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下追求:一至五章
【大綱】── 所羅門作王
一、所羅門祈求智慧(一1~10)
二、神的應允(一11~17)
三、所羅門定意為神建殿(二1~18)
1. 定意為神建殿(1)
2. 挑選工人及督工的(2、17、18)
3. 尋求推羅王希蘭的幫助(3~10)
4. 推羅王的應允(11~16)
四、建殿(三1~五14)
1. 建殿的地點(三1)
2. 殿的尺寸(三2~9)
3. 造基路伯(三10~14)
4. 造殿前的兩根柱子(三15~17)
5. 造銅壇、銅海及洗濯盆(四1~6)
6. 造十個金燈臺,又造十張桌子(四7、8)
7. 建院及院門(四9、10)
8. 造殿中的器具(四11~22)
9. 聖殿完工,把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放在殿的府庫裡(五1)
10.將約櫃放在至聖所裡(五2~10)
11.祭司和利未人供職(五11~13)
12.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五14)
【要點】
一、所羅門王祈求有智慧及神的應允(一1~17)
1. 所羅門接續他父親大衛就登基作王(代上二十九22、23),他的國位堅固,神與他同在,使他尊大。他吩咐以色列的千夫長、百夫長、審判官、首領與族長都到基遍來(1、2)。雖然約櫃在耶路撒冷,但會幕和銅祭壇仍在基遍。因此,所羅門王率領眾首領和官長要在基遍的會幕和祭壇那裡獻燔祭(3~6)
2. 所羅門王獻燔祭的那天晚上,神向他顯現,並對他說,你願我賜你什麼,你可以求(7)。這表明當我們絕對為著神時,就容易有神的顯現,我們就能和神有親密的交通
3. 所羅門不求財富尊榮,不求滅絕敵人,也不求長壽,只求智慧聰明好判斷神的百姓(9~11)。因此,神悅納他的心意,賜他智慧聰明加上財富尊榮是空前絕後的(12)。這表明當我們照著神來祈求時,神能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
二、所羅門定意要為神建殿(二1~18),他的預備有三方面:
1. 仿照他父親大衛數點住在以色列地所有寄居的外邦人,共十五萬三千六百名。使七萬人扛抬材料,八萬人在山上鑿石頭,三千六百人是督工的(2、17、18)。看所羅門所預備的工人,就知道工程的浩大了
2. 請求推羅王希蘭差派一名巧匠,善用金、銀、銅、鐵的巧匠,並精於雕刻的工匠。這人就是但支派婦人的兒子,他父親是推羅人(7、13、14、王上七13、14)。希蘭王所派來的工匠,名叫戶蘭,意思是尊貴的,表明從事神建造的工作使我們尊貴又尊榮。在二章14節說,戶蘭是但支派的人,但支派是拜偶像的,使神的百姓墮落(創四十九16、17,士十八14~31),說他是但支派的人,表明他罪人的身分。在王上七14說,戶蘭是拿弗他利支派中一個寡婦的兒子,父親是推羅人。拿弗他利是復活的支派,也是變化的支派(創四十九21)。這指明有份於神建造的人是罪人,卻又經歷基督的復活與變化的人。他父親推羅人,卻已死亡。表明我們從屬世的源頭學了很多的知識與技能;但我們的源頭死了,如今我們的源頭是神;我們的事奉是憑著神和神的靈,不是我們天然的能力或才幹
3. 所羅門也請求推羅王希蘭給他建造所需的木材,就香柏木、松木和檀香木(8、9、16,九10、11):
a. | 松木:古時猶太人在墓地種松樹。所以,松木表徵釘十字架的基督(二8,王上六15下、34)
|
b. | 香柏木:表徵基督在復活裡的人性,就是表徵復活的基督(二8,王上六10、15上、16、36)
|
c. | 檀香木:又稱烏木,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木材,可作藥材,有香味,又非常堅硬,可以用來作樂器如琴、瑟等(二8,九10、11)。表徵死而復活的基督,在祂拔高的人性裡,既堅剛,又馨香,能醫治並供應我們,使我們的人生喜樂、歡娛又多采多姿!
|
三、所羅門建殿(三1~五14)
1. 聖殿是建在摩利亞山上,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上,大衛王所指定的地方(三1)。摩利亞山就是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創二十二2),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是大衛數點百姓時,耶和華降瘟疫,以致於以色列人死了七萬人,接著大衛就在阿珥楠的禾場上,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大衛在壇上獻燔祭,耶和華悅納祭物,瘟疫就停止了(代上二十一)。所以,聖殿的基地乃是人悔改、獻祭並神悅納的地方。這表明神聖的建造是基於人的悔改,向神奉獻而蒙神悅納!
