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第三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信徒错误看待工人是教会分裂的主因】 一、信徒分别拥戴工人,彼此嫉妒分争,是属肉体的表现(1~4节) 二、工人们都算不得甚么,都不过是神的同工(5~9节) 三、工人们从事建造,各人的工程都要经过火的试验(10~15节) 四、工人们是为着教会,教会是为着神(16~23节): 1.教会是神的殿(16~17节) 2.工人们都是属教会的,而教会是属神和基督的(18~23节) 贰、逐节详解 【林前三1】「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 〔文意注解〕「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弟兄们』亲切的称呼,表示下面的话是站在同属神儿女的地位,用爱心说出。 「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属灵的』指灵命成熟(参林前二6),行事为人受灵的管理、支配、引导、推动并带领的人。 「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属肉体』原文是『属肉的』,与第3节不同字;这里是指他们全然由肉体组成,彻头彻尾都是肉体,这种说法比第3节的『属肉体』――受肉体的支配――更严重。 此处肉体并非指一般人所谓的身体,而是指人类堕落之后受罪恶败坏,以致含有邪情私欲和罪性的肉身(参罗七14,18;加五24)。 「在基督里为婴孩的」:『婴孩』指属灵的生命没有长大,行为表现无知、幼稚。 〔话中之光〕(一)此处有一基本真理。他不是写给基督徒圈子以外的那些属世之人。他是写给基督徒,就是已经重生,有新生命的人。他说,是的,他们是婴孩,但也是弟兄。他们的问题在,他们不是属灵的,而是属肉体的。 (二)属灵的生命,正像属肉身的生命那样,生命的长大和成熟的程度,会影响人的爱好、判断力、人生观…。 (三)婴孩的坏处就是无知,容易受骗,没有判断力,不会分别是非,很容易改变,容易笑也容哭。他们对大人的事没法子领悟,对于父母的爱和父母所要计划的事,既不能了解,也不会分忧。此外,婴孩是受人爱的,不是授爱于人的。总是要得到人的帮助,而不是要去帮助人。 (四)保罗用婴孩的坏处比喻哥林多信徒灵性的光景:他们正像基督里的婴孩,没有属灵的判断力,容易受骗,容易改变,难于领会属灵的事;他们所注重追求的事,没有很高的属灵价值。 (五)在恩赐上长进,真理的知识丰富(参林前一5,7),和灵命的成熟实在是两回事。有恩赐有知识的人,并不一定属灵;灵命成熟、更像基督的人,才是真属灵。 (六)整个问题关键在此。这些人已领受了生命的恩赐,在走道路、顺服主、信靠神的事上,该有经历,可指引别人的了,但到现在还是不懂。他们在基督里仍是婴孩,被生命较低的层次所控制;他们的思想被肉体的、物质的、世俗的事物所控制。 【林前三2】「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那时你们不能吃,就是如今还是不能。」 〔文意注解〕「我是用奶喂你们,没有用饭喂你们」:『奶』是指比较浅易、初步的道理,主要是为着在基督里的婴孩(参1节;来五13;彼前二2);『饭』是指比较深奥,需要用属灵的悟性去领会的道理,是为着灵命长大的人(参来五14)。 「那时你们不能吃」:『那时』指哥林多人在婴孩时期作婴孩,合情合理;『不能吃』指不能吃饭,不能吃干粮(参来五12)。 「就是如今还是不能」:这句话在原文含有强烈责怪的意味,他们如今的情况应该不同,应该早就脱离婴孩的阶段了,但事实是他们徒有属灵的年岁,而毫无属灵的长进。 〔话中之光〕(一)传道人喂养信徒,要按信徒属灵的程度来供应不同的灵粮,不宜一体相待。 (二)神话语的供应,有些较浅,如同『奶』;有些较深,如同『饭』。但无论如何,都是属灵的粮食,叫我们『吃』了,属灵的生命能以长大。所以我们应当爱慕神的灵奶(参彼前二2),也当学习吃神的灵粮。 (三)『奶』是间接消化的,说出二手的供应;『饭』是直接消化的,说出头手的得着。使徒说,属肉体的人只能吃奶,不能吃饭,这就是说明,凡是只能接受别人二手的供应,从来不会自己在主面前直接领受的,都是幼稚的,都是属肉体的。 (四)吃奶是间接的领受,因为奶是食物经过母亲,消化了之后,才拿来喂婴孩的。饭就是直接的领受,好比信徒直接领悟神的话。 【林前三3】「你们仍是属肉体的,因为在你们中间有嫉妒分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着世人的样子行吗?」 〔文意注解〕「你们仍是属肉体的」:『属肉体的』指受肉体的控制与支配,在肉体败坏性情的影响之下行事为人。 「因为在你们中间有嫉妒分争」:『嫉妒』指认为别人无权拥有比自己更优越的地位和财物,因而妬忌别人的成就和所得;『分争』指由嫉妒的心而发出的行为,包括争斗、吵架、不和等。