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罗马书第十五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蒙恩者彼此之间该有的光景】

    一、要彼此担代(1~4)

    二、要彼此同心(5~6)

    三、要彼此接纳(7~13)

 

【末了的交通】

    一、保罗自述职事:

          1.为外邦人作福音的祭司(14~19)

          2.不愿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20~21)

    二、保罗预告行踪:

          1.想经罗马去西班牙(22~2428~29)

          2.现在先去耶路撒冷供给圣徒(25~27)

          3.请为行踪代祷(30~33)

 

贰、逐节详解

 

【罗十五1「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

    〔原文字义〕「坚固」刚强;「担代」抬,拿,担当,肩负。

    〔文意注解〕「我们坚固的人」:就是前一章里面『信百物都可吃』的人(罗十四2);『我们』一词表示保罗将他自己也列入,因他『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罗十四14)

          「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担代』就是『担当』别人的重担(加六2)的意思,不仅是宽容与忍耐,并且更进一步以爱心扶持与服事(加五13);『不坚固人』即指『信心软弱的』人,他们只吃蔬菜(罗十四1~2)

          「不求自己的喜悦」:就是不以自己为中心,不为自己的喜好或益处。

          保罗在下面2~4节用三个『因为』来解释为何我们不求自己的喜悦,可惜中文和合本漏译前后两个,仅在3节开头有『因为』:

                (1)『因为』信徒务要叫邻舍得喜悦,得建立(2)

                (2)『因为』基督一生也只求别人喜悦,经上所言(3)

                (3)『因为』圣经教训我们,如此行就能生忍耐、安慰和盼望(4)

    〔话中之光〕()若不先弯腰低下自己,就不能背负(『担代』的意思)别人;信心坚固的人若一直高高在上,不肯降卑自己,就不能担代别人的软弱。

          ()要担代别人,就须放下自己心里的负担(即放下心中的主见),不求别人为我作甚么,只求把自己肩膀放低、放进来。

 

【罗十五2「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

    〔文意注解〕「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邻舍』指相近的人,在此转指教会中的弟兄姊妹。

          「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原文无『德行』;教会中信徒相处,凡事应以不使别人跌倒、反叫人得着造就为考虑。

    〔话中之光〕()基督徒的生活,是克己利人的生活;基督徒生活的目标,不是发扬小我,乃是成全大我。

          ()建造教会,是以爱心不是以道理,靠生命不是靠手段(弗四15~16)

 

【罗十五3「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辱你人的辱,都落在我身上。』」

    〔文意注解〕「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基督降世为人,受尽人的误会、讥诮、藐视,但仍以神的美意为满足(太十一26);祂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二十28);临上十字架前仍祷告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祂完全不求自己的喜悦。

          「如经上所记」:后面的经文引自诗六十九9

          「辱你人的辱,都落在我身上」:『你』指神;『我』原指受苦的义人,在此转指基督。保罗引用这句旧约经文来说明,主耶稣如何甘愿承受人们对神的敌意,这正是祂不求自己喜悦的左证。

    〔话中之光〕()肉体的天性,总是只求自己的喜悦――合于自己的看法,顺乎自己的习惯,贪求自己的利益等。基督的性质,却是『不求自己的喜悦』――放弃自己的看法,反乎自己的兴味,不顾自己的利益等。

          ()活在只求自己喜悦的原则中,自然就彼此论断,互相绊跌;活在不求自己喜悦的原则中,自然就『彼此建立』(2)、『彼此同心』(5)、『彼此接纳』(7)。所以教会的光景是否正常,乃在大家是否肯活在基督的原则中。

 

【罗十五4「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原文字义〕「安慰」鼓励。

    〔文意注解〕「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这是解释保罗为何引用旧约圣经的话来证明基督不求自己的喜悦,因为从前所发生的事写在圣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林前十611)。圣经的价值,在于启示基督徒应有的生活。

