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但以理书第十一章拾穗

 

【但十一1「又说:当玛代王大利乌元年,我曾起来扶助米迦勒,使他坚强。」

         表明该使者曾在大利乌元年,就是巴比伦亡国之时,协助过米迦勒。──《串珠圣经注释》

         本章记波斯和希腊争霸的事,但着重预言世局演变中的希腊。──《启导本注释》

         当玛代王大利乌元年……使他坚强:意指耶稣基督使天使长米迦勒,扶助玛代王大利乌灭了巴比伦帝国。由此可知,神对世界权势有绝对主权,并且有时会借着战争等方式成就自己的护理和计划。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1~15南北两国之争】

  当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国被四位将军分夺,不归王的后裔。南王就是指埃及王(主前323年),北王是叙利亚王(主前312年)。南王曾以女儿给北王为妻,作为两国联盟之表现。不久,北王又重立废后,反把南王之女处死,以致两国不睦。南王曾起大兵攻北国,大打胜仗;北王虽屡次进攻南王,终不得胜。其后南王骄侈放荡,不敢再战,就被北王攻击,站立不住。──《新旧约辅读》

 

【但十一1~45本章论到了以色列周边的波斯、希腊帝国的兴亡盛衰与斗争史,安提阿古伊彼凡尼对犹太教的逼迫及他的悲惨结局。本章记载了神的使者在前一章(10)所应许给但以理的“录在真确书上的事”,即末世将要发生在以色列百姓身上的事。本章尤为详细地提到了安提阿古伊彼凡尼的呼风唤雨之权,对犹太教 的逼迫及悲惨的死亡。这预表了撒但对跟随神之圣徒的末世论性逼迫,强调了神在极度的困苦与患难中作工的戏剧性拯救行为,明确地指出了犹太人对以色列的完全获救得释放的盼望,终必得到成就。本章的内容有:①预言波斯帝国的灭亡与希腊帝国的分裂(1-4);②预言南方的埃及及北方的叙利亚两个王朝之间的战争及事件(5-10);③预言安提阿古伊彼凡尼掌权、逼迫犹太教的事件和他的结局(21-45)。本章借着希腊帝国诸附属国与王朝的斗争及末落史,教导我们世俗权势的临时性与无常,始于邪恶动机的暴力和杀戮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并且追求物欲和属世权柄的人终必掉进灭亡的深渊。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2「现在我将真事指示你,波斯还有三王兴起,第四王必富足远胜诸王,他因富足成为强盛,就必激动大众攻击希腊国。」

         这里开展详细讲述预言的部分,首先谈到波斯(2节),跟是亚历山大大帝(3,4节),安提阿古依比芬尼之前的多利买和西流古(520节),最后是安提阿古依比芬尼(2135节)。这一切预言从那时开始都准确地一一应验了。其后但以理讲述仍有待应验的敌基督的预言(3645节)。“有三王”。刚比西斯(C a m b y s e s,主前530522年),伪斯麦尔地(Pseudo-Smerids,主前522521年),大利乌一世舒士他斯伯(Darius I Hystaspes,也称为大利乌大帝,主前521486年;比较拉五;六)。“第四王”。薛西(Xerxes,主前486465年),在某些以斯帖的译本里称为亚哈随鲁。──《雷氏研读本》

         前三位波斯王很可能是古列二世(主前550530年;代下三十六2223;拉一1);甘比西斯(主前529522年;旧约中没有提到他);大利乌一世(主前521486年;拉五~六章)。这第四位王可能是《以斯拉记》四6的亚哈随鲁(主前486465年),也可能是《以斯拉记》七1126的亚达薛西一世(主前465426年)。──《启导本注释》

         波斯还有三王兴起:三王是继波斯的开国之君古列之后登上王位的①刚比斯(Cambyses,B.C.529-522);②苏多士摩底(Smerdis,B.C.522-521);③大利乌一世( Darias Hystaspis,B.C.521-486)。第四王:指以斯帖记中的亚哈随鲁王( Ahasuerus),即薛西( Xerxes,B.C.486-465)。他投入巨大的的财富和强大的军势力量,攻打马其顿。 ──《圣经精读本》

         波斯还有三王兴起」:「三王」指甘拜西、大利乌一世、亚哈随鲁(又名薛西斯)。在甘拜西和大利乌一世之间还有一位术士,他在甘拜西远征巴勒斯坦的时候,假冒自己是甘拜西的亲兄弟士每弟、就是甘拜西在若干年前秘密暗杀的。

         第四王」:指亚哈随鲁,他曾拥有极大的财富,他「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斯一1),故征收了很多税项,拥有金银制成的床塌和饮酒的器皿(斯一6-8)。

         攻击希腊国」:亚哈随鲁曾于主前四八○至四七九年率领强大的军队进攻希腊(参八6的诠释)。──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2 波斯四王】这异象发生时古列已经在位,因此不算是四王之一。他最初几位的继承者依次是刚比西斯二世、士梅尔迪(Smerdis;波斯语名字巴尔迪亚〔Bardiya,其实是高马他〔Gaumata冒名篡位)、大利乌一世、亚哈随鲁(薛西)、亚达薛西。在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灭之前,这王族接着还有七名君王。末代君王名叫大利乌三世。诸位君王之中亚哈随鲁大概是最富有的一个,与希腊人打仗的次数亦最多。本节的四王大概包括了七十年的波斯历史──《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11:2>

但十一2  “波斯的第四王”会是谁?波斯的第四王可能是指亚哈随鲁一世(公元前486-465年),他在公元前480年对希腊发起了一场大战(参斯1:1)。──《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2~30波斯四王与南北诸王是谁?】

答:这是但以理先知蒙天使的指示,关于波斯,希腊,埃及,叙利亚诸王兴起争战的预言。在但以理书第十一章中描述最为详细,可以从下面几节经文的情形,来明白所说的预言,是与历史事实极相符合的。

1 波斯的四王兴起⑵一是指古列Cyrus(主前五三八—五二九年),他于主前五三六年战胜巴比伦,称霸于世界,为第一王(赛五四1)。克比色斯Cambyses(主前五二九—五二二年),一般认为他是亚达薛西王,他曾命令停止重建圣殿工作,为第二王(拉四71123)。大利乌亥斯特比斯Darius Hystaspis(主前五二一—四八五年),他曾准许重建圣殿之工得以完峻,为第三王(拉六11215)。第四王必富足强盛,乃指薛西斯Xerxes(主前四八五—四六五年),或称为亚哈随鲁Ahasuerus,王后是以斯帖,(斯二1617)。他是波斯王中最强者,曾率领大军进攻希腊本土,但未得胜。

2 必有一勇敢的王兴起(3 4)—乃指希腊第一个王亚力山大帝Alexander。他于主前三三一年创立帝国,击破波斯,年廿岁登基执掌王权,随意而行。数年之间,征服整个小亚细亚,甚至远达印度。于卅二岁去世以后,国被手下四个元帅所分裂,而成为迦勒底,希腊,埃及,和叙利亚等四国。(参一七三题)。

3 南方的王必强盛⑸—乃指从希腊所分出来的埃及王多利买一世Ptolemyi Ⅰ。他将中必有一个比他更强盛—乃指西流古斯尼卡特Seleucus-Nicator原为多利买手下的官,被派任巴比伦省长。后来背叛成为北方叙利亚王,他的权柄甚大,是继亚力山大帝以后王中之最强者。

4 南方王的女儿就了北方王⑹—系指埃及王多利买二世之女,名叫比利尼斯Berenice。曾嫁北方叙利亚王安提阿古二世AntiochusⅡ,后被谋害而死,此事约在主前二五○年。

5 女子本家必另生一子⑺—系为比利尼斯之弟,多利买三世,他曾为姐姐复仇入侵叙利亚,掳掠财宝,获得胜利。

6 北方王的二子必动干戈⑽—乃指叙利亚王西古流斯第二SeleucusⅡ之子,西古流斯三世与安提阿古三世AntiochusⅢ(即安提阿古大帝)。此二人曾招聚大军攻打南方的城池迦特,此时约在主前二一八年。

7 他将女儿给南方王为妻(1719)—乃指北方叙利亚王安提阿古。因有罗马出来阻挡争战,所以将自己的女儿克留尼特拉Cleophtva给南方埃及王的幼主多利买五世为后,欲以藉之引诱埃及王归向自己。但这计谋却不得成就,其女儿竟与其夫同心反对他。此后安提阿古进攻小亚细亚与希腊,于主前一九○年左右,被罗马的军长西彼阿亚细亚迫克ScipioAsiaticus战败。归国后,因想占有庙中财宝而被人刺杀身亡。

8 必有一人兴起接续他为王—乃指北方王安提阿古死后,西流古斯非罗巴特Seleucus-Philopater继续王位,(主前一八七—一六七年)。因前王战败,他要继续给罗马赔款,使他横征暴歙,并且派人在各地收聚钱财。甚至夺取圣殿中之宝物,但不久即被他所派之人毒死,归于灭亡。

9 必有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接续为王(21 30)—乃指北方叙利亚王安提阿古衣皮凡尼丝Antiochus Epiphanes。他并非是合法的皇嗣,但其为人卑鄙残忍,诡计多端,趁人无备之时,阴谋登位。他曾屠杀犹太人,污秽亵渎圣殿,三次进攻埃及,(232529 30),时在主前一七三—一六五年间,但其胜利仅是暂时的。——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但十一2~45南王北王之争:本章除了第2节提及波斯四王外,重点是放在希腊,直到本章之末。

         波斯的四王依次是

 1 古列(主前五三九至五三○,参拉1:1);

 2 甘比西斯(主前五二九至五二二);

 3 大利乌(主前五二一至四八六,参拉5:6);

