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何西阿書導論拾穗

 

何西阿書提要

 

壹 概略

一 何西阿書是‘小先知書’中的第一卷。所謂的‘小先知書,’並非指先知的地位較小,也不是指書中的內容較為次要,乃是指各書的篇幅較短而言。‘小先知書’包括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等十二卷。這些書可能在當初原是一卷書,就是司提反所說的‘先知書,’(徒七42,)因為:那‘先知’是複數,指眾先知;那‘書’是單數,指一卷書。所以譯得更准是‘眾先知的書。’司提反所引的話是阿摩司五章二十五至二十七節。

二 何西阿書中的預言是向北方十支派所組成的以色列國而發的。雖然書中也有題及猶大之處,例如一章七節,四章十五節,五章五節等處,可是猶大並不是書中預言的主要對象。

三 本書是一卷比較難讀的書。初讀時我們會感覺有的地方不容易看出它的意義,也有的地方不容易看出它的次序。但是我們在聖靈光照之下,獲得妙鑰之後,研讀本書便不是一件難事了。

 

貳 關於先知何西阿

一 聖經中共有五個何西阿(和合本聖經有時譯作‘何細亞’):()何西阿,(民十三8,)即約書亞的原名。()何細亞(代上二七20)-大衛年間,管以法蓮支派的領袖。()何細亞(王下十五30)-以色列國最後的王。()何細亞(尼十23)-尼希米年間一個簽名者。()何西阿(何一1)-本書的著者。

二 何西阿名字的意義是‘救恩,’或作‘耶和華是救恩。’本書中的預言充滿了救恩,特別是耶和華對於背道的以色列的救恩。

三 何西阿是在猶大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年間,以及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第二)年間,作先知說預言,似乎他是在耶羅波安晚年至希西家早年那段時期內傳說神的話。與他同時代的先知有以賽亞、彌迦、阿摩司。

本書題到以法蓮有三十六次,這名字代表以色列國,因為它是在十支派中最強盛的支派。題到以色列有四十三次。題到猶大有十四次,這名字代表南方兩支派所組成的猶大國,因為猶大支派比便雅憫支派強盛,故以猶大為國名。對耶路撒冷沒有一次題到。 

四 先知何西阿是備利的兒子。他的妻子名叫歌篾。他共有二子一女。

至於三章中的‘一個淫婦,’仍指滴拉音的女兒歌篾,因為:()一章和三章中間已曆若干時間,歌篾再度墮落,變為淫婦,(二27,)隨從昔日‘所愛的。’所以神叫先知再去‘愛’(不是再去‘娶。’)()所以說‘一個’淫婦,而不說‘那一個’淫婦,這似乎是故意的,特要表明歌篾久已離棄她的丈夫,到現在她好像是已經失去妻子的名分,而只是‘一個’淫婦而已。()在這裡神顯然是把先知比作祂自己,那‘一個淫婦’比作以色列。以色列早已是神的‘妻子,’因犯屬靈的姦淫而又變作一個淫婦。以色列在神面前不可能是另一個淫婦,照樣,那‘一個淫婦’不可能是別的淫婦,當然是指歌篾。

 

參 時間和地點

一 本書內容所包括的時間約有六十年,自主前七八五年起,至主前七二五年止。

二 先知工作的地點是在以色列國。有一說他在晚年遷至猶大國,似少根據。

 

肆 體裁

一 本書中先知的話語充滿了慈愛和溫柔,很能反映出神的心意。當他想到以色列在各方面趨向墮落,他的語氣和音調帶著憂鬱;當他想到神的慈愛和將來以色列的復興,他的語氣和音調又轉向喜樂。

二 何西阿的著作比一般先知的著作更含有詩意。除了一章、三章純是散文外,其餘的部分都是有韻律和節奏的詩體文。

三 本書中有很多的表記、象徵、和動人的隱喻。

 

伍 幾處可注意之點

一 何西阿作先知時,正當以色列國開始衰落,國中的情形非常混亂。君民拜偶像,離棄知識,淫亂污穢,作惡犯罪,盜賊騷擾,強暴兇殺,說謊言,行詭詐,與外邦攙雜,臣宰賣國求榮…。(讀本書時,最好參讀王下十五至十七章。)神在此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不得已宣告‘羅阿米’-以色列不再是祂的子民。

二 何西阿書和新約聖經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的主也特別重視本書;祂曾兩次引用它的話說明神的心意-‘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九13,十二7。)還有好幾處本書中的話直接的或間接的被引在新約聖經裡。例如:一章九、十節和二章二十三節,比較羅馬九章二十五、二十六節和彼前二章十節;十一章一節,比較馬太二章十五節;十三章十四節,比較林前十五章五十五節。

三 關於彌賽亞的預言,在本書中沒有題起多少,只有三章五節預言基督(大衛的後裔)在國度中作王。

四 本書一章二節和三章一節的記載是一件非常的事。似乎聖潔的神絕不會要求人,尤其是祂的僕人這麼作。我們在這裡要看見一個讀經的原則:每逢聖經記載神作一件非常的事,就必定有非常的象徵和非常的教訓。神這次叫何西阿娶一個淫婦為妻,並且叫他始終愛她,就含有非常的意義。

神叫何西阿娶一個淫婦,何西阿作這件事,不是犯罪,相反的,這還是一件善的事,因為他使她脫離墮落的生活,給她供應和保護。可是神要祂兒女們學習的,還不在此。祂要他們看見的,就是:先知娶淫婦的事象徵著神和那背道的子民的關係-神是丈夫,以色列是那淫亂不貞的妻子;神揀選她,並不是因她有什麼優點,完全是出乎神的憐憫和慈愛。那淫婦歸何西阿後,繼續犯淫亂,(二27,)象徵以色列歸神作選民後,仍去拜偶像、事奉外邦的神,繼續犯屬靈的姦淫。神不得已的宣告‘羅路哈瑪’和‘羅阿米’-‘不再蒙憐憫’和‘不再是我的百姓。’但是神對她的怒氣不過是暫時的,對她的恩典和慈愛乃是永久的。(詩三十5。)何西阿繼續愛他淫奔的妻子,並為她出贖價,與她立約。(何三13。)象徵神還要憐憫祂的選民,使他們歸回尋求神。今天是他們‘獨居、無君王、無首領、無祭祀、無柱像、無以弗得、無家中的神像’(三4)的日子;到了那日,他們全家要歸回,轉向神。正如經上所說,‘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三十5。)