          「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意指叫我们因圣经中的教训,得以学效基督忍耐与受苦的榜样,因而得着安慰,并生发对基督和未来的盼望。

    〔话中之光〕()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

          ()患难(辱骂,参3)生忍耐和安慰,而忍耐和安慰至终带来盼望(参罗五3~4;林后一410)

          ()一个人越为别人、越舍己,好似痛苦,实则喜乐,因为最终在神前得着了盼望;反之,一个人越利己损人,好似快乐,实则痛苦,因为失去了盼望。

 

【罗十五5「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

    〔原文字义〕「安慰」鼓励。

    〔文意注解〕「但愿赐忍耐安慰的神」:我们从圣经所生发的忍耐和安慰,其源头乃是神。

          「叫你们彼此同心」:表示信徒能够合而为一,乃是出于神(约十七1121~23;弗四3)

          「效法基督耶稣」:就是以基督耶稣为教会生活的榜样,以祂的心意为心意,而不是以道理知识为准则。

    〔话中之光〕()信徒若要彼此同心,须能胜过相异之处,这便需要有忍耐和安慰,而忍耐和安慰乃是从神来的。

          ()『彼此同心』并不是说,信徒对道理和事物不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乃是说不坚持自己的看法,在爱心里顾到别人的益处,这就是效法基督耶稣。

 

【罗十五6「一心一口荣耀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文意注解〕「一心一口荣耀神」:『一心』就是在里面都有同一的心意;『一口』就是在外面都说相同的话。若要说同一的话,必须先有同一的心意;若要有同一的心意,必须先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5节;腓二5)

          「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父』着重在表示神是生命的源头,透过主耶稣基督叫我们得着祂的生命和性情。

    〔话中之光〕()教会在世人中间最好的见证便是『一心一口』,因为这与巴别的光景恰好相反――言语彼此不通(创十一7)――世人因种族、语言、思想、观念等因素分而又分,信徒因有同一位主而合一。

          ()信徒最能荣耀神的就是『一心一口』,因为这是效法基督耶稣的结果(5),叫基督耶稣在我们身上得着彰显(参约十七23)

          ()你我惟有让基督耶稣在心里和口里作王掌权,想祂所要我们想的,说祂所要我们说的,才能达到『一心一口』的地步。

 

【罗十五7「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神。」

    〔文意注解〕「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所以』表示这是由前面几节圣经得出的结论;『彼此接纳』就是你接纳我,我接纳你。凭着我们的天然本性,实在很难彼此接纳,因为我们对道理的看法、自己心里所喜悦的事,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基督耶稣的榜样,叫我们能不求自己的喜悦,能放下一切,而彼此接纳。

                『彼此接纳』表示不仅坚固的人要接纳不坚固的人(罗十四1),而且不坚固的人也要接纳坚固的人。

          「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照我们的光景,实在不值得基督接纳我们,但祂却为我们受了我们该受的辱骂(3),甚至为我们死而复活(罗十四9);祂就是这样无条件的接纳了我们。我们的彼此接纳也该如同基督接纳了我们一样。

                基督的接纳就是神的接纳(罗十四3);基督所接纳的,也就是神所接纳的。凡神和基督所接纳的,不管信心的程度如何,也无论对道理的看法如何,以及属灵事物的作法如何,即或是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都要互相接纳。

          「使荣耀归与神」:这话有两个意思:(1)信徒要彼此接纳,才能荣耀神;(2)信徒彼此的接纳,必须如同基督的接纳一样,才能荣耀神。

 

【罗十五8「我说,基督是为神真理作了受割礼人的执事,要证实所应许列祖的话」:

    〔原文字义〕「真理」真实,真诚,诚实,信实,实际。

    〔文意注解〕「我说,基督是为神真理」:基督降世为人所成功的一切,都是为着表明神(约一18),将神的真实和信实表露无遗。

          「作了受割礼人的执事」:『受割礼人』指犹太人;『执事』就是服事他们的用人。主耶稣在世时,以服事犹太人为主要使命(参太十五24)

