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傳道書第七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智慧人生的探索】

   一、愚昧人只顧活著享受虛空的快樂,智慧人關心死亡和死者家屬的感受(1~6)

   二、分別智慧和愚昧的四種測試(7~10)

   三、敬畏神乃是智慧的開端(11~18)

   四、追尋智慧的軌跡,結果找到神自己才是真智慧(19~29)

 

貳、靈訓要義

 

【智慧人與愚昧人有別】

   一、智慧人看重內在實際,愚昧人看重外在享樂(1~6)

   二、智慧人看重名譽,愚昧人看重眼前利益(17)

   三、智慧人看重事情的終局,愚昧人看重事情的起頭(8)

   四、智慧人存心忍耐,愚昧人急躁惱怒(9)

   五、智慧人面對現今,愚昧人留戀過去(10)

   六、智慧人看重智力,愚昧人看重財力(11~12)

   七、智慧人思考事物背後神的作為,愚昧人單顧事物表面的現象(13~14)

   八、智慧人因敬畏神而行事中庸適度,愚昧人偏於極端(15~18)

   九、智慧人因尋求智慧而找到神,愚昧人因狂妄邪惡而被罪纏住(19~29)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叁、其他綱目

 

【智慧人的智慧】

經文:7:1-10

  一、與人同憂 1-4

         1.人生的日子。1

               (1)名譽是好是壞?(箴22:1),以品格為基礎的名譽乃是無價之寶。(歌1:3

               (2)人死的日子是滅亡是永生?(林後5:1,8;腓1:21-23;啟14:13)。

               (3)人生的日子是悲是樂?——一個人的出生是短暫的,只有“七十年”的時間(詩90:9,10),而死亡則可能是永恆新天地的的前奏(路20:36;林前15:51-55),也是安息(啟14:13)、和至高的滿足(啟7:16)的前奏,與眼前的痛苦形成鮮明的對照(林後4:17)。

         2.當把生死這事放在心上。2

               (1)遭喪的家。猶太人哀悼的時間是七天(創50:10)。哀悼的人陪伴和安慰悲傷的人(可5:38;約11:19,31)。

               (2)宴樂的家。婚宴也是持續七天(創29:27)。哀悼期一樣,是與別人分享的(羅12:15;加6:2)。

(太5:4;來9:27)。

         3.憂愁悲痛是暫時的,應當化悲痛為力量和喜樂。3,(詩119:67,71;雅4:8-10)。悲痛往往是化裝的福氣,能軟化人心。苦難的火焰能淨化人的動機,使人同情於他人。

         4.常常思想人生短暫是智慧人,愚昧人卻是漠不關心。4

  二、領受責備 5-6

         1.“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箴15:3117:10;啟3:19)。

         2.“愚昧人的笑聲。”——沒有意義的歌唱與笑聲,猶如鞭炮聲。6,(傳2:2;路16:25)。

  三、存心忍耐 7-10

         1.勒索與賄賂會使人敗壞。7,(出23:8;申16:19;撒上8:3;賽1:2333:15)。

         2要看事情的終局就要有忍耐心。8,(彼前1:13;路21:19;來10:36;雅5:8)。

         3.急躁惱怒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以至於多年耿耿於懷。9,(弗4:26-27;雅1:19;創4:5-8)。

         4.不要以為過去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10,“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每個時代都有特殊的困難與機會。

── 毛南春陽

 

【智慧人的行動】

經文:7:11-18

  一、察看神的作為 11-13

         1.智慧與產業,對今生活著的人是有益處的。11

         2.智慧可以像銀錢一樣護庇。12

         3.“唯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這就是知識的益處。”——智慧為引導人實行真正的虔誠,(箴3:188:35),永生(約5:216:63)。

         4.神的作為,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就是天意引導人生的方式(伯9:12110:10,12:14)。

“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可能指人生的不同經歷,痛苦、困難、艱辛和磨練。亞伯拉罕有“十字架”要背(創15:2,3),哈拿(撒上1:5)和保羅(林後12:7)也有。我們務必認識到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之中,並憑著信心前進(羅11:36;林後4:18;來2:10),決不懷疑神的智慧和良善(伯9:1211:1012:14)。

