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傳道書第五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人生心態的探索】

   一、對神:是否敬畏神(1~7)

   二、對人:是否待人公義、公平(8~9)

   三、對物:是否對所得知足(10~12)

   四、對事:是否為風勞碌(13~17)

   五、對己:是否享受自己的分(18~20)

 

貳、靈訓要義

 

【如何得著喜樂滿足的人生】

   一、對神:只要敬畏神(1~7)

         1.到神的殿要謹慎腳步(1)

         2.聽命勝於獻祭(1)

         3.在神面前禱告真誠(2~3)

         4.向神許願必要償還(4~6)

         5.在神面前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7)

   二、對人:待人公義、公平(8~9)

         1.因有一位至高者在鑒察(8)

         2.神所創造的大自然是公義、公平的(9)

   三、對物:對所得錢財要知足(10~12)

         1.不要貪愛錢財(10)

         2.錢財增多,責任也相對增多(11)

         3.寧可勞碌吃自己的飯,睡得香甜(12)

   四、對事:不要為風勞碌(13~17)

         1.財主積存錢財,自己可能反而變成財奴(13)

         2.財主可能因事業失敗,錢財化為烏有(14~16)

         3.為追求無定的錢財身心勞累,結果反而得不償失(17)

   五、對己:享受神所賜給自己的分(18~20)

         1.神賜給各人一份,使他一生的日子可以吃喝(18)

         2.活著的時候享受自己勞碌所得,乃一件善美的事(18)

         3.神的恩賜就是使各人能取用自己的份(19)

         4.神以喜樂回應各人渴慕的心(20)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叁、其他綱目

 

【神悅納的真正敬拜】

經文:5:1-9,(約4:21-24

  一、在品格上:要謹慎 1-3

         1.親近神要敬畏的心和順服的心來聆聽。1,(出3:5;書5:15;來12:28-29)。

▲來到神家聚會,腳步要輕輕的。

         2.在神面前當注意小心語言舉止。2,(弗4:29;西3:8;雅3:2)。聚會時不要講話;要專心禱告;不要亂說,言多必失。(箴10:19

         3.事多與言多。3,事務多,人事關係複雜,就令人做夢,睡臥不安。

  二、在心靈裡:要敬畏 4-7

         1.許願要還願。4-5,——就是我們有損失也要還原。

         2.不要說,我是錯許了。6,(雅1:263:2)。

         3.你只要敬畏神。7,——多夢(亂想)和多言(亂講),就有希望,只有敬畏神就不虛幻。(太12:36

  三、在生活中:要公平 8-9

         1.窮人受欺壓,人不公平,不要因此詫異。8,“詫異”就是不要因此懷疑神的公平公義。(傳3:16

         2.地的益處。9,——地豐收,民就受益,君王也受益。(摩7:1-3

── 毛南春陽

 

【神賜人資財豐富】

經文:5:10-20

引言:按才幹受託的三個僕人。(太25:14-20

  一、賺錢:學會知足 10-12

         1.貪心,錢財不夠滿足人心,因為人的欲望遠遠超過他所擁有的。10,(傳4:8;詩62:10;路12:15;提前6:10)。

         2.貨物多、錢多吃的人也多。11,得到的多,用去的也多,這都是成正比的。“貨物增添”,開支大,“吃的人也增添”,自己(物主)沒有機會享受,讓下屬花掉,物主“不過眼看而已”,這些只能滿足一下他的眼睛。

         3.你睡得香甜嗎?12,(詩4:8127:2;箴3:24)。

               (1)“勞碌的人……”:工人勞苦一天,倒頭就熟睡。

               (2)“富足的人……”:他整夜聽見鐘聲,因為多思慮而睡不著,等到他入睡時候,那時天快亮了。

  二、存錢:學會感恩 13-17

         1.財主積存資財,反害自己。13-14,(傳6:12;路12:16-21)。

               (1)“財主積存資財”(13節)。不用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只抱著錢財不願放。“反害自己”,他為錢財憂慮,實是害了自己。

               (2)“遭遇禍患”,破產了。兒子也得不到這些資財(14節)。當初認為把財產留給兒子,但不久會遇難破財!