 4 亚哈随鲁(主前四八五至四六五,参拉4:6)。

          第四王时,波斯与希腊的仇恨逐渐加深。──《串珠圣经注释》

 

但十一2-45  历史的每一步,早已在圣经的预告中……玛代波斯推翻了巴比伦王朝;亚历山大大帝统率下的希腊则灭了玛代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地中海和中东大部分地区。亚历山大死后,希腊王国分裂为四国。多利买和西流基分别取得了对巴勒斯坦南部和北部区域的控制权。本章120节描述了公元前300-200年间多利买和西流基王国之间为争夺对巴勒斯坦的统治权而发生的冲突。2235节记载了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对以色列人的迫害。3645节主要是关于末日的预言。敌基督取代安提阿哥四世成为末日的焦点。──《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3「必有一个勇敢的王兴起,执掌大权,随意而行。」

         「一个勇敢的王」:指亚历山大。他终于征服波斯,然而他死后国家分裂为四,后来演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南北王之争主要是争夺巴勒斯坦的统治权。南方是埃及的多利买,北方是叙利亚的西流古王朝。

          由于3-45节很详尽、正确地预言南北国的争战,不信圣经能准确地预言将来要发生之事的人常以本段为根据,认为本段乃主前第二世纪的人冒但以理之名写的(参简介)。但事实上,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在神的掌握中,诸事都按着神的计划应验。21-25有关依比芬尼的事迹有很详细的描述 主要乃因他与神的选民有密切的关系。──《串珠圣经注释》

         这位“勇敢的王”指马其顿(希腊)帝国创立人亚历山大大帝;他在主前323年去世。七6;八58,2122也提到他。──《启导本注释》

         勇敢的王」:即亚历山大大帝(336-323 B.C.)。──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3 勇敢的王】这名勇敢的王除亚历山大大帝以外别无他人。经文跳过亚哈随鲁之后的一百三十年,到主前三三六年。当年亚历山大登基为马其顿王。他英明武勇,五年之内便歼灭了波斯帝国。希腊帝国时代由此开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11:3>

但十一3  “勇敢的王”是指谁?这位勇敢的希腊王便是亚历山大大帝。他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征服了玛代波斯王国,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希腊帝国。──《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3~4“一个勇敢的王”。亚历山大大帝。参看第八章8节的脚注。──《雷氏研读本》

         本文论到了希腊帝国的崛起和分裂,预言了希腊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帝国将会分裂成:①叙利亚和巴比伦地区的西流基王朝;②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多利买王朝;③马其顿的加山得王朝;④占领色雷斯及小亚西亚的吕西马古王朝( B.C.301)。执掌大权,随意而行:指出作为专制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拥有绝对的力量,也暴露了他想要侵犯神权而神化自己的骄傲。此番狂妄直接导致以下悲剧:①亚历山大大帝的暴死;②亚历山大家族被斩尽杀绝;③王权被他人所分得。亚历山大大帝短暂的一生告诉我们,这世上的富贵和荣华是何等虚妄,而在人的一生中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4「他兴起的时候,他的国必破裂,向天的四方〔方原文作风〕分开,却不归他的后裔,治国的权势也都不及他,因为他的国必被拔出,归与他后裔之外的人。」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帝国被四名将领瓜分:加山得(Cassander)统治马其顿本土;吕西马古(Lysimachus)统治色雷斯(Thrace)及小亚细亚;托勃密(旧译“多利买”,以下同)(Ptolemy)统治埃及,主前32330年这段期间,埃及政权称为“托勃密王朝”;塞硫古(Seleucus)统治叙利亚及近东其他地区。在他以后到主前65年,这国的政权称为“塞硫古王朝”。在《但以理书》预言中,托勃密王朝的埃及称为“南方王”(十一56)、塞硫古王朝的叙利亚称为“北方王”(十一6)。这两个王时常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在巴勒斯坦的犹大地则周旋于两大霸权之间。──《启导本注释》

 

【但十一4 向天的四方分开】亚历山大崩于主前三二三年。长达二十年的继承斗争终于导致帝国四分(见八22注释)。分裂出来的国有两个在爱琴海地区(卡桑德尔统治希腊和马其顿,利西马科斯统治色雷斯)。其余两个则瓜分近东(托勒密统治埃及和巴勒斯坦,西流古统治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南方王」所代表的是托勒密王朝,「北方王」则代表西流古王朝。──《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4-5  强盛的希腊帝国,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早逝而一分为四……亚历山大大帝的王国最后变成了四个较弱的国家,它们分别占据着(1)埃及,(2)巴比伦及叙利亚,(3)小亚细亚,及(4)马其顿和希腊。埃及王亦称为南方王,是指多利买一世,或用来泛指多利买王朝。──《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5「南方的王必强盛,他将帅中必有一个比他更强盛,执掌权柄,他的权柄甚大。」

         “南方的王”指在主前323285年掌权的“救主”托勃密一世(Ptolemy I Soter)。“比他更强盛”的一王指在主前311280年掌权的塞硫古一世尼加铎(Seleucus I Nicator),他是亚历山大帝国中最强的一位统治者。他的继承人是安提阿哥一世苏他(Antiochus I Soter),在主前280261年掌权。──《启导本注释》

         南方的王:指统治埃及地区的多利买一世,在亚历山大的众多将军中,他是最有才华的人。强盛:B.C.3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之内,埃及的多利买王朝掌握了巴勒斯坦的霸权。将帅中必有一个:指叙利亚王国的第一位王西流基尼加铎( Seleucus Nicanor)。本来,他的势力不及埃及的多利买王朝,而得到了多利买一世的扶助。后来,他迅速扩张自己的领域,统治了从巴勒斯坦到印度的广大地域,超过了多利买王朝的势力。 ──《圣经精读本》

         南方王」:指多利买一世(323-285 B.C.统治埃及)。「将帅中有一个比他更强盛」:指西流古一世,他本是巴比伦的总督(321-316 B.C.)但在三一六年他躲避叙利亚总督安提岗的追杀(安提岗想占领亚洲地区,要吞并巴比伦),逃至埃及为多利买一世收留,且任埃及军队的统帅。──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5 托勒密一世索特尔】Ptolemy I Soter;主前305285年)经文如今集中讨论把巴勒斯坦夹在当中的两个王国(托勒密的埃及和西流古)。在二十年继承斗争的大部分时间中,托勒密都是扮演权力掮客和煽动者的角色(由主前321年开始已是要角),但到头来西流古却最是强盛,版图也是最大。托勒密于主前三二一年发动的军事行动破碎了亚历山大死后接掌权力的三人联盟。他少数的几个错误之一发生在主前三○九年。他试图攻打安提柯(被西流古取代者),但到主前三○六年明显后援不继,因此被逼撤退重整旗鼓。但他仍能于主前三○六年在埃及自立为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5 西流古一世尼卡托尔】Seleucus I Nicator;主前312280年)亚历山大死后佩尔迪卡斯成为军队总司令,西流古是他属下的将领。他也是佩尔迪卡斯的刺杀者之一。西流古控制了巴比伦一段短时期,但当佩尔迪卡斯继任人安提柯于主前三一六年向他发动攻势时,却被逼逃亡。主前三一六至三一二年他是托勒密手下的将军。他们在迦萨之役并肩作战,对抗安提柯。安提柯在迦萨被击败之后,西流古重新控制巴比伦,并以之为权力中心。第45节从亚历山大驾崩开始,记载这两个帝国开国君王的事迹,共约四十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5~20这段叙述南方(埃及的多利买王朝)和北方(叙利亚的西流古王朝)诸王的争斗。第5节“南方的王”是统治埃及的多利买一世(主前323285年),“他将帅中必有一个”是指西流古一世尼卡托(Seleucus I Nicator),他的王国最终从巴勒斯坦伸展到印度。──《雷氏研读本》

         本文预言性地描述了南方王朝( 多利买)和北方王朝( 西流基),即埃及和叙利亚之间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和战争。揭示了人贪婪无度所招致的必然结果,以及被 敌基督所控制的世俗权力对圣徒的敌挡及具体的逼迫。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6「过些年后,他们必互相连合,南方王的女儿,必就了北方王来立约,但这女子帮助之力,存立不住,王和他所倚靠之力,也不能存立,这女子和引导他来的,并生他的,以及当时扶助他的,都必交与死地。」

         多利买二世(主前285246年)把女儿嫁给西流古王安提阿古一世,但安提阿古遗弃了她,后来被谋杀了。──《雷氏研读本》

         史载南方王多利买二世之女儿比利尼斯曾嫁给北王安提阿古二世、逼其与元配老底嘉离婚。但南王死后北王又恢复老底嘉的后位,将比利尼斯处死,引起比利尼斯的兄弟之报复(7)。──《串珠圣经注释》

         历史上的这位“南方王”是在主前285246年掌权的托勃密二世非拉铁非(Philadelphus),他的女儿名叫百尼基(Berenice),嫁给安提阿哥二世色奥斯。──《启导本注释》

         论到了西流基和多利买王朝为了相互携手联盟而缔结的婚姻以失败告终的事件。即B.C.250,多利买2世把自己的女儿贝伦尼丝( Berenice)嫁给了安提阿古二世提阿(Theos),但提阿的前妻劳蒂斯( Laodice)谋杀了贝伦尼丝和她的孩子,以及丈夫安提阿古二世,这段婚姻就此以失败告终。后来,劳蒂斯立自己的儿子为王,他就是“西流基加利尼古”。 ──《圣经精读本》