          「要证实所应许列祖的话」:『应许列祖的话』指神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作的应许。基督作了犹太人的执事,证实神对他们列祖的应许,也藉此显明了神的真实和信实。

 

【罗十五9「并叫外邦人因祂的怜悯荣耀神。如经上所记:『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赞你,歌颂你的名;』」

    〔文意注解〕「并叫外邦人因祂的怜悯荣耀神」:基督不仅作犹太人的执事,同时也惠及外邦人(真受割礼之人,参罗二26;西二11);前者是为着显明神的信实,后者是为着显明神的怜悯。

                注意,这是在短短的四节经文中,第三次提到『荣耀神』。

          「如经上所记」:后面的经文引自撒下廿二50;诗十八49

          「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赞你,歌颂你的名」:『我』指大卫和他的后裔,就是受膏者(撒下廿二51;诗十八50),广义指犹太人,狭义指基督;『你』指神。这是证明外邦人也参与犹太人之列,一同称赞、歌颂、荣耀神。

 

【罗十五10「又说:『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

    〔文意注解〕「又说」:后面的经文引自申卅二43

          「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主的百姓』指犹太人。

 

【罗十五11「又说:『外邦阿,你们当赞美主!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祂!』」

    〔文意注解〕「又说」:后面的经文引自诗一百十七1

          「外邦阿,你们当赞美主;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祂」:『万民』就是万国的民,也就是指外邦人。

 

【罗十五12「又有以赛亚说:『将来有耶西的根,就是那兴起来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祂。』」

    〔文意注解〕「又有以赛亚说」:后面的经文引自赛十一10

          「将来有耶西的根」:『耶西』是大卫王的父亲(太一6),在此乃代表犹太人。基督一面是耶西的后裔,是出自耶西的;另一面也是『耶西的根』,是犹太人这株被伐倒的大树,得以重新发芽生枝结实的寄望所在(参赛十32~十一1)

          「就是那兴起来要治理外邦的」:本句的旧约原文为:『立作万民的大旗』,意即被举起来作为恩待外邦人的记号;保罗在此按意思引申基督就是那兴起来要作全世界的救主,外邦人也要来向祂屈膝。

          「外邦人要仰望祂」:本句的旧约原文是:『外邦人必寻求祂』;『仰望祂』就是『寻求祂』,以祂为无望之中的盼望,无助之中的拯救。

    〔话中之光〕基督作执事,将犹太人和外邦人联在一起(8~11),祂是万有的主(徒十36),又是万人的救主(提前四10);我们若真是尊祂为大,就必须接纳所有与我们不同的信徒。

 

【罗十五13「但愿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

    〔原文字义〕「诸般」一切,凡,多种多样。

    〔话中之光〕()许多信徒缺少喜乐和平安,乃是因为不认识他们所信的神,不只是救赎人的神,也是使人有盼望的神。神不只关心我们将来的归宿,神也关心我们今天的生活。

          ()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所以为我们设计了每日有早晨,每周有主日,每月有初一,每年有元旦,好让我们有新的开始、新的盼望。

 

【罗十五14「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

    〔文意注解〕「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满有良善』是指因信主而在新生命中所含有的良善神性。

          「充足了诸般的知识」:是指因过正常的教会生活而学习得来的属灵知识。

          「也能彼此劝戒」:是指作为主的信徒所必然会有的爱心表现(参来十24)

 

【罗十五15「但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特因神所给我的恩典」:

    〔文意注解〕「但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你们』就是在罗马的信徒;因罗马教会不是保罗所创建的,所以他写信给他们在感觉上比较受拘束,需要稍加壮胆。

          「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直到写信之时,保罗从未去过罗马(参罗一11),但他认识不少在罗马的信徒(参罗十六章),因此相信他们必定已经风闻过他,而且在本书信中,保罗也已简略地作了自我介绍(罗一1511~15;九1~3;十一112)