嫉妒分争是属肉体的记号之一(参加五20~21);属肉体的人喜欢高抬自己、压抑别人。 「这岂不是…照着世人的样子行吗?」意指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弗二2~3),十足像属世的人,而不像属神的人。 〔话中之光〕(一)凡是阻拦人将中心放在基督和祂十字架的事,都是属肉体的。它们会妨碍生长,阻止教会发挥其功用,而这一切都是因人屈服于本性中较低的层次──肉体──而产生的结果。 (二)信徒原该顾念别人(参罗十二10),但嫉妒分争的人只顾自己。一个信徒在神面前的光景如何,从他待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一个人如果真正爱神,他也必定会爱人(约壹四20~21)。 (三)只要看一个人与别人的关系如何,便能看出他与神的关系如何。我们在教会中的人际关系,往往可作为与神关系的指标。 (四)属肉体的人喜欢照着世人的样子行,结果就与世人没有分别,同流合污,当然也就没有见证;但属灵的人不肯效法这个世界(参罗十二2),乃作中流砥柱,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二15)。 【林前三4】「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 〔文意注解〕「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指以跟从保罗为荣(参林前一12)。 「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第一章是把结党的人分成四类,这里仅提两类作代表,用来责备他们拥戴工人的错误。 「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指和世人拥戴领袖、彼此对抗的模式如出一辙。 〔话中之光〕(一)世人都有崇拜伟人的心理。信徒无论甚么理由,只要高抬一个人过于圣经所记(林前四6),便是患了与世人一样的通病。 (二)信徒只能属神、属主、属灵,绝对不能属于任何人;一旦属人,就与神隔绝了。我们得救时,主替我们拆毁了神与人并人与人中间隔断的墙(弗二14);但有许多信徒在得救之后,又筑起另一道中间隔断的墙。 【林前三5】「亚波罗算甚么?保罗算甚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 〔原文字义〕「执事」仆人,饭桌侍者。 〔文意注解〕「亚波罗算甚么?保罗算甚么?无非是执事」:『算甚么』意指他们不值得如此对待;『无非是执事』指他们不过是照主吩咐各尽其职的仆人而已。 「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就是照神所分给各人的信心和恩赐(参罗十二3;林前十二11)。 「引导你们相信」:『相信』的原文是过去不定时式,故是指从前哥林多信徒相信主的过程而言。 主的工人是引介的人,他们是把主耶稣引介给我们,我们不能将注意力从主身上转向祂的工人。 〔话中之光〕(一)作主工的人要永远记住:无论神给你多大的恩赐,无论你成就了多大的工作,你仍旧算不得甚么! (二)真正的工作是神作成的,保罗和亚波罗不过是器具,神透过他们工作。传道人作工,乃按『神给他们』的恩赐。 (三)传道人若有甚么与众不同的才干,也都是神赐给他们的,并不值得我们为他们纷争斗气。 (四)就算是每一个主的工人都极有才华,他们对真理的观点也都正确,并且他们所作的工作都很重要,但是这些人若单独存在,他们的信息就不完全。 (五)在哥林多的教会,这难处已直接涉及到保罗身上,但看他在这里的剖白,显得他是何等超脱,他的感觉丝毫未被摸着,他也一点没有被卷入这难处的是非之中。他丝毫没有个人利害得失的观感,他只是站在纯属灵的立场上,带领在难处中的弟兄姊妹,从难处出来。哦,这位神的仆人,他的态度何等清白,他的灵何等纯正!这在二千年教会的历史中,也是何等难能! 【林前三6】「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 〔文意注解〕「我栽种了」:『栽种』使之产生生命;保罗的事工偏重于开荒布道,到没有传过的地方传福音(参罗十五19~20)。 「亚波罗浇灌了」:『浇灌』是帮助生命长大;亚波罗的事工重在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参徒十八27)。 「惟有神叫他生长」:指生命成长的原理乃出于神的设计(参可四27),并且各别成长的进度也出于神的安排。 按本节原文所用的动词,『栽种』和『浇灌』都是简单的过去式,而『叫…生长』却是过去不完成式,这表示工人的工作都会成为过去,但神叫信徒生长的工作却不断的在进行着。 〔话中之光〕(一)只有神使属灵工作生效,不应注目在无足轻重的工人身上。