         过些年后」:大约是在主前二八○至二四八年,南方(埃及)由多利买二世(285-246 B.C.)执掌王权,北方(叙利亚)的皇帝乃是安提阿哥二世(260-246 B.C.)。──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6 托勒密和西流古联盟失败】(主前246年)经文在此向前一跳四十年,第一次和第二次叙利亚战争在这期间发生(主前274271年,260253年),争夺的主要是叙利亚商道、港口,和自然资源的控制权。在第二次战争之后双方都有意求和,经文如今集中讨论历史中的这个关键性时刻。大约在主前二五二年,托勒密二世非拉德弗斯(Ptolemy II Philadelphus;主前285246年)把女儿百尼基(Berenice)和大批随从送到西流古王安提阿古二世塞奥斯(Antiochus II Theos;主前261246年)那里,两国和亲结盟。这联盟本来会容许托勒密控制叙利亚,安提阿古控制小亚细亚。但这个脆弱的关系只维持了两个年头,百尼基便生了一个儿子。安提阿古的前妻老底丝(Laodice)大概是因为几个儿子不得继位,据说毒死了安提阿古,然后谋杀了百尼基和她的儿子(以及她的很多随从)。托勒密二世亦于同年崩殂。这联盟不用说是化为泡影,此后五十年两国之间战乱频仍。──《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11:6-7>

但十一6-7  私仇国恨,俱现经文中──这些预言似乎在多年后应验在埃及与叙利亚之间的西流基战争上。公元前252年,埃及的多利买二世(南方王)将女儿百基尼嫁给了叙利亚的安提阿哥二世(北方王)以促成两国间签订和平协议。但是百基尼在安提阿被安提阿哥二世的前任妻子劳达斯谋杀了。百基尼的兄弟多利买三世,登上埃及王位后便向西流基王国宣战以报杀妹之仇。──《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7「但这女子的本家,〔本家原文作根〕必另生一子〔子原文作枝〕继续王位,他必率领军队进入北方王的保障,攻击他们,而且得胜。」

         「一子」:指多利买三世。他率军侵入北国,获胜一时,北王西流古二世还击,结果双方争战不休。──《串珠圣经注释》

         “本家”的另一子为这个女子的兄弟(79节)是在主前246222年掌权的托勃密三世乌爱及底(Ptolemy Euergetes)。──《启导本注释》

         另生一子」:指百尼基的弟弟多利买三世(246-221 B.C.)。当他得悉姊姊的悲惨下场,便带兵攻打北国,直闯北国首都安提阿,杀了拉奥迪斯;西流古二世被迫求和。──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7 托勒密三世尤尔格特斯】Ptolemy III Euergetes;主前246221年)百尼基收到安提阿古死讯之后,将已经在埃及登基的兄弟托勒密三世请来叙利亚,为她儿子继位斡旋。但他未能在外甥和姊妹被谋杀之前掌握叙利亚的大局。主前二四五年他出兵侵略叙利亚(第三次叙利亚战争),成功攻取了叙利亚的两个首都安提阿(位于奥朗底河畔)和西流西亚(叙利亚的西流西亚比埃里亚〔Seleucia Pieria),大肆劫掠。但托勒密班师回埃及之后,西流古二世迅速取回二城。──《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7~8“这女子的本家(本家原文作:根)必另生一子(子原文作:枝)”。多利买三世(主前246221年)于主前246年入侵叙利亚。──《雷氏研读本》

         论及埃及王多利买三世友阿及蒂( Euergetes)继自己的父亲多利买二世非拉铁非(Philadelphus)登上王位之后,为了给他的姐姐贝伦尼丝复仇,B.C.246攻打了叙利亚的西流基加利尼古王。在这次战役中,他大获全胜,不仅夺取了叙利亚的很多地区,也杀死劳蒂斯而报了杀姐之仇。同时,他在征服叙利亚的过程中,得到许多的战利品,4,000法连得和2,500个偶像,这些东西均被带到埃及。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8「并将他们的神像,和铸成的偶像,与金银的宝器掠到埃及去,数年之内,他不去攻击北方的王。」

 

【但十一9「北方的王〔原文作他〕必入南方王的国,却要仍回本地。」

         B.C.242,叙利亚的西流基2世加利尼古试图远征埃及,但反而被埃及的友阿及蒂所击败,B.C.240,带着所剩无几的军队仓皇而逃。 ──《圣经精读本》

         北国的王」:指西流古二世。他东山复起,于主前二四二至二四○年带兵进攻埃及,却被多利买三世击退,无功返回首府安提阿。──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9 西流古二世卡利尼古】Seleucus II Callinicus;主前246226年)老底丝的儿子西流古二世成了他母亲一切阴谋诡计的受益人。主前二四三年他试图争取叙利亚南部和巴勒斯坦的控制权,可是非但不能成功,反而战况逆转,折损了土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11:9-11>

但十一9-11  “南方王”与“北方王”所指为何?叙利亚王(北方王)是西流基二世;埃及王(南方王)为多利买四世。──《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9~13这里描述西流古王与多利买王在主前223200年间的拉锯斗争。──《雷氏研读本》

 

【但十一10「北方王〔原文作他〕的二子必动干戈,招聚许多军兵,这军兵前去,如洪水泛滥,又必再去争战直到南方王的保障。」

         北方王塞硫古二世的“二子”,一位是塞硫古三世色朗努(Seleucus Ceranus),他又改名为苏他(Soter),掌权时期是主前226223年。另外一位是在主前223187年掌权的安提阿哥三世大帝(Antiochus the Great),从这里到19节都是记他的历史。──《启导本注释》

         在加利尼古的两个儿子西流基和安提阿古中,长子西流基三世于B.C.227登上了王位,但是在小亚西亚战役中,他却被自己的人所杀(B.C.223),其弟安提阿古三世便继承了王位。即位不久,他便攻打属于埃及的巴勒斯坦,在两次战役中击败多利买四世非罗帕他(Philopator)的军队而夺回了许多领土。 ──《圣经精读本》

         北方王的二子」:指西流古三世(226-223 B.C.)和他的弟弟安提阿哥三世(223-187 B.C.)。他们二人计划替父亲雪耻;后因西流古三世在小亚西亚一次战役中被人杀害,报仇的责任落在弟弟安提阿哥三世的肩头上。──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10 西流古三世】Seleucus III;主前226223年)西流古二世于在位的最后十五年中,不断与弟弟安提阿古希拉克斯(Antiochus Hierax)争斗。两人差不多同时去世,西流古三世继位。第10节概述了以后十年所发生的事。西流古三世在小亚细亚攻打别迦摩的战事中阵亡。弟弟安提阿古三世继位,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向托勒密四世发动第四次叙利亚战争(主前221217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10 安提阿古三世大帝】Antiochus III the Great;主前223187年)接下来的九节都是讨论安提阿古三世的作为,前后包括了三十年。对于但以理书来说他的统治十分重要,因为他从托勒密的控制下夺取了巴勒斯坦,把它拼入西流古王国,结束了托勒密对以色列一个世纪之久的统治。此事在主前二一八年开始,当年他成功地侵入了加利利和撒玛利亚。──《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10~19本文预言了伊彼凡尼之父安提阿古三世的统治时代所要发生的事件。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告诉我们,人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事实。人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所使用的所有手段,或带来一时的益处,但终必失败(6:16-19)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11「南方王必发烈怒,出来与北方王争战,摆列大军,北方王的军兵必交付他手。」

         南北王在此分别为多利买四世与安提阿古三世。──《串珠圣经注释》

         这里的“南方王”是主前222203年掌权的托勃密四世非罗帕德(Ptolemy IV Philopator)。──《启导本注释》

 

【但十一11 托勒密四世非罗帕托】Ptolemy IV Philopator;主前221203年)在第四次叙利亚战争的大部分时候,托勒密四世抵抗安提阿古大帝并没有什么军事上的成就,仅能一再藉外交手段牵制他南下而已。安提阿古的成就很多都是归功于叛徒的协助,而不是因为他的兵力或军事才华。实际上他缺乏冲劲的战术,使托勒密有机会征召训练军队,于主前二一七年集结可观的军力。──《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11~12B.C.217,在拉非亚( Raphia)战斗中,非罗帕他的军队战胜了安提阿古三世的大军,而重新控制了巴勒斯坦。获胜的非罗帕他便狂傲了起来,私自进了除大祭司之外禁止任何人出入的耶路撒冷至圣所,受到神的惩罚而不明所以地死去(B.C.205)。本文告诉我们,人的骄傲之至就是神化自己而想与神同等,这种骄傲就是偶像崇拜,是惹动神审判的直接原因<王上14:23,偶像论>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1113 第四、第五次叙利亚战争】主前二一七年托勒密四世与安提阿古三世在拉非亚(Raphia)决战。这场战役成为了第四次叙利亚战争的高潮。拉非亚是巴勒斯坦和埃及之间的传统分界,大约位于迦萨西南二十哩的地中海岸。安提阿古大军以号称七万之众的多数兵力,仍然惨败于埃及人的手下。这次胜利使叙利亚─巴勒斯坦重新落到托勒密王朝的手上。这状态维持到主前二○四年托勒密四世驾崩为止。托勒密四世死因可疑(只有三十多岁),六岁的儿子托勒密五世伊彼芬尼(Ptolemy V Epiphanes;主前204180年)继承埃及的王位。安提阿古趁着对方争权夺位时,与马其顿王腓力五世(Philip V)联盟,发动第五次叙利亚战争(主前202200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12「他的众军高傲,他的心也必自高,他虽使数万人仆倒,却不得常胜。」

 

【但十一13「北方王必回来摆列大军,比先前的更多,满了所定的年数,他必率领大军,带极多的军装来。」

         北方王」:指安提阿哥三世;他在主前二○三年(即是多利买四世去世的那一年,年幼的儿子多利买五世刚继位)带兵攻打埃及。多利买五世由主前二○三至一八一年作南方王。──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syncBible ref=11:13>

