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哈巴谷書第一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先知與神之間的對話()

   一、引言(1)

   二、先知問神為何讓惡人得勢(2~4)

   三、神答覆說祂要藉迦勒底人懲罰猶大(5~11)

   四、先知再問神為何讓惡人懲罰比他公義的猶大(12~17)

 

貳、靈訓要義

 

【公義的神為何容許惡人得勢()

   一、義人的不平(2~4)

         1.不明白神為何不聽禱告(2節上)

         2.不明白神為何不施拯救(2節下)

         3.不明白神為何不理罪孽和強暴的事(3)

         4.不明白神為何容讓公理不彰(4)

   二、神啟示祂對選民犯罪之懲治(15~11)

         1.神啟示祂的心意(1)

         2.神慨歎選民的不信(5)

         3.神要使用殘忍的迦勒底人來懲罰選民(6~11)

               (1)佔據選民居住之地(6)

               (2)任意妄為(7)

               (3)攻無不克,無法抵擋(810)

               (4)為行強暴而來(9)

               (5)因褻瀆而顯為有罪(11)

   三、對神使用迦勒底人懲治選民表示不解(12~17)

         1.聖潔的神為何使用更邪惡的迦勒底人來懲治選民(12~13)

         2.公義的神為何任令迦勒底人對選民為所欲為(14~15)

         3.忌邪的神為何容忍迦勒底人以侵略所得敬拜偶像(16~17)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以斯帖記註解》

 

叁、其他綱目

 

【講題一:神不聽禱告是因為不信】

經文:哈1:1-11

引言:神啊,為什麼?為什麼不聽我的呼求?(參雅4:1-4)。

   一、神默示信息 1

         1.先知。先知或先見,即神的發言人、說話者,傳達神的資訊。

聖經中最早出現的先知是亞伯拉罕,他是神所膏立所認定的先知。(參創20:6-7)。米利暗是女先知(出15:20),摩西是先知(申18:1534:10),等等。

先知有真有假,不是所有稱為先知的都是從神而來的。(參申18:19-22)。例:哈拿尼雅是個假先知。(參耶28:12-17)。

要防備假先知。(參太7:15)。如何分辨假先知呢?(1)假先知的靈,(參亞13:2-3;約壹4:1-3;啟16:13-14);(2)有羊的外表,裡面卻是殘暴的狼,(參太7:15-20);(3)要起來顯大神跡、大奇事,迷惑人,(太24:11,24;可13:22);(4)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參彼後2:1)。(5)假先知的結局,(啟19:2020:10)。

         2.哈巴穀。他是誰?什麼人?

哈巴谷除了哈巴穀書所提供的資料以外,我們對他本人一無所知。在他生活的年代,是在迦勒底人興起之前(參哈1:6),約雅敬作猶大王的時候。他作先知的任期,約在主前605589年之間。他是個富有憐憫的人,他深深關切社會的不公,他的禱告(哈三)更顯出他的敬虔和對社會的關懷。

         3.所得的默示。這是先知傳達資訊的關鍵,是神親自將祂的旨意啟示給先知哈巴谷的。(提後3:16-17)。

先知是有神默示的人;若沒有神的默示,那就是沒有先知,或是假先知。

真先知是為神說話的人,他必須是先從神得著話語默示,才有資格向人傳遞神的話語。在今天的教會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隨意傳遞“神的話語”了,其實他們從來就沒有過神的默示,這豈不就是假先知嗎?。出於神的默示,必須是聖靈的工作。意思就是說,神所默示的人,必須是被聖靈充滿的人,因為真理是出於聖靈。(參約16:13-15;約壹4:6)。

   二、神靜默無聲2-4

         1.禱告,神不應允。2節,先知感到非常的困惑,神為什麼不應允我的禱告呢?

               (1)耶和華啊!我呼求禰,禰不應允,要到幾時呢?(參詩39:12-13)。神還是靜默無聲。我就是迫切地向祂呼求,卻仍得不到祂的回應。

               (2)我因強暴哀求禰,禰還不拯救。(耶11:14-15)。先知對神遲遲不伸手制止不公正的暴力行為感到困惑。但我們要相信,祂所作的一切,都是絕對公正的。(參出34:6-7)。

         2.罪惡,神不理會。3節,為什麼呢?真不明白神為什麼容許人世間有邪惡存在?