  二、順服神的安排 14-15

         1.人生的福與禍,樂與憂,順與逆,是不能預見的,也無法控制的。14,(羅8:28;創42:36)。

▲富有時就該事奉。(申28:47)。喜樂時就該歌頌。(雅5:13)。

         2.困擾人的問題。15,“死亡”與“長壽”。

“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 約伯曾發過同樣的抱怨(伯12:621:7;詩37:7)。義人亞伯年輕時就身亡,惡人該隱則得以長壽。這種違背常規的現象,在歷史上一直在困擾著義人們的心。希伯來人認為惡人的生命應該縮短(詩37:9-1055:2358:3-9)。當然最後的清算是在基督複臨的時候(太16:27;啟20:12-15)。

  三、持守神的智慧 16-18

         1.勸人過中庸生活,不能過度。16-17

過分的聖潔和污穢都不適當。“不要行義過分”:不要以表面的事物誇大你的義,那是沒有好處的。這是對那些外表形式和言語的律法主義的指責。真正的信仰乃是體現個人與聖潔的神(利19:2;弗3:14)以及救主基督耶穌(弗3:17-19)的生命關係。

耶穌命令祂的門徒:“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神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11:45);但是所羅門說:“不要行義過分”(傳7:16)。一個人怎麼可能行義過分呢?人不能太公正,太過於仁慈嗎?一個人不能行義過分,但他可以非常正直;法利賽人就是一個好例子,他們太正直了 ,以致他們自以為義。“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羅10:3)。

不要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到了聖靈無法引導他們真實悔改的地步。不要忽視或低估神(詩10:11;瑪1:2,62:173:8,13)。

         2.持守與敬畏神。18

行義要持守,敬畏神也不要忽略,因為行為的準則是敬畏神。要兼顧兩者,避免走往極端。只有敬畏神,才能走過人生的道路,實現其真正的目標(尼5:9;伯28:28;詩111:10;賽33:6)。

── 毛南春陽

 

【智慧人的生活】

經文:7:19-29

  一、更有能力 19-22

         1.有能力。19,(箴24:5;西1:9-11)。

         2.有過失及犯罪。20

“義人,世上實在沒有。”神的兒女有時也會犯嚴重的錯誤,就像亞伯拉罕和大衛一樣。但是他們能借著基督大能的恩典勝過罪惡(見約壹3:65:4)。

“不犯罪的”。(箴20:9;賽53:6;羅3:23;雅3:2;約壹1:8-10)。

         3.不要被別人的話所左右你的思想。21-22

  二、更有思維 23-26

         1.試驗——智慧卻離我遠。23-24,(創3:5;羅1:22;林前1:20;賽55:8-9)。傳道者用神所賜的智慧(傳2:26)探索生命的問題之後,他發現智慧無法回答最終的問題(傳1:17-18),特別是死亡(傳2:15-16)。傳道者是說,這“終極的”智慧“離我遠”。

“誰能測透呢?”(羅11:33)。

         2.考察、尋求——智慧和萬事的理由。25,(傳1:13-14)。“我轉念”:我再來想一想。

         3.“凡蒙神喜悅的人,必能躲避她”。26,“她”是指罪惡的勢力。“他的心是網羅、鎖鏈”:喻指十分放肆的女人。(箴5:2222:14)。如:大利拉捆綁參孫的鎖鏈(士16:8-21)。

  三、更有正直 28-29

         1.在人群中很難找到一個正直的人。27-28,在男性中至為稀少,但在女性中更少。

         2.神造人原是正直的,但人因追求愚昧的享樂而變得敗壞了。29,“正直”是指品德的正直,例聖靈之果。(加5:22-23)。

── 毛南春陽

 

【作智慧的人】

經文:傳7:11-14

        一.智慧的重要
     1.比產業重要(7:11-12)
     2.比金銀珍珠更寶貴(8:10-11)
     3.是建造一切的根基(9:1)
     4.叫人察看神的作為(7:13-14)

        二.智慧的來源
     1.敬畏神可得(9:10)
     2.是在基督裏,得基督即得着智慧(西2:2-3)
     3.是神所賜的,神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慧(林前1:30)
     4.是聖靈的恩賜(林前12:8; 6:3,10)

        三.如何運用智慧
     1.用智慧把基督各樣的道理放在心中(西3:16)
     2.滿心知道神旨(西1:9)
     3.愛惜光陰與人交往(西4:3-4)
     4.引人到神面前(西1:28-29)

── 黃彼得《簡明查經講章大綱》

 

【第七章、日光之下的智慧乃是虛空】

:本章作者提示在日光之下,智慧人與愚昧人有什麼不同呢,智慧人雖有智慧也是虛空。(“智慧人和智慧”15次)