但十一13  另一个“北方王”!这位北方王可能是安提阿哥三世。他攻破了许多埃及城镇(11:15),侵占了以色列的土地(“荣美之地”,11:16),后来在美格尼斯被罗马人击败(11:18)。──《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13~16安提阿古三世败给非罗帕他之后,成功地远征了波斯和亚西亚地区,恢复了自己的名誉。B.C.205多利买四世去世,年幼的多利买五世登基。安提阿古三世便与马其顿的腓力结盟,击败了名叫“司各巴”的将军所率领的埃及军队,再次夺回了巴勒斯坦地区,甚至占领了腓尼基和加沙地区。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14「那时必有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王,并且你本国的强暴人必兴起,要应验那异象,他们却要败亡。」

         这位“南方王”是托勃密五世伊比法(Ptolemy V Epiphanes),他的统治时期为主前203181年。从这里到24节都是记他的历史。──《启导本注释》

         有许多人起来:  ①多利买年幼之时,埃及发生多次叛乱事件。②马其顿王腓力与叙利亚的安提阿古三世结盟,入侵埃及的事件。你本国的强暴人:指支持安提阿古三世侵略埃及的政策,而促使巴勒斯坦地区归入安提阿古手下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是为了使以色列走出埃及的奴役,而引叙利亚的安提阿古进入了巴勒斯坦的。他们的作为①出于不信,因他们依赖属世的力量多于信靠神。②是无知之举,没有能够正确看透罪恶的本质。③招致了安提阿古伊彼凡尼逼迫犹太教的结果,这是但以理书所事先预言过的。 ──《圣经精读本》

         许多人起来攻击南方王」:马其顿王腓力和埃及一些叛臣支持安提阿哥三世攻打年轻的多利买五世。

         本国的强暴人」:埃及的犹太人;他们看见埃及形势不大好,就不再去支持埃及,转而臣服北国的安提阿哥三世。「强暴人」是指不守法的人。

         要应验那异象」:指这些犹太人助纣为虐,帮助安提阿哥三世,以致应验本章廿一至四十节所记载安提阿哥四世逼害犹太人的异象,祇是迫害者终必灭亡,故计划「必要败亡」,不会成功。──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14 强暴人】马喀比三书记载托勒密四世在拉非亚战争后到访耶路撒冷,在试图进入圣殿时,受到十分恶劣的待遇。但这记载的历史性却受到质疑。这时代的犹大部有亲西流古(由大祭司奥尼亚二世〔Onias II所领导)和亲托勒密(来自大有权势的多比亚德〔Tobiad家族,大祭司职位的争夺者)的党派。史料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数据,供断定本节所指的是哪一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1416 安提阿古三世占领巴勒斯坦】主前二○一年迦萨之役使安提阿古暂时控制了巴勒斯坦。但他又再次被斯科帕斯(Scopas)领导下的埃及军队逼退。然而翌年在帕尼翁(Panion;位于约但河源头之一,即新约时代的该撒利亚腓立比,今名班雅斯)一役中安提阿古击败了埃及人,从此在他们手上夺取了巴勒斯坦。在同一时间,罗马人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中,在希腊找到了根据地。──《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15「北方王必来筑垒攻取坚固城,南方的军兵必站立不住,就是选择的精兵〔精兵原文作民〕也无力站住。」

         北方王必来筑垒」:主前二○○年安提阿哥三世大败埃及军,埃及统帅司各巴逃往西顿城,北军筑垒攻城,南方虽加派三位将军援助,仍然无济于事,司各巴终被俘掳。──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15~20安提阿古三世(大帝)在西沿海登打败了埃及的军队(15,16节)。他与多利买五世立约,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17节)。他并吞了小亚细亚的地带,但试图入侵希腊的时候失败了(18节)。主前190年,他在马内夏(Magnesia)被罗马人打败,被迫向罗马纳贡;他不久就死了(19节)。其位由儿子西流古四世(斐罗帕托)继承,这王向以色列人征重税(20节)。──《雷氏研读本》

 

【但十一16「来攻击他的,必任意而行,无人在北方王〔原文作他〕面前站立得住,他必站在那荣美之地,用手施行毁灭。」

         “荣美之地”指迦南。──《启导本注释》

         站在那荣美之地:预言了B.C.197,安提阿古三世将占领巴勒斯坦。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16~19北国的结局】

  北王战胜南国后,接着取得许多坚固城墙,甚至经过「荣美地」──即犹大,使犹大受大损害(16)。北王又将女儿给南王,企图败坏埃及,那知弄巧反拙,自己的女儿反与丈夫一起来反对他。于是北王向地中海沿岸地区进攻,却被「一大帅」(指罗马军队)打败。最后北王回到自己的地方,很快就死亡了,一切归于无有(19)。──《新旧约辅读》

 

【但十一17「他必定意用全国之力而来,立公正的约,照约而行,将自己的女儿给南方王为妻,想要败坏他,〔或作埃及〕这计却不得成就,与自己亳无益处。」

         北王将女儿嫁给南王多利买五世,企图败坏埃及。那知弄巧反拙,自己的女儿反与丈夫起而反对他。──《串珠圣经注释》

         安提阿哥在主前194年把女儿克丽奥佩特菈嫁给了托勃密五世。──《启导本注释》

         指安提阿古三世改变自己远征埃及的计划,B.C.197与埃及鉴定了和平条约。即安提阿古把女儿克丽佩脱拉( Cleopatra)嫁给多利买五世( B.C.194-193),试图藉此掌握埃及的统治权。但是克丽佩脱拉却与自己的丈夫相连手,使多利买五世与罗马结盟,而致命地打击了安提阿古的计划。这表明,只要神不与之同在,再完美的计划也是枉然的。并且,个人的利害关系极易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只有在神里面才能建立真正的信赖关系。 ──《圣经精读本》

<syncBible ref=11:17>

但十一17  名为嫁女,实为阴谋,结果是──侵略者安提阿哥三世想将女儿嫁给埃及的多利买五世伊比法,来达到叙、埃两国和好的目的,但他的计划没有成功。──《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1719 安提阿古三世被罗马将军西庇阿击败】(主前191190年) 主前一九六年所签订的和平协议,令希腊更受罗马支配。不满意这现状的希腊人与安提阿古相谈,请他来帮助他们。安提阿古知道这时必须抵消埃及方面的威胁,遂与他们和亲结盟,将女儿克里奥帕特(Cleopatra)嫁与托勒密五世。他同时希望她能够成为有用的间谍,但她转向丈夫效忠,使父亲失望。但无论如何,他总能在主前一九二年发兵前往希腊,但不断转换盟友的习惯终于使他自受其害,他一万大军一大部分主前一九一年在塞莫皮莱离他而去。安提阿古只得乞灵于海战,希望能防止罗马入侵小亚细亚,但也不能成功。主前一九○年西流古七万援兵开到,加强了安提阿古的实力。人数只及他一半的罗马军队在西庇阿(Scipio)统率之下在玛内西亚(Magnesia,位于以弗所以北五十哩)与他交锋。然而由于西流古军队训练不足,加以用兵失策,安提阿古被击败,大部分军队遭屠杀。投降条款极尽侮慢严苛,但他只得无异议接受。──《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18「其后他必转回夺取了许多海岛,但有一大帅,除掉他令人受的羞辱,并且使这羞辱归他本身。」

         北王进攻地中海沿岸地区,被罗马军队打败。最后他自取灭亡,在庙中被刺(19)。──《串珠圣经注释》

         改变远征埃及的计划之后,B.C.197,安提阿古三世兵分陆海两路,向西进军而占领了小亚西亚的海岸地区。但是在B.C.190的马尼西亚之战中,他却败给了 Lucius  Scipio 所率领的罗马军队,几近彻底灭亡。 ──《圣经精读本》

         他必转回夺取了许多海岛」:主前一九七年安提阿哥三世曾带兵侵占埃及在小亚细亚的许多城市和岛屿。

         有一大帅」指罗马将军路西史奇彪;主前一九一年安提阿哥三世曾在特摩比里被罗马军击败;翌年,他的海军在爱琴海又吃败仗,罗马兵乘胜追击,在路西史奇彪率领下把安提阿哥三世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安提阿哥三世只好接纳罗马提出的苛刻条件;他除了割让部份领土给罗马外,还要赔款一万五千他连得。他本准备叫罗马受「羞辱」,结果,他反被罗马所「羞辱」。──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19「他就必转向本地的保障,却要绊跌仆倒,归于无有。」

         安提阿古三世被罗马军队击败之后,回到自己的领土,想靠自己的几个保障和以吕梅的彼勒神殿东山再起,却撒手人寰。 ──《圣经精读本》

         绊跌仆倒」:安提阿哥三世回国筹募赔款,向各地的庙宇打主意,因为当时的庙宇有如今日的银行,藏有大量财宝;主前一八七年,他在彼勒神庙掠取财宝时被人暗杀。──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20「那时必有一人兴起接续他为王,使横征暴敛的人,通行国中的荣美地,这王不多日就必灭亡,却不因忿怒,也不因争战。」

         接续者为费路巴德(西流古四世)。他是个横征暴 的人,结果为属下毒杀。──《串珠圣经注释》

         这位接续他为王的是塞硫古四世非罗帕德(Seleucus IV Philopator),统治时期是主前187175年。──《启导本注释》

         预言了继安提阿古三世而登基的叙利亚王西流基4世非罗帕他( Philopator,B.C.185-175)的预言。为了偿还父亲战败而留下的赔偿金,他派财政大臣赫流多鲁( Heliodorus)巡回全国,甚至抢夺了耶路撒冷圣殿中的宝物,然而,他却被自己的大臣赫流多鲁所杀,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欲望,这些统治者无视神的公义,向殖民地的百姓施行独裁而横征暴敛,但其结局却极其悲惨。 ──《圣经精读本》