               (1)為什麼?明明看見罪孽、奸惡而不理會呢?任由罪孽、奸惡橫行,不予干涉?聖潔的神竟容許選民處於罪中而無動於中。(參民23:21)。弟兄姊妹們,你有過這樣的困惑嗎?是不是恨不得馬上要除掉那些作惡的,滅絕那些奸詐的?而神呢?為什麼容許奸惡的存在?

               (2)毀滅和強暴在我面前,又起了爭端的相鬥的事。(參結39:23-24;詩13:1-6)。

真不明白公義的神為什麼會容許罪惡繼續存在,為什麼不懲罰犯罪的猶大人。神希望我們在懷疑、掙扎時也到祂跟前來。(參結18:3133:11)。

         3.律法,人已放鬆。4節,這就是神不理會的主要原因。

在今天,不公平的事依然經常發生,但切記不要妄生懷疑,甚至抗拒神。相反,我們應該細察神對哈巴穀所說的話,因為祂有祂的長遠計畫和目標(5-11)。縱使我們未必完全明白祂的用意,但也應知道祂所作的都是絕對的。

               (1)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律法規條逐漸變成形同虛設,已經不具任何約束力,公理正義也不被人們尊重了。

               (2)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義人受制于惡人,反而動彈不得。因此,明顯地導致顛倒是非曲直,全然沒有公理正義了。(參賽5:20)。

雖然有許多的顛倒是非曲直的事為斷發生在你身邊,你也不要妄自生疑,抗拒神,你要知道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等祂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12:20)

   三、神回答問題5-11

         1.我行事,你們總是不信。5節,神要行什麼事,猶大人總是不信呢?

               (1)你們要向列國觀看,大大驚奇。

神的行為,列國都相信了,而你們還是不信。這就是猶大人(屬神的子民)的心剛硬。例:耶穌醫治枯乾萎縮人的手時,就能體現出他們的心剛硬。(參可3:1-6)。

               (2)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

神要行什麼事呢?根據使徒行傳1313-41節記載,保羅和他的同工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的講道中得知,神要行的這一件事就是指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界,受死、埋葬、復活、升天,以及祂的再來。

         2.我必興起迦勒底人。6節,神為什麼要興起迦勒底人?

迦勒底人:是亞伯拉罕的兄弟鶴拿之子基薛的子孫。(參創22:20-22)。後來在拿布巴拉薩(主前六二五至六○五年)領導之下強盛起來,建立新巴比倫帝國。他們是殘忍暴躁之民,是十分兇猛與暴虐的,行動強暴而急速,橫行各地,(參賽8:8),以掠奪的暴行為能事。佔據別人的地方,統制列國,是兇暴侵略的行為,對於猶大更是無限的威脅,使以色列驚懼不已。

         3.迦勒底人是神教訓猶大人的工具。6-11節,這段就是描述迦勒底人的兇惡懷形。

               (1)他的性情:殘忍暴躁,衝動殘酷,快速兇猛。

               (2)他的擴展:通行遍地,佔據那不屬自己的住處。即橫行各地,侵略別國,到處殘殺無辜,掠奪別人的財寶。

               (3)他的威力:他威武可畏,判斷和勢力都任意發出。他們兇悍可怕,唯我獨尊,因此任意妄為,無法無天。

               (4)他的形容:比豹更快,比豺狼更猛,如鷹抓食。他們的馬兵向前衝殺既快

速又兇猛。

               (5)他的堅定:他們的臉面兇惡可怕,像東風聚集塵沙一般,將數不盡的俘虜帶走。

               (6)他的狂傲:譏誚君王,笑話首領,嗤笑一切保障,築壘攻取。他們狂妄自大,鄙視並嘲弄外國的君王和領袖人物。攻城如探囊取物,無堅不摧,因此輕視並嗤笑敵人的防禦工程。

               (7)他的罪惡:他以自己的勢力為神,像風猛然掃過,顯為有罪。以他們的力量為豪,視武力就是一切,認為強者可以任意予求予取,所以不必依靠神,自己就是神!

