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第十一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神救恩计划的智慧】 一、神照恩典拣选存留以色列人余种(1~6节) 二、神使其余成为顽梗不化(7~10节) 三、神藉外邦人蒙恩激发以色列人得救(11~15节) 四、橄榄树的比喻: 1.新枝(外邦人)不可夸口(16~22节) 2.旧枝(以色列人)仍要接上(23~24节) 五、神定规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25~27节) 六、神两全的怜悯(28~32节) 七、神丰富的智慧(33~36节) 贰、逐节详解 【罗十一1】「我且说,神弃绝了祂的百姓吗?断乎没有!因为我也是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后裔,属便雅悯支派的。」 〔文意注解〕「神弃绝了祂的百姓吗?」『弃绝』指全然弃绝;『祂的百姓』指以色列人。希腊原文的句型表示答案乃是否定的。 「因为我也是以色列人」:保罗以他自己为例,证明并未完全弃绝以色列人;在已过的历史中,虽然大部分以色列人顽梗不肯接受神救恩的安排,但他们当中一直都有少数相信主的『余民』(罗九27)。 「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人诉说家谱往往推至亚伯拉罕(参太一1;林后十一22)。 「属便雅悯支派的」:『便雅悯支派』乃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参民一36;启七8);保罗出身便雅悯支派(腓三5),得救以前的名字『扫罗』,乃与便雅悯支派中一位出众的人物扫罗王同名(徒十三21)。 〔话中之光〕(一)保罗是一个最好的证人,说明一个忠诚的犹太人,可以同时是个委身的基督徒。 (二)主喜欢我们以自己的身份为祂作见证,我们不要以作一个中国人基督徒为耻。 【罗十一2】「神并没有弃绝祂预先所知道的百姓。你们岂不晓得经上论到以利亚是怎么说的呢?他在神面前怎样控告以色列人说:」 〔背景注解〕在先知以利亚的时代,当时的以色列王亚哈,娶外邦女子耶洗别为妻,为外邦偶像巴力建庙筑坛(王上十六29~32)。耶洗别甚且杀害耶和华的众先知,幸有敬畏神的王家家宰俄巴底私藏了一百个先知(王上十八4,13)。后来先知以利亚奉神的命到迦密山上,和事奉巴力的四百五十个先知决胜负,结果以利亚单独一个人击败了巴力的众先知,并把他们全都杀了(王上十八20~40)。王后耶洗别差人告诉以利亚,发誓必要杀他报仇(王上十九2)。以利亚逃到何烈山的一个洞中,耶和华神问他在那里作甚么;以利亚回答说,『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王上十九8~9,13~14)。神就对他说,『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王上十九18)。 〔话中之光〕(一)『神并没有弃绝祂预先所知道的百姓。』这句恩言何等安慰了我们!我们是凭神的预知而被神预定的(罗八29),所以无论我们的光景多软弱,神也必不弃绝我们;正如神永不弃绝那一直顶撞祂的以色列人一样。 (二)尽管人有时会堕落到一种光景,似乎是『可弃绝』的,但如果从神那面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在神根本就没有『弃绝』这意念;神对人的自甘堕落会发怒,甚至予以『管治』,但祂却不弃绝祂所拣选的人。 (三)大先知如以利亚,仍有可能误会神的心意而控告祂的百姓;我们是甚么人,怎么可以自认为别的基督徒都离开神的心意,惟有自己(或自己的团体)才蒙神保守! 【罗十一3】「『主啊,他们杀了你的先知,拆了你的祭坛,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 〔原文字义〕「命」魂。 〔话中之光〕(一)当神的子民在基督徒生活中感到孤单时,撒但就高兴。 (二)不要以为别人都不爱主,只有我一个人爱主。世界上爱主的人多的是,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 【罗十一4】「神的回话是怎么说的呢?祂说:『我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 〔原文字义〕「巴力」主人,拥有者(巴力是腓尼基人和迦南人主要偶像的名称)。 〔文意注解〕「我为自己留下七千人」:这『七千人』可看作以利亚时代以色列人中敬畏神的余民;保罗引用这事迹来证明,每一个世代都有神因祂的恩典为自己保留的余民。 