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结书全书综合拾穗 【结三1~3 以西结书有何重要表记?】 答:本书的特色是先知以西结多见异象与表记之比喻。以作象征性的动作,来说明神对选民以色列人,因犯罪离神所要临到的苦难、被掳、受罚、甚至毁灭的情况。在此可以列举十余种之例子,让人明白领受其中极为丰富的涵意和教训。 1 吃下书卷—神吩咐以西结开口吃下书卷,象征领会其中内容,融化于心中,乃是交托他所要传的灾祸信息。(结二8—三3;参启十9)。 2 画围城图—神要以西结将耶路撒冷城画在一块砖上,又造台筑垒,安营攻击这城,使城被围困,作为以色列全国的预兆。(结四1—3;参王下廿四10,11)。 3 侧卧食饼—以西结取麦、豆、米类为自己作饼,用牛粪烧烤,侧卧而吃,象征城困粮绝,痛苦饥荒将要临到以色列人。(结四9—17)。 4 剃光胡须—喻以西结剃去胡须头发,平分在城中焚烧,在四围砍碎,及任风吹散。以示耶路撒冷之民要安置列邦,因行恶背律受罚而施行审判。(结五1—10)。 5 制造锁炼—神命以西结制造锁炼,因罪遍地流血,城邑充满强暴的事,被列国恶人占据,没有平安,灾害毁灭临近,以示被掳捆锁之征兆。(结七23—27)。 6 迁徒住处—神吩咐以西结从所住之地移到别处,让以色列悖逆之家揣摩思想,以示他们再次被掳出去的预兆。(结十二1—6)。 7 以灰涂墙—喻指假先知用未泡透的灰抹墙,以示其预言虚假,诱惑百姓,谎言平安,必为神怒降罚,拆毁倒塌,他们亦在其中灭亡。(结十三8—16)。 8 焚葡萄树—喻葡萄树不能结果子,亦无可取用之材,而被抛在火中焚烧。以示耶路撒冷荒芜无用,却要被火焚烧。(结十五1—8)。 9 被弃之婴—喻耶路撒冷,行可憎的事,如初生之婴,不洗洁净,无人怜恤,扔在田野,被人厌恶而弃绝。(结十六1—5)。 10 鹰与葡萄树—喻「有一双大鹰」(参伯卅九27—30,弥一16),乃指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到利巴嫩」,就是犹大的山城。「将香柏树梢柠去」,乃是象征把约雅斤王掳去(参王下廿四11—16)。「叨到贸易之地」,意指带到巴比伦之境内(参结十六29)。「又将以色列地的枝子插在大水旁」,象征又将西底家立在耶路撒冷为王(参王下廿四17)。「就渐渐生长,成为蔓延矮小的葡萄树,其枝子转向那鹰」,乃指西底家在尼布甲尼撒王下要作一个顺服的臣子。「又有一双大鹰,」是指埃及法老王合弗拉(参耶四四30)。「这葡萄树,向这鹰湾过根来,」表示西底家王转而依靠埃及王,因此他是背叛巴比伦王,而被掳去受刑死于巴比伦矣。(参王下廿五1—7;耶卅九1—7)。以上的比喻多是属于象征性的预言,都已应验了。(结十七3—21)。 11 植香柏树—喻「将香柏树稍尽尖的嫩枝中折一嫩枝,栽于极高的山上」,乃指神在大卫家所要栽种的嫩枝,已经应验于弥赛亚身上了。(结十七22—24,耶廿三5,6;卅三15)。 12 狮子陷阱—喻指犹大诸王被描写为狮子。其母狮就是指以色列族。第一个小狮子代表约哈斯王,登基三月后,被法老王尼哥所逮捕,于主前六○八年被掳至埃及,(参王下廿三31—34)。第二个小狮子是指为约雅斤王,他在位三个月后,于主前五九七年被尼布甲尼撒王掳至巴比伦,(参王下廿四8—16)。以上是比喻以色列家过去如母狮强大壮盛,以后已逐渐衰微而倾亡。(结十九1—9)。 13 葡萄树枝—喻葡萄树,因忿怒被拔出摔在地上,其枝干折断,枯干被烧毁。如指西底家王因背叛巴比伦王,而导致耶路撒冷被焚烧而倾毁。(结十九10—14;参耶十七6—9;卅八17—23;王下廿五1—10)。 14 林木见焚—神吩咐以西结「面向南方,向南滴下预言,」乃指向耶路撒冷(参结廿一2),「我必使火在你中间着起,烧灭你中间的一切青树和枯树,」概指耶路撒冷无论义人恶人,凡有血气的人(参结廿一4),都要被火毁灭迨尽。(结廿45—49)。 15 二妇邪淫—喻以阿荷拉Aholah为姐,指是撒玛利亚,阿荷利巴Aholibah为妹,提是耶路撒冷。此二者与外邦亚述,埃及,巴比伦亲近,背主崇偶,苟合淫乱,必受神的严惩,得罪恶的报应。(结廿三1—49;参十六26—29,46)。 16 积薪沸釜—喻「将锅放在柴火上,将肉块聚在其中」,象征耶路撒冷将受刑罚而毁灭。「长锈的锅」,象征城中流血与淫乱的罪,必不被除掉。将肉块一一从其中取出来,象征城中的百姓被丢弃,颠沛流离,而被掳至巴比伦矣。(结廿四1—14)。 17 妻死勿哀—喻以先以西结所爱之妻死,勿为悲哀哭泣,来作预兆。向被掳的人说明,以色列家所夸耀与喜爱的耶路撒冷,必被亵渎,遭受苦难,即临毁灭,不暇悲伤。(结廿四15—24)。 18 枯骨复生—喻以西结在异象中,向枯干的骸骨复活,从坟墓中出来,进入以色列地。这些骸骨是指以色列全家,坟墓乃是他们所住的列国,以示他们在沮丧绝望中仍得复兴。(结卅七1—14)。 19 二杖连接—喻以两根木杖连接为一。预表以色列和犹大两国,他们被连接为一,以示二者联合统一,复归本土。(结廿七15—21)。——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结廿六~廿八章】结26-28章所描述惩罚推罗的各个画面,对于研究奥秘之巴比伦所受的惩罚是很有价值的。请注意以下的特征:
──《SDA圣经注释》 【结卅四23,24以西结书有何重要预言?】 答:弥赛亚基督(约四25),是以西结对于以色列的未来所发预言的中心。从本书的几处经文中,可以看出关于他的预言性质。 1 神称以西结为人子—预表基督为人子,被差遣作祭司和先知,(结一1—3;二1—3,5,6;太十六13;路十九10;林前十五45—47;约四19,44;六24;太廿一11;来五7—10;六20)。 2 神立一牧人大卫作王,牧羊羊群—预表基督为牧人,牧羊治理人民,作永远之王。(结卅四23,24;卅七22—25;约十11—16;太二2,6;廿七11;路一32,33;启十一15)。 3 以西结感灵见枯骨复生,成为极大的军队—预表基督的得胜,国度的复兴。(结卅七1—14;卅六24—28;参何十三14;林前十五55—57,西一13)。 4 神在以色列人中间设立圣所—预表基督在人中间设立教会。(结卅七26—28;太十六18;弗二19—22)。——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以西结的事奉】以西结告诉我们,他先知的事奉始自约雅斤王被掳后第五年;亦即是西底家登基后第五年时开始(一2);那时他在巴比伦为奴已有五年了。我们要注意,每逢他题及日期(达十三次之多),总是由他被掳为奴那年开始的。参下面两节圣经就清楚了:三十三21,四十1。他告诉我们他事奉最后的一个日期是在二十九章十七节:「二十七年正月初一日……」即是离开他在第一章所得的异象足有二十七年之久了。我们对第一章第一节的解释若是对的话,以西结开始事奉时是三十岁,亦即是说他是二十五岁时被掳到巴比伦的。 【结四十1~四十三27 神为何要详细给出这些尺寸?用意何在?】 以西结于公元前573年得到了这个异象。第四十至四十三章交代了圣殿的尺寸,然后描绘了里面如何充满神的荣耀。由于以西结是个祭司,所以他很熟悉所罗门殿中的礼仪和陈设。在启示录十一章1至2节中“衡量”的命令,定出了神为特殊用途而划出的区域。当我们读到所有这些细节的时候,请记住神在掌管着我们的敬拜,和忠心的百姓归来的时间表。──《灵修版圣经注释》 【结四十一至四十四章 以西结预言中的圣殿有何重要性?因为耶稣死亡,已买赎了这世界的罪,那么,为何要在将来重申动物献祭呢?(D*)】 这条问题,假设以西结书所预言的,是将来的圣殿。这个假设是正确的,因为直至目前为止,这所圣殿还未建成。主前五一六年,的确有一所犹太圣殿建成了,那时,刚好是以西结发预言(约主前五八O年)之后。然而,第二所圣殿与以西结预言的圣殿,在外观及所占范围方面,均有歧异之处。后来,希律大帝兴建了一所宏伟壮观的圣殿,但第三所圣殿也不吻合以西结的蓝图。自从主后七十年圣殿被毁以来,再没有犹太圣殿伫立于耶路撒冷的圣殿原址了(只有一所回教寺)。另一方面,我们亦没有可能将这五章圣经所详细描绘的圣殿(比王上六、七章所描述的第一所圣殿,更为详尽),视为象征着新约时期的教会——基督属灵的殿宇。 我们可从那个国度,理解以西结书四十三18-27所提及的献祭呢?这几章经文特别提及燔祭('oloi)、赎罪祭(hatta'ot)及平安祭Selamim),上述祭祀都是旧约时代常常举行的,那时候,基督尚未死在十字架上作为赎罪祭。希伯来书十11-14已告诉新约信徒,旧约时代的祭祀,本身未足以从内里清洁信徒的罪。旧约时代的祭祀,都指向新约时代救主在加略山上的牺牲献祭。因此,旧约以色列信徒所奉献的祭祀,就像预签支票一样,是无限制地向基督借贷,基督将来为他支付。基督的血,为世人倾流,一次过买赎了得救者的罪,再毋须在坛上宰杀祭牲以向神献祭了。 根据上文看来,以西结书四十三章所提及的祭祀,与赎罪毫无关系。祭祀的功能,相等于主餐,而主餐是基督设立的,使新约教会的成员透过主餐合而为一。守圣餐所用的酒和饼,就是为此用途。主耶稣说:「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十一24-26)到了千禧年时期,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会重掌地上的权柄,设立神的治权。