惡人誇勝是暫時的,不敬虔人的喜樂不過轉眼之間。(20:5)

── 毛南春陽

 

【講題二:守望樓上的禱告】

經文:哈1:12-2:1,(參結3:16-18)。

引言:第一個問題是,神啊!為什麼?為什麼不停止在猶大的罪惡?(哈1:2-4)第二個問題,神啊!怎麼可能如此呢?

   一、我要求問耶和華 12-14

         1.耶和華我的神是——。12節。祂不但以色列的神,更是我個人的神。

               (1)祂是我的聖者。(啟16:5-6)。表示我個人要分別出來,歸祂為聖。(參出28:3632:37;彼前1:15-16)。

               (2)祂是亙古常在者。(詩90:1-293:1-2)。祂既是亙古常在,那麼祂必是永不改變,凡行在祂旨意中的人,祂必拯救他們到底,必不致死。(來7:24-26)。

               (3)祂是堅固磐石。(詩18:1-2)。“禰設立他為要刑罰人”,“他”是誰?“他”就是迦勒底人。耶和華神為什麼要“設立他為要刑罰人”呢?磐石般穩固、永不改變的神,容讓迦勒底人侵侮以色列是為了懲罰他們,使他們知過悔改。這就是說,神往往會以各樣的環境來懲罰、試煉、造就屬祂的子民,使他們知過悔改,信心堅固,堅持到底,最終能夠穿上白衣,進入祂的國。(參伯23:8-17)。

         2.耶和華神的眼目清潔。13節,說明祂是無所不知的神。(詩34:15)。

神既是眼目清潔,不看邪惡,不看奸惡;那行詭詐的,禰為何年看著不理呢?這許多人不明白的事。(參耶12:1;伯12:6;詩37:1)。

         3.我的神,你為何看著不理呢?13-14節,(參詩39:12-1383:1)。

眼目清潔的神不能容忍罪惡的,(見詩5:4-6),而且所行的無不公義,(見詩145:17)。但祂卻允許迦勒底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真是讓人感到困惑。他們拜偶像,至少哈巴穀看來,要比猶大壞得多。那麼,為什麼公義的神會用他們來懲罰猶大呢?容讓他們任意妄為呢?使人好像海中的魚、地上的爬物,毫無保護,也無法自救,輕易地被網住,供宰殺與肉食。