〔话中之光〕(一)神的回话告诉我们:(1)神绝不喜欢我们控告弟兄;(2)无论我们的情况多软弱,神却永不忘记我们对祂那一点的忠诚。 (二)即使在人们普遍离开真道的时代,神总有一些持定向祂效忠的人。 (三)神作事一直都照着祂的旨意,『我为自己』――祂保守我们也是为着祂自己,而不是为着我们。 (四)我们信徒不要一直注意自己的软弱、失败和渺小,而要注视(focus on)我们神的伟大。我们若看环境和自己,就会觉得『只剩下我一个人』;但我们若转眼看神,就会认识神为祂自己『留下七千人』。 (五)人所看见的是『我一个人』(3节),却没有看见『七千人』;神没有回答人所看见的,神却给人指点他所没有暗见的。求神开我们的心眼,叫我们能看见神所要我们看见的属灵事物。 【罗十一5】「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 〔原文字义〕「余数」剩下的数目。 〔背景注解〕『余数』一词有旧约的背景。以色列人屡屡背道犯罪,虽经神常予警告,终不悔改。故神将他们分散在外邦列国中,只有少数人得以回归(参耶三14;亚十三8)。这些少数回归的人就叫作『余数』。 〔文意注解〕「照着拣选的恩典」:指以色列人中之所以有相信主的余民存留在世,并非因他们的善工,乃是因神拣选的恩典。 「还有所留的余数」:『余数』原文在新约里仅在这里出现一次,它和罗九章的『余数或余种』(罗九27,29)不同字,但这三个字都具有『余民』的意思。正如在以利亚的时代一样,历世历代虽然背道的情形很普遍,但仍有忠心的犹太人余民存留在世。 〔话中之光〕(一)神历世历代在祂子民中所作的工,总是根据『余数』的原则,例如:全世界都败坏了,神只拣选挪亚一家八口(创七1);又如:在巴别塔的事件之后,神只呼召亚伯兰(创十二1)。 (二)世界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教会的原则是『进去灭亡门路的人多,找到永生门路的人少』(太七13~14),『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廿二14)。 (三)信徒千万不要根据人数的多寡来定规所站的立场,因为清楚神的旨意、站住正确立场的人往往只是『余数』;所以当我们要决定一件事时,不要看外面的人群,乃要看里面的主。 (四)不要与多数醉生梦死的人追求世俗享乐,乃要与少数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二22)。 (五)既称为『余数』,便表示神的心意仍未完全放弃其余的『整体』;故此我们属神的人应当体贴神的心肠,努力传福音、传道作工,也竭力为众人祷告,盼望能挽回局面。 (六)在恩典的里面有一个事实:蒙恩的人都是少数的。 (七)实在说来,基督徒中间的得胜者也是少数的,并且是个别向神负责而取得的身分和地位;若有人教训基督徒说,只要加入他们的教会团体,就可以自动成为得胜者,这是不符圣经的真理的。 【罗十一6】「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话中之光〕(一)神记念人,不是根据人外面的行为,乃是根据人里面的所是。 (二)我们得救后若要继续蒙恩典,秘诀乃在于站稳在恩典中(罗五2);我们要凭着恩典而活,千万不要靠自己的行为去讨神的喜悦。 【罗十一7】「这是怎么样呢?以色列人所求的,他们没有得着,惟有蒙拣选的人得着了;其余的就成了顽梗不化的。」 〔原文字义〕「顽梗不化」使之硬化,使成为无反应,失去感觉的硬瘤(原文意即因一直抵抗重复的外来刺激,而产生一层厚皮),瞎眼的。 〔文意注解〕「以色列人所求的」:指『律法的义』(罗九31);他们凭着行为追求在神面前称义的地位(罗九31~32)。 「他们没有得着」:『他们』并不是指全体以色列人,而是指『追求律法的义』的以色列人。 「惟有蒙拣选的人得着了」:『蒙拣选的人』指以色列人中得救的余数(罗九27),亦即那些照着拣选的恩典所留的余数(参5节)。 「其余的就成了顽梗不化的」:『顽梗不化的』指那些不肯听从福音(罗十16),向神悖逆顶嘴(罗十21)的以色人;他们因为拒绝信主之法(罗九31~32),所以神使他们对属灵的真理变得迟钝,一直顽梗不化。 〔话中之光〕(一)我们如果一次、两次不顺从圣灵的感动,结果也会变成顽梗不化,对圣灵的引领失去感觉。 (二)那些重复地拒绝接受神带领的人,会刚硬到一个地步,甚至不能对神作出响应。 【罗十一8】「如经上所记:『神给他们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见,耳不能听见,直到今日。』」 〔原文直译〕「…神给他们昏睡的灵,…」 〔原文字义〕「昏迷」对尖物之刺入无反应,麻木。 〔文意注解〕「如经上所记」:下面的话按意思综合引自赛六10;廿九10;申廿九4。 