不但如此,栽种的和浇灌的基本上是合一的,因为没有了其中之一,工作就无法成功,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栽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生命的原则并非存在于栽种的人里面,而是在他所撒下的种子里。将种子栽种在土里是很重要的工作,但这个栽种的人本身不能将生命赋予种子。他只能将种子置于土里。 (三)浇灌是极好的,任何作物要生长发育都不能缺少它。但成长的奥秘是存在于种子本身。它需要被种在土里,需要被浇灌。然而将来收成时所显露的生命不是在栽种的人或浇灌的人里面。不是泥土,也不是水;生命是在种子里。 (四)本节说出基督徒属灵生命长进的途径:外面接受前面弟兄姊妹的栽培与供应,里面靠神生命的大能逐渐长大。 【林前三7】「可见栽种的,算不得甚么,浇灌的,也算不得甚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 〔文意注解〕「可见栽种的,算不得甚么」:指传福音的工人本身,不应在信徒们的心目中占据太大的份量。 「浇灌的,也算不得甚么」:指喂养、造就信徒的工人本身,也不值得信徒如此过分的崇敬。 「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信徒们有今日的成就,都应归功于神。 〔话中之光〕(一)主的仆人本身并没有带来生命的能力。既是如此,传道人之间又为何要彼此嫉妒争竞呢?他们各人应完成分派给他们的工作,在看见主施恩的膀臂时同感欣喜。 (二)神用人作祂的器皿,把祂真理慈爱的讯息传达给人;不过只有神能唤醒人心接受新生命。只有祂能创造人心,也只有祂能再造人心。 (三)我们应该把一切荣耀归与神,不应该夸耀人有甚么长处。 【林前三8】「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 〔原文字义〕「工夫」劳苦,劳碌;「赏赐」工价,工资。 〔文意注解〕「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两者对于属神生命的贡献,都是同样重要,并不分谁重谁轻。 「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将来』指主再来之时;那时祂将要跟祂的仆人们算账(参太廿五19)。 『自己的』是在强调个人的责任;工人在工作中一面要有劳苦(工夫)的精神,一面须有个人的责任意识。 〔话中之光〕(一)我们在教会中应该好好服事,但是当我们尽了我那一份的功用,就应该马上站在一边,空出地方来给别人;因为身体的首要原则乃是『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 (二)只有神决定『工资』是甚么,谁多得少得,不是我们过问的事!注意,工价不是按『他的成就』,也不是『与别人比较之下如何』,而是『照他自己的工夫』。 (三)领赏赐是个人的,不是团体的;一个主忠心的仆人,绝不会因别人的不忠心或因团体不好,而影响了他该得的赏赐,因为他所要的赏赐,是要照他自己的工夫而得。这是一项极大的安慰。主的工人无论是在甚么地方,只要遵照主的意思工作,就必得赏赐。 (四)你的工作没有效果吗?不必灰心,因为『知道我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神是叫我们按我们的劳苦(工夫)得赏赐。 【林前三9】「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 〔原文字义〕「田地」农场,耕地;「房屋」建筑物。 〔文意注解〕「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指神在人的工作中一同工作(参腓二13)。在达秘的注释里告诉我们,『与神同工』意思乃是:『神是工头,我们是小工。』人在神工作上的地位与神不同,小工绝对受工头支配的。 「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耕种』重在使生命长大成熟,『建造』重在使生命变化更新;『田地』重在长出生命的果子,叫神得着满足,『房屋』重在建成合适的居所,叫神得着安息。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的事奉是『与神同工』的,这是何等尊贵、有价值的工作。有人说:『没有神,我们不能作甚么;没有了我们,神也不愿作甚么。』 (二)服事的人和被服事的人,都不过是神的器皿,全都出于神,也都属于神。 (三)这里把『建造』和『耕种』相题并论,说出神的建造,完全是一个属灵生命中生长的故事。建造的行动,乃是在于『耕种』、『浇灌』;而被建造的光景,乃在于『神叫他生长』(6节)。此外都不是真实的建造。 (四)田里所撒的种子是基督,将来的收成也必定是基督。房屋的根基是基督,此后的建造也必定根据于基督。在神的工作里,人的最好都搀不进去。