         必有一人」:就是安提阿哥三世儿子西流古四世(187-185 B.C.);为了按时清还赔款给罗马,西流古四世派出收税员往各地去强课重税、横征暴敛。他派遣亲信希略多路前往耶路撒冷(「国中的荣美地」)掠夺圣殿的财宝(玛加比的书第三章)。

         这王不多日就必灭亡」:西流古四世于主前一七五年被人杀死。6521.「必有一个卑鄙的人」:指安提阿哥四世;他卑鄙,因他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属于侄儿的王位。

         用谄媚的话得国」:「谄媚」指狡滑的手段(诗卅五6,七十三18),暗示安提阿哥四世如何游说别迦摩王尤米尼二世派军帮助他,以及他怎样以曲意的解释和谄媚的态度说服叙利亚人接受他的统治(虽然他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他杀掉希略多路,宣称祇会摄政为王,且最后必把王位交还他的侄儿,故他大受安提阿哥城的居民欢迎。──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20 西流古四世非罗帕托】Seleucus IV Philopator;主前187175年)安提阿古三世的这个儿子的统治大致和平安乐,并且似乎与耶路撒冷保持良好关系。本节所提到的例外,在他差派属下大臣希流多鲁斯(Heliodorus)前往耶路撒冷,没收多余或被反西流古党扣留的款项之时发生。在大祭司奥尼亚三世有机会前往安提阿上诉及辩解之前,西流古四世却遇刺身亡。下手的是希流多鲁斯,但史家却怀疑与他同谋的是安提阿古四世。──《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20  这横征暴敛的王是谁﹖西流基四世继承了安提阿哥三世的王位。他派哈利德斯到耶路撒冷的圣殿金库搜刮钱财。──《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21「必有一个卑鄙的人兴起接续为王,人未曾将国的尊荣给他,他却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用谄媚的话得国。」

         接着是安提阿古四世(依比芬尼)。他就是 8:9 所指的小角;为人卑鄙、残忍、诡诈。先是以巧言取得王位,然开始一连串的侵略行动,主要目标乃是埃及。──《串珠圣经注释》

         这位新兴起的北方王就是在历史上因逼迫犹太人而恶名昭彰的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Antiochus Epiphanes),统治期为主前175164年。──《启导本注释》

         接续为王:指安提阿古伊彼凡尼( B.C.175-164)。他是安提阿古三世的次子,B.C.190,当父亲向罗马投降的时候,他被掳到罗马,在那里渡过14年之后,他使哥哥西流基的长子底米丢代替作人质而回到叙利亚。途中,他听到哥哥被害死的消息,就急速赶回击败了赫流多鲁而登上了王位。因他是篡夺侄子的王位,为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势力,他使用了许多阴谋和权术。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21 安提阿古四世伊比芬尼】(主前175164年)西流古四世的弟弟安提阿古四世原本在罗马作为人质,哥哥被弒时他正在返国途中(他已经走到雅典)。他的目标之一是将耶路撒冷改变为希腊文化中心,帮助犹太人转变成希腊公民,接受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他所参与的阴谋多得无数,但对于耶路撒冷而言,最主要的一个却是他如何对待大祭司(参看下一段注释)。经文称他为「卑鄙的人」,他诚然卑鄙。他的王号「伊比芬尼」(Epiphanes)是「神明显现」的意思,但他的百姓却称他为「伊彼曼尼」(Epimanes)──即「狂人」。他虽然是王裔,但国位原本是属于西流古的儿子底米丢的(他却在罗马代安提阿古作为人质)。另一个阴谋则与王位有关。他与侄儿(还未成年)共同执政,但侄儿却在几年之后被谋杀。──《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21  逼迫犹太人最凶的王出现了……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得到罗马人的支持,继承了其兄弟西流基四世的王位。──《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21~35这段描述安提阿古四世(依比芬尼,主前175164年)的冒起,他借阴谋取得王位(21节),曾多次出征埃及(2427节),后来把他的仇恨转移在以色列人身上(28节)。“基提战船”(30节)指罗马的军队,他们从西方经过基提(塞浦路斯)而来,在埃及把安提阿古打败。安提阿古把怒气发泄在犹太人身上,宣布摩西律法里的礼仪为不合法,并在圣所树立一宙斯象(31节)。有些犹太人起来反抗,结果牺牲了(32,33节)。──《雷氏研读本》

 

【但十一21~45本文预言了继承哥哥西流基四世而登上王位的安提阿古伊彼凡尼( Antiochus Epiphanes)的统治和他所要犯的众多罪行和对犹太教的逼迫。本文告诉我们,道德、人格的堕落将会导致最为可怕的罪行,腐败的权力,将有组织地破坏人的尊严和生命,并且人的骄傲将会生发出邪恶至极的亵渎神圣和偶像崇拜。本文也教导我们,不敬拜神的人必然会沦为属世权力和钱财的奴隶(拜金主义),其结局就是禽兽一般的一生和灵魂的沉沦(16:18;3:19)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22「必有无数的军兵势如洪水,在他面前冲没败坏,同盟的君也必如此。」

         「同盟的君」:有学者以为指犹太人的祭司阿尼亚。安提阿古四世后来把他废掉,改立耶和华耶孙为祭司。──《串珠圣经注释》

         “同盟的君王”指伊比法时代,耶路撒冷的大祭司安尼亚三世(Onias Ⅲ). ──《启导本注释》

         军兵势如洪水:指跟随赫流多鲁的军队。同盟的君:指当时的大祭司安尼亚三世( Onias III) ──《圣经精读本》

         无数的军兵」:指邻国(尤其是埃及)与他作对的军兵。「同盟的君」:原作「盟约之君」(吕本:「盟约的人君」);由于「君」可指大祭司,而「盟约」是指神与犹太人所立的约,故「同盟之君」乃是大祭司亚尼亚三世(和合本把此句译作「同盟之君」很易叫人误会这君与安提阿哥四世同盟,原文却无此意)。──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22 同盟的君】奥尼亚三世被安提阿古扣留,在这期间他兄弟耶孙密谋篡夺其职权。他送给安提阿古大笔金钱,同时表示愿意支持将犹大希腊化的计划(推行希腊文化,消除犹大习俗)。三年之后大概得到多比亚德家族支持的曼尼雷厄斯,付出更大的数额。由于已有先例,大祭司一职就从耶孙转到他手上。按照马喀比二书的记载,奥尼亚于主前一七一年左右被谋杀。很多人认为他就是本节所述的「盟约之君」(和合本:「同盟的君」),其他人则认为这是指托勒密六世(见下文)。无数的军兵可说是代表反对安提阿古四世统治的人。这些人包括内部的政敌、犹太的对手,或在埃及等外国中组织的仇敌。──《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22  这里的战事指的是……“无数的军兵”指所有围攻安提阿哥四世的大军被击败后,都如决堤的洪水,溃不成军。“同盟的君”可能是公元前170年被玛尼劳谋杀的大祭司安尼亚三世。──《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23「与那君结盟之后,他必行诡诈,因为他必上来以微小的军〔原文作民〕成为强盛。」

 

【但十一23~24安提阿古伊彼凡尼与自己的侄子埃及王多利买六世非罗米他( Phliometor,B.C.180-146)签定了和平条约,之后却私自毁约,开始一个一个地占领小城邑。当埃及满心信赖和平条约而毫无防备的时候,他却突袭埃及最肥沃的土地掳掠了许多财宝,为了收买人心而将那些财宝分给百姓。表面上他似乎在鼓吹和平政策,实则为了扩张势力而积极推动侵略政策。伊彼凡尼的表里不一暴露了不信神之属世统治者的邪恶丑态,如实地反映了潜在于人性深处的双重人格与阴谋权术。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24「趁人坦然无备的时候,他必来到国中极肥美之地,行他列袓和他列袓之袓所未曾行的,将掳物,掠物,和财宝,散给众人,又要设计攻打保障,然而这都是暂时的。」

 

【但十一25「他必奋勇向前,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南方王也必以极大极强的军兵与他争战,却站立不住,因为有人设计谋害南方王。」

         本节至28节记载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南征埃及的战役。“南方王”是埃及的托勃密六世。(Ptolomy Ⅵ). ──《启导本注释》

         率领大军攻击南方王」:主前一七○年至一六九年,年轻的多利买六世按照两位大臣欧拉尤斯和列拿尤斯的建议向安提阿哥四世宣战;安提阿哥四世率领大军迎头痛击埃及军,首先侵占了埃及的边防要塞怕路仙,再乘胜追击至门斐斯;多利买六世又在两位大臣的怂恿下逃走,结果,被擒获成为安提阿哥四世的阶下囚(玛加比壹书一16-19)。

         有人设计」:指两位大臣的阴谋,其实他们已和安提阿哥四世暗地里订下休战条件。──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25 第一次埃及战争】(主前169年)安提阿古想要将埃及纳入版图的梦想,终于在主前一六九年实现。侵略的导因是埃及日渐增强的敌意,更可能是对埃及军事行动的响应,因为第一次的冲突是在佩卢西翁和迦萨之间发生(主前170年十一月)。无论如何,安提阿古成功地攻取了孟斐斯,并且接受了托勒密六世的投降。──《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25~26预言了安提阿古伊彼凡尼第二次远征埃及的事情。当安提阿古率领军队攻打埃及的时候,埃及王多利买六世就领军抵抗,伊彼凡尼收买了多利买的谋臣,使他们背叛埃及。最后,埃及败给了叙利亚,多利买六世被捕了。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26「吃王膳的,必败坏他,他的军队,必被冲没,而且被杀的甚多。」

 