五 何西阿娶了歌篾後,先後生了男孩耶斯列、女孩羅路哈瑪、和男孩羅阿米。這三個名字都是重要的預言。

()‘耶斯列’豫示‘再過片時,我必討耶戶家在耶斯列殺人流血的罪…。’(何一4。)耶戶是神所膏的王,神曾責令他殺滅亞哈全家,追討亞哈和耶洗別拜偶像的罪和流神先知和僕人的血的冤。耶戶起來殺了亞哈的兒子約蘭王、耶洗別、亞哈七十個兒子、亞哈的大臣、密友、以及一切事奉巴力的先知。他殺人流血是依照神的指示去追討罪,應該算為有功,怎能算為有罪?誠然,耶戶執行神的審判是對的。可是他的用意是錯的,除了極小部分是為了遵行神的吩咐外,大部分是為了他自己的王位和國權,他沒有完全站在神的一邊,也沒有照著神的心意,來定、來討亞哈家的罪。所以他作王之後,他仍舊像以前的以色列諸王一樣,‘不盡心遵守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律法,不離開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王下十31。)不站在神一邊來定罪,而抱著一個自私的心來定罪,這也是有罪的。神要耶戶追討亞哈家的離棄神拜偶像的罪,而耶戶討了亞哈家的罪之後,他自己就是離棄神拜偶像的王。所以,他討伐神所判決的罪,非為神而實為己,仍是有罪的。然而神對耶戶的處理是公正的。因著耶戶執行神的吩咐,他和他的子孫作以色列王直到四代。(30。)可是他為己而不為神去殺滅亞哈家,神定這是罪,而且還要追討。(在耶戶以前,已有巴沙王的例子─參讀王上十四1011,十五2730,十六1471014。)‘耶斯列’的審判是應驗在耶戶的曾孫撒迦利雅王被殺的事上,(王下十五812,)‘直到四代’這話果然應驗了。

()何西阿的妻子歌篾第二次懷孕生一個女孩,耶和華給她起名叫羅路哈瑪,意思是‘不蒙憐憫;’她第三次懷孕生一個男孩,神給他起名叫羅阿米,意思是‘不是我的百姓。’(何一689。)這兩個名字所含的預言是應驗在何細亞王亡國的事上。(王下十七16。)

六 ‘以法蓮是沒有翻過的餅。’(何七8。)一塊餅在火上專烤一面而不翻過來烤另一面,這塊餅必定是一面焦得不能吃,一面還是生面,也不能吃。有許多基督徒過的生活就像沒有翻過的餅。例如:有人專注重屬靈的生活,而忘掉他在地上作人的本分;有人專注重地上的生活,而忘掉‘上面的事。’(西三1。)有人太注重公義,而一點恩典都沒有;有人太注重恩典,而一點公義都沒有。也有人頂注重客觀的真理,而忘了聖靈在人裡面所作的工;也有人太注重主觀的經歷,而忘了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已經成功的。還有人注重知識而忽視生命;還有人注重生命而忽視知識。總之,人很容易只見一面而不見全面,很容易偏於某一點真理而忽視其他的真理。神要求我們不是偏重一面的,乃是注重全面的。祂要我們有了信心,也有行為;有了生命,‘又要加上知識;’有了愛心,還得有‘不喜歡不義’(林前十三6)的心…。一塊沒有翻過來的餅不能充饑,照樣,一個偏重一面的基督徒是不能供應生命去滿足人的需要的。

七 ‘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何四6。)這話對基督徒含有重要的教訓。許多時候,我們專一追求生命,而忽略知識。固然,光是知識,叫人‘自高自大,’(林前八1,)叫人發沉發死;可是知識還是我們在追求生命的事上所必需的。生命是主要的,但它不能缺少知識;知識是需要的,但它必須先有生命。生命必須以知識作扶持,知識必須以生命作根基。有知識而沒有生命是死的,有生命而沒有知識是危險的。經上說,‘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彼後一5。)德行就是生命的結果;有了生命的結果,不能算完全,還得加上知識。經上又說,‘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一910。)愛心是生命最高的表現,可是它必須有知識和見識作它的扶持,否則基督徒就不能分別是非,也不能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讓我們不輕視知識。當初以色列的百姓,就因為棄掉律法的知識,離棄神事奉偶像,作惡犯罪,以致被神所棄而遭滅亡。‘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鑒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

八 ‘主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阿,我可向你怎樣作呢?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何六4。)這是神的歎息,因為祂的子民的良善在祂面前就像早晨的雲和速散的露。‘早晨的雲’(原文無霧字)是非常美麗的,呈現出各種的彩色。早晨的露是非常可愛的,在日光映照之下,晶瑩炫耀,猶如鑽石一般。可是好景不常,那些美麗和可愛,只是曇花一現,轉眼之間,雲消露散,化為烏有。以色列的百姓在神面前就是這樣,他們在患難中悔改、認罪、尋求神,等到神允許他們的呼求,向他們施憐憫,給他們拯救;但過不多久,他們又離棄神,事奉外邦的偶像。君王像所羅門、耶戶等,開始都是很好的,但到了後來就犯罪墮落,到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基督徒也是這樣,往往在大復興之後,熱心、追求、敬虔、愛主…一切都是頂好的;可是過了一月、半年或是一年,就冷淡、退後、貪戀世俗、放縱肉體,情形和以前大不相同。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人的良善在神面前如同早晨的雲和速散的露。

他們的良善所以不能持久的原因,可能是:()驕傲;(五5;)()捨不得對付的罪;(五5;)()屬靈的姦淫-事奉偶像;(五3,四17;)()沒有翻過來的餅-偏重真理的一端;(七8;)()棄掉知識;(四6;)()順服人而不順服神;(五11,四10,)()倔強;(四16;)()與外邦攙雜;(七8;)()詭詐、欺騙;(十二7;)()尋求人的幫助。(七11。)…本書中曆舉以色列失敗的原因,我們只要有其中的一個,已經足夠使我們在神面前像晨雲朝露了。真願意神憐憫我們,從祂的話語中多學習接受教訓。

九 本書對以色列家歷數他們的罪行,並且宣告神對他們的審判;但它也說出神無限的慈愛,迫切的盼望祂的百姓悔改歸向祂。例如:十一章八節:‘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阿,我怎能棄絕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瑪?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轉意,我的憐愛大大發動。’‘押瑪’和‘洗扁’都是所多瑪和蛾摩拉周圍的城邑,同時遭傾覆的。(參讀申二九23。)祂的義怒和祂的審判都遮掩不了祂的慈心。還有:一章十至十一節,二章十四至二十三節,三章五節,六章一至三節,十章十二節,十四章,一再說明神的渴望,要祂的子民回轉,也說明祂的保證,如果他們回轉,必蒙憐憫和恩典。

 

陸 信息

神向背道者指明一條正路,從‘羅路哈瑪’和‘羅阿米’回到‘路哈瑪’和‘阿米。’

 

柒 鑰字和鑰節

一 鑰字:‘歸回,’本書中共題過十五次。

二 鑰節:

()‘以色列的驕傲當面見證自己;故此,以色列和以法蓮必因自己的罪孽跌倒,猶大也必與他們一同跌倒。’(五5。)

()‘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阿,我怎能棄絕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瑪?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轉意,我的憐愛大大發動。’(十一8。)

()‘後來以色列人必歸回,尋求他們的神耶和華,和他們的王大衛;在末後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歸向耶和華,領受祂的恩惠。’(三5。)

()‘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他必如百合花開放,如利巴嫩的樹木紮根;他的枝條必延長,他的榮華如橄欖樹,他的香氣如利巴嫩的香柏樹。曾住在他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穀,開花如葡萄樹;他的香氣如利巴嫩的酒。以法蓮必說,我與偶像還有什麼關涉呢?我耶和華回答他,也必顧念他;我如青翠的松樹,你的果子從我而得。’(十四48。)