人最大的责任是合作,不拦阻神的工作。 (五)田地与房屋是我们信徒两种不同的身分,田地代表生命,房屋代表生活。因为田地是有生命的东西,种子撒下去会生长出来,田地是产生生命的地方,可以代表信徒生命的长大;房屋代表生活的安息,人都愿意有个家,家是身心安息的地方。神要在我们身上作两种工作,一像田地,二像房屋;这两种工作都要出代价。 (六)『你们是神…所建造的房屋。』房子是个性的代表。没有地方显露自己像房子这么多,这么清楚。自己的房子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了你整个的自己,很自然的揭露了真面目。神的房屋乃是代表神的个性,是怎样荣耀,怎样慈爱,怎样公义。 【林前三10】「我照神所给我的恩,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立好了根基,有别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 〔原文字义〕「恩」恩赐,恩慈,使命;「工头」建筑师,工程师,施工总管。 〔文意注解〕「我照神所给我的恩」:保罗意指他原本不配,但神赐恩典和能力,使他能担此重任,并且有所建树。 「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聪明』在此意指遵照主的意旨行事(参太七24);『工头』指首要的工匠,特指对于他所设立的众教会而言,他是那奠基并指导建造工作的工头。 「立好了根基」:『根基』是指耶稣基督(11节);保罗是藉传钉十字架的基督(林前一23;二2)在哥林多立好根基的。保罗在这里自称在建造的事工上,所作的是奠基的工作。 「有别人在上面建造」:『别人』指保罗所有的同工,包括亚波罗在内,但不是特指亚波罗;『在上面』指在根基之上。 「只是各人要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各人要谨慎』乃是对所有同工一般性的警告和劝勉,并未针对某些同工(如亚波罗或矶法)。这里的重点不是在劝勉同工一起来从事建造,而是在提醒同工『要谨慎怎样』建造。 〔话中之光〕(一)事奉神的人若能和保罗一样,清楚看见工作是属于神的,连我们工作的指示和能力都是从神而来的,这个看见可以减轻我们的过分忧虑,同时也令我们觉得这个工作的尊贵。 (二)选立根基并不是我们的责任,因为根基已经立好了,没有人能再立别的根基,或从别处开始。无论甚么时候,当人接受基督,基督一进入他的生命里,这根基就立定了。在这根基上,神的儿女站稳在其上,并须继续往上建造。但现在的问题乃是看我们在上面加上些甚么。 (三)我们若要在这根基上建造,就必须谨慎,否则我们可能建造出一无所值的东西。而我们所建造的,乃是房屋(参9节),就是团体的殿(参16~17节)――教会,以及信徒个别的殿(林前六19),一面供神居住,一面也彰显神。 (四)我们整个生活和工作都是一个建造的工程,这工程将来都要在神的面前接受考验。 (五)每一为主的工人,都要谨慎我们所建造的,认清楚如果我们只唱独脚戏,只传讲真理的片面,并为此分争结党,是愚不可及的,终将丧失整个工程的荣耀。 (六)『别人』和『各人』乃非限定的一般性用语,这表示不但指主的工人,也可指一般信徒;建造的责任不仅是在主工人的身上,教会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应当在建造的事工上,摆上自己的一份(参弗四16)。 【林前三11】「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 〔文意注解〕「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是建造教会的惟一根基(参太十六16~18);这个根基也是其他的使徒和先知所共立的根基(参弗二20)。 「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别的』福音就不是福音(参加一6~7),『别的』根基就不是根基;一个不以耶稣基督为根基的教会,就不是基督的教会。 〔话中之光〕(一)我们基督徒,惟一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无论我们的生活、工作、聚会、事奉,都必须投靠主,让主托住我们;否则就是全然虚空。 (二)『教会』是一个有生命的建筑物,一所活的灵宫(彼前二5)。只有这位永活的基督可以作她的根基,所以教会应该全然倚靠耶稣基督,不倚靠属物质的财产、权势。 (三)我们的整个信心之事实,和整体的信仰,都是建立在耶稣基督上面。 (四)根基既是耶稣基督,在上面建造的还该是耶稣基督;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也没有人能用别的材料建造,只能用基督。 (五)请记得,神创造夏娃的原料是亚当,神建立教会的根基是基督,出于人最好的道德善义都不能搀杂丝毫。