          「特因神所给我的恩典」:表示保罗作外邦人使徒的职份乃是出于神的恩典(加二9;弗三8)

    〔话中之光〕()我们的服事必须借着神的恩典才能有所成就;神的工作必须靠神所供应的资源才能作。

          ()事奉的能力,并不在乎我们的刚强或软弱,乃在乎我们有没有支取够用的恩典(林后十二9~10)

 

【罗十五16「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

    〔原文字义〕「仆役」在圣所里服事的执事(来八2);「祭司」献祭的人;「献上」献祭的行为;(以上三词,在原文皆与献祭有关)

    〔文意注解〕「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保罗是基督耶稣亲自向他显现,并托付向外邦人传道的使命(徒九15;廿二21;廿六18)

          「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保罗作基督耶稣的仆人,主要事奉是传福音给外邦人;并且他这一种的事奉,就是『作神福音的祭司』,将传福音所得的外邦人,当作献给神的祭物。

          「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外邦人在犹太人的眼中,本为污秽不洁的(参徒十一8~918),但因着圣灵的工作,得以被分别为圣,成为神所悦纳的祭物。

          本节说明了基督徒事奉的七大要素:

                (1)事奉的原因,是神的恩典『使我』(15)

                (2)事奉的内容,是神的福音。

                (3)事奉的身份,是作基督耶稣的仆役和神的祭司。

                (4)事奉的对象,是外邦人(不信的人)

                (5)事奉的工作,是得着外邦人,使成圣洁,献上为祭。

                (6)事奉的凭借,是圣灵。

                (7)事奉的目标,是蒙神悦纳。

    〔话中之光〕()今天我们都是基督耶稣的仆人(罗十四4),也都是神的祭司(彼前二9);我们服事的目标,乃是为主、为神得着不信的人。

          ()祭司乃是站在神与人中间,一面把神带到人面前,一面也把人带到神面前。为此,我们为神向人传福音、作见证,得着人归向神。

          ()新约祭司的职分,较比旧约更为广阔,甚至连传福音也包括在内。保罗不但说他是神特派作福音的使徒(罗一1),也说他是『福音的祭司』。这福音的祭司,一面代表神,把神丰满的儿子,当作福音送给人;一面又把藉福音所生的蒙恩者,当作圣洁的祭物献给神。哦,这职分何等荣耀!

          ()许多基督徒很注重献祭这一件事,但却很少注意究竟所献的祭是否蒙神悦纳(参利十1~3)

 

【罗十五17「所以论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

    〔文意注解〕「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从本节至21节,是讲到保罗在外邦人中间传道的成就;但他所夸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基督和圣灵如何使用并加力给他,使他得以完成事奉工作。

 

【罗十五18「除了基督藉我作的那些事,我甚么都不敢提,只提祂藉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

    〔文意注解〕「使外邦人顺服」:保罗的主要使命,就是使外邦人信服真道(罗一5)

    〔话中之光〕()保罗虽然智能充足,学问渊博,尚且除了基督藉他作的事,不敢有任何夸口;何况我们各方面比保罗都差得很远,更不可以自己的聪明、智慧来夸口;若要夸口,只可指着主耶稣夸口(参林前一31)

          ()基督徒是神手中的工具,不是神的代理人;我们的事奉若有甚么成就,都要归功于神自己。

          ()我们若想为主作工,必须等候圣灵的能力(路廿四49;徒一8)

          ()『若有人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让圣灵作工,就必被主大大使用。』慕迪被这话深深感动,结果成了神所重用的布道家。

 

【罗十五19「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

    〔文意注解〕「直转到以利哩古」:『以利哩古』位于希腊的西北部,与马其顿毗连,包括今日的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北部,是当时欧洲比较落后的地区。《使徒行传》没有提过保罗曾到这里工作,也许他曾经在境内短暂逗留过。