分段: 1、智慧人強如愚昧人:1-8上節

         2、勸人聽智慧的話:8-15

         3、勸人要敬畏神:16-29

   一、智慧人強如愚昧人:1-8上節

         1、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1節(“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這是一句非常消極的話,表明人生虛空。)

22:1:美名勝過大財,恩寵強如金銀。

撒下7:9:(大衛)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樣。

1:3:你的膏油馨香,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

         2、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1-2

5:37-39:(主耶穌救睚魯的女兒),心在遭喪之家,使人知道人生何等虛空,因為死亡是眾人的結局(但不是終局“來9:27節”)。

         3、憂愁強如喜笑:3-4

憂愁的人有智慧,會想到人生的結局,知道人生在世何等短少,會抓住機會來愛主。但喜笑的人只知道今生的享受,卻不知道以後的情況。

         4、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歌唱:5-6

141:5:任憑義人擊打我,這算為仁慈。任憑他責備我,這算為頭上的膏油。我的頭不要躲閃,正在他們行惡的時候,我仍要祈禱。

13:18:……領受責備的,必得尊榮。

         5、事情的終局強如事情的起頭:7-8

126:5-6: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撒上25:17:……不然,禍患定要臨到我主人和他全家。(每作一件事情要想到終局)

   二、勸人聽智慧的話:8-15

本段勸人要絕對相信神,因神所作的都是有益的。

8:28:萬事發生于我們,都是有益的,只要我們愛神,並且適應祂的計畫。

1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神是”。

3:17: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

         1、不要急躁腦怒:8-9

14:29: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

16:32: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4:31: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譭謗、並一切的惡毒……除掉。

         2、不要追求緣故:10節。神所作的都是是的,不要問是什麼緣故,只要順服神所安排的環境。

3:11-12:“為何”四次,(約伯在那裡咒詛自己的生日,心中迷糊)

39:9: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我就默然不語。

         3、認識智慧的益處:11-12節(“益”二次)

3:13-17: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比珍珠寶貴。

8:11:因為智慧比珍珠更美,一切可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

         4、要察看神的作為:13

12:14:他拆毀的,就不能再建造,他捆住人,便不得開釋。

14:27:萬軍之耶和華既然定意,誰能廢棄呢?他的手已經伸出,誰能轉回呢?

         5、一切都是出於神:14-15 遇亨通,遭患難都是神所安排的。

8:14:世上有一件虛空的事,就是義人所遭遇的,反照惡人所行的。又有惡人所遭遇的,反照義人所行的。我說,這也是虛空。

119:71: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

彼前3:17:神的旨意若是叫你們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

   三、勸人要敬畏神:16-29

         1、勸人行善不要過分:16-18

               ①不要行義過分:16   行義過分的人自以為有智慧。

提前5:22:給人行按手的禮,不可急促,不要在別人的罪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潔。

(因為傳道者找不出義和祝福之間的固定關係,認為這是走向極端的路)。

               ②不要行惡過分:17

代下33:9:猶大王瑪拿西行惡過分(王下21:1-9節、15-16節、23:26節、24:3-4節)。

王上14:9-10:耶羅波安行惡更甚。

王上21:20:以色列王亞哈行惡太甚。

               18:傳道者認為“行義過分”會自取敗壞,“行惡過分”必會不到期而死,這不過是他在日光之下的觀察,所以人生何等虛空。

         2、要得智慧:19-23

               ①智慧的人比官長更有能力:19

21:22:智慧人爬上勇士的城牆,傾覆他所倚靠的堅壘。

9:16:智慧勝過勇力,然而那貧窮人的智慧,被人藐視,他的話也無人聽從。

9:18:智慧勝過打仗的兵器,但一個罪人,能敗壞許多善事。

               ②世上沒有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20-23節(人因有罪性而犯罪。)

20:9:誰能說,我潔淨了我的心,我脫淨了我的罪。

8:21: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

王上8:46: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代下6:36節)

3:23: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3、要尋求智慧:24-29

               ①離開智慧之危險:24-25節。 “邪惡、愚昧、狂妄”都因離開智慧。

1:17: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

               ②不要被行惡的婦人纏住:26

5:3-4:因為淫婦的嘴滴下蜂蜜,她的口比油更滑。

22:14:淫婦的口為深坑,耶和華所憎惡的,必陷在其中。

39:7-13:約瑟卻不聽從她,不與她同寢,也不和她在一處。

               ③要被模成神兒子的形象:27-29

惟有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是正直的人,是無罪的神的羔羊,世上的人的失去神原有的形象,所以當借著主耶穌的寶血罪得赦免,得稱為義。