神的工作就是你得先让神作进去,然后神借你在圣灵里作出来,这纔能造就教会。 (六)我们不能在基督之外建立『基督教』――善行、人本主义、社会服务、爱心救济等等,都不能作为建造教会的根基。 【林前三12】「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 〔文意注解〕「若有人用金、银、宝石」:『金银宝石』指有属灵的价值,高贵且耐久,又经得住神的审判和试验的工作成果。 在圣经中,金表征神的性情,银表征基督的救赎,宝石表征圣灵的变化工作。 「草、木、禾秸」:指没有属灵的价值,低贱且不能耐久,又经不起火的试验(参13节)的工作成果。 草木禾秸是指着出乎人自己的:人的荣耀像花草,人的性情像木头,人工作的结果像禾秸。 「在这根基上建造」:表示建造的根基并没有错,都一样是在基督之上建造,但问题在于建造的材料正确与否,就显出差异。 〔话中之光〕(一)金是代表出于神的,是神的工作;银是代表救赎,是主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宝石是代表圣灵的工作,是圣灵用启示将神的生命组织在人的里面,将神和人打成一片,这是我们今天主观的经历。 (二)金子是指神的性情和神的荣耀,银子是指基督救赎的工作,这些乃是神所算得数的材料。不仅是我们所传讲的,更是我们所是的。不是道理,乃是借着神的命令,神的试验和圣灵忍耐的工作,将基督的性情作在我们身上。出于神的工作,乃是那些经过十字架的。 (三)宝石是一种化合物,在化合的时候,必须经过高热度的燃烧,然后再经过匠人的手雕刻,才成为发光的宝石。神在信徒身上组织的工作,也是这样:一面神用各样的环境,像烈火一般烧他;一面还得经过神手的雕刻――藉圣灵的启示将不要的除去,将要的留着――然后才能发光荣耀。 (四)宝石往往是在忧愁和患难中形成的。祂使我们『经过水火』,才把我们带到祂丰富之地(诗六十六12)。 (五)有价值的、永恒的建造是指能发展、运用一切包括在耶稣基督里的事物。 (六)金银宝石都不是长在地面上的东西,这些都得往深处去发掘,才能得着;草木禾秸都长在地上,要得着是容易的。所以,凡从里面深处生出来的,在里面蕴蓄着生出来的,就有神的工作在里面;凡凭着肉体就能作的,那一个是出乎人自己的,就没有价值。 (七)比方讲道或传福音,有的人需要在神面前等候、仰望,是在神面前有了负担才作的,好像是怀了胎从里面生出来的,这就是金银宝石的工作。有的人因为头脑快,口才好,事情记得多,所以他能站起来就讲,所以他工作很忙,但这在神面前是草木禾秸,没有属灵的价值。 (八)这六样材料共分成两类,代表两种信徒或传道人的生活:一种是实在的,一种是虚假表面的。这也可以代表两种事奉:一种是永存的,经得考验;一种是暂时的,经不起考验的。 (九)草木禾秸是指着属人的和属肉体的东西,包括那些凡俗的、平常的、容易的,并且是贱价的,也是易毁灭的。草,今天可以使地看为美丽,但明天它在那里呢?人的智慧可能使我们领会一些圣经的道理;天然的口才可能有吸引人的能力;情感可能可以左右我们的生活;感觉好像可以给我们引导,但是这些对我们的灵命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十)在我们的工作里,有太多的成分不是凭着祂的旨意和目的,而是凭着我们自己刻变时翻的感觉,甚至许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好像糠粃和禾秸,被风吹散一样。情绪好的时候,我们可能大发热心,但稍遇逆境,我们就完全缴了械。我们必须知道,有一天火要证明,凭情绪或奋兴的工作,对神来说是没有用的。当神有命令,不管我们有没有感觉,我们必须学习照着去作。 (十一)那无用的建造是甚么?就是一切限制、抵触有关耶稣基督的永恒真理之事物。任何教导若使基督徒怀疑福音的权柄,和主的旨意,以及主的爱,降低祂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那都是无价值的建造。那是草、木、禾秸的建造。 (十二)保罗在这里所想的,不是错误的材料,而是不充分的材料。有的传扬给人的是柔弱冲淡了的基督教;有的是片面的,侧重一方面,忽略另一方面,缺乏平衡;有的弯曲了的真理,即使这最伟大的事,也给弯曲了。 【林前三13】「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 〔文意注解〕「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那日子』显然是指基督再来之日,审判之日(参帖前五4;来十25);『它』字可指各人的工程,也可指那日子;『表明出来』意指真相大白、无所遁形。 「有火发现」:指神的审判。 「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意思指人的工程必须经过如火那样的考验和审判(彼前一7)。 〔话中之光〕(一)建造的工程不只是看今天的果效,而且要看能否存到主来。 (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圣经有时候用火来喻作神的话(参赛五24;耶廿三29)。将来神的话要在基督审判台前用来试验我们的工程,今天却是我们可以认识掌握的。如果我们根据圣经的教导来建造,到那日我们的工程就能够存留了。 (三)在这里,时间是一个因素。在神的光中,有些东西,不需等待火来烧就会自行消灭的。乃是那些能存留下来,经得起神在时间里试验的东西,才有真正的价值。 【林前三14】「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 〔原文字义〕「赏赐」工价,工资。 〔话中之光〕凡出于天然的,都要被烧尽,只有出于基督复活生命的,才能存留到永远。 【林前三15】「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 〔原文字义〕「受亏损」赔上,放弃,丢掉。 〔文意注解〕「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受亏损』不但指得不着赏赐(14节),而且还要被主惩治(参太廿四51;廿五29~30)。 「自己却要得救」:信徒一得救就永远得救,因为我们所得着的生命是神永远的生命,所以永不会灭亡(约十28)。信徒所作的工程,和所得的生命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像』字表明信徒自己将来并不是真正经过火的焚烧,但却有像被火焚烧般痛楚的感觉。 【林前三16】「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 〔文意注解〕「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岂不知』含有轻微怪责的意味;『你们』不是指个别的信徒,因『神的殿』原文为单数,故此处是指教会乃是神的殿(参弗二21)。 『殿』字原文是指圣所,表明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保罗看教会为一个共同的整体,并且是何等圣洁尊贵的。 「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你们里头』在此指教会中间。 〔话中之光〕(一)我们是否让神的灵非常自由地住在教会里面呢?是否常因体贴肉体的偏见、嗜好,和属世的理想与夸耀,阻碍了圣灵的自由? (二)教会是圣灵的殿,是神的灵的居所,不该体贴自己的私欲而分门别类,应当顺从圣灵,让祂在他们中间运行。 (三)我们就是神的殿。我们基督徒的生活,也像神的圣殿里的光景。外院有许多人宰牛宰羊献祭,真是忙,但至圣所里却很安静。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外面虽然很忙,但是在灵里一点都不被搅动。 【林前三17】「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 〔原文字义〕「毁坏」败坏,受损。 〔文意注解〕「若有人毁坏神的殿」:意指若有人分裂神的教会,或导致教会失去见证。 「神必要毁坏那人」:『毁坏』不是指灭亡,乃是指那人必要招致严重的刑罚。 「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意指教会是从世界里被分别出来归神为圣的。 〔话中之光〕(一)教会的标记是爱弟兄。损害那爱的,就是损害教会,因此损害了神的殿。 (二)教会是殿,如果把殿分成几个不相连的支架和墙,就不能端正坚固地站立得稳;教会最大的弱点乃是分裂。分裂会毁坏教会。所谓毁坏教会的意思,就是毁坏教会属灵方面的见证,毁坏教会在基督里合一的和谐。 (三)神的殿既是圣的,就我们用来建造的材料、方式也必须是圣的。人若在神的话中掺入己意,用天然的能力事奉,或把世界的成分带进教会,这就是毁坏神的殿。这等人必要受到神的惩罚。 【林前三18】「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 〔文意注解〕「人不可自欺」:原文是现在命令式,表示当时他们实在有人正在自欺,保罗要他们停止这种情形。而他们的『自欺』,就是『自以为有智慧』。 「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不少哥林多信徒自以为有智慧,追随自己喜欢的领袖(参林前四6),导致教会的分裂,所以保罗再次强调世俗智慧的无用(参林前一18~29)。 注意,按原文『你们中间』之后紧接着『在这世界』,这两个互相对立的词放在一起,饶富意味;许多哥林多信徒看似在教会里,实则活在世界里,行事为人采用世界的原则。 「倒不如变作愚拙」:意指醒悟过来,离弃人的智慧,不再『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这里的『倒不如』,乃是清楚地建议他们要取代前句的『自以为』。 