          「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到处传了』按原文是『完满地传了』,即把基督的福音都传遍了。

    〔话中之光〕()我们不一定要到『以利哩古』那么远的地方,也许我们所在的家、学校、办公室,正是神要我们为祂传福音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基督的福音也不可被我们限制在我们生活的周遭,乃要普及全世界。

 

【罗十五20「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文意注解〕「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这对他只是一种服事的原则,但他并不绝对坚守此原则,例如罗马已经有了教会,但他仍想来罗马传福音(罗一10~15);保罗立此志向的理由如下:

                (1)受主托付,以外邦人为传福音的主要对象。

                (2)当时未曾听过福音的外邦人地区非常广大。

                (3)不愿构到神所量给自己的界限之外(参林后十13)

                (4)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消极方面,是为了避免与同工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积极方面,是因神所给他的恩典,乃是着重在工头式立定根基(参林前三10),而不是着重在根基上面的建造,换句话说,是着重于栽种,而不是着重于浇灌(参林前三6)。但这也并不是说,保罗缺乏建造教会和浇灌信徒的恩典。

    〔话中之光〕()保罗一面在主面前立下雄心大志,一面在人面前谦卑不敢夸自己(18),这是主工人适度平衡的好榜样。

          ()神的工人,为着神可以颠狂,但为着人还是谨守些比较好(参林后五13)

 

【罗十五21「就如经上所记:『未曾闻知他信息的,将要看见;未曾听过的,将要明白。』」

    〔文意注解〕「就如经上所记」:后面的经文引自赛五十二15

          「未曾闻知他信息的,将要看见;未曾听过的,将要明白」:保罗引用这节圣经,来证明他立定志向到未曾传过福音的地方去传扬,正符合神要广传福音的旨意。

 

【罗十五22「我因多次被拦阻,总不得到你们那里去。」

    〔文意注解〕请参阅罗一13

 

【罗十五23「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这好几年,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的时候,可以到你们那里」:

    〔文意注解〕「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如今』即保罗写《罗马书》之时;『这里』指地中海的东、北两面;『再没有可传的地方』并不是指那一带所有的人都已信了主,而是说那一带地方都已有人传过了福音。

          「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士班雅』即今『西班牙』;按当时的地理常识,人都误认为西班牙乃地极,故保罗有负担遵照主耶稣升天前的吩咐,把主的见证传到地极(徒一8)

    〔话中之光〕()『到处』(19)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刻划出保罗忠心服事主的态度――到处奔波,殷勤传扬福音。

          ()本节给我们看见事奉主的两个属灵原则:(1)事奉主者,必须在一处尽了神在当时当地所给他的托付,才可另转他处;(2)事奉主的,若在一处已尽了他的职事,就应接受更广阔的负担和引导,把基督供应到更远之处;不可死守一方,紧抓所已有的成就。

 

【罗十五24「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

    〔文意注解〕「然后蒙你们送行」:这是一种含蓄的说法,他盼望能以罗马教会为西进传道的根据地,在代祷和财物上支持他的事工。

 

【罗十五25「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

    〔原文字义〕「供给」服事,伺候。

 

【罗十五26「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

    〔原文直译〕「…乐意对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有些交通。」

    〔原文字义〕「凑出」作,从事,投入;「捐项」有分,交通。

    〔文意注解〕「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马其顿和亚该亚乃罗马帝国属下的两个省份,合起来大约相当于今日的希腊全境。

          「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按原文意指他们乐意在财物上与在耶路撒冷中的穷人交通于他们的缺乏(参林后九12)

    〔话中之光〕()保罗将原本要供给犹太人的属灵丰富交通给外邦人,结果换来将外邦人信徒的物质丰富交通给犹太人,这个交通何等美好,因为它是出于生命中的爱,故可视作爱的交通。