 

捌 分析

本書根據內容可分作三大段:不貞的妻子、背道的百姓、以色列的復興。

 

1 不貞的妻子(一至三章)

一 引言。(一1。)

二 含有象徵的婚姻。(一23。)

三 含有預言的兒女。(一49。)

四 以色列將來蒙福。(一10~二1。)(注意:將來猶大和以色列不再分裂,要合成一國,在一個首領的領導之下。這是本書中特出的預言。)

五 何西阿的妻子淫奔,象徵以色列的背道。(二25。)

六 懲罰。(二613。)

七 以色列雖受懲罰,終因悔改而蒙福。(二1423。)

八 雖然先知的妻子不貞,但他仍然愛她,象徵耶和華對祂子民不死的愛。(三13。)

九 以色列家此後獨居,活著不像耶和華的妻子。(三4。)

十 在末後的日子,以色列必蒙憐憫。(三5。)

 

2 背道的百姓(四至十三章)

一 道德墮落。(四15。)

二 棄掉知識。(四611。)

三 拜偶像。(四1219。)

四 將要臨到的審判。(五。)

五 末後以色列遺民的呼求。(六13。)

六 神的答覆。(六4~十三16。)神在醫治以色列家之前,詳細診察以色列的諸般傷痕。

 

3 以色列的復興(十四章)

一 先知何西阿對以色列人的請求(13):

()承認他們悲慘、痛苦的遭遇是因自己的罪;

()拒絕一切向著人的求救和盼望。

二 神使以色列最後復興(48):

()醫治;(4上;)

()蒙愛;(4中;)

()消怒;(4下;)

()復興;(5;)

()生長、繁榮;(56;)

()芬芳;(67;)

()果實。(8。)

三 本書總結。(9。)

—— 倪柝聲《聖經提要》

 

壹、書名

 

所有的大小先知書,都是以先知的名為書名。《何西阿書》是「小先知書」中的第一卷。所謂的「小先知書」,並非指先知的地位較小,也不是指書中的內容較為次要,乃是指各書的篇幅較短而言。「小先知書」包括《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等十二卷。這些書可能在當初原是一卷書,就是司提反所說的「先知書」(徒七42),因為:那「先知」是複數,指眾先知;那「書」是單數,指一卷書。所以譯得更准是「眾先知的書」。司提反所引的話是阿摩司五章二十五至二十七節。

 

貳、作者

 

        本書為備利的兒子何西阿所著(1)。聖經中共有五個何西阿(和合本聖經有時譯作「何細亞」):(1)何西阿((民十三8),即約書亞的原名;(2)何細亞(代上廿七20)──大衛年間,管以法蓮支派的領袖;(3)何細亞(王下十五30)──以色列國最後的王;(4)何細亞(尼十23)──尼希米年間一個簽名者;(5)何西阿(何一1)──本書的著者。

        先知何西阿的家鄉在哪裏,他蒙召之前的職業是甚麼,我們一概不知。我們僅能從本書中的記載獲悉如下各點:

        一、「何西阿」意即「神的拯救」或「耶和華是救恩」。本書中的預言充滿了救恩,特別是耶和華對於背道的以色列的救恩。

        二、何西阿是在猶大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年間,以及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第二)年間,作先知說預言,似乎他是在耶羅波安晚年至希西家早年那段時期內傳說神的話。與他同時代的先知有以賽亞、彌迦、阿摩司。

        三、本書提到以法蓮有三十六次,這名字代表以色列國,因為它是在十支派中最強盛的支派。提到以色列有四十三次。提到猶大有十四次,這名字代表南方兩支派所組成的猶大國,因為猶大支派比便雅憫支派強盛,故以猶大為國名。對耶路撒冷沒有一次題到。

        四、本書中經常提及北國以色列的地方(如撒瑪利亞、伯特利、吉甲等),又稱撒瑪利亞的王為「我們王」(5),由此可知他是一位北國的先知。又因前後多次以以法蓮來代替以色列,故有的解經家認為先知何西阿可能來自以法漣支派。

 

参、寫作時地

 

從本書的引言(1)得悉何西阿是在北國耶羅波安二世作王的後期(約在主前760年間)開始作先知,直至北國亡國(約主前720)之後為止,大約與阿摩司,以賽亞,彌迦同時。當時在南國作王的有烏西雅(主前783~742)、約坦(主前742~735)、亞哈斯(主前735~715)和希西家(主前715~686)

寫作地點不詳,大約是在撒瑪利亞。

一、本書內容所包括的時間約有六十年,自主前七八五年起,至主前七二五年止。

二、先知工作的地點是在以色列國。有一說他在晚年遷至猶大國,似少根據。

──倪柝聲《聖經提要》

 

肆、主旨要義

 

《何西阿書》為神向以色列之「情書」,全書是以「蕩婦回家」之故事指出神對祂子民內心的矛盾,那是一種愛恨交織的情緒;一面是神的管教,一面是「打在兒身」,一面是「痛在娘心」;一面是神憎恨祂子民的悖逆,一面神卻說「我憐愛大大發動」(十一8);一面是「我必棄絕他們」(17),一面是「我怎能捨棄你,我怎能棄絕你」(十一8);一面「嫉恨如陰間之殘忍」,一面「愛情如死之堅強」;因為愛之愈深,必望之愈切。舉凡愛(夫婦或父母),莫不是此矛盾心理,從書內可看到神愛世人之愛就是「死心塌地」之愛。

何西阿書中的預言是向北方十支派所組成的以色列國而發的。雖然書中也有題及猶大之處,例如一章七節,四章十五節,五章五節等處,可是猶大並不是書中預言的主要對象。

 

伍、寫本書的動機

 

要瞭解一個人及他的思想,就一定要瞭解他所處之背景。這個道理對何西阿書來說更是重要。在本書開頭第一章第一節,作者便給我們一個十分豐富的背景資料:「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備利的兒子何西阿。」請特別注意上述希西家的名字,這表明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何西阿仍然作先知。亦即是說從耶羅波安二世到亞述入侵中的五十年,何西阿仍活在北國,作神的出口,因為亞述是在希西家作猶大王時來攻的(賽三十六章)。上述列王之名亦暗示出何西阿開始作先知的時候,必是在耶羅波安王朝統治的末期。

 

    從耶羅波安二世起直到被擄為奴這中間一段時間止,是以色列歷史中最黑暗腐敗的了。我們讀何西阿書時就會發現他那時代可悲的情形,比老他一輩的阿摩司先知面對的那一代更嚴重。隨著耶羅波安二世的駕崩和他兒子的被殺,耶戶的王朝亦完結了(參王下十30;十五812)。我們若說北國諸王中有任何一個說得上是神所膏立的,亦只有耶戶一人,其後諸王大多是弑君篡位的。撒迦利亞只作王一年半,就給沙龍殺了;他作王不到一月,米拿現暗殺了他。到米拿現的兒子比加轄作王,在位不久也給比加殺了;最後,比加也被以色列最後一個王河細亞暗殺而奪位。

 