「好成为有智慧的」:这个『智慧』是指真智慧(参林前二6)。 〔话中之光〕(一)世界的智慧常陷人于自欺;有了世界的智慧,常会轻看属灵的智慧。属世的学问有时会成为灵性上的拦阻,使人得不到属灵的智慧。 (二)古语云:『人无知,又不知道他的无知,是一个愚夫;应当避开他。人若无知,自知他的无知,是一个聪明人;应当教导他。』唯一成为聪明的方法是认识我们的愚拙;唯一达到学问的途径是承认我们的无知。 (三)自满的人是无法教导的。柏拉图说,『最聪明的人知道他缺欠的很多,因此努力追求智慧。』 (四)人若要有真正的属灵见地,必须与世俗智慧的价值观念背道而驰。换句话说,人若想获得真正的属灵悟性,就必须成为世人眼中的『愚拙』,撇弃了『这世界的智慧』(参19节),才能得着真智慧。 【林前三19】「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着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 〔文意注解〕「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世界的智慧完全局限在物质的范畴内,无法超越其界限,看到更远更深的事;这样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的(参林前一20)。 「如经上记着说」:下面的经文引自伯五13。 「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聪明反被聪明误;人以为属世的智慧是万能的,要用属世的智慧来了解属灵的事,结果反因自己的聪明,误解属灵的事。 〔话中之光〕(一)所有自逞聪明的人,都是活在自欺里面,人若不接受基督作智慧,他一生的道路难免陷阱重重,所有的生活和工作都陷入撒但的圈套中。 (二)人的诡计只能欺骗人,不能欺骗神。 【林前三20】「又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 〔原文字义〕「虚妄的」无效的,徒然的,不会结果的。 〔文意注解〕「又说」:下面的经文引自诗九十四11。 「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智慧人』指普通有属世聪明的人;『虚妄』形容人的智慧的短暂,没有永存的价值(参诗九十四11),却虚夸狂妄。 这里的意思是,神知道人人心中的意念,没有任何事可以瞒得过神,并且神也知道人的意念是虚空毫无价值的。 〔话中之光〕属世智慧囿于有限的物质境界和有限的生命才智,无法进入永恒,因而人的许多理想只不过是虚幻的美梦,是不能实现的,最终还要灭亡。 【林前三21】「所以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因为万有全是你们的。」 〔文意注解〕「所以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拿人夸口』即以跟从某位领袖为荣耀。这种崇拜领袖的心态,乃是分裂教会的主要因素。 「因为万有全是你们的」:『万有』指包括一切主的工人、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现在的事、或将来的事(参22节)。教会在基督里所要承受的,真是无限量(参罗八32)。 〔话中之光〕(一)属肉体的人炫耀被造的人,属灵的人却夸耀造物主。 (二)基督徒应当认识:基督里的一切远超过世界的一切。基督徒拿世界的智慧和渺小的人为夸口,无异于自贬身价,因在基督恩典下,『万有全是你们的』,而我们又是属基督的(参23节),理当以基督为夸口,就不至于分别轻重,各不相合了。 (三)教会既与耶稣基督一同承受万有(参弗一10~11),只能以比万有更伟大的主夸口,不该再分彼此,各自拿人夸口了。 (四)高抬任何主的工人,并不能给自己增添甚么益处,反而招来亏损。无穷的宝库原是属于信徒的,竟自己甘愿为那工人放弃了。 (五)把自己与党派认同,无异把自己放在奴隶的地位;而事实上信徒应当是万有的主人,并不隶属于任何人或团体。 【林前三22】「或保罗,或亚波罗,或矶法,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 〔文意注解〕「或保罗,或亚波罗,或矶法」:他们代表所有主的工人;主的工人是属于他们所服事的人――信徒与教会。 「或世界,或生,或死」:对于为主活着的信徒而言,『世界』是为我们而存在;而如果我们真是活着就是基督的话,死了就仍然有益处(参腓一21)。 「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教会在基督的承受,不限在今生的范畴。 〔话中之光〕(一)属肉体的哥林多信徒以为他们是『属保罗』、『属亚波罗』的(4节),保罗却说他们反而是属于信徒的;可见神的工人,无论他的恩赐多强,功用多大,都是为着教会的,属于教会的,并无任何特别的地位,超越在教会之上。 (二)主的工人再怎样有工作成效,也不能与保罗的成效相比;主的工人再怎样有口才,也不能像亚波罗那样有能力(徒十八28);主的工人再怎样伟大,也不能大过彼得;而他们都是属于教会的,怎么今天竟有主的工人成了教会的主人呢? (三)有人称本节是『神儿女的财产清单。』神的仆人是我们的,他们既是属我们的,如果我们自称是属于他们任何一个,就是愚不可及的了。此外,世界也是我们的。我们既与基督同作后嗣,有一天就要拥有这个世界。 (四)『生』是我们的,意思不是单指在地上的生存,而且是最真实圆满的生命。在基督里的生命,是唯一的真生命。基督既胜过死亡,信徒的『死』就不是噩耗而是『益处』(参林前十五55~57),虽然未信的人视死为绝境。 (五)生命里任何经历,包括死亡本身,都属于信徒的,意思是至终必带来好处。 (六)现今的事以及将来的事全是我们的,这表示万事都在为那爱神的人效力(参罗八28)。罗伯逊曾说:『对参与神救赎万民计划的人,在轨道上运行的众星也为他拼搏。』 (七)保罗在这里没有提过去,也许过去不是我们的责任,也无能为力。现今与将来则不同,是属于信主的人的;能与神的计划欢然合力。 (八)在教会中分门结党的人,乃是放弃他可以享用万有的权利,而将他的力量和全心,投注在微不足道的事物上,把自己囿于人生的小的圈子里,真是愚不可及! (九)无论哪一位神的工人,只要他真有出于神的一份恩赐,都该普遍接受;但绝不可因着接受某位工人的供应太多,甚至在灵里觉得,或在行动上显出,自己是归属这位工人,这便反客为主了。 【林前三23】「并且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神的。」 〔话中之光〕(一)廿二、廿三节让我们很清楚的看见一个次序:第一是神,第二是基督,第三是教会(信徒),第四是工人。 (二)教会若归属于某一个神的工人,就会失去了教会在元首基督面前直接的归属――『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神的』,和独立的主权。 (三)信徒要有事奉的生活表现,配得上称为『属基督』的;他们的生活要印证他们的身分。 叁、灵训要义 【在基督里为婴孩的特征】 一、不是属灵的,乃是属肉体的(1节) 二、只能喝奶,不能吃饭(2节) 三、在教会中彼此嫉妒分争(3节) 四、高举属灵的领袖(4节) 【属肉体的基督徒】 一、生命小――婴孩(1节) 二、领受力小――不能吃饭(2节) 三、心肠小――嫉妒分争(3节) 四、视界小――我是属某一工人的(4节) 【神的工人】 一、是执事(5节) 二、是农夫(6节) 三、是工匠(9节) 四、是属信徒的(22节) 【信徒为何不可高举神的工人】 一、神的工人无非是执事(服事信徒的人),算不得甚么(5节) 二、神的工人只不过栽种与浇灌的,并不能叫人生长(6~7节) 三、神的工人都要向神负责,各人的好坏与我们无关(8节) 四、神的工人都是为着信徒的,全是属于我们的(21~22节) 【神的工人不可彼此争权的理由】 一、工人的存心说: 1.工人只能同工、同心,不能闹意见(5~15节) 2.工人的存心只是作工、作仆人,不能分主的产业(16~23节) 二、以工人的地位说: 1.工人都是平等的,不可重此轻彼(5~15节) 2.工人都是仆人,不能比信徒高(16~23节) 【基督徒的所是与需要】 一、是神所耕种的田地(9节): 1.需要栽种(6~8节)——即传福音 2.需要浇灌(6~8节)——即供应灵粮 3.需要生长(6~7节)——即灵命长进 二、是神所建造的房屋(9节): 1.需要立好根基——就是耶稣基督(10~11节) 2.需要在根基上面建造——神工人的工作(10节) 3.需要用金银宝石——所建的工程须通得过火的试验(12~15节) 三、是神的殿(16节): 1.要尊重那住在里头的神的灵(16节) 2.不可毁坏(17节) 3.要维持圣洁的性质(17节) 【从三种比喻看工人的性质】 一、田地的比喻――工人的工作虽然不同,但都算不得甚么(5~7节) 二、房屋的比喻――工人当谨慎自己的工程,都要向主负责(13~15节) 三、圣殿的比喻――工人不可作主人,神才是圣殿的主(16~17节) 【从三种比喻看我们的本分】 一、田地的比喻――要尽我们的工夫(8节) 二、房屋的比喻――要谨慎我们的工程(13~15节) 三圣殿的比喻――要守住我们的圣洁(17节) 【要谨慎怎样建造】 一、建造的工作真正是『与神同工』吗?(9节) 二、建造的根基专一是『耶稣基督』吗?(11节) 三、建造的材料单纯是『金银宝石』吗?(12节) 四、建造的工程能通过『火的试验』吗?(13节)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哥林多前书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哥林多前书提要」结尾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