          ()财物奉献乃是在基督里面的一种交通;既是交通,便是有付出就必有收入。也许是现在付出以补别人的不足,将来从别人的付出以补自己的不足(林后八14)。或者是在物质上有所付出,而在属灵的祝福上有所收入(腓四16~17)

 

【罗十五27「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原文字义〕「有分」交通(26节的『捐项』同字);「好处」事,物;「供给」事奉,作执事服事。

    〔话中之光〕()基督徒有几种属灵的债不能不还:(1)饶恕人过犯的债(太十八32~35)(2)传福音的债(罗一14~15)(3)分享别人属灵好处的债,可以用养身之物来代替偿还。

          ()属灵的恩典虽非买卖的,但蒙恩的人,愿意在财物上,为着主的缘故,交通给帮助他们的人,也是应当的,且是蒙神喜悦的。

 

【罗十五28「等我办完了这事,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我就要路过你们那里,往士班雅去。」

    〔原文字义〕「交付明白」打上印记,清楚交割。

    〔文意注解〕「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善果』指慈善捐款;『他们』指在耶路撒冷的圣徒中的穷人(26)

    〔话中之光〕基督徒关于钱财,不但要在神前,特别要在人前留心行光明的事,不让人挑我们的不是(林后八20~21)

 

【罗十五29「我也晓得去的时候,必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而去。」

    〔原文直译〕「我也知道当我到你们这里来的时候,我必在基督丰满的祝福里而来。」

    〔话中之光〕()丰盛的恩典是在基督里的,基督在那里,那里就有丰盛的恩典;而主的同在是在弟兄的交通中(太十八20),所以活在弟兄的交通中,就是享用基督丰盛恩典的途径。

          ()保罗不仅借着这封书信,对在罗马的圣徒论到基督丰满的福音,并且他也要亲自『带着基督福音的丰满祝福』(原文另译)去到他们中间。这说出这位神的仆人,他所说的,就是他所是的;他口中所传扬的,就是他身上所流露的。我们岂不也该如此?

 

【罗十五30「弟兄们,我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又借着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神」:

    〔文意注解〕「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神」:『一同』就是有同伴、作同工;『竭力』就是尽心、尽力,也就是用完一切的心力。

    〔话中之光〕()圣灵的爱,是我们竭力作主工的原动力,也是我们代祷负担的根源;若没有圣灵的爱,我们就不会竭力,也就不会有真实的代祷。

          ()主的工人竭力传福音并照顾圣徒,信徒们竭力为主的工人代祷,如此一同竭力,自然就产生出非凡的果效来。

          ()像保罗这样的大使徒,都需要弟兄姊妹的代祷,可见没有背后的代祷,就没有真实的事奉。为着神的工作,我们都须要为传道人代祷。

          ()任何一个大有恩赐的工人,都不能没有肢体的扶持;在属灵的战场上,从不可有孤军作战这一回事。

 

【罗十五31「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

    〔原文字义〕「捐项」事奉,供给,执事的服事。

    〔文意注解〕本节和32节说出保罗请求他们代祷的三件事:

                (1)「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就是为他的事工免受仇敌的拦阻和打岔而祷告。

                (2)「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就是为他现在正进行的事工祷告。

                (3)为他将来的行程和事工祷告(32)

 

【罗十五32「并叫我顺着神的旨意,欢欢喜喜地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同得安息。」

    〔话中之光〕身上带着基督丰盛恩典的人(29),无论到那里去,都叫别人与他『同的安息』。主耶稣本身,就是自己有安息,又呼召别人来得安息(参太十一25~30)。因此凡与圣徒交往,自己没有安息,也不能叫别人得享安息,甚至更为加人重担的,都是证明他身上缺少基督丰满的实际。

 

【罗十五33「愿赐平安的神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话中之光〕神不但是赐平安的神,并且祂自己就是我们永远的平安。这位『平安的神』(原文直译),住在我们里面,和我们同在,乃是我们莫大的福份。

 

叁、灵训要义

 