「直到今日」:指犹太人在灵性上的迟钝,从以利亚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新约时代。 〔话中之光〕(一)何时我们对自己有了把握,靠自己的行为有所追求,而不靠恩典,何时就成为顽梗不化(6~7节)。我们一旦落到这个地步,神就给我们昏睡的灵,叫我们不能再有新的开启,不能有新的看见。 (二)黑暗,乃是我们最大的难处;撒但最大的工作,就是弄瞎我们人的心眼,叫我们看不见基督的光(林后四4)。 【罗十一9】「大卫也说:『愿他们的筵席变为网罗,变为机槛,变为绊脚石,作他们的报应。』」 〔文意注解〕「大卫也说」:9~10节的经文引自诗六十九22~23;那里的话原是大卫指着他的敌人说的,保罗借用来描述神使人顽梗不化的后果。 「愿他们的筵席」:『筵席』指快乐欢聚享受的地方。 「变为网罗,变为机槛,变为绊脚石」:『网罗』是为捕捉飞鸟;『机槛』是为捕捉野兽;『绊脚石』是绊跌人的石头。这里意指化喜乐为灾祸。 「作他们的报应」:犹太人只重外表,不从心里信神,招来被弃的报应。 〔话中之光〕快乐享受的筵席,竟然变为灾祸;正如当日以色列人在旷野里,『坐下吃喝,起来玩耍』,招致『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林前十7~8)。今天有些教派在聚会中的作法,名为『享受主』,实际是魂的放肆,小心! 【罗十一10】「『愿他们的眼睛昏蒙,不得看见;愿你时常弯下他们的腰。』」 〔文意注解〕「愿你时常弯下他们的腰」:『弯腰』表示眼睛只能见到地面和见到自己,而看不见前面和天上。 〔话中之光〕人若敌对神的计划,便会继续不断地眼睛昏蒙、弯腰曲背。 【罗十一11】「我且说,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吗?断乎不是!反倒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 〔文意注解〕「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吗?」『失脚』原可以重新站起来;『跌倒』却含有永远毁灭的意思。二者是有分别的。 犹太人在基督这绊脚石上失脚(罗九32),但没有跌倒。 「他们的过失」:指犹太人拒绝福音,错失了他们得救的机会。 「要激动他们发愤」:『激动…发愤』原文是一个字,指惹动愤恨,触动怒气(罗十19),激起妒羡。但这里不是从坏的意义使用此字,而是说,因外邦人得着救恩,可以激励犹太人学效他们。 〔话中之光〕(一)按照神作工的法则,任何神的子民若不顺从神的旨意,祂就会把他们暂时丢在一边,另外兴起一班人来执行祂的旨意,所以我们今天必须谨慎,务要继续不断的行在神的旨意中,以免被丢下。 (二)基督徒若真的享受因信而有的属灵福气,也会引起不信的人羡慕。 【罗十一12】「若他们的过失,为天下的富足,他们的缺乏,为外邦人的富足;何况他们的丰满呢?」 〔原文字义〕「缺乏」缺点,减数,错失。 〔文意注解〕「天下的富足」:相当于下面所述『外邦人的富足』,指信主的外邦人已得到丰盛的恩典,这是因犹太人拒绝福音之故,犹太人的拒绝促使使徒转到外邦人中去传福音(参徒十三46~48;十八6)。 「他们的缺乏」:相当于前面所述『他们的过失』(参11节),但更重在指由于此过失所招来的损失。 「何况他们的丰满呢?」『何况』指必定会给外邦人带来更大的富足。『丰满』在原文与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25节)同字,故『他们的丰满』指以色列全家得救(参26节)。 【罗十一13】「我对你们外邦人说这话;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原文是荣耀)我的职分」: 〔文意注解〕「我对你们外邦人说这话」:这封信是写给罗马教会的,那里有不少的外邦人信徒,故说是『对你们外邦人』;今天仍在向我们全世界的人说话。 「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保罗得救时,主已经指明他『要在外邦人…面前宣扬我的名』(徒九15;加一16)。后来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雅各、矶法、约翰因看见了主对保罗的托付,乃鼓励他往外邦人那里去作工(加二7,9)。故此,保罗自称他是『外邦人的使徒』(参罗一5;加二8;提前二7)。 〔话中之光〕(一)不管主所托付给我们在教会中的职分是大或小,我们都必须敬重,尽力服事。 (二)我们要学习保罗的榜样:该说的话,就大胆的说,而且根据他的身份和职责,为着荣耀他的职分,把神的心意说出来。