(傳2:26;箴23:5;太6:19-20)。

         2.要自我認知,我是誰?來到世上的目的是什麼?15-17節。

               (1)赤身而來赤身而去。15,(伯1:21;詩49:17;提前6:7;啟14:13)。

               (2)他為風勞碌有什麼益處呢?16,(傳2:22-23;約6:27)。

               (3)專為積攢財富而活,從未想到從中獲得滿足,這樣的生活會產生兩個問題:a.都有煩惱。b.又有病患嘔氣。

有句話說:50歲前拿命換錢,50歲後拿錢換命。(可8:36-37

  三、用錢:學位分配 18-20

         1.是神賜給人享用財務的能力。18,(傳6:62:24;提前6:17)。

如何分配使用你的錢?基督徒所得到的錢要正當,用錢也要正當的!基督徒要怎樣用錢才是正當的呢?一,十分之一是當納給神的(瑪3:10);二,酌量捐助當得的人(箴19:17;羅13:7;林後9:7);三、自己家中所需用的(徒2:454:35;雅2:16)。不要認為是我自己的錢,就可以浪費資財(路15:13;雅4:3),用在不應當的事上。如:毒品賭博、瘋狂購物、衣物首飾、豪宅名車、花天酒地等等。

         2.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19,世界上有三種人:

(1)有吃又能吃的,是蒙神恩賜的人。(2)有吃又不能吃的,是有身心疾病的人。(3)能吃卻沒有吃的,是貧窮的人。

神的恩賜,既是基督(約4:10),是聖靈(徒10:44-45),是永生(羅6:23),也是物質財富(傳3:11-136:2)。神賜資財,使他能以吃用,取自己的份,有喜樂有恩典。哈利路亞!

         3.不為生命長短的憂慮。20

生命短,以神為中心,不只不苦,反而有喜樂;生命長,被神使用,神會“應他的心使他喜樂”。

世上一切財物都帶不走的,都是虛空。我們要敬畏神,祂賜我們財物;神賜我們能力享受;神賜我們喜樂。哈利路亞!

── 毛南春陽

 

【財富的虛空】

經文:傳5:86:2

引言:
  字義:
     1.財富,貲財,豐富,名,權,地位,和兒女等。
     2.虛空,無定點,無意義,禍患。
     3.是日光之下的,指物質界,從物質原子論來看:物質是原子中的能,質子,中子等快速轉動而形成的殼,能的本身是非物質的,是空的,無定點的。

        一.神的公義(5:8-9)。在君王之上,任何階級的人都受大地的供應。

        二.愛財,愛豐富都不能滿足。

        三.勞動者能安睡,富有者不能安睡(5:12),所以財富沒有價值。

        四.財富會在禍患時害人(5:13-14)

        五.人的生與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任何財產(5:15-17),但財與煩惱常在一起。

        六.真實的福分,是能享受神所賜的一切(5:18-20)

        七.有人不能享受財富,這是虛空(6:1-2)

結論:
  財物的真相就是“虛空”不實際的東西。只有神所賜的生命,才是真實永存。

── 黃彼得《簡明查經講章大綱》

 

【第五章、要脫離虛空的人生】

(敬畏神得滿足)

:作者無論在親身的經歷中或觀察世上的事物中都覺得人間虛空的事實,本章則說出脫離虛空人生的法則。

分段: 1、要存敬畏神的心:1-9

      2、要有正確的物質觀:10-17

      3、以神所賜的為樂:18-20

   一、要存敬畏神的心:1-9

         1、耶和華看內心:1

我們的行為,事奉和說話,動機神都知道,所以要敬畏神。

4:4-6:該隱這個人不蒙神悅納,所以他的供物也不蒙神悅納。

撒上15:22: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

1:13-15:你們不要再獻虛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惡的……。

撒上16:6-13: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詩139:23-24節)

         2、在神前禱告要敬畏:2-3節。人在神面前要節制言語,不可冒失開口,心急而禱告。

         3、向神許願要還願:4-6節,(詩116:12-14節“希西家”)

30:2:人若向耶和華許願或起誓,要約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話行。

23:21-23:你向耶和華你的神許願,償還不可遲延,因為耶和華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討,你不償還就有罪……。

撒上1:112128:哈拿許了拿細耳人的願就還願。

28:20-2231:13:神提醒雅各許願要還願。

11:3034:耶弗他許了願,卻不很願意還願。

         4、神鑒察人心:7-9

               ①你只要敬畏神:7節,多夢多言會多有虛幻的事,你不要怕。

               ②神大有權柄:8-9節。表明社會雖然混亂,我們心不可亂。

   二、要有正確的物質觀:10-17

         1、認識貪而不知足是屬於虛空:10-12

所羅門王講論銀子,貨物豐滿及積蓄的資財並沒有帶給人什麼好處。

提前6:7-10:……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

         2、認識人死財散是屬於虛空:13-17

1:21: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

49:17:因為他死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帶去。他的榮耀不能隨他下去。

提前6:7: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

   三、以神所賜的為樂:18-20

所羅門王告訴我們,什麼是美善的人生呢?就是能夠享受自己所勞碌得來的,在主裡滿足喜樂,蒙神賜福,那就是敬畏神的人所得的。

         1、以神所賜的好處為樂:18節(一生的日子吃喝,享福勞碌所得來的)。

16:2: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2、以神所賜的恩賜為樂:19-20

提前6:17: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

31:11-12:神提醒雅各:神是賜福的源頭。

── 徐大年《傳道書提綱》

 