   二、我要弄清其真相15-17

         1.他的計謀:引誘。15節,(詩1:1;摩4:2)。

               (1)他(惡人)用鉤鉤住。罪帶來的死亡猶如毒鉤,(林前15:55-58)。

               (2)他(惡人)用網捕獲。隨從世俗猶如捕鳥的網羅,(出34:12-16;申12:30;路21:34-36;提前6:9;提後2:24-26)。

               (3)他(惡人)用拉網聚集他們。這是迦勒底人對待以色列人,如對待海中的魚和水中爬行的生物一樣,隨意或用鉤鉤注,或用網捕獲,或用拉網大量捕捉。

               (4)因此,他(惡人)歡喜快樂。迦勒底人因為這麼容易就征服以色列人,所以甚覺滿意,且歡喜快樂。

         2.他的生活:享福。16節,(參賽10:12-14)。

               (1)就向網獻祭,向網燒香。迦勒底人為戰爭結果沾沾自喜,並且歸功於他們所拜的偶像假神。

               (2)因他由此得肥美的分,和富裕的食物。他們經由戰爭手段取得大片肥美的土地和大量豐富的財寶和糧食供應。

弟兄姊妹,你羡慕和追求這種的享樂生活嗎?可這種生活卻是神所恨惡的罪中之樂呀!(參來11:24-26;詩37:16)。

         3.他的作為:殺戮。17節,惡人是沒有顧惜憐憫之心的,他唯一有的就是殺戮。

               (1)他豈可屢次倒空網羅。意思是,他接二連三不斷地侵略周圍列國,擄掠再擄掠,似乎沒有止境。

               (2)將列國的人時常殺戮,毫不顧惜。這種不顧惜人命,慘無人道,泯滅人性的行徑,他將如何面對公義又聖潔的神呢?(參詩11:5-6)。

   三、我要站在守望所2:1

         1.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參結3:16-21)。

               (1)守望者:誰能勝任守望者的職分?守望者的資格是什麼?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守望者的。只有神所揀選所膏立的先知職分才能勝任守望者,(參賽21:8,11;耶6:17;結3:17),他以守望者的身份,登上城樓的守望台,站在那裡心中迫切地觀看神對他問話的回應(1:12-17)

守望者有兩個重要的任務:一是觀看(敏銳於神的旨意);二是說話(準確無誤地傳達神旨意)。

               (2)守望樓。守望樓通常是一座堡壘,不僅建築穩固,而且獨立高聳,離開熙攘的市區,在郊外的高處,才可有遼闊的視野,能將周圍的情景與動靜,一目了然,看得清楚。

         2.看耶和華對我說什麼話。(參結3:22-24)。——看看神的旨意如何?我所提出的問題,祂是怎樣的回答?

         3.我可用什麼話向祂訴冤(回答我所疑問的)。——即使我的詢問不合理而受到神的譴責,我仍要問個水落石出,直到明白神的真意為止。這就是守望者的心志!因為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參來10:30-31)。

今天,有許多人自稱他是守望者,也有很多人很積極地參與守望,但是真正明白守望者的資格是什麼?守望的任務是什麼?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明白。如果你連守望的意義都不知道,那麼,你守望又有什麼意義呢?

── 毛南春陽

 

【與神對話:哈巴谷預見神對猶大的懲罰】

   一、哈巴谷的傷痛(一1~4

         1、為何神對先知的哀求漠不關心?(一1~2

         2、為何神對罪惡和受苦毫無感覺?(一3~4

   二、神開誠佈公的揭露(一5~11

         1、神懲罰的意圖(一5

         2、神懲罰的工具(一6~11

   三、哈巴谷的兩難(一12~17

         1、為何神實用一個極度邪惡的民族?(一12~13

         2、為何神認可不公正的民族?(一14~15

         3、為何神寬容拜偶像的民族?(一16~17

——《信徒聖經注釋》

 

【為會眾衰敗傷痛的禱告】(一1~412~17

   一、哀求(一2-4

         1、不應允——“我呼求,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

         2、不拯救——“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

         3、不理會——“你為何看著奸惡而不理呢。”

         4、不顯明——你既不應允、不拯救、不理會,“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公理顯然顛倒。”

   二、詰問(一12~17

         1、為何看著不理呢?“耶和華啊,你派定他為要刑法人,設立他為要懲治人。”但是“你眼目清潔布看邪僻,不看奸惡。行詭詐的,你為何看著不理呢?”

         2、為何靜默不語呢?以色列人雖然有罪,但迦勒底人更有罪。“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你為何靜默不語呢?”

         3、為何使人遭遇慘苦呢?為何使人如魚,被人用鉤鉤住,用網捕獲呢?這是為教會之敗亡極痛之禱告。

——賈玉銘《聖經要義》

 

【先知信心的歷程】

   一、他是在極端的困惑之中,但始終沒有放棄信心。

   二、信心使他提出問題,他在等候答案。

   三、他的心中有疑惑,卻不容這疑惑存在裏面。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哈巴谷書》

 

【先知在表達時體會到的真理】

   一、神是公義的,惡人終必滅亡,他不懷疑這個原則,卻難解決時間問題。

   二、神怎會容忍惡人存在,他不同意神的作法,卻相信神的性格。

   三、信心正受考驗,他自己就怕經受不起。因此他感到信心更須堅強,更應有忍耐的功夫。

   四、他的信念增強,也更加清晰。他所信的神有公義,惡人必須受罰,義者也須受代替的苦楚。

   五、神的公義是有聖潔的成分,不會容納罪汙,是有分別的能力,屬祂的必蒙保守。

   六、神是永活的主,從亙古就有。信靠祂的人必不致死,有神生命的恩典,永恆不渝。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哈巴谷書》