我们说话不要一味地顾到别人的感觉,在外面讨人的喜欢。 【罗十一14】「或者可以激动我骨肉之亲发愤,好救他们一些人。」 【罗十一15】「若他们被丢弃,天下就得与神和好;他们被收纳,岂不是死而复生吗?」 〔文意注解〕「若他们被丢弃」:『丢弃』与『弃绝』(1~2节)不同;『丢弃』是指暂时被神摆在一边,『弃绝』是指被神撇弃。这里是说神将大部分的犹太人暂时摆在一边,为的是要使救恩临到外邦人。 「天下就得与神和好」:与『天下的富足』(参12节)意思相似。 「他们被收纳」:与『他们的丰满』(参12节)意思相似。 「岂不是死而复生吗?」保罗写这句话,很可能在他的心目中浮现《路加福音》中浪子回头故事里那父亲所说的一句话:『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路十五24,32),用来表明犹太人的归信,在我们天父的心中,其快乐只有死而复生一事可以相比拟。 〔话中之光〕(一)『死而复生』乃灵性一切富足之源,使我们得以享受在基督里所有的丰富。 (二)能够挽回一个在迷失路上的人,岂不也是使他死而复生吗? 【罗十一16】「所献的新面若是圣洁,全团也就圣洁了;树根若是圣洁,树枝也就圣洁了。」 〔文意注解〕「所献的新面若是圣洁,全团也就圣洁了」:本句引自民十五17~21。以色列人在每年收割时献上初熟麦子作为举祭,代表将所有的收成都献给神;献时把初熟麦子磨成面团作饼当作举祭献上,这样就使其余的面团(全团)都圣洁了。 『新面』初熟之物,在此指以色列人的列祖(参28节),他们是最初以信心蒙神悦纳的人。『全团』指全体犹太人。 『全团也就圣洁』并非所有犹太人都是义人(即得救的),但神会信守对他们的应许(参罗三3~4)。以色列人虽然现在暂时遭神拒绝,但保罗预见到她的未来将会全面改观(参26节)。 「树根若是圣洁,树枝也就圣洁了」:本句与上句是平行对称句子,故『树根』与『新面』同义,『树枝』与『全团』同义。 〔话中之光〕(一)饮水思源;以色列人的列祖率先建立了与神正常的关系,可以说救恩是从以色列人出来的。 (二)我们基督徒若在灵性上有甚么成就,多少是从属灵的前人承受了一些帮助(譬如他们留下的榜样或佳言),并不是完全凭着自己达成的。敬虔的基督徒父母,对自己儿女的影响特大。 (三)『树根若是圣洁,树枝也就圣洁了。』我们原是污秽的,但基督却是圣洁的;我们一信主,就如枝子接在树上,所以也就圣洁了。因此基督徒的圣洁,绝不在自己的努力修行,乃在与基督的联结。 【罗十一17】「若有几根枝子被折下来,你这野橄榄得接在其中,一同得着橄榄根的肥汁」: 〔文意注解〕「若有几根枝子被折下来」:『枝子』指个别不信的犹太人。 「你这野橄榄得接在其中」:『野橄榄』指外邦人信徒。 『得接在』通常农夫是将所栽培的好树的嫩枝插接到普通树或野树上。然而,17~24节的比喻中却是『逆着性』(24节)接的,是将野橄榄的枝子(外邦人)接到好橄榄树上,这种作法是违反自然的,但也正是保罗所要强调的。一般而言,这种接枝是不会结果的。 「一同得着橄榄根的肥汁」:『橄榄根』指以色列人的列祖,他们是信心之父(罗四11)。『肥汁』指基督丰满的生命。整棵橄榄树代表神的子民。 〔话中之光〕(一)我们信徒是借着信入耶稣基督,与基督同死(切割)、同活(长在一起),而与信主的以色列人列祖(橄榄根),一同有分于肥汁(基督),就是神在基督里面那测不透的丰富(弗三8)。 (二)如今,我们所有的信徒(包括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都是那棵真葡萄树上的枝子(约十五1,5),享受基督作我们生命的供应。 (三)枝子存活的目的,是为着结果子;凡不结果子的枝子,就要被剪去(约十五2;参22节)。所以我们应当住在主里面(约十五4~5),好好享受树根的肥汁。 (四)新面(16节)是为着神的满足,树根的肥汁是为着我们的满足;神救恩的计划,一面是得着人来满足祂自己,一面是叫我们得着基督作我们的满足。 【罗十一18】「你就不向旧枝子夸口;若是夸口,当知道不是你托着根,乃是根托着你。」 〔文意注解〕「当知道不是你托着根,乃是根托着你」:『根托着你』外邦基督徒的得救要靠犹太人(参约四22),特别要靠列祖(如亚伯拉罕之约)。 〔话中之光〕(一)我们在教会中不要向别人夸口;若要夸口,当只夸自己的软弱(林后十二5)。 (二)我们是罪人蒙主恩,没甚么好夸口,若要夸口只有指着主夸口;我们只有一个身份,就是把荣耀归给神。 【罗十一19】「你若说,那枝子被折下来,是特为叫我接上。」 〔文意注解〕「那枝子被折下来」:『那枝子』指不信的犹太人。 【罗十一20】「不错!他们因为不信,所以被折下来;你因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惧怕。」 