【但十一2628 托勒密六世非罗默托】Ptolemy VI Philometor;主前181146年)托勒密六世登基时年纪尚幼。辅助他的两名大臣尤拉乌斯(Eulaeus)和莱纳乌斯(Lenaeus)煽动对叙利亚的敌意。学者相信托勒密在第一次埃及战争受辱,是因为这两名顾问蓄意削弱他的权力,所以才给他不良的意见。──《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27「至于这二王,他们心怀恶计,同席说谎,计谋却不成就,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

         多利买六世战败之后作了伊彼凡尼的俘虏,在遭到监禁的时候,他与叙利亚签定和平条约,听从了伊彼凡尼试图分裂埃及的提案,即将埃及分为以亚历山大为中心的多利买七世Piscon( B.C.170-117)王国和以慢毗斯为中心的多利买六世非罗米他的王国。然而,多利买六世暗中却决定要集埃及之力对抗叙利亚,这和亲条约也就成为一纸空文。 ──《圣经精读本》

         至于这二王,他们心怀恶计,同席说谎」:「二王」指安提阿哥四世和多利买六世;前者俘掳了后者,强逼他签署和约,使安提阿哥四世成为埃及地的保护者。

         计谋却不得成就」:多利买六世和多利买八世两兄弟和好如初,共同对抗安提阿哥四世,故他的诡计失败。

         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应作「因为距离所指定的末期,还有一段时间」,即埃及被灭绝的时候未到,故安提阿哥四世的阴谋不能实现。──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27 围攻亚历山太未能成功】安提阿古成功攻取孟斐斯后,亚历山太城的居民起而抵抗,拥立托勒密的弟弟为王。安提阿古迅速平定了他们的起义,但却不能攻取这城市。他一回到叙利亚,托勒密六世立刻公布放弃对安提阿古效忠,重新与弟弟共同执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28「北方王〔原文作他〕必带许多财宝回往本国,他的心反对圣约,任意而行,回到本地。」

         安提阿古伊彼凡尼结束对埃及的远征之后,途中废弃与以色列所签和平条约,攻击犹太人,替换大祭司之位,并掠夺圣殿器具,把外邦军队驻扎在耶路撒冷城内。 ──《圣经精读本》

         “反对圣约”:指他反对以色列民的信仰。──《启导本注释》

 

【但十一28 反对圣约】罗马、希腊、犹太史料在这一点上记载分歧。安提阿古毫无疑问是在埃及归回的途中劫掠了圣殿的宝藏,但由最有可能是收集款项作为维持军事活动的经费。史料不能同意这事件是发生在第一次埃及战争(主前169年九月)还是第二次战争之后。──《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28~31试炼的面目】

  北王安提阿古本和犹大立约,但得胜埃及、抢得许多财宝后,就违背盟约,统兵攻击耶路撒冷;又往攻南方,却大败而回,途经巴勒斯坦便拿犹太人出气,「恼恨圣约」(30),他「兴兵」到处破坏,又继续污秽「圣地」,除掉「常献的燔祭」。建立「那行毁坏可憎的」,就是建立一个代替圣坛的坛;更用巧言拉拢早已弃掉圣约的人,使他们更深的败坏,鼓励他们完全放弃神赐的信仰(30b32a)。可见试炼有时是以刚强之貌,有时是诱惑之面出现,所以信主的人当小心,免得在其中跌倒。──《新旧约辅读》

 

【但十一29「到了定期,他必返回,来到南方,后一次,却不如前一次,」

         于第二次战役,依比芬尼没有什么收获、反受罗马驻居比路(30的「基提」)的战船攻击,大败而回。途经巴勒斯坦,便迁怒于犹太人,极尽亵渎圣殿。神的百姓大遭逼迫,终于爆发玛加比的叛变。在大试炼中,有许多人信心跌倒,有的人却始终站立得稳。──《串珠圣经注释》

 

【但十一29~30预言了安提阿古伊彼凡尼第二次远征埃及。即他要入侵埃及而占领塞浦路斯( Cyprus),却因埃及的同盟军罗马的干涉而后退。基提:指“马其顿”,在这里是指“罗马”,死海抄本( Dead Sea Scrolls)尤为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2930 第二次埃及战争】主前一六八年春安提阿古再度需要围攻孟斐斯。他成功取城,控制了下埃及。在他预备围攻削弱了的亚历山太城之时,甚至自立为埃及王。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埃及向罗马求助,正当他向亚历山太进军时,罗马战船抵埠。罗马执政官该犹.波皮利乌.拉纳斯(Gaius Popillius Laenas)在亚历山太城下与他相会,命令安提阿古离开埃及。安提阿古回答说要与顾问商量时,罗马执政官在王周围的地上画了一个圆圈,坚持要他在踏出圈子之前作出答复。大受屈辱的安提阿古只得承认罗马的权柄,垂头丧气的动身回国,想法子发泄内心的怨愤。当时大约是主前一六八年七月。──《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29-31  犹太人最受侮辱的日子到了……安提阿哥四世再次侵犯“南方”,却因不敌对方的战船而撤兵。他在撤退的路上洗劫耶路撒冷,亵渎圣殿,中止了犹太人每日的献祭。他在祭坛上献猪为祭,敬奉宙斯,从而玷污了圣殿。因为根据犹太律法,猪是不洁净的,故而不可触摸或食用。在圣殿中将猪作为祭品无疑是对犹太人最严重的侮辱。这事件发生于公元前168167年。──《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30「因为基提战船,必来攻击他,他就丧胆而回,又要恼恨圣约,任意而行,他必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

         “基提”原是地中海塞浦路斯岛的古名(赛二十三1),一般用来指在巴勒斯坦以西的地方。这里的“基提的战船”:按历史来说是指从罗马而来的干预。──《启导本注释》

         基提战船」:「基提」指居比路(今日的塞浦路斯),当时属罗马管辖,故「基提战船」即是罗马军舰。当安提阿哥四世兵临亚历山大城时,罗马战舰亦驶近亚历山大港口。

         又要恼恨圣约」:安提阿哥四世因在埃及受罗马的羞辱而怒气膺胸。当他接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不满他推行希腊化政策的消息,更是火上加油;于是,向犹太人发泄怒气,他纵容军队在耶路撒冷大施屠杀,把居民掳去卖为奴仆,并抢掠和破坏全城,城墙也被拆毁,另建亚基拉城堡,控制圣殿地区,派兵长驻该城。

回来联络背弃圣约的人」:此句的「圣约」却指神和选民所订立的盟约,当时有一犹太人弃掉自己的信仰,采取希腊的习俗,且游说同胞仿效他们接受「希腊化」;这些投机的犹太人与安提阿哥四世妥协,成了他的帮凶,助他横征暴敛,倒行逆施迫害那些忠于神的同胞。──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30 恼恨圣约】耶路撒冷谣传安提阿古死于战场。失去大祭司职权的耶孙乘机作乱,背叛当时的大祭司曼尼雷厄斯(见十一22注释)。安提阿古听到动乱的消息后,可能亲自来到耶路撒冷平乱。数万犹太人在战乱中被屠杀,圣殿遭洗劫(曼尼雷厄斯大概与掠兵合作)。另一个报告(可能是稍后发生的事)说安提阿古派遣阿波罗尼奥斯率兵镇压耶路撒冷的暴动。按照马喀比书的记载,他的方法是首先装作安抚,接以大肆杀戮。这可能是另一个场合,而且这些事件和十一章28节注释所提的事有什么关系也很难确定。大概也是在这时候,叙利亚士兵在圣殿山边缘设立卫楼(称为阿克拉〔Akra)。──《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30~35安提阿古伊彼凡尼的第三次远征埃及遭到失败之后,他就开始大规模地逼迫犹太教(B.C.167-164)。第一,有些背道的犹太人离弃律法而认同安提阿古的希腊化政策,他就将权力和力量赐给他们,使他们积极推广希腊化政策(30)。第二,使叙利亚军队驻扎在圣殿南部,任凭他们恣行各样可憎的事(31a)。第三,禁止犹太人每天在圣殿献祭,在圣殿立了丢斯( Jupiter)的神像,叫人敬拜,并将不洁净动物的血和肉献在祭坛之上(31b)。第四,为了拉拢背道之人,安提阿古四世诱使希腊派犹太人公开非难、背叛犹太教(32)。第五,他残忍地屠杀和逼迫持守律法和犹太教信仰的人,试图根除犹太教(33)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31「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

         本节至35节记载了安提阿哥伊比法毁坏耶路撒冷圣殿的恶行。──《启导本注释》

 

【但十一31 亵渎圣地】按照马喀比书,安提阿古派来废除犹太宗教活动的人名叫盖隆(Geron)。这样改变圣殿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叙利亚驻军需要地方进行自己的崇拜活动。主前一六七年十二月他们开始有系统地积极推行希腊的宗教习俗,同时杜绝犹太人的宗教活动。献祭系统、安息日、奉行节期尽皆中止。崇拜地点在全国各地设立,割礼遭禁。圣殿分别为圣给宙斯,并且成为多神崇拜和庙妓的中心。──《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31 行毁坏可憎的】一般看法认为这是指立于圣殿的奥林匹斯神祇宙斯之偶像,安提阿古将他至爱的宙斯神,与他的叙利亚裔百姓诸神系统的主神巴力沙门认同(见九27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32「作恶违背圣约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惟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

         惟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论到了面对背道者的非难,希腊化政策及安提阿古四世的逼迫,信实的人为了持守犹太教信仰而甘愿摆上生命。唯有真正信靠神的时候才能拥有殉道的勇气,这是真信仰与良心对抗敌挡神之邪恶 势力的胜利,同时也为持有灰色信仰的现代基督徒敲响了警钟,助其作出正确的选择和信心的决志。 ──《圣经精读本》