【第五章  敬畏神】

我們不要因上一章所提的幾項矛盾現象而否認神掌管萬有。面對世上的不公平(31620)和孤單無靠的事(4章),我們更需要神賜給我們喜樂。

   一、效的敬拜(17節)

這裡勸我們要敬畏神,才能享受神為我們所預備的一切。

         1      敬神者,心口要一致(13節)

               1)我們當怎樣進到神前(1節):

希伯來文聖經、武加大譯本,把51歸入417

                     ①“要謹慎腳步”:

有些人到神家聚會,腳步太重,走路恐怕沒有人知道。請注意,“要謹慎腳步”。

                     ②“近前聽”:

我們聚會要聽,更要聽而順從。有人聚會前講話;聚會時又講話,而不是留心聽道。

“勝過愚昧人獻祭”:“愚昧人”,不是指那些生出來就是愚昧的,而是指有些人表面獻祭,實為貪吃祭物(箴14),而不是為贖罪,這是“愚昧人”。“他們本不知道所作的是惡”:不“謹慎腳步”、不“近前聽”、“愚昧人獻祭”,他們這樣作就“是惡”。

               2)“不可冒失開口”(2節):

聚會,不要講話;禱告,不要亂說。言多必失。

“不可心急發言”、“言語要寡少”:禱告要真誠,特別是公禱,領禱的不要太長,以免多有虛話(太67)。

               3)事多與言多(3節):

                      “事務多”:人事關係複雜,“就令人作夢”;有人日間太忙,晚上就會夢見自己得福。

                      “言語多”:參7節。事多與言多,禱告也不夠專心。

         2.“向神許願”(46節)

我們不可發誓,但可以許願。

               1)多人輕率向神許願,例如耶弗他(士11313435)。有時我們為求神開出路,而輕率向神許願。

               2)許願要還願(傳545):

即使我們有損失,也要償還,不還就是愚昧人。這不是天生的愚昧,而是不還願的愚昧。這樣,就“不如不許”。

               3)不要說“是錯許了”(6節):

“祭司”,原文作“使者”。譯“祭司”,因祭司是負責收取眾人還願時所獻之物並加以估價的人(利278)。

               4)“償還不可遲延”(4節):不只要還,更“不可遲延”。

         3.“你只要敬畏神”(7節)

多言多夢是虛幻,敬畏神就不虛幻。

   二、財富的虛幻(817節)

58到第6章,都是說財富,現在我們先談論第5章。

         1      至高的審判(89節)

               1)“窮人受欺壓”(8上):

窮人受官員的欺壓:“在一省”。所羅門是“一國”的王,是最高的王,他不欺壓人。但“在一省”之中,有窮人受欺壓。

“不要因此詫異”:“詫異”或作“震驚”。不要因此懷疑神的公義。

               2)“地的益處”(9節):這節比較難明。地豐收,民就受益,君王也受益(摩71),所以君王是不需要欺壓貧民的。

         2      貪財有什麼益處(1012節)

1)不知足(10節):

錢不能滿足人心(1020節)。人的欲望是遠遠超過他所擁有的。

2)“物主得什麼益處呢”(11節):

“貨物增添”,開支大,“吃的人也增添”,自己(物主)沒有機會享受,讓下屬花掉,物主“不過眼看而已”,這些只能滿足一下他的眼睛。

               3)熟睡與否(12節):

                     ①“勞碌的人……”:

工人勞苦一天,倒頭就熟睡。

                     ②“富足的人……”:

他整夜聽見鐘聲,因為多思慮而睡不著,等到他入睡時候,那時天快亮了。

         3      財富的虛幻(1317節)

               1)“財主積存資財”(13節):

不用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只抱著錢財不願放。“反害自己”,他為錢財憂慮,實是害了自己。

               2)兒子得不到(14節):

當初認為把財產留給兒子,但不久會遇難破財!