    這一段時間確是恐怖的,「向王盡忠」這類操守簡直是不存在的。朝廷上下均是陰謀重重,危機四伏;無政府狀態的混亂及恐懼隨處可見。情況實在是不能再槽的了(參何四12,七17,八4,九15等)。史密夫(George  Adam  Smith)說:「在阿摩司的時代,人民生活侈華放縱,享樂至上,但到了何西阿的時代就變本加厲。物質主義的結果必然使那些不能像別人一樣享受的貧苦大眾羡慕垂涎,不能把持的就挺而走險,結果社會上就充滿流血毆鬥,謀殺搶劫。更可怕的是當時的祭司也參與其事!在阿摩司的時代,以色列與其他國家還算可以相安無事。到了何西阿的時代,戰鼓已聞,烽火四起:以色列亦如驚弓之鳥,四處奔走求救。他自助自救的信心沒有了,朝廷上下均朝不保夕,『 他們求告埃及,投奔亞述』(七11);但都沒有用了,他們是求救無門,自知絕望的。君王不能救他們,國亡之日只是時間問題,因為以法蓮之國祚已盡,城破家亡之疼痛緊緊地把他們抓住。」(在何西阿書,以法蓮即代表十支派之北國以色列。)

 

    道德上及屬靈上的情況比較政治上的更差。自從耶羅波安帶領十支派離開大衛家,北上建都自立以色列國,在伯特利敬拜金牛犢就一直成為他們的網羅。起初這只金牛犢還算是代表耶和華的,但不久這偶像本身就成了敬拜的物件。耶和華被拋到九霄雲外了。結果金牛犢就成了各種偶像邪神的踏腳石,都跑到以色列的宗教去。後來再加上以色列王與外邦勢力的聯盟,敘利亞和腓尼基許多淫亂的宗教亦乘虛而入;一切敬拜自然界的宗教如巴力和亞斯他錄,開始寫進以色列的宗教史。許多叫人聽了也覺嘔心的邪教行為,像獻兒女為祭和在廟堂的淫行,也在以色列中公然舉行,他們已完全忘記了耶和華。

 

    我們且看看作者在何西阿書中所列舉斥責的罪行——隨意起誓而心無誠實(四12);強暴殺人,接連不斷(四2,五2,六8);祭司結黨,無惡不作(六9,七1);全國上下公然行淫(四211,七4;邪行、欺騙、壓詐(十4,十二7);拜偶像的罪(四1213,八5,十15,十三2);酗酒(四11,七5);全然棄絕神(四410,八14)。這就是當時以色列墮落的情形!阿摩司時代的犯罪情況已叫人大吃一驚,到了何西阿時代更如江河下瀉,不可收拾;人能想得出的罪行無不全犯上——淫行;酗酒、殺害、偷盜、強暴、殺人、欺騙、拜偶像等等,沒一樣遺漏。不單如此,隨著拜金牛犢的儀式,他們竟然「與妓女一齊獻祭」,以至他們的「女兒淫亂,新婦行淫」(四14)。這樣的情況叫何西阿敏感的心靈被刺透了,他就在耶和華的名下憤怒地斥責他們。

 

陸、本書的重要性

 

《何西阿書》是十二卷小先知書之一。這十二卷被稱為「小先知書」,並不是因為它們的內容比較不重要,而是因為它們的篇幅較短,所預言的範圍也較小。事實上,這十二卷小先知書的預言,不僅關乎以色列和猶大國和它們周遭的列國,並且也關乎那要來的彌賽亞國,所以相當重要。

本書在先知書中有獨特的地位,它列在十二卷之首。本書的信息也特別表明神豐滿的愛,如何成為神百姓的拯救。神愛祂的選民,因此,祂要求百姓必須向祂專一忠誠。雖然百姓的罪行必召來刑罰,然而神最終的目的,是要他們回歸。

 

柒、本書的特點

 

本書以婚姻關係來描寫神與子民之間的盟約:以色列民背約失信,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就如不貞的妻子離開丈夫,歸了別人為妻;但神好像眷愛妻子的丈夫,呼籲不忠的子民與自己重修舊好。作者一方面指責以色列民的悖逆,並宣告亡國的審判;另一方面卻以「慈愛」為全書的重點,表明神對以色列民專一忠誠的愛,並指出神對百姓有同樣的要求。百姓的罪行必會招來刑罰,然而神懲罰的目的是要他們歸回。「慈愛」最高的表達是神藉著先知與妻子破鏡重圓的經歷,表明 仍然疼愛這將要被逐、飄流異處的百姓,並要召回他們,與他們重新訂立永遠的盟約。先知能充分地帶出這個感人的信息,是因為他從戲劇性的婚姻經歷中親自體驗到神的感受和憐恤,以致全書的信息顯得更尖銳、強烈和懇切。

體裁

一、本書中先知的話語充滿了慈愛和溫柔,很能反映出神的心意。當他想到以色列在各方面趨向墮落,他的語氣和音調帶著憂鬱;當他想到神的慈愛和將來以色列的復興,他的語氣和音調又轉向喜樂。

二、何西阿的著作比一般先知的著作更含有詩意。除了一章、三章純是散文外,其餘的部分都是有韻律和節奏的詩體文。

三、本書中有很多的表記、象徵、和動人的隱喻。

──倪柝聲《聖經提要》

 

捌、本書與其他聖經書卷的關係

 

何西阿與阿摩司,約拿是同一時期作先知的,阿摩司是論選民受罰;約拿是論外邦悔改;何西阿則論主的救恩。這三卷書的要旨是緊緊相連的,按歷史的經過,也是相適合的。正如選民因悖逆受罰,救恩就臨到外邦人;等到外邦人的日子滿足時,神必重施恩給那如同淫婦的雅各家,將他們收回;即如何何西阿再收回淫奔之婦相似。

         本書與阿摩司書的寫作時間和背景大致上相同,都是針對北國的罪惡,但信息的重點則略有分別:後者較注重社會的不平等和富人的剝削暴 ,而本書則較注重道德、宗教和政治上的問題。──《串珠聖經註釋》

        何西阿書和新約聖經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的主也特別重視本書;祂曾兩次引用它的話說明神的心意-‘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九13,十二7)還有好幾處本書中的話直接的或間接的被引在新約聖經裡。例如:一章九、十節和二章二十三節,比較羅馬九章二十五、二十六節和彼前二章十節;十一章一節,比較馬太二章十五節;十三章十四節,比較林前十五章五十五節。

 

玖、鑰節

 

        「後來以色列人必歸回〔或譯:回心轉意〕,尋求他們的神──耶和華和他們的王大衛。在末後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歸向耶和華,領受他的恩惠。(5)

        「以色列的驕傲當面見證自己。故此,以色列和以法蓮必因自己的罪孽跌倒;猶大也必與他們一同跌倒。」(5)

        「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啊,我怎能棄絕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瑪?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轉意,我的憐愛大大發動。」(十一8)

        以色列啊!你要歸向耶和華你的神;你是因自己的罪孽跌倒了。」(十四1)