 

【當如何接受世界上所發生的事實】

   一、要知道一切事情皆由神掌管。神為何興起迦勒底人呢?每一件事情的發生,皆由神掌管。

   二、神要施行祂的神聖計劃。神有祂美好的計劃在個人、在教會、在家庭中;無論是美滿的,或痛苦的,都是神所計劃進行的。

   三、所發生的一切的事,都是神所定下的時間表。神有一個美好的時間表安排,這個時間表是絕對的,準確的正如你所求的。

   四、神要成就神的國度和神的旨意在我們身上。一切事情的發生,最後的結果,無非叫神的旨意在我們身上成全。叫我們更加愛神,明白祂的旨意的事,更加榮耀祂。並且,叫我們更相信祂;祂的答覆,叫我們更加看見祂的美意本是如此,叫我們用信心去倚靠祂。

── 張子華《末世信徒的通病》

 

【當受到困擾時,怎樣去應付?】

 一、不要把困擾向人多講,否則困擾就越陷越深。

 二、不要急促下結論,要安靜等候神。

         1、要思想神的公義,信實和應許

一章一至十一節講到問題的本身。但十二節忽然插入先知的一句話,這話有非常重要的屬靈教訓;就是想神信仰中不變的原則。神的永恆,公義,和慈愛;祂有豐的憐憫和無盡的恩典。要思想神的信仰,神不變的原則;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2、要禱告將問題交託給神

先知告訴我們,我們對基本問題有懷疑時,要將問題交託給神,把問題帶到守望台。守望台是觀察軍情的,守望的兵跑到上面,用遠大的眼光警衛城池,今日基督徒也應當這樣看守神的教會。

         3、要等候從神那裏尋求答案

               1)不必怕,迦勒底人不過是神興起的杖,以後神會消滅他們。

               2)義人必因信得生。換言之,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但義人必因信得生。對基督徒來說,我們在世上過生活,有兩條道路,須要選揀其一的:

                     a、信心的道路。

                     b、你自己理智的道路。

── 張子華《末世信徒的通病》

 

【信仰的掙紮】(一117

   一、公理顛倒的世代(14)先知向神呼喊,感嘆神沒有應允他的禱告、不拯救他脫離奸惡,他以兩個「為何」的問題,表達他內心的掙紮。他不明聖潔的神為何看凓信仰的崩潰及道德的衰落卻不採取行動,他忿然呼喊「公理顛倒」以示抗議。

   二、不符常理的作為(511)可是,神的回答卻令先知十分震驚,神竟以殘暴的巴比倫人成為祂刑罰子民的工具。神首先指出祂興起巴比倫人來懲罰子民是祂早已說過的,但子民卻是不信(5);接著,神指出巴比倫人的軍事力量;最後,神更指出巴比倫人會因著「以自己的勢力及能力」成為敬拜的對象,而被神追討他們的罪。

   三、真理領受的矛盾(1217)然而,神的回答並不能使先知釋疑。在本段經文中,三個「為何」的問題,正表達他領受真理後,在理性與神學知識上的掙紮。他認識神是「聖者」(12a)、是永在的(12b)、是公義的施行者(12c13a),但這聖潔的神竟用不敬虔的人來對付犯罪的子民(13b);永在的神竟縱容不敬虔的人(13c);公義的神竟任由兇殘的族類肆意攻擊無助的人群(1417),這使他陷入極深的矛盾與掙紮中。先知要繼續禱告,繼續觀看神的作為,他準備再向神對質(二1

——《新舊約輔讀》

 

【神懲罰的工具】(哈一6~11

   一、被巴比倫人毀滅(哈一6

   二、對巴比倫人的描述(哈一7~11

         1、他們的身份。(一7)巴比倫雖然沒有對手,這一個可怕和恐怖的民族,判斷和勢力都任意發出。在別人面前顯得威武可畏,既是,他們高攀自己。他們除了自己以外,並不認識任何法律或審判者;他們藉著殘暴的征服行徑,取得卓越地位和權力。