── 徐大年《傳道書提綱》

 

【第七章  智慧人】

712章是論如何面對人生。

78章是論智慧人與愚昧人的分別。世人分兩大類:智慧人與愚昧人。

第七章論作為一個智慧人應如何運用智慧。

   一、困境不一定是不好的(114節)

智慧能使我們有好的生活,這是更好的事。

根據612“什麼與他有益呢”,在第七章回答了人生的苦難常常是對人有益處的。在18節裡多次提到 “強如”、“勝過”better這兩個詞。

         1.受苦有益(16節)

面對死亡、哀喪、受責,雖然覺得痛苦,但這都能使人反省自己,而且可以得著教訓(林後5110,腓12123)。

               1)先憂後樂(14節):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1節上,箴221):

名譽與膏油,這兩個詞在原文是十分接近的。名譽是對死人的紀念;膏油代表喜慶宴樂。

膏油,就是香膏(箴279),是中東人在喜宴時所用的(傳98,歌13,摩66)。

                      終局強於起頭(1節):

所謂“蓋棺定論”,應該是“一死定論”,這是重要的結局(8節)。猶太文學認為:不到死時,也不要相信自己;不要在船出海時就高興,應該在船幾經暴風安然返回時才歡樂。

一個人開頭好,但持守難。

非洲拓荒者李文斯東Livingstone,當他回英國後,他的名聲傳遍英國和歐洲各國。之後,他仍回非洲作未完之工。臨死前,多次跪下禱告。他開頭好,終局也好。

印尼某醫師開設一所醫院,人人敬重他,但當他死後,別人才發現他對不起他的師母。原來以前的好是虛偽的。

                      遭喪與宴樂(24節):

古猶太名人的死,喪期為30天:7天重喪,23天輕喪。將所愛的死者埋葬後,還有一頓安慰宴(耶167,何94)。

傳道人有時在一日之中,上午主領喪事,下午主領婚事。聖經教導我們,寧可到喪家去(雪中送炭),強如往宴樂家去(錦上添花)。

“面帶愁苦”(73,林後610710),不是指大苦難。“終必使心喜樂”,“喜樂”是“有好處”的,使心靈美好。這憂愁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喪家或為受苦者而憂愁。

“愚昧人的心”(74):只知吃喝。所以,我們當遵照第23節的教導去作。

               2)智責愚贊(56節):

                      “智慧人的責備……”(5節):

被智慧人責備,我們能虛心接受嗎?忠言逆耳、苦口良藥,最終是使人獲益的(箴1311710)。

                      “愚昧人的歌唱”:流行曲,使人聒耳。

“歌唱”或作“稱讚”。

“愚昧人的笑聲”(76):“好像鍋下荊棘的爆聲”(詩11812)。古時的人在屋外煮食,以荊棘點火發出劈啪的燒響聲。荊棘容易燒著,但很快燒盡。

Shir,鍋Sir,荊Sirim,這3個字原文是類似的。

         2.對待不如意的事(714節)

               1)這裡說到勒索、賄賂、驕傲、惱怒等壞事(710節):

                            勒索,如盜賊用暴力;賄賂,有權勢地位者,卻失去明察秋毫的判斷力和道德(7節)。

                            好聚不如好散(810節):

耐心等候神的時間來臨比無必要的憂慮好得多。

“事情的起頭”(8節),是值得驕傲的,但當忍耐到終點(箴1618)。忍耐時會受到3方面的考驗:對神、對人、對自己。

愚人的惱怒(79):“急躁”,驕傲就容易急躁,急躁就是沒有忍耐。

愚人的發言(710):“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這是愚人的發言。我們當看今日勝過昨日,但也不要誤用智慧。

               2)如何對待(1114節):

                      “智慧和產業並好”(11節):

可譯“智慧像產業那麼好,使見天日的人得到益處”。

以色列人的產業:有需要時可以變賣,但是不會失去的。到禧年時,產業會歸回原主(利25810)。

智慧也好像產業,可以傳給後人。

                      智慧能保護人的生命(712):

在中東,烈日時,人們尋找遮蔭。智慧看來比銀錢更有益處(13),因為金錢是會被人奪去的。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

                      當“察看神的作為”(71314):

人生的苦樂及矛盾都是神許可的,為使我們堅信祂。

                           a.生命在神的手中(13節):

“神使為曲的”:這是人的本質已被神改變了。

                           b.順境與逆境(14節):