        「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他必如百合花開放,如黎巴嫩的樹木扎根。他的枝條必延長;他的榮華如橄欖樹;他的香氣如黎巴嫩的香柏樹。曾住在他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穀,開花如葡萄樹。他的香氣如黎巴嫩的酒。以法蓮必說:我與偶像還有甚麼關涉呢?我──耶和華回答他,也必顧念他。我如青翠的松樹;你的果子從我而得。」(十四4~8)

 

拾、鑰字

 

        「歸回,歸向」本書提及十五次(7;三5;五415;六111;七1016;八13;九3;十一55;十二6;十四27)

 

 

【何一1何謂何西阿書?作者是誰?】

答:1 何西阿書Book Of Hosea,是舊約聖經十二卷小先知書之第一卷,(何西阿書至瑪拉基書)。所謂小先知書,並非因其內容價值次要,或是先知地位較低,乃因各卷之篇幅較短而言。本書要義,乃是論到以色列的卑賤,葉主,從邪,可怕的墮落,受罪的刑罰,悔改的呼聲,以及未來的復興。書中先知的話,充滿了憐憫,溫柔,熱情,與愛心,反應出神的慈愛和恩惠。故本書是以宣傳神的慈愛為主旨,它與新約聖經有很密切的關係。主曾兩次引用本書「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何六6;太九13;十二7)以教責法利賽人。另有多處話語被新約聖經直接或間接的引用。(何一910;二23;羅九2526;彼前二10;何十一1;太二15;何十三14;林前十五55)。可見本書價值之重要。

2 本書是所有先知書中比較難讀的書。考其希伯來原文,斷續不順,生硬滯澀,使初讀者不易看出它的意義和次序,但比一般先知的著作更含有詩意。除第一、三章純是散文外,其餘部分是含有韻律和節奏的詩體文。書中有許多表記、象徵和動人的隱喻。其預言的信息物件,是向北方十支派所組成的以色列國而發的。提到以法蓮有36次。這名字代表以色列國,因他是十支派中最強盛的支派。提到以色列有43次,而猶大一名僅出現14次,這名字是代表南方兩支派所組成的猶大國。對於耶路撒冷則未提過一次,從賽際上言,本書是為背道的子民所寫一本論到悔改的書。

3 本書為備利Beerah(意耶和華的井)之子,北國以色列先知何西阿Hosea(意拯救)於撒瑪利亞所寫,約自主前785725年,其內容所包括的時間約有60年。他生於以色列國末後的四十年中。身經猶大王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的時候,作先知說預言(何一1)。他與以賽亞,彌迦,阿摩司為同時代的先知,比阿摩司較幼,比以賽亞,彌迦年長。當時親眼目睹以色列國的迅速衰敗,只有他與阿摩司同時對以色列國發出預言,但他比阿摩司的工作更為困苦。可謂飽經憂,歷盡艱辛。雖一本真神之愛,力勸以色列人離罪悔改歸神,但他們一直不肯悔改,仍在敬拜可憎邪淫偶像的罪中。越陷越深。

4 何西阿乃約書亞的原名(何一1;民十三8;書一1),在聖經中有五個與他同名的人,有譯為何細亞者(代上廿七20;王下十五30;尼十23)。本書作者何西阿,他作先知比任何前期先知時間為久,經歷王朝最多。當時在以色列列國為王的耶羅波安之後,還有撒迦利亞,沙龍,米拿現,比加轄,比加,及何細亞等六王。不過這些在神眼中都是惡王,促使以色列國走向滅亡之路,(參王下十五—十七章)。何西阿可能因此未提記他們的名字。何西阿受神的吩咐娶一淫婦歌蔑Gomer(意完全,熱。何一2 3)為妻,先後生子耶斯列Jezreel(意神栽種的,何一4,二22),生女羅路哈瑪Loruhamah(意不蒙憐憫,何一6),又生子羅阿米Lo-Ammi(意非我民,何一9)。這個家庭之妻子兒女的名字,對於以色列皆含有重要的預言。據說何西阿在晚年的時候,遷至猶大國內退休,他的後部作品,(十二—十四),乃完成於此時此地,在以色列亡國之前。年約九十歲左右去世。——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上)》

 

【背景】當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何西阿仍然作先知。亦即是說從耶羅波安二世到亞述入侵中的五十年,何西阿仍活在北國,作神的出口,因為亞述是在希西家作猶大王時來攻的(賽三十六章)。何西阿開始作先知的時候,必是在耶羅波安朝統治的末期。(參何一1

         從耶羅波安二世起直到被擄為奴這中間一段時間止,是以色列歷史中最黑暗腐敗的了。隨著耶羅波安二世的駕崩和他兒子的被殺,耶戶的王朝亦完結了(參王下十30;十五812)。我們若說北國諸王中有任何一個說得上是神所膏立的,亦只有耶戶一人,其後諸王大多是弑君篡位的。撒迦利亞只作王一年半,就給沙龍殺了;他作王不到一月,米拿現暗殺了他。到米拿現的兒子比加轄作王,在位不久也給比加殺了;最後,比加也被以色列最後一個王河細亞暗殺而奪位。這一段時間確是恐怖的,「向王盡忠」這類操守簡直是不存在的。朝廷上下均是陰謀重重,危機四伏;無政府狀態的混亂及恐懼隨處可見。

         道德上及屬靈上的情況比較政治上的更差。自從耶羅波安帶領十支派離開大衛家,北上建都自立以色列國,在伯特利敬拜金牛犢就一直成為他們的網羅。起初這只金牛犢還算是代表耶和華的,但不久這偶像本身就成了敬拜的物件。耶和華被拋到九霄雲外了。結果金牛犢就成了各種偶像邪神的踏腳石,都跑到以色列的宗教去。後來再加上以色列王與外邦勢力的聯盟,敘利亞和腓尼基許多淫亂的宗教亦乘虛而入;一切敬拜自然界的宗教如巴力和亞斯他錄,開始寫進以色列的宗教史。許多叫人聽了也覺嘔心的邪教行為,像獻兒女為祭和在廟堂的淫行,也在以色列中公然舉行,他們已完全忘記了耶和華。

         何西阿時代以色列墮落的情形如江河下瀉,不可收拾。人能想得出的罪行無不全犯上——淫行;酗酒、殺害、偷盜、強暴、殺人、欺騙、拜偶像等等,沒一樣遺漏。不單如此,隨著拜金牛犢的儀式,他們竟然「與妓女一齊獻祭」,以至他們的「女兒淫亂,新婦行淫」(14)。這樣的情況叫何西阿敏感的心靈被刺透了,他就在耶和華的名下憤怒地斥責他們。——巴斯德《歸納性研經》

 

【本書之特徵】讀何西阿書時,我們很容易就發現前三章是同屬一組的,而其餘十一章又是另外一組。前三章都是敘事體,而其它的則是何西阿先知的講章。還有,前三章是一種喻意式的敘事體(這不是說所敘之事非真實,乃是說所敘之事有雙重的意思)。本段所說先知的妻子歌蔑;他們的三個兒女,耶斯列、羅路哈瑪和羅阿米;先知悲慘的婚姻生活,全是喻指耶和華和以色列的關係。綜觀本段,整個敘述時續時斷,文體卻是極之順暢易讀的。