〔话中之光〕(一)神能『接上』也能『砍下』,能砍下又能接上(参23节),一切都根据神严肃的主宰;这叫我们都生敬畏的心,不敢『夸口』(18节),不敢『自高』,反而『惧怕』,单单仰望神的恩慈。 (二)有史以来,与神交往的惟一要求,一直是信心。虽然善行、顺服和爱心都十分重要,也是基督徒应有的生活表现;但这些都只是信心的果子,而不是救恩的根基。 (三)经历告诉我们,甚么时候我们不信靠祂,而凭着自己,还以为行,甚么时候就与神断绝了交通;甚么时候我们不凭自己,而紧紧地依靠祂,支取祂为我们所作成的一切,甚么时候我们就能站立得住。 【罗十一21】「神既不爱惜原来的枝子,也必不爱惜你。」 【罗十一22】「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来。」 〔文意注解〕「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神的心是爱,神的作为是公义;爱产生恩慈,公义显出严厉。神对待世人,乃是恩威并施――恩慈中带着严厉,严厉中带着恩慈。我们对神的观点,必须两面平衡。我们若是忽略祂的恩慈时,神看起来就像无情的暴君;我们若是忽略祂的严厉时,祂看起来则像一位只会溺爱的父亲。 「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神向着不信的犹太人是严厉的。 「向你是有恩慈的」:『你』指信主的外邦人。 〔话中之光〕(一)神怎样对待人,全看人怎样对待基督。神向倚靠基督、爱基督的人是恩慈的,向拒绝基督、恨基督而跌倒的人是严厉的。 (二)只要不是主所要的,是和主配不起来的,祂绝不妥协,也绝不顾惜!哦,祂真是一位严厉的主。 【罗十一23】「而且他们若不长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为神能够把他们从新接上。」 〔文意注解〕「他们若不长久不信,仍要被接上」:『不长久不信』按原文直译是『不是常留于不信中』,意即悔改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参26节;亚十二10)。这要发生在主再来之时。 「因为神能够把他们从新接上」:在人所认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可十27;路十八27)。 【罗十一24】「你是从那天生的野橄榄上砍下来的,尚且逆着性得接在好橄榄上,何况这本树的枝子,要接在本树上呢!」 〔文意注解〕「尚且逆着性得接在好橄榄上」:『逆着性』表明保罗知道这种接枝法是不同寻常的(参17节)。外邦人得以成为神家里的人,乃是一件不同凡常的事(参弗二12)。 【罗十一25】「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 〔文意注解〕「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奥秘』指先前遮蔽隐藏,现今被神公开启示出来,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的事(参罗十六25;林前二7;四1;十三2;十四2;十五51;弗一9;三3~4,9;五32;六19;西一26~27;二2;四3;帖后二7;提前三9,16)。 「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硬心』也指『盲眼』;『有几分是硬心的』也可翻作『视力不佳,几近瞎眼』。以色列人对属灵的事物因看不清楚而刚硬,甚么时候看得清楚就不刚硬了。 「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指信主的外邦人数目添满之时;这与『外邦人的日期满了』(路廿一24)不同,那是指外邦人占据践踏耶路撒冷的日期终结之时。 〔话中之光〕(一)神将我们外邦人纳入祂伟大的救恩计划中,这应使我们更加谦卑,而非自大、自以为聪明。 (二)外邦人信徒的数目添满之时,就是主再来之时,也就是以色列全家得救(参26节)之时,所以我们传福音得人的事影响至巨。信徒应当努力传扬福音,无论得时不得时(提后四2)。 (三)教会若能更忠心地去承担大使命:『使万民作我(主)的门徒』(太廿八19),就能帮助这世界迈向外邦人数目添满的一天。 【罗十一26】「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 〔文意注解〕「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于是』在原文是加重的语气,意即就是这样。『以色列全家』应不是指历世历代所有的犹太人,乃是指在主耶稣再来之前,当时仍存活在地上的大多数犹太人(他们代表以色列全家),因被某种迹象所感动而信服神对救恩的安排,因此得救。 