那时候,本以酒和饼的主餐所代表的信徒合一,将被甚么方式取代呢?显然是流血的献祭——但不带有旧约时期的救赎意味。 以西结书四十三章关于献祭方面的字眼,诚然是与摩西律法所用的一样,但含有崭新的意义。旧约先知用这些献祭的字眼,是因为旧约希伯来信徒不了解千禧年的祭祀,先知就用这些字眼作为模拟。以西结书这里提及祭祀方面的字眼,也和其他与末世有关的字一样,需要因应那新世代的新情况而加以净化,并赋予以意义。纵然如此,千禧年的圣殿将有着胜利凯旋及神学上的含义,却非指将来再有一位救赎者,献上牺牲救赎的祭。圣殿的功能,就是敬拜及赞美的中心,为弥赛亚荣耀世代的所有国民而设。那时候,基督已再次来到世上,为神管理世界一千年。──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重要主题 】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人物介绍】 以西结 先知以西结所描述的异象和所说的预言虽然清楚生动,但先知本人的生平却鲜为人知。他是在约雅斤王投降后,从犹大被掳至巴比伦的成千上万个青年中的一位。在此之前,以西结一直被培养,准备作祭司。但是在被掳至巴比伦期间,即以色列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神呼召以西结作了祂的先知。 以西结经历的从神而来的“遭遇”令人震惊,与以赛亚在一百五十年前所讲述的极为类似。和以赛亚一样,在经历了这些人生变故后,以西结本人也改变了。虽然神让这两位先知所传的信息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他们二人所处的境况却极为不同。以赛亚是对未来的暴风雨发出警告,以西结则是在袭击、蹂躏他的同胞的暴风雨中发出预言。他宣告说,即使耶路撒冷城也逃脱不了被毁灭的命运。不但如此,在那期间以西结还经受了丧妻的痛苦。 以西结在城墙上作守望者所带出的神的信息也表明了他事奉的特色。守望者的工作是有危险的,如果他失职的话,整座城和他本人都将被毁。他的身家性命取决于他工作的好坏。这也是以西结所发信息的核心,即每个人在神面前的职责都是举足轻重的。以西结教导被掳的同胞,神期望他们每个人都服从祂、敬拜祂。 神期望和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别的交往,正如在以西结所处时代的人一样,今天的我们也很容易忘记这一点。当我们看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时,也许会感到毫无意义或无法把握,但如果我们明白一切最终都由神掌握,祂关注着世界,并且祂愿意我们认识祂时,我们的生命就会被赋与新的意义。你如何衡量自身的价值?你的价值是来自你取得的成就和你的潜能呢,还是来自你的创造者、设计者──神对你的评价呢? 优点与成就: .被神培养作祭司,神呼召的先知 .得到鲜明的异象,传讲有力的信息 .在以色列人被掳至巴比伦期间作神的使者 .神塑造他的个性与他的事奉相适应──一个坚韧、无畏的人来面对一群顽固不化的人(结3:8) 榜样与鉴戒: .以色列人一再犯错并没有阻止神对世界实现祂所定的计划 .每个人对神的回应决定了他的最终命运 .在似乎绝望的情形中也有能为神工作的人 重要数据: .地方:巴比伦 .职业:在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中作先知 .亲属:父亲──布西,妻子(名不详) .同期人物:约雅斤、耶利米、约雅敬、尼布甲尼撒 钥节: 他又对我说:“人子啊,我对你所说的一切话,要心里领会,耳中听闻。你往你本国被掳的子民那里去,他们或听或不听,你要对他们讲说,告诉他们:‘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3:10-11) 以西结的事迹记载在以西结书及列王纪下24章10至17节中。 附表 以西结 是公元前593-571年间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的先知。
以西结顺服的行为
──《灵修版圣经注释》 【坏牧人与好牧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新约与旧约】
──《灵修版圣经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