               3)要認識自我(1517節):

                            赤身而來、赤身而去(15節):“分毫不能帶去”(路121421)。

                            “他為風勞碌有什麼益處”(傳516,參13)。

                            “又有病患嘔氣”(17節):

“他終身在黑暗中吃喝”,世人是在不明的灰暗中生活的。

“病患嘔氣”:“病患”是病倒,“嘔氣”即怒氣。這都是“為風勞碌”的結果。

   三、如何享用財物(1820節)

這是結論加插的話(參傳22425)。這是善用財物之道。

         1      神賜人享受的能力(18節)

勞碌有好處。如果神沒有賜人能力,人勞碌所得來的,他也不能享受。

         2      享受神的恩賜(19節)

神的恩賜是基督(約410),是聖靈(徒104445),是永生(羅623)。

神的恩賜又是物質財富(傳31113519)。

神賜資財,使他能以吃用,取自己的分,有喜樂。

         3      不為生命長短而憂慮(20節)

生命短,以神為中心,不只不苦,反而有喜樂;生命長,被神使用,神會“應他的心使他喜樂”。

 

*  *  *  *  *  *  *  *  *  *  *

 

世上一切財物都帶不走,都是虛空。

我們要敬畏神。神賜財物;神賜能力享受;神賜喜樂。

── 林獻羔《傳道書概要》

 

【傳道書五章】

   一、禮拜中之可與不可(17

   二、貪汙(89

   三、財富與滿足(1020

         1、貪愛金錢(10

         2、財富吸引食客(11

         3、財富能引致放縱(12

——《每日研經叢書》

 

【第八講:到神面前(5:1-7)】

   一、引言:虛空是毫無意思的__君王、兒女、欺壓、技巧都是虛空。虛空也是痛苦的。

本課主旨:到神面前__所羅門也認識神,晚節不保。所羅門建殿,深知祈禱的重要。

   二、本論

         1. 到神殿:謹慎腳步、聽勝過獻祭、(愚昧人)、愚昧人就是不敬畏不認識神的人。

         2. 發言

               2.1. 不可冒失_隨便。

               2.2. 心意。

               2.3. 地下要謙卑。

               2.4. 寡少。

               2.5. 多言語顯出愚昧。

         3. 許願

               3.1. 償還不可遲延。

               3.2. 不要愚昧。

               3.3. 不要任意許願。

               3.4. 使肉體犯罪。

               3.5. 神怒敗壞人的工作。

               3.6. 敬畏神。

         4. 聖殿和祈禱

               4.1. 所羅門熟識殿和祈禱。

               4.2. 是在日光之下所說有份量的話。

               4.3. 說話要行。

   三、問題

         1. 聖殿的功用是什么?

         2. 祈禱代表什么?

—— 良友聖經學院《真道分解——傳道書講義》

 

【第九講:論財寶(5:10-6:2)】

   一、引言:

         1. 神殿是表示“神與人的同在”?“閻羅王與你同在”?

         2. 祈禱是神與人相交的表示。

         3. 本課主旨:財寶大家都追求,及一位大有財寶之人對財寶之見。

   二、本論

         1. 財寶與安息(5:10-12

               1.1. 貪愛銀子不能知足。

               1.2. 銀子多只能眼看。

               1.3. 勞碌人反得安息,但財主多不能得安息。

         2. 財富之患(5:13-6:2

               2.1. 積存貲財,反因財減就生禍患。

               2.2. 有兒亦不足財。

               2.3. 來去一樣毫無所有。

               2.4. 黑暗中吃喝。

               2.5. 多有疾病。

               2.6. 財產為外人使用,自己無法享受,也是虛空。

         3. 財富之道

               3.1. 富財來自神手。

               3.2. 盡力奉獻。’

               3.3. 盡力使用在有益處的事上。

               3.4. 不被財富綑鎖。

   三、 問題

         1. 為什么說“人為財死”?

         2. 什么是對財富的正確觀?

—— 良友聖經學院《真道分解——傳道書講義》

 

【領受神來的訓誨  傳道書5章】

   一丶到神殿中謹慎腳步5:1

   二丶在神面前謹守言語5:2-3

   三丶向神許願必須還願5:4-7

   四丶知神鑒察凡事小心5:8-9

   五丶對神不愛貪愛金銀5:10-11

   六丶無神在心積財害己5:12-14

   七丶見神之日空手回去5:15-16

   八丶蒙神賜恩吃喝享受5:17-20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傳道書第5謹慎言語】

言語煩多

顯出愚昧

一、不可輕率許願

二、財富徒增煩惱

三、善用貲財之道

1.謹慎腳步

2.言語寡少

3.勿遲償還

1.勿欺窮人

2.貪財害處

3.為風勞碌

1.應享的分

2.神的恩典

3.滿足喜樂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五章  謹慎言行】

1) 到聖殿謹慎腳步。1

2) 言語多顯出愚昧。2/3

3) 若許願務要償還、4/7

4) 不平事主必鑒察、8/9

5) 貪財者心無知足、10/11

6) 勞碌人睡得甘甜、12

7) 赤身來空手回去、13/17

8) 吃喝享樂是福氣!18/20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