「如经上所记」:下面的经文按意思引自赛五十九20。 「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救主』乃指弥赛亚,翻成希腊文就是基督;『锡安』指弥赛亚降临时在地上掌权的中心。 「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雅各家』就是以色列家;『罪恶』原文复数,意指罪行。 〔话中之光〕(一)以色列全家的得救,竟系在我们外邦人数目的补满;以色列人和外邦人的命运实在是息息相关。 (二)神因选民背逆,似已弃绝他们,而恩待外邦人;但最终还是借着那一位从锡安出来的救主,消除他们的罪恶,使他们全家得救。这说明了『神并没有弃绝祂预先所知道的百姓』(2节),也证明『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29节)。我们的神是永远信实的。 【罗十一27】「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 〔文意注解〕「又说」:下面的经文按大意引自耶卅一34;亚十三1。 「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除去他们的罪』就是赦罪;他们的罪得赦免完全根据他们的悔改与相信而来的(参23节;亚十二10~十三1)。 「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约』就是神与以色列家所立的新约(耶卅一31~34;参来八10~12)。 〔话中之光〕罪污是人自己沾染的,但洗净的还是主;我们一离开主就犯罪,但甚么时候转回归向主,甚么时候就赦免我们(约壹一9)。 【罗十一28】「就着福音说,他们为你们的缘故是仇敌;就着拣选说,他们为列祖的缘故是蒙爱的。」 〔文意注解〕「他们为你们的缘故是仇敌」:『你们』指外邦人信徒;『仇敌』是暂时的状态,以色列人有些敌视基督徒。 「他们为列祖的缘故是蒙爱的」:『为列祖的缘故』指神拣选了以色列人的列祖,以致惠及了全体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在神的心目中,占据了一份特别的地位。 【罗十一29】「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 〔文意注解〕『没有后悔的』意即神是不会改变心意的。虽然以色列人现今处于不信的状态中,但神的旨意终必会实现在他们身上。 〔话中之光〕神既选召了以色列人,最终还要恩待他们。同样,神既选召了我们,所以祂始终恩待我们。感谢主,祂是永远信实的神,无论我们的情形如何,祂的恩赐和选召向着我们是永不后悔的! 【罗十一30】「你们从前不顺服神,如今因他们的不顺服,你们倒蒙了怜恤。」 【罗十一31】「这样,他们也是不顺服,叫他们因着施给你们的怜恤,现在也就蒙怜恤。」 【罗十一32】「因为神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特意要怜恤众人。」 〔文意注解〕「神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众人』指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两者各自都有一段不顺服的时期;『不顺服』指不听从福音(罗十16)。 「特意要怜恤众人」:最初因着外邦人的不顺服,神的怜恤临到以色列人;后来因着以色列人不顺服神的安排(罗十3),神的怜恤临到外邦人(参11节)。 〔话中之光〕(一)人的不信从,竟然成全了神的怜悯;神的『怜悯』叫祂施恩给我们这些不堪不配的人,何等奇妙! (二)神在教会中对待那些暂时软弱的信徒,仍然以『怜悯』为怀,总要把他们都带回到恩典的享受里头。 【罗十一33】「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 〔原文直译〕「深哉,神的丰富、智能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道路何其难寻!」 〔原文字义〕「踪迹」道路。 〔文意注解〕「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33~36节乃是罗马书九至十一章论到神救恩的计划,全段经文结尾的颂赞,是使徒保罗自然流露出来对神的赞美;神的丰富、智能和知识,带来这个使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都能得救的伟大计划。 『智能』和『知识』稍有不同。