         认识神的」:指那些真心以神为独一真神的犹太人;希伯来文的「认识」不仅包括头脑上的「知道」、「了解」,更是心里「接受」和「承认」,创世记的作者曾用这个词描写人间最亲密的关系,就是夫妇的性关系(创四1,「亚当和夏娃同房」原作亚当「认识」夏娃)。──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33「民间的智慧人,必训诲多人,然而他们多日必倒在刀下,或被火烧,或被掳掠抢夺。」

         面对安提阿古伊彼凡尼对犹太教的残酷逼迫,有教养的犹太人将会推动有组织的反抗运动。这些领袖将律法教导给以色列百姓,使其认识当行的道。最初,这种运动并没有取得巨大的成果,有许多人反而因此殉道。本节明确指出了知识分子的作用,表明真知识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我成就,而是为整个社会负责,担任先导的作用。有许多现代人,无视知识的此番基本功能,反而以自己的知识维护不义的邪恶权势。这违背了神的公义和创造秩序,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是使剥削所造成的主仆关系持续下去的罪孽。 ──《圣经精读本》

         民间的智慧人」:就是那些「认识神」的人,他们不但自己「刚强」,还鼓励同胞刚强壮胆,务要持守列祖所传下来的信仰。「倒在刀下」:当时候安提阿哥四世下令:凡继续奉行犹太人信仰的人必受重罚,那些为婴孩行割礼,和收藏律法书,以及拒绝在异教祭坛献祭和不吃在祭坛上献过的猪肉的人,都要被杀(玛比加壹书一60-63;玛比加书六18-42)。──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34「他们仆倒的时候,稍得扶助,却有许多人用谄媚的话亲近他们。」

         以色列反抗伊彼凡尼逼迫犹太教的运动几乎接近尾声之时,犹大马加比家族的革命终于成功,使人们同心合力参加马加比的革命。其中,很多人都是因为看到马加比军队对希腊主义者的残酷态度而感到害怕才参加了革命,其动机并不纯。因此,他们失去了初期纯正的信仰和同心,倾向于依靠人而多于依靠神。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35「智慧人中有些仆倒的,为要熬炼其余的人,使他们清净洁白,直到末了,因为到了定期,事就了结。」

         指在两约之间时代,为殉道而牺牲的以色列人。──《启导本注释》

         逼迫和杀害有智慧的义人,是试验和锤炼对耶和华的信仰的一个过程,要在参加马加比抵抗运动的人当中,区分麦子和稗子,从而以信仰净化他们(3:12)。忠心的神之百姓所流的殉道之血,是以色列得以苏醒的力量和根据,也是为今天的基督教共同体注入生命与活力的土壤<21:19,现代圣徒与殉道> ──《圣经精读本》

         熬炼其余的人」:这是神准许犹太人经历迫害之目的;那些忠贞于神的选民借着迫害得了磨炼,成为「清净洁白」,而那些不真心「认识」神的选民便在迫害中「仆倒」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36「王必任意而行,自高自大,超过所有的神,又用奇异的话攻击万神之神,他必行事亨通,直到主的忿怒完毕,因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

         以后的预言似指更遥远的将来,不少学者认为有双重的应验。它不单指依比芬尼,更是末世敌基督的预表(参太24:15注)。另一些学者却认为36-45也同样应验在安提提阿古四世的身上。──《串珠圣经注释》

         本章320节预先讲明了从亚历山大大帝的国分裂出来的叙利亚和托勃密两个国与巴勒斯坦地及以色列民的关系,一直讲到安提阿哥伊比法的兴起。2135节讲伊比法的事情。本节的预言不是普通的历史,而是特别和以色列民及圣地有关的历史。安提阿哥伊比法在历史上不是一个显赫的人物,可是伊比法苦待神的百姓、亵渎圣殿(在神的祭坛上献猪),这些事与以色列民有关,因此令他成为预言中的重要人物。──《启导本注释》

 

【但十一3639这几节如果仍是讨论安提阿古,它就是圣殿遭亵渎之艰难时期的概述。安提阿古的狂傲,大手笔地资助某些庙宇,将土地重新分配给支持者,都很容易可以看出是这时期的特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预言了安提阿古伊彼凡尼的极度骄傲和把自己神化的过程。他自称是“神人”,在货币上雕刻自己的肖像,印上意指“万神之神”的字样。本文虽然预言了逼迫犹太教的主角伊彼凡尼的历史事实,在末世论意义上却是象征基督再临前夕的大患难时期所要出现的敌基督。 ──《圣经精读本》

<syncBible ref=11:36-39>

但十一36-39  经文中的王是过去的事,还是将来的事?这几节经文中的王可以是指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提多(罗马将帅)或敌基督。所预言的事,有的已在过去发生,有的则要等到将来才得以应验。──《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36~45这段详述敌基督将来如何冒起。有些人认为这里只是谈及安提阿古,但所涉及的范围也有关以色列末后日子的细节(一○14;一二1,2)。──《雷氏研读本》

 

【但十一37「他必不顾他列袓的神,也不顾妇女所羡慕的神,无论何神他都不顾,因为他必自大,高过一切。」

         “列祖的神”。更可作:列祖的诸神。敌基督不尊重宗教或宗教的遗产。这说法不代表敌基督必定是犹太人。他将会是残忍不仁和寡情薄义的。──《雷氏研读本》

         「妇女所羡慕的神」:可能是搭模斯神(结8:14)。──《串珠圣经注释》

         列祖的神:意指叙利亚王国举国崇拜的神祇。妇女所羡慕的:  指搭模斯神,妇女尤其推崇此神。 ──《圣经精读本》

         他必不顾他列祖的神」:安提阿哥四世尊崇希腊的丢斯神远超过北国叙利亚素来敬拜的神明(例如阿波罗神);另一方面,他曾掠夺自己神明庙宇的财宝,故是「不顾他列祖的神」。──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37 诸神】安提阿古之前的西流古诸王尊崇阿波罗神,托勒密王朝则推崇阿多尼斯(Adonis;他是爱神亚富罗底特所迷恋的美少年,因此本节中妇女所羡慕的神大概就是指他)。安提阿古对他们置之不但(但不是弃绝他们),专崇奥林匹斯神祇宙斯。他在所铸的钱币中自称为「神明显现」,就足以证实本节对他的评价。──《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syncBible ref=11:37>

但十一37  “也不顾妇女所羡慕的神”,是何意思?“妇女所羡慕的神”可指巴比伦的生育之神撘模斯。(参结8:14)。换句话说,这人不承认任何神或宗教,包括异教和偶像。相反,他将宣称自己为神并有至高无上的权柄。──《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38「他倒要敬拜保障的神,用金银宝石,和可爱之物,敬奉他列袓所不认识的神。」

         敌基督的“神”将会是一种军事势力与活动。──《雷氏研读本》

         保障的神:对此有许多见解,最有力的观点是指丢斯保障的神:对此有许多见解,最有力的观点是指丢斯神( Zeus,Jupiter) ──《圣经精读本》

         他们要敬拜保障的神」:就是丢斯神,安提阿哥四世用大量的金银宝物为丢斯兴建了美轮美奂的庙宇。

         赞成「他」是敌基督的学者却认为「保障的神」就是战争的神,暗示敌基督性喜争斗,到处与人为敌。而且,他要用「金银宝石」去支持昂贵的战争。──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38  “保障的神”是指……某些人认为“保障的神”是指朱庇特或宙斯。这段经文意指这王将以争战作为他的神。他将史无前例地发起大战,崇尚恐怖与血腥。──《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39「他必靠外邦神的帮助,攻破最坚固的保障,凡承认他的,他必将荣耀加给他们,使他们管辖许多人,又为贿赂分地与他们。」

         靠外邦神……保障:安提阿古伊彼凡尼叫服侍外邦神的外邦人,定居在耶路撒冷犹大的诸山寨和保障中。凡承认他的:指犹太人中的背道者,他们接受安提阿古伊彼凡尼所事奉的外邦神而信从他的宗教,并立誓要忠于安提阿古。──《圣经精读本》

         凡承认他的,他必将荣耀加给他们(十一39」:玛加比书的作者记述安提阿哥四世善待那些听从他话的人。有一次,一个犹太妇人与他的六个儿子宁死不屈,不肯依照他的话放弃敬拜神,结果都被杀死。安提阿哥四世对剩下的最年幼孩子说:「如果你肯弃掉你祖先的习俗,我便赐给你许多财富,又给你高位」(玛加比书七24)。他常用权势和财物来拉拢迎合他的小人。

         另一方面,那些认为「他」是敌基督的学者却指出本节叙述敌基督攻打最坚固的保障,战胜后会让那些尊崇他的人管辖保障,又分地给他们,以赢取他们的忠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40「到末了,南方王要与他交战,北方王必用战车,马兵,和许多战船,势如暴风来攻击他,也必进入列国如洪水泛滥。」

         这里的南北之战,似乎不再是本章上半部所论述的,而是指最后的争战。北王是世界末了的统治者,他的权势极大、猖獗一时,有世界性的霸权,无人能遏止其恶势力。──《串珠圣经注释》

         末了:指死亡临近安提阿古伊彼凡尼。 ──《圣经精读本》

         到末了,南方王要与他争战」:「末了」指那预定的末期(2735节);「南方王」是埃及王多利买六世;这一次争战安提阿哥四世大获全胜。──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40  是尾声了……从此处到但以理书的结尾,阐述的焦点为末日的敌基督。──《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40~45在大灾难时期,“南方王”与“北方王”试图向敌基督采取钳形攻势(40节)。但他以巴勒斯坦为基地(41节),会首先打败埃及,跟是吕彼亚和古实(苏丹)。“都必跟从他”。将要成为他领土的一部分。“从东方和北方必有消息”。可能指启示录九章1321节和十六章12节的军队。这些军队的威胁使敌基督返回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和地中海中间设立总部(45节)。然而,他的生命将要在得胜、再来的基督手里结束(启一九1121)。──《雷氏研读本》