         從四到十四章就不同了。這段沒有喻意,也沒有敘事,文意的邏輯也不是十分明顯易見的。因此一些批評家說這一段是「一些講章、回顧、請求、譴責、諷刺、述史和應許等的組合。它們之間沒有什麼邏輯的關連,因此也很難分成段落;它們各成一組,其言詞之苛峻入骨,是別的書難以比較的。此段沒有什麼韻律,也沒有條理分明的辯論;作者情感之逼切,似乎連希伯來詩簡短的平行法也覺得冗長累贅,而要連珠炮發的把他心中擁塞的話立刻說完。」——巴斯德《歸納性研經》

 

【先知何西阿】何西阿是主前第八世紀四大先知之一。在同時代中,依先後有阿摩司、以賽亞、彌迦。照聖經目錄,何西阿書在以賽亞之後,或在「大先知書」之後。這書列于「小先知書」首端。其實大小先知之分,並非在其重要性,而在篇幅之長短。在希伯來文(巴勒斯坦)正典中,大小先知均為「後先知書」,而小先知書原稱「十二卷」,作為一整冊。而以何西阿書為首卷。可能何西阿書在十二卷中篇幅較長(共十四章,除撒迦利亞書之外,最長的一卷),時間較早(最早應為阿摩司書)。

         何西阿是愛的先知,因為他所宣講的信息,其中的要旨是神的慈愛。他對神的愛有非常深邃的體驗。神讓他經受婚姻家庭的悲劇,以致他能現身說法,將他渴求的真實的愛表達出來。在他先知的意識中,充滿了神慈憐的情緒。何西阿書確實是眼淚的產物。──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何西阿姓氏與出身】何西阿是一個普通的希伯來名字,原意為「拯救」,字源的涵義是「寬闊」。摩西的助手約書亞,原為何西阿(民十三816,摩西的命名)。以色列北國最後的君王何細亞也是同名(王下十五30)。

         他是備利的兒子。根據拉比傳統的說法,備利即備拉,是流便支派的人(代上五6)。有人以為他是以法蓮人,因為在大衛王的官長中,有管理以法蓮人的何細亞(代上廿七20)。

         何西阿是北國人。他對北國的處境十分熟悉,與外邦交往的情形也洞悉。他對北國有十分熱切的愛。何西阿久居北國,比阿摩可看得深入。阿摩司只看見北國的統治階級的罪惡,何西阿看到的是北國整個的社會罪狀(參閱四1起、8節起、11-14以及九15)。這是整體的敗壞與衰落。──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何西阿的性格】何西阿是一個安靜內向的人。他多愁善感,情感豐富。他艱苦地體驗神的愛,將心靈獻給神。他痛楚的心靈細嚼著神那無盡的愛。他在整個的傳道生活中,感到無此的寂寞與孤獨,他的妻子使他傷懷,人們也中傷了他。從現實的情況來看,似乎完全沒有希望。但是在一切背後所隱藏的,有神關切的愛,所以他仍舊懷著樂觀,決不失望。完全的愛是除去懼怕的,愛是互相的信託。

         他雖被稱為哀哭的先知,如耶利米一樣,但是他並不軟弱,他有美好的靈性,從苦難中學會順服。他的柔和是因痛苦經煉出來的,他纔會那麼深邃而真切地將神的慈憐表達出來。但是他傳神的慈愛中,道出公義。他有時難免為義怒所激動。在仁慈的心裡交織著恨,他嫉惡如仇。他溫和的心,仍帶出嚴厲的話。他的情緒有時也很複雜,因為在他內心中有交戰與掙扎,不若阿摩司那麼單純與坦率。他的思想實在太有深度了,情緒方面的感受也十分深切。究竟他有堅忍不拔的信念,儘管對目前有那麼陰暗的失望,對前途仍滿懷希望。以色列民族的前途仍是光明的。──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何西阿的工作】何西阿的工作職事,他是為服事自己的同胞與鄉親,不是只是向外地人傳道。他雖然是在公眾的場合,卻有點隱藏在自己生活的圈子中工作。他先知職事的特性是屬靈的,不是偏重道德的。他不是以哲學家的哲理,而是有詩人的氣質,發揮神的慈憐。

         他的蒙召與領受信息,不是在異象中,而是在經驗裡,是十分痛苦的生活經驗。他的經驗是歷史的,有外在的事實,也是心理的,有內裡的感受。他從神所得著的啟示,不是一兩日突然的領受,而是經年累月長期的經歷。他的經受是那麼真實與具體,使他將信息傳出,有堅定的信念。──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本書內容結構】本書內容,大多以其中文體的結構,分為兩大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以及第四章至十四章。這兩部分似乎不很平均,卻有各別的目的。第一部分以先知的經歷為主,第二部分很少以先知個人的事來記述,大多是先知的信息,雖有不同的論點,卻有互相的關聯。

         第一部分記述先知的家庭生活,是關乎他蒙召任職,作耶和華的傳信者。由於他婚姻的悲劇,而體驗耶和華與以色列的關係。第一、二章是連續的,可作為一個單元。從婚姻說起,有兒女,卻在家庭生活中感受一切的痛苦與羞辱,又期望著和好與更新,十足說明以色列民族在歷史中的經歷。有的表像與實際應連在一起,有的卻需要分開。從時間方面來看,過去現在與將來,有的應混為一談,有的卻應分別地解說,所以在內容方面雖然清晰,結構方面卻需要清理,如果重新整理或組織,就很困難了。──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何西阿書》

 

【要旨】本書要旨,是論“主的救恩”。與何西阿在以色列同時為先知的,有阿摩司與約拿。惟阿摩司是論選民受刑,約拿是論外邦悔改,何西阿則論主施救恩。這三卷書的要旨是緊緊相連的,按歷史的經過,也是正適相合的。正如選民悖道受刑,救恩就臨到外邦人。等到外邦人的日子滿足時,神必重施恩給那如同淫婦的雅各家,將他們收回;即如何西阿再收回淫奔之婦似的。——賈玉銘《聖經要義》

 

【何西阿書簡介】

作者:何西阿   寫作日期:約主前710

先知及其時代 我們對先知何西阿的一切認識,都是來自本書卷中的自述。何西阿象同代的阿摩司一樣,是向北國(以色列;有時根據最大的支派稱為以法蓮)說預言,而以賽亞和彌迦向南國(猶大)說預言。何西阿開始事奉的時候,以色列在耶羅波安二世(主前782753年)統治下,物質繁榮和屬靈破產同是她的特色(王下一四23一七41)。審判似是遙不可及的事,但到主前732年,大馬色便落在亞述人手中。在主前722年,以色列首都撒瑪利亞也陷落,百姓被驅逐出境。何西阿所指責的罪行可見於:四2,4,1113;五2;六8,9;七1,5;八14;一○1,4;一三2

何西阿的婚姻 本書的主題是:神對以色列有堅定不移的愛,盡管她仍然對神不忠;這主題信息借何西阿的婚姻經歷生動地描繪出來了。何西阿娶了歌篾之後,竟發覺她是個不忠的妻子。雖然其後兩人分開了,但何西阿仍然持守自己對歌篾的愛(象神對祂的子民一樣),而最後他們終於和好如初。