順境時,讚美祂;逆境時,當思想神的美善和全盤計畫。“思想”,包括感謝。

“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14節):“身後”,不是指死後,而是指將來的事。這句應譯:“查不出他後來有什麼事”。

   二、惡的根源(1518節)

人生的報應往往是顛倒的。參看利未記26章,申命記28章。這段也提到犯罪的普遍性。

         1.行惡長壽(15節)

這是日光之下的事(詩7334)。

一般是指作惡受報,這還可以使人悔改;最怕今生不報,死後才報。

         2.愚人行事(1617節)

所羅門不是教導“中庸之道”,表示過分聖潔或污穢都不合適。

               1)“行義過分”(16節):

“過分”,原文作“增添”。意思是,不要為求報答而增添義行和智慧,因為義人不一定得到好報。原文作“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智慧”。

這也解作“自義”。愚人過分拘泥遵守條文上的義——律法主義。

               2)“行惡過分”(17節上):

不要以為惡人會得好報,便去放縱行惡,這必招來災禍。

人的本性是會犯罪的。

               3)“何必不到期而死呢”(17節下):

前面說“死有時”(32),但有例外,如果不斷行惡,就會早死。舊約有死罪(利241023)和違背道德的事而死(利20章);新約亦有早死的事(林前1130)。

不是說,可以稍微犯罪;而是因為人有罪性,會犯罪。基督徒要靠聖靈克制,千萬不要放縱。

         3.敬畏神是智慧的準則(18節)

“這個”,指不要行義過分(16節);“那個”,指不要行惡過分(17節),不要放鬆人性的約束。

“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出來”,是“完成”,過真正智慧的生活。

   三、世上找不到智慧和公義(1929節)

世人都是敗壞的,沒有能靠自己的智慧或公義來獲得神的報答的。

         1.“智慧人比十個官長更有能力”(19節)

國家需要智慧人投入服務。

         2.世上沒有一個義人(2022節)

因為自己不是一個義人,所以不要計較別人對你的評論和閒話。

               1       世上沒有義人(20節,王上846):

基督徒因信稱義,我們是“稱義”的義人,不是“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

               2       “人所說的一切話”(21節):

稱讚你的話,或者是批評你的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或者連“僕人”也找到理由來評論主人。

               3)“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22節):

我們見人有錯,很容易就批評人,甚至咒詛人。

         3.找不到智慧,只找到罪惡(2329節)

所羅門發覺罪惡已滲透入人類。人所知的有多少。

               1)“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23節):

所羅門大有智慧。其實他所得的智慧也是有限的,未得根本的智慧。

人的智慧難解人生的終極(24,傳117)。

               2)愚昧人的真相(25節下):

愚昧是“邪惡”、“狂妄”。

智慧能使人逃避罪惡(25節上)

               3)“我得知有等婦人比死還苦”(26節):

“得知”,原文作“找到”。“苦”,應作“堅強”(歌86)。

這等婦人是誘惑男人的。“她的心是網羅”,捕捉男人如魚;“手是鎖鏈”,鎖住男人。

屬靈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卻被她纏住了”。

               4)“一千男子中”(2728節):

                      “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個正直人”:

有說是指耶穌,但耶穌不是千人中之一,而是全人類中只有耶穌是無罪的。

“正直人”,原文沒有這3個字。這3個字不是指義人。

                      “眾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

“眾”,不是“一千”。這裡的“女子”,指遠離真智慧的異教徒。所羅門有一千妃嬪(王上113),誘惑他的心去犯罪。

                            女子的心較慈愛,男子的心較正直:

所羅門尊重女人(傳99,箴12414118221914311031)。

所羅門不是將男女品性作一比較,而是指出正直的人少而又少。

               5)找到罪人的惡計(29節):

所羅門找不到神的計畫(2829節),28節的“理”是指神的計畫。“神造人原是正直”的(29節),但因為人犯罪,所以他找到人的惡計。

── 林獻羔《傳道書概要》

 

【智慧人(七129)】

   一、心在遭喪之家(24

   二、切忌貪心(7

   三、存心忍耐謙卑(810

   四、凡事敬畏神(1529

——《新舊約輔讀》

 

【智慧人的體驗(七129)】

   一、第一種體驗(七14)——智慧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

   二、第二種體驗,智慧的優勝(七56)——智慧人的責備,勝過愚昧人的稱許

   三、協力廠商面的體驗(七1315)——人生很無意思,前途未卜,人心徬徨

   四、最後一個體驗(七1629)——世上無完全人

——劉承業《從虛空到有意義的人生──傳道書的研究》

 