         本文预言了叙利亚安提阿古伊彼凡尼和埃及的多利买六世之间的最后会战。有些人将世俗的权力和军队的力量奉为神,本文就是展现了他们的悲惨而凄惨的结局。他们的死亡与义人的终极胜利形成鲜明的对比。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4045 最后之战】已知的历史之中,并没有与本节次序相符的记载。安提阿古四世于主前一六四年十二月在波斯战死沙场。很多研究但以理书的解经家都认为本段(有可能从第36节开始)很可能是描述远在将来的事件。──《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但十一41「又必进入那荣美之地,有许多国就被倾覆,但以东人,摩押人,和一大半亚扪人,必脱离他的手。」

         「荣美之地」:乃指应许之地──迦南。

          「一大半」:或作「最优秀的」。大概是指亚扪人的领袖。──《串珠圣经注释》

         “荣美之地”:看16节注。──《启导本注释》

         荣美之地:指巴勒斯坦,预言安提阿古伊彼凡尼入侵埃及时,以色列也遭到了池鱼之殃。但以东……脱离他的手:以东、摩押、亚扪之所以能够免遭战火,是因为他们不仅顺应了安提阿古的希腊化政策,而且还支持安提阿古攻击犹太人。这也象征末世敌基督的势力将会联合起来逼迫圣徒敌挡神( 23:12;16:14) ──《圣经精读本》

         以东人、摩押人、和一大半亚扪人」:他们历来都与犹太人为仇,故自然支持安提阿哥四世,也因此不用遭受他的攻击。如果「他」是敌基督,他也不会加害那些与选民为敌的人。──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42「他必伸手攻击列国,埃及地也不得脱离。」

 

【但十一42~43利比亚:指埃及西部。古实:指埃及南部。本节预言安提阿古四世将征服整个埃及领土,并掠夺各种财宝。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43「他必把持埃及的金银财宝,和各样的宝物,吕彼亚人,和古实人,都必跟从他。」

         “吕彼亚”在非洲北部。“古实”也在非洲,位于埃及之南。──《启导本注释》

         「吕彼亚」:位于埃及的西部。

          「古实」:在埃及南面,即今天的埃塞俄比亚。──《串珠圣经注释》

         吕彼亚人、古实人」:「吕彼亚」位于埃及的西面,「古实」在埃及的南方;作者用这两国表征全埃及都臣服北方王或敌基督。──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44「但从东方和北方必有消息扰乱他,他就大发烈怒出去,要将多人杀灭净尽。」

         东方和北方」:是指安提阿哥四世临终前进攻东面的帕提亚和北面的亚美尼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但十一44~45预言安提阿古伊彼凡尼在战胜埃及之后,听到在叙利亚东北部的帕提亚( Parthia)和亚美尼亚(Armenia)发生叛乱的消息。于是他返师征讨叛乱军,在途中他想攻打犹大,却在地中海和耶路撒冷之间遭到神的惩罚而死去。他的结局,必无人能帮助他:展现了恶人的悲惨结局,使我们认识到恶人必将付出罪价,美好的临终是神对义人的祝福( 5:29) ──《圣经精读本》

 

【但十一45「他必在海和荣美的圣山中间,设立他如宫殿的帐幕,然而到了他的结局,必无人能帮助他。」

         「圣山」:指耶路撒冷的锡安山。这君王围攻耶路撒冷,却没有人帮助他,导致被毁。那些以自己为神的人可能在历代、各处以不同的形态出现,然而最终的结局都是灭亡。因为神公义的审判必临到他们(参帖后2:8)。──《串珠圣经注释》

         海和荣美的圣山」:地中海和锡安山,即是在以色列国境内。「设立他如宫殿的帐幕」:在以色列国境内设置坚固壮丽的营房。

         必无人能帮助他」:回应八章廿五节「至终却非人手而灭亡」,安提阿哥四世于主前一六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二月十九日那一段日子病逝于波斯的塔比。如果「他」是敌基督,这乃记述敌基督被毁灭(启十九20-21)。──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

<syncBible ref=11:45>

但十一45  哪一座山可以被称为“荣美的圣山”?“荣美的圣山”指锡安山或耶路撒冷城。──《灵修版圣经注释》

 

【但十一章  详述主前三至二世纪时的事迹,显出此书卷乃于主前一六O年左右写成,对吗?】

     但以理书第十一章就像几幅连串的活动昼景,展示了古列大帝以后的世界历史,以迄末日的兽或敌基督的出现(敌基督出现后,就是哈米吉多顿大战及基督再来)。十一2记载,波斯于主前四八O年进攻希腊以先,有三个王(就是甘拜西、大利乌及薛西)。第三节预言亚历山大大帝于三三O至四O年会建立的霸业;第四节继而指出,亚历山大死后,其帝国被分裂成四份;第五至九节概述多利买与西流基之争,由三二O年左右开始,直至西流基三世于二二三年去世为止;第十至十九节预告了安提阿三世(即安提阿大帝)的功业;二十节则提及其承继者西流基四世;二十一至三十五节描述安提阿哥四世(伊比法尼)设法破坏以色列的传统,引致他们改信希罗的异教,拜偶像。这段经文描写得非常详尽,栩栩如生。

    那些理性主义的学者,不接受带有超自然成分的预言,认为但以理无可能预言三百六十五年之后的事。于是,当他们阅读圣经,直至这章的三十五节时,必须对这些事迹作出解释,指但以理书作者是主前一六O年左右的人物,却不是主前五三O年的先知但以理。但理性主义者的这种论调,不能解释三十六至四十五节所记载的一连串事件。这段经文,与我们所知安提阿哥伊比法尼的事迹不吻合。有关这段经文的详细解释,并与将来敌基督的关系,可参看Leon Wood,A Commentary on Daniel (Grand RapidsZondervan1973pp304-14

    但以理书十一40有一句具重要意义的经文——「到末了」。这句经文,毫无疑问是指世界末时,而不是主前一六O年左右的事件。经文提及「北方王」,其特点与所施政策,不符合安提阿哥的作风。而且,「北方王」死时的情况及地点,都与安提阿哥所经历的大大不同。当安提阿哥计划攻以利米亚斯(Elmais)之庙而不果,后来就死于波斯的提比尔(Tabae),此城距巴勒斯坦二千哩之遥。但以理书十一45则指出:「他(北方王)必在海和荣美的圣山中间,设立他如宫殿的帐幕,然而到了他的结局,必无人能帮助他。」上述经文的含意是,这未世暴君会死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间,临近圣殿山之处。假如像马迦比成书说而言,谓第45节是指安提阿哥伊比法尼,就难以解释经文所记载的,为何与事实相去千里。

    最后必须指出,从但以理书二章至七章,都透露出作者的角度,乃将罗马视为第四个国(即但以理书第二章,有关连续四国预言的第四个国)。伯沙撒王宫墙壁上的字句,亦否定了波斯帝国之前有一独立的玛代帝国,因为但以理将这段的第三个字PERES解释为「你的国分裂(perisat,此动词源于字根P-R-S)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Paras)」(五28)。这节经文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作者但以理认为,巴比伦的霸业,将被玛代波斯联邦所取代——却不是先败给玛代帝国,之后才是波斯(但马迦比时期成书的假设,却要求这样错误的理论)。但以理书的作者,深信第二个帝国是玛代波斯;第三个是希腊帝国,由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第四个是罗马帝国,直至主前六十三年,罗马才完全掌握近东的控制权。上述因素,令马迦比时期成书的假说不能成立。

         于是,我们必须面对唯一的可能性了。但以理书的作者,直接从神处得到默示,预知由古列大帝以至罗马帝国的历史。再没有其他理论,可以符合经文数据及历史事实这两方面的要求了。──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亚喀得的启示文学】

  在亚喀得文学中有好几篇著作(源自主前十二世纪至第三或第四世纪)被归入启示文学一类。它们是玛尔杜克预言(Marduk Prophecy)、舒珥吉预言(Shulgi Prophecy)、乌鲁克预言、朝代预言,和A文献(Text A)。学者成功证实了部分这些作品和(天象)观兆文献,有文学上的关系,换言之这是但以理的专长。这些著作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公然预报一系列无名君王的兴起,同时列举他们一两件的作为。这些作为往往不是好事,著作的用意是谴责这些王。但每个系列的结局,都是一位君王兴起,复兴万事(朝代预言可能是个例外,但其结局残缺不全,因此难以肯定)。学者认为这些著作都是最后一位王在位年间制作的宣传品,新王利用这种体裁来贬损前任君王,同时证实自己的统治合法。因此这些著作皆可称为「伪预言」,因为它所作出的「预报」都是事情发生后伪造的。但以理书十一章不能否认与这体裁有些共通之处,它也是列举一系列的无名君王,同时概述其年间发生的事。然而但以理到了最后却没有一位君王让他宣传。事实上,但以理书是反面的情形:因为最后一名君王安提阿古伊比芬尼是其罪魁首恶。如此,但以理在此也是和本书其他部分一样,使用既有的主题,但把它改头换面来满足其独特用处。有关启示文学的一般性资料,可参看:哈该书二章的附论。──《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11章)】

 1 本章的预言详细准确,这对日后在所预言的日子受逼迫的圣民有何帮助?

 2 留意从21节起有关依比芬尼的预言。虽然他拥有权势并任意而行,亵渎圣地,但这是否表示他不受神的管制呢(参4:25, 35, 37)?

  ──《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