  有關何西阿的婚姻,學者提出三種觀點:(1)只是一個寓言,書中所描述的並不是一段真實的婚姻;(2)何西阿所娶的是一個妓女,也許是一個廟妓;(3)歌篾在婚後才變成妓女。雖然何西阿可悲的經歷確實闡明神對任性之子民的愛,但我們沒有合理的根據否定這段婚姻的歷史。那麼,到底第2個還是第3個觀點才是正確,也很難斷定。

內容 第一至三章談及何西阿的家庭生活,餘下部分摘錄了他五十年先知生涯裏所講述的信息。預言部分主要有三個主題:百姓的罪、審判必然臨到,以及神堅貞之愛的保證。──《雷氏研讀本》

 

【寫作背景】

 「何西阿」這名字的意思是救恩(與北國最後一個王何細亞同名,又與「約書亞」同字根),有關何西阿先知的生平資料我們知道得極少。 從本書的引言 (1:1) 得悉他是在北國耶羅波安二世作王的後期(約在主前七六○年間)開始作先知,直至北國亡國前後(約主前七二○)為止。當時在南國作王的有烏西雅(七八三至七四二)、約坦(七四二至七三五)、亞哈斯(七三五至七一五)和希西家(七一五至六八六或七)。

 同期的先知則為阿摩司、以賽亞和彌迦。

  我們可從兩方面確定何西阿是生長在北國的先知:

 1 本書經常提及北國的地方,如撒瑪利亞城、伯特利(即伯亞文)等;

 2 作者以「我們王」(7:5)稱呼撒瑪利亞的君王。

 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期間是南、北國分立後最強盛的時代,(參阿摩司書寫作背景)。他死後國家一片混亂,謀朝篡位之事迭起 (王下15; 7:7, 16)。與此同時,亞述王提革拉昆列色佔領中東一帶。以色列無力對抗,政策舉棋不定或投奔埃及、或向亞述進貢(7:11; 12:1)。

 當時的社會極其腐敗(參阿摩司書寫作背景),在宗教方面,以色列民雖然仍向耶和華獻祭,但同時亦隨從迦南人的風俗去敬拜巴力。巴力是迦南地的風雨神,被視為掌管諸生物繁殖之主宰。以色列人在敬拜巴力時行淫(4:13-14),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才能控制大自然的生產力,帶來生育和雨水,使土地豐收,人畜繁衍。因此當時淫亂的風氣大行其道。──《串珠聖經註釋》

 

【主題特色】本書以婚姻關係來描寫神與子民之間的盟約:以色列民背約失信,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就如不貞的妻子離開丈夫,歸了別人為妻;但神好像眷愛妻子的丈夫,呼籲不忠的子民與自己重修舊好。作者一方面指責以色列民的悖逆,並宣告亡國的審判;另一方面卻以「慈愛」為全書的重點,表明神對以色列民專一忠誠的愛,並指出神對百姓有同樣的要求。百姓的罪行必會招來刑罰,然而神懲罰的目的是要他們

歸回——「慈愛」最高的表達是神借著先知與妻子破鏡重圓的經歷,表明 仍然疼愛這將要被逐、飄流異處的百姓,並要召回他們,與他們重新訂立永遠的盟約。

   先知能充分地帶出這個感人的信息,是因為他從戲劇性的婚姻經歷中親自體驗到神的感受和憐恤,以致全書的信息顯得更尖銳、強烈和懇切。

   本書與阿摩司書的寫作時間和背景大致上相同,都是針對北國的罪惡,但信息的重點則略有分別:後者較注重社會的不平等和富人的剝削暴 ,而本書則較注重道德、宗教和政治上的問題。——《串珠聖經注釋》

 

【何西阿書】

何西阿是和以賽亞同時代的先知,一個在北(北國以色列),一個在南(南國猶大),互相輝映。

何西阿在政治與社會的黑暗中,以無比勇氣作獅子吼(十一10),傳達天父嚴厲的責備和促民回轉的慈愛呼喚;又如燃燒的火把,讓全國上下看清他們的愚昧,離棄木石偶像,專心倚靠“賜五穀、新酒和油”,也使百合花盛開、香柏樹發旺的生命的主。

北國在耶羅波安二世銳意經營下,失土收復,商貿鼎盛。人民物質生活富裕之餘,忘記了造他們的主(八14),更忘記了有責任照顧的貧苦人。社會上恃強淩弱、驕奢淫逸;朝廷中篡奪頻生,政治腐敗。表面的繁榮下面,國基已開始腐爛;在亞述、埃及的覬覦下,國勢岌岌可危。

而這危機的根源為國民離棄正道,隨從異族拜偶像的邪淫風俗,作為立國基礎的道德與靈性生活嚴重解體。有責任納民於正軌的祭司、君王和民間領袖,自己也陷在陰謀、搶掠和虛謊的罪惡中(六710)。這個由耶和華神從埃及奴役中拯救出來的民族,現在卻甘心落入另一種奴隸之境,不見絲毫悔悟。

本書雖不斷宣告神的忿怒和譴責,但信息的中心則是天父寬容的大愛。何西阿以身歷的家庭悲劇——娶了一個不貞的妻子歌篾,來生動展示神對靈性上不貞的以色列民仍有不變且永遠的慈愛。

何西阿是一位樂觀且積極的先知,在神審判和刑罰的陰影中,他能跳越北國就要面臨的國破家亡的局面,看見悔悟帶來的希望,宣佈被擄異國的民有一天會回歸故土,重新與神立永遠盟約的信息。他也象以賽亞為人類歷史走向的美麗遠景而歌唱:折斷弓刀、止息爭戰,大自然與人將生活在一片和平中(二18)。

他是聖經作者中第一位用婚姻來象徵神和祂子民親密關係的人;後來新約也把教會比作基督的新婦,以說明天父對祂子女永遠的愛;信靠祂的人可以生活在祂的仁義、公平、慈愛、憐憫和誠實中(二19)。──《啟導本註釋》

 

【參考資料】

一、          本書作者與寫作時期

何西阿(此名原文有“拯救”的意思)是在北國以色列工作的先知,生於耶羅波安第二在位時(主前793753年),但生卒年月不詳。父親備利或業商,薄有貲財;但有許多學者認為他可能是祭司。何西阿的家鄉可能是以法蓮或瑪拿西的一個城市,幼年受有良好教育,智慧過人。本書幾乎是唯一關於他生平的資料來源,從一1所記南國猶大的四個王,可知他從事先知的侍奉工作歷時近四十年。書中雖未提《以賽亞書》七1和《王下》十六章所記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攻掠加利利和外約但的事,他一定身歷其境,並目睹國破家亡和首都撒瑪利亞的淪陷。

書中所記預言顯然為他目擊國勢阽危而發,並且不惜娶淫婦,又藉所生子女的名字來警告當道者和國民遠離惡行。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北國人民終遭被擄命運。從書中以南國四王(烏西雅以迄希西家)紀年(一1),及一再提到猶大,此書很可能寫於北國淪亡之後(主前722年)。至於是否為何西阿逃到南國之後自錄其言為他的門徒所記,我們無法知道。