         2、他們的速度。(一8)耶和華進一步以生動和可怖的比喻,描述猶大的敵人,說這民族的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豹和豺狼都是兇猛、快速和優秀的狩獵者。

         3、他們的成就。(一9)要阻止巴比倫人那簡直是妄想。他們集體為行強暴而來。這個國家動員全軍進行侵略,將取得無可抵擋的勝利。

         4、他們的嘲笑。(一10)巴比倫人信賴自己的力量,嘲笑君王和譏笑首領,他們的習慣是將被俘的首領公開示眾。巴比倫人不僅嘲笑他們的敵人;還嗤笑一切保障(按照字面是「每個堡壘」的意思)。他們嗤笑被害者,以為自己的城堡牢不可破。

         5、他們的褻瀆行為。(一11)巴比倫人改變了他們的心意,不再受任何束縛的向自我毀滅。

——《信徒聖經注釋》

 

【信心的掙扎】(好像神掩面不顧)

   一、公理顛倒的世代(1~4)──兩個「為何」

   二、不符常理的作為(5~11)──神竟以殘暴的巴比倫人成為祂刑罰子民的工具

         1.是神早已說過的,但子民卻是不信(5)

         2.神指出巴比倫人的軍事力量(6~10)

         3.神要追討巴比倫人的罪(11)

   三、真理領受的矛盾(12~17)──三個「為何」

── 黃建磐《時代的呼聲》

 

【人對不公的疑問  (第一章)

   對不義的疑問      (1-4)

         1. 神不聽禱告 (v.1)

         2. 神不理惡   (v.3)

               A. 他常見惡

               B. 神知有惡

               C. 神沒理會

         3. 法律不彰   (v.4) 

   神的回答              (5-11)

         1. 慨歎猶太人不信  (v.5)

               A. 要觀看

               B. 要驚奇

               C. 要相信

         2. 使用巴比倫人懲誡 (v.6-11)

               A. 殘暴的人 (v.6)

               B. 搶掠的人 (v.6)

               C. 勇猛強悍 (v.7-8)

               D. 談笑用兵 (v.9-11)

   對神回答的疑問        (12-17)

         1. 神本是永義的  (v.12)

         2. 神為何使用大惡 (v.12-13)

── 劉銳光《哈巴谷書講義》

 

【第一章綱目】

 壹、神公義嗎?( 1:1-17 

   一、前言:本書是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  1:1

   二、為猶大國中的不義呼求神:神為何容許猶大長期處於不義之中?( 1:2-4   

三、耶和華的答覆( 1:5-11 ):要藉迦勒底人懲罰猶大。

四、第二個疑問:神豈可用殘暴不義的民族來懲罰較公義的民族( 1:12-17 )。

──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因人有限常存疑問  哈巴谷書1章】

   一丶心有疑問向神發問1:1-2

   二丶見罪疑問為何不管1:3-4

   三丶神解疑問是人不信1:5-6

   四丶人的疑問不懂神旨1:7-8

   五丶解決疑問藉著患難1:9-11

   六丶複生疑問靈知膚淺1:12-13

   七丶悲哀疑問懇切求問1:14-15

   八丶神前疑問真心訴苦1:16-17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第一章 祈禱疑難】

神不應允

要到幾時

   一、先知首次疑問

         ()哀求不應

         ()惡人興旺

         ()公理顛倒

   二、神即時的答覆

         ()迦勒底人

         ()刑罰猶大

         ()敵軍強暴

   三、先知二次疑問

         ()比眾更惡

         ()任意枉行

         ()為何靜默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一章  呼求神的先知】

   1) 呼求神不答應、1/2

   2) 奸惡圍困義人、3/4

   3) 興起迦勒底人、5/6

   4) 強暴如狼似鷹、7/8

   5) 為行強暴而來、9/11

   6) 派定為刑罰人、12/13

   7) 惡人比民更惡、14/15

   8) 毫無顧惜之心!16/17

── 郭提多《那鴻書讀經講道輔導題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