句话非说不可,于是我鼓起勇气对岳母说:「我这一生作了很多后悔的事,但有两件事从来没后悔。第一件事是我信主了,第二件事是我娶了你的女儿。」那天,岳母非常开心。自从我说了这番话后,我发现妻子也改变了。这事题醒我:机会来了就要抓住,赎回光阴就是不放弃机会。该说的就要说,不该说的就不说,免得自己后悔。
同领托付 配搭服事
还有一件事我没有后悔,就是与弟兄们的配搭,十分有意思。配搭的弟兄多来自内地,一位弟兄是上海人,我是北方人,处事作风截然不同,看事情的方法也不一样。有一次我俩在弟兄姐妹中间起了争执,源于一个小问题:从这里到那里,哪一条路最近?那位弟兄是个心思细密的人,他说按自己的方法,能少走一英里。我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什么事情都是大是大非,原则对了,细节就不重要。我说走另一条路,能少经过两个交通灯。当时我俩不到四十岁,弟兄姐妹看着我俩比赛,看谁首先到达终点。起步后,他的车向右转,我的车向左转,结果同时抵达终点。我俩望着对方,发现大家不相伯仲!感谢神,我们都是有异象和托付的人,否则不会配搭在一起。
有一段日子,我觉得教会需要改革、突破,因此打算举办训练,但有弟兄不同意。之后我来到香港,弟兄们邀请我参加事奉聚会;这个聚会共两小时,所有时间都是屈膝祷告。返回美国以后,我召集所有配搭的弟兄们,不再争论谁对谁错──这是毫无价值的,我们只有跪下来祷告。教会的所有安排,是由膝盖定规。我们的配搭不是某些人说了就算,而是根据我们的屈膝祷告。从那一天开始,我对服事没有后悔。
我曾对一位弟兄说:「我绝不与妻子分手,也不与弟兄们分手。神所配搭的,是不该分开。」我在教会生活中经历了许多风波,懂得何谓爱与恨。原来爱到了某一个地步,就会转为恨──恨自己也恨别人。尤其我们都是有心服事的人,却不能配搭在一起,甚至竟然论断对方,说长道短。故此,我在主面前有一个祷告:「在我的配搭中,只有祝福,没有咒诅。」有一位弟兄与我们配搭服事了一段年日,他突然决定读神学,要去当牧师。他这个举动不单令我惊讶,甚至全教会都很惊讶。当时教会人数不多,几乎所有弟兄姐妹都知道此事,要看我们怎样处理。我们祷告后,全教会就举办爱筵,喜喜乐乐地欢送这位弟兄,将来我们也欢迎他回来。
无憾无怨 向主交账
我曾服事一位弟兄,面对很大的挑战,因他刚刚得救,就证实患了末期肝癌,肿瘤长达八厘米,只剩下六个月寿命。我每天和这位弟兄在一起,他接受了美国最新的治疗,一直盼望神医治他。我和弟兄姐妹都为他祷告,但我里面清楚知道,主要我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我看见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就满有负担地建议他考虑两件事情:第一,谁是他人生的最大遗憾,他最想与谁恢复关系;第二,写一些感谢卡,送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我一讲完,他就流泪。原来他和儿子已经很久没有说话,儿子离家出走,他病重也不愿告诉儿子,因他不知道儿子会有怎么反应;若果儿子表现冷酷,他就会深受伤害。我和他一同祷告,对他说:「这事情一定要对付,好让我们的人生没有遗憾。」后来他联络了儿子,儿子立即乘坐飞机回来,参加每一次的聚会,和他一同祷告。
这位弟兄做完了这两件事,十分喜乐,发现他的生命不一样。其后他的身体状况极差,不停吐血。他向弟兄们要求一个福音聚会,让他作见证,弟兄们马上安排。上午他仍吐血不已,晚上就在福音聚会里作见证。福音不在乎语言和技巧,乃在乎福音的灵;他讲话的时候,把所有人包括我全都征服了。一周后,这位弟兄被主接去,他的一生没有后悔。
靠主得胜 与神同行
我们说要得胜,胜过仇敌,那么仇敌究竟是谁?原来最大的仇敌就是自己,我天天对付的就是自己里头的肉体。若我们没办法对付肉体,就没办法过得胜的生活。我求主给我力量,能够向人认错道歉。或许有些事情我做得对,但说话的方式和态度叫人受伤,而最亲密的人受伤最重,尤其是我的妻子和女儿。
我曾致电一位弟兄向他道歉,他的反应是非常惊讶。我对他说:「我道歉不是因为真理的缘故,也不是立场的缘故,是因为我的态度不好,主光照了我。请你原谅我。」所有弟兄都知道这件事。感谢主,到那天我在主里再见这位弟兄,我是坦然的。我对弟兄们只有爱,没有恨,因为神就是爱。
我列出了一张清单,记录我在工作上犯错的事情。现今的职场竞争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基督徒亦不能避免。然而,主若让我看见那些被我伤害过的人,我愿意向他们道歉。其中有一位同事已经退休,不可能再见,但有一天我在一间餐厅里遇见他。当时我心里犹豫与挣扎,主给我胆量,于是我走到他面前道歉。他说这只是一件公事,但对我来说是与永远有关的。我在主面前有服事,如果我不清楚对付,就很难与主交通,与弟兄姐妹的交通也变得没有味道。感谢神,现在我和弟兄姐妹的交通很有味道。
有时候,我们会担心自己能否作得胜者,但我们的主既是得胜者,我们与他同行,怎能不得胜?主是我们的得胜,我们联于他,就能连于得胜;只要联于祂,我们就不失败。
|
上一则|
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