【基督徒的德行】

    一、彼此喜悦(1~2)

    二、彼此同心(5)

    三、彼此接纳(7)

    四、证实神的话(8~13)

    五、彼此劝戒(14~19)

    六、彼此供应(20~29)

    七、彼此祈求(30~33)

 

【基督徒如何效法基督】

    一、效法祂不求自己的喜悦(1~3)

    二、从圣经学习祂从神得着忍耐、安慰和盼望(4~5)

    三、效法祂在世服事人乃是为着荣耀神(6~9)

    四、效法祂使犹太人和外邦人同归于神(8~12)

 

【建造教会的理想情形】

    一、坚固的人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1~3)

    二、每一信徒都能从圣经获取教训(4)

    三、所有信徒都能彼此同心,一心一口荣耀神(5~6)

    四、所有信徒都能彼此接纳,没有差别待遇(7~12)

    五、每一信徒都被那使人有盼望的神所充满(13)

 

【神】

    一、赐忍耐安慰的神(5)

    二、使人有盼望的神(13)

    三、赐平安的神(33)

 

【在基督里的人生──活得更亮丽(13)

    一、因为对未来充满盼望

          1.基督徒因有神的引导而有『明天会更好』的盼望

          2.藉尊重祂、信赖祂、与祂亲密的交通,实际经历神的同在和引导

    二、因为在内心充满喜乐平安

          1.信心能使人在恶劣环境中,内心仍旧充满喜乐平安

          2.不信的人只能看见困难,信的人能看见困难之中的神

          3.如何使自己有坚定的信心?

                (1)求神加给我们信心

                (2)信心是从神的话来的

    三、因为对环境有克服的能力

          1.圣灵的能力,在我们里面使我们大有盼望

          2.圣灵如何帮助我们克服环境呢?

                (1)圣灵的安慰(约十四16)

                (2)圣灵的引导(罗八14)

          3.当如何让圣灵在我们身上发挥祂的功能呢?

                (1)当顺着圣灵而行,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帖前五19)

                (2)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弗四30)

 

【在基督里的长进──使自己更长进的秘诀(14)

    一、要『满有良善』──要心地善良行为光明

          1.良善的意思就是『驯良像鸽子』;良善就圣灵在信徒身上当结的果子

          2.基督徒要有『满有良善』的品德,它具有两层含意︰

                (1)基督徒当具有良善的心地

                (2)基督徒当具有良善的行为

    二、肯『充足了诸般的知识』──肯积存知识信服真理

          1.这里的『知识』是指对真理方面的认识、追求与信服

          2.基督徒应该要积存真理知识(箴十14)

          3.基督徒应该要信服真理知识

    三、愿『也能彼此劝戒』──愿能劝戒人也肯受劝戒

          1.基督徒要有智慧的劝戒人(箴十二18;十13)

          2.基督徒要肯虚心接受人的劝戒(箴十15)

 

【主工人的榜样】

    一、他待人有恩(14)

    二、他有胆量题醒人(15)

    三、他蒙召在福音上事奉神(16)

    四、他夸耀并谈论神的事(17~19)

    五、他立定志向开荒传福音(20~21)

    六、他在所到之处彻底完成工作(22~23)

    七、他有广阔的异象――举世是他的工场(24)

    八、他并没有丢下眼前该尽的职责(25~27)

    九、他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而事奉(28~29)

    十、他看重众圣徒的代祷(30~32)

    十一、他为众圣徒代祷(33)

 

【事奉的工作】

    一、工作的事项――神的事(17)

    二、工作的领域――在基督耶稣里(17)

    三、工作的人员――祂藉我(18)――神的器皿

    四、工作的方法――言语、作为(18)

    五、工作的能力――神迹奇事的能力(神手的能力)、圣灵的能力(18)

    六、工作的结果――使人顺服(18)

    七、工作的场所――到处(19)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罗马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罗马书提要」结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