本書是舊約先知書中唯一的一本出諸北國先知之手的著作。何西阿很可能與另一先知阿摩司同時或緊接其後在北國工作,南國此時的先知為以賽亞,一北一南互相輝映。

二、          時代背景

何西阿誕生于耶羅波安第二作王的時代,耶羅波安為北國耶戶王朝的第四代王,於主前793年繼其父約阿施登基,在位41年。此人仿效北國第一任王耶羅波安的劣行,迫舉國拜金牛犢(王下十四2324),陷入拜偶像的大罪中。但從外表看,他可說是北國末期一位頗具雄才偉略的王。他忠實執行其父的攘外政策,北攻敘利亞(亞蘭)獲全勝,奪回大馬士革和哈馬口;並收復外約但從黎巴嫩到死海的大片土地(王下六14;十四25)。摩押和亞捫這些轉投敘利亞懷抱的番邦,也在他手上奪回(摩一13;二13)。

軍事上的勝利,各國的貢物,益增王族、貴胄和富戶的氣焰。在物質生活上,北國正經歷建國以來空前未有的繁榮和商貿的擴展。城市的享受吸引了不少農業人口脫離社會經濟基礎的農村,來到城市工作。一方面是從事商業的中產階段興起,生活富裕,一方面是貧苦大眾人數的劇增。這是統治階層只圖個人享受揮霍,罔顧大眾利益的結果,農民大批放棄耕地,來到都市找尋一枝之棲。貧富極端懸殊的現象成為日後亡國的一大造因。

聖經用如下的話記載此時富人生活:“你們躺臥在象牙床上,舒身在榻上,吃群中的羊羔,棚裡的牛犢。彈琴鼓瑟唱消閒的歌曲。…以大碗喝酒,用上等的油抹身,卻不為約瑟的苦難(指北國百姓的苦難)擔憂”(摩六46)。而貧苦人的生活則是:“為一雙鞋賣了窮人”,“用一雙鞋換窮乏人”(摩二6;八6)。窮苦人窮到要賣身來換一雙鞋穿,但無人憐憫!政治上貪污普遍,社會上酗酒、荒淫、仗勢欺壓貧弱的事層出不窮,無人過問。

先知何西阿目睹時艱,預見此種表面物質繁榮而內裡根基日腐的現象,將招來不可收拾的大災難;認為這是國民道德忝墮,遠離耶和華神的訊捷的結果。因為在宗教生活上,以色列人此時所敬拜的已不是注重公義、聖潔和慈愛的耶和華神;而是與淫亂、腐敗結不解緣的迦南偶像(八5;十56;十三2),其中最主要的為農神巴力,被尊之為控制風雨、掌握生育的神,而以建造在但和伯特利的金牛犢和壇當作國民拜巴力的中心(王上十二28)。祭祀的儀式和縱酒、公開行淫、狂烈的舞蹈,以及兇殘野蠻的動作不可分。以民拜巴力時行淫,認為可藉此促進生育、帶來魚水和豐收季節。這當然是耶和華神所絕對憎厭的事。這種偶像崇拜所帶來的淫亂放蕩和酗酒無度的社會風氣,正在腐蝕一個國家的靈魂,加速末日的來到(四6;十三章)。

北國末期的歷史十分悲慘。先知何西阿工作的年月中,王朝篡奪頻仍,短短25年,先後有四王為權臣所弑,並僭奪其位(王下十五8~十七41;及舊約歷史年表),而何細亞且戰敗被擄,只有米拿現一人能由其子比加轄繼位(王下十五22)。後亦為權臣的兒子比加所殺。亞述在野心勃勃的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治下,發奮圖強,立志擴大版圖;乘機侵入北國奪占其大半土地,並擄去其地居民。以色列國被迫局處以法蓮和瑪拿西(河西)一隅(王下十五29)。新王何細亞本已進貢亞述,旋圖聯埃及以抗亞述。亞述王撒縵以色率大軍南下,攻陷撒瑪利亞,洗劫全國,並擄去其民。北國果如何西阿所說,先是“在怒氣中將王賜你,又在烈怒中將王廢去”(十三11),然後是“流血接連不斷”(四2),終至“王必滅沒,如水面的沫子一樣”(十7)。

三、          本書內容

先知何西阿的責任是呼喚走在死亡之路上的國民回頭,遵守他們的祖先在西奈山與神所立的約,因他們曾答應信守神的誡命,成為祂的子民(十一1;參出四22;二十章),他強調以色列人與神的親密關係有若妻子之于丈夫(二7,16,19)。做神的兒女是出自神的恩典;但神悅納人發自內心的敬愛,就象新婦愛慕良人一樣。

何西阿不惜用自己的婚姻關係來生動傳達以民應忠於耶和華神的信息。他和女子歌篾結婚這件事,有兩種解釋:一說是她嫁給何西阿時本為良家女子,但後來才有不貞的行為;一說是她本為廟妓,何西阿娶此妓女為妻。無論那一說為真,這樣的事發生在先知身上,對社會人心不能不是當頭棒喝,因為對神不忠等於犯了靈性上的姦淫罪(四1314;五4;九1)。

他與歌篾生的子女各以耶斯列、羅路哈瑪和羅阿米起名,表示神對以民的不悅,不再要他們作自己的子民(一49)。歌篾棄夫別戀以後,何西阿又用重價將她贖回,要她痛改前非,允再娶之為妻(三章)。他藉此事向以民說明他們雖遠離神偏行己路,慈愛的神仍信守祂立的約,呼召他們歸來。

本書其餘的部分(四~十四章)是先知的勸誡和警告,是他從耶羅波安第二晚年開始直到主前722年前後所說預言的綜合記錄。用詞鋒利有力,本神賜大勇毫不保留傳達神的譴責、刑罰的警告和愛的呼喚,促以民速速離棄偶像,回歸真神,以逃滅亡命運(六,十四章)。──《啟導本註釋》

 

重要資料

要  旨:

展示神對祂犯罪子民的愛

作  者:

備利的兒子何西阿(“何西阿”意為“拯救”)

寫作對象:

北國以色列和各地神的子民

寫作時間:

約公元前715年。所記載的事件約發生在公元前753715年間。

背  景:

何西阿開始事奉時,正值耶羅波安二世統治的晚期,人民物質豐富,但道德墮落。上層社會盡享福樂,卻壓迫窮人。何西阿講預言的時間,稍稍延續到公元前722年撒馬利亞淪陷後。

鑰  節:

耶和華對我說:“你再去愛一個淫婦,就是她情人所愛的;好像以色列人,雖然偏向別神,喜愛葡萄餅,耶和華還是愛他們。”(3:1

主要人物:

何西阿、歌篾和他們的孩子

主要地方:

北國以色列、撒馬利亞、以法蓮

特  色:

何西阿運用了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形像來比喻,如:用丈夫、父親、獅子、豹、母熊、露水、雨等來比喻神,用妻子、病人、葡萄樹、葡萄、初熟的果子、欖橄樹、產婦、早晨的雲霧、糠、煙氣等來比喻以色列。──《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