『智慧』是指对事物的创见,偏重于原则和计划;『知识』是指对智能所创见之事物的实际应用,偏重于细则和施行方法。 〔话中之光〕(一)神因犹太人背逆而恩待外邦人,又以外邦人蒙恩而激动犹太人(11~12节),使他们也愿悔改蒙恩。这里彰显了神无穷的智慧,真是『丰富』、『难测』。 (二)神拣选的恩典,完全根据祂的怜恤、主宰、智慧、信实等为原则,这些正是神本性的丰盛;在祂对待选民的作为中,也充分彰显了祂本性这一切的丰盛。 【罗十一34】「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祂的谋士呢?」 〔文意注解〕「谁知道主的心?」本节引自赛四十13。 【罗十一35】「谁是先给了祂,使祂后来偿还呢?」 〔文意注解〕「谁是先给了祂」:本节引自伯四十一11。 〔话中之光〕不是人能为神作甚么,乃是神在基督里赐给人一切。 【罗十一36】「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 〔文意注解〕「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有解经家认为这里的『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乃是与33节神的三重性质――『丰富』、『智能』、『知识』――分别彼此对应,可见保罗写作技巧的美妙高超。 也有解经家认为这里的『本于祂』,是与罗九章所述神已过的拣选相对应;而『倚靠祂』是与罗十章所述神现今的道路相对应;又『归于祂』则与罗十一章所述神将来的定命相对应。神在已过、现今和将来三个阶段中,都配得着荣耀。 〔话中之光〕(一)神所作的事,实在不容易明白,我们当存感谢赞美的心来接受。 (二)神自己定规事、自己作主,没有人能支配祂。只有神知道怎样作才是最好的。神有主权,统管一切。 (三)神行事的方法基本上超越我们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信靠祂,并且将荣耀归给祂。 (四)整个宇宙和全人类的存在,都是『本于祂』;祂是创造主,祂是源头,一切都是出于祂。 (五)『倚靠祂』,宇宙才能运行,人才能活着;我们一离开了祂,就甚么都不是,甚么都不能(约十五5下)。 (六)人活着的目的是为着『归于祂』,一切也都是为祂而活。 (七)万有『本于祂』,说出万有是基督所造,基督是万有惟一的源头;万有『倚靠祂』,说出万有是基督所立,基督是万有被托住、被维系、并结合成一体的惟一因素;万有『归于祂』,说出万有归基督承受,基督是万有存立的意义,终极的目标(参来一2~3;西一16~17)。哦,何等一位基督,真是『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 叁、灵训要义 【以色列人和外邦人的相互作用】 一、以色列人的『失脚』与『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11节) 二、外邦人的得救,激动以色列人发愤(11节) 三、以色列人『过失』与『缺乏』,导致外邦人的富足(12节) 四、以色列人的丰满,导致外邦人更大的富足(12节) 【外邦信徒务必因以色列受警戒】 一、外邦信徒勿自夸(17~18节) 1.犹太人并未全族被弃 2.外邦人是野橄榄,是逆着性接上的;若以信的犹太人讲,我们就不如他们了 3.我们自己没有可夸的,得汁浆,是被根托住 二、外邦信徒勿自高(19~21节) 1.信徒必须信――我们必须坚持这信的立场 2.信徒必须惧怕――我们若不信,也会被拆下 3.外邦信徒要警惕(22节):神是轻慢不得的 4.犹太人如果相信,可以随时被接上(23~24节) 【神的几件事】 一、神的全善:是有恩典的(22节) 二、神的权威:向跌倒的人是严厉的(22节) 三、神的全能:因为神能把他们接上去(23节) 【从三方面赞美神】 一、神的丰富(33节)――谁先给了祂,使祂后来偿还呢(35节)――万有都是归于祂(36节) 二、神的智慧(33节)――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33节)――万有都是本于祂(36节) 三、神的知识(33节)――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祂的谋士呢(34节)――万有都是倚靠祂(36节)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罗马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罗马书提要」结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