【傳道書七章】

   一、逆耳忠言(19

   二、要明智(1014

         1、對過去要明智

         2、對你自己此時此地的生活要明智

         3、人生是上帝定規的

   三、不可試探上帝(1522

   四、徒勞無益的尋求(2329

——《每日研經叢書》

 

【第十一講:喜樂與憂愁(7:1-7)】

   一、 引言

         1. 消極人生:兒子、長壽、智慧都非福氣。人生虛度如影子。

         2. 本課主題:比較喜樂與憂愁;人至終死亡,所以憂愁比喜樂強。消極的人生觀,不是日光之上的觀念。

   二、本論

         1. 死勝于生

               1.1. 先有美名,后有香膏,先有生后有死。

               1.2. 要常用死亡提醒生存的日子。

               1.3. 死亡是結局,生不如死。

               1.4. 憂愁使人心智更清醒。

               1.5. 愚人只知歡樂,智者知道生命有限,追求人生意義。

         2. 智愚之分

               2.1. 智者追求死后去處,愚者只知歡樂。

               2.2. 智愚都往死亡去。

               2.3. 智者責備比愚者歌唱強。

               2.4. 智者責備比愚者歌唱強如荊棘火中爆

炸空虛的空虛,所以,愚者讚揚也無意義。

               2.5. 因有死亡所以喜樂與憂愁都無意義。

         3. 正面教訓

               3.1. 喜樂是良藥。(箴17:22

               3.2. 喜樂是屬靈的交託與日光之下的歡笑不同。

               3.3. 領受責備必得尊榮(箴13:18),憂愁來自責備才是可貴的。

               3.4. 真價值要在屬靈的日光之上。

   三、問題

         1. 所羅門為什么說死比生好?

         2. 何謂真正的憂愁?

—— 良友聖經學院《真道分解——傳道書講義》

 

【第十二講:終局和起頭(7:8-29)】

   一、引言

         1. 喜樂與憂愁(7:1-7):喜樂與憂愁同要面對死亡。積極的人生喜樂是良藥,出自日光之上的喜樂才是真喜樂。

         2. 本課主旨:出于一位有思想和經歷的王所說的話。人生有許多巧計,所以要走中庸之道,不要行義過分。

   二、本論

         1. 終局強于起頭,所以人要:

               1.1. 存心忍耐,不要強出頭。

               1.2. 不要急躁惱怒,惱怒屬于愚昧人。

               1.3. 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今日,因為以后還有結局。

               1.4. 智慧人等候神的作為。

               1.5. 現今遇亨通應喜樂,遭患難要醒察。

         2. 中庸之道

               2.1. 不要行義過份_智慧。

               2.2. 不要行惡過份_愚昧。

               2.3. 義人也有缺點。

               2.4. 咒詛人的也為人所咒。

               2.5. 萬事之理無法測度,無智慧可知之。

         3. 正路

               3.1. 得救(弗1:13-14

               3.2. 得勝(腓3:12-14

               3.3. 得賞(提后4:7-8

可見人生是有意義的。

   三、問題

         1. 為什么終局比起頭強?.

         2. 人生意義是什么?

—— 良友聖經學院《真道分解——傳道書講義》

 

【人生經歷的心得  傳道書7章】

   一丶經過對比知道何益7:1-3

   二丶經歷顯出智慧愚昧7:4-7

   三丶經常忍耐勝過驕傲7:8-10

   四丶經過察看知神作為7:11-14

   五丶經驗告訴不要過分7:15-18

   六丶經歷豐富能力超眾7:19-23

   七丶經常犯罪比死還苦7:24-26

   八丶經過比效正直很少7:27-29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傳道書第7思索人生】

亨通患難

兩樣並列

一、名譽比油寶貴

二、智慧勝過產業

三、世人都是敗壞

1.遭喪之家

2.責備勸告

3.切勿貪心

1.行義過分

2.行惡過分

3.為美持守

1.遠離智慧

2.沒有義人

3.罪惡巧計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七章  思索人生】

1) 遭喪家感悟人生、1/4

2) 行賄賂敗壞人心、5/7

3) 存心忍耐莫急燥、8/10

4) 順境逆境神知道、11/14

5) 無論何事莫過分、15/18

6) 胸懷坦然多自省、19/22

7) 智慧躲避邪避事、24/26

8) 信基督心存正直!27/29

── 郭提多《讀經講道輔導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