2. 殿的尺寸(三2~9),聖殿的根基,長六十肘,寬二十肘,都是按著古時的尺寸。摩西所造的會幕長三十肘,寬十肘(出二十六15~25)。以面積而言,聖殿的根基是會幕的四倍大,這指明神的見證(會幕及聖殿),要因人而擴大,因人對神的認識增加而擴大;因人在神聖生命裡的成長而擴大
3. 原會幕的外院子,主要是用銅柱及帷子形成的(出二十七9~19)。帷子的柱子及卯座都是用銅作的,銅柱表徵受神審判的基督成為神建造分別之立場和支撐的力量;帶卯的銅座表徵受神審判的基督成為神建造分別的根基。在聖殿前造了兩根銅柱(王上七15~22,代下三15~17),右邊的銅柱名為雅斤,意思是祂必堅立;左邊的銅柱名叫波阿斯,意為在祂裡面有力量。這表明神要堅立祂的見證,神也要親自加力給祂的見證(腓四13,提後四17)。銅與神的審判有關(民十六31~40,二十一8、9,約三14),殿的兩根銅柱表明基督受了神的審判,祂能成為神居所的力量;兩根銅柱也指明神的見證能站立在這世代中,是經過神的審判的(彼前四17)
4. 又製造一個銅海和十個盆座(四1~6),銅海是為祭司沐浴的,而十個洗濯盆是為獻燔祭時,可以清洗祭物。這表明因基督受神的審判,成功了救贖,祂成為生命之靈,能洗淨我們(銅海為祭司沐浴用的);而生命之靈也能在一切事上光照我們,包括我們事奉過程中與人的來往,應對或接觸;生命之靈要光照我們的存心、動機或意念(獻燔祭所用之物,都在十個洗濯盆裡洗淨)
5. 銅的重量,無法可查(四18),為何這裡特別強調銅的重量,無法可查?聖靈的用意是要告訴我們,我們能成為神的見證,有分於神的建造,這需要不斷的經歷神的審判,無止境的經歷神的審判,在一切大小事上都讓神來經過,讓神的靈來潔淨並煉淨我們,好叫我們成為神的殿,神的家,神的居所,神的見證…
6. 當一切的聖工完成了,所羅門就把他父大衛所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帶來,放在神殿的府庫裡(五1)。這表明我們所有對神的經歷、認識、享受或光照,都該分別為聖,被保守在聖別的範圍中;而不該留著為自己珍賞,自我陶醉…
7. 所羅門王招眾首領到耶路撒冷,安排把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運上來…。祭司、利未人把約櫃運上來,又將會幕的器具運上來。他們獻完了祭,祭司就把約櫃抬進至聖所,安放在兩個基路伯以下…。歌唱的利未人…都一起發聲,聲合為一,頌讚並感謝耶和華神,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聖殿(五2~14)
歷代志下追求:六至十章
【大綱】
一、所羅門作王(續)(六1~九30)
1. 王為民祝福(六1~11)
2. 王的禱告(六12~42)
3. 神的榮光充滿聖殿(七1~3)
4. 王和眾民的獻祭(七4~7)
5. 行奉獻壇的禮七日和守節七日(七8~10)
6. 神的應許和警戒(七11~22)
7. 與希蘭王結盟並建造城邑(八1~11)
8. 獻燔祭以及派定祭司的班次(八12~16)
9. 王的船隊與希蘭王合作(八17、18)
10.示巴女王向所羅門致敬並聆聽他的智慧言語(九1~12)
11.所羅門的富強超越列王,他作王四十年(九13~30)
二、羅波安接續所羅門做王,以色列人背叛大衛家(九31,十)
【要點】
一、所羅門為民祝福與禱告(六1~42)
1. 在所羅門為民的祝福裡(1~11),他強調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親口向大衛王所應許的,也親手成就了(4)。神在以色列的眾支派中,要揀選一城,建造殿宇,成為神的居所。神揀選了耶路撒冷成為神名下的居所,又揀選大衛治理以色列民。大衛雖有意為神建殿,但神要所羅門起來建造聖殿。神對大衛王的話都成就了,聖殿建成了。所羅門王也將約櫃安置在聖殿裡,櫃內有兩塊法版,它們是律法的十誡,也是神與祂百姓所立的約(出二十四3~8)
2. 王在為民祝福並宣告建殿的因由之後,他大伸禱告(12~42)。在禱告裡,他祈求神赦免以色列人種種可能得罪祂的地方:
a. | 若得罪鄰舍(22)
|
b. | 若得罪神,因而敗在仇敵面前(24)
|
c. | 因得罪神,神使天閉塞不下雨(26)
|
d. | 有天災或仇敵犯境(28)
|
e. | 外邦人向聖殿禱告(32)
|
f. | 神的百姓奉差遣去與仇敵爭戰(34)
|
g. | 因得罪神,被神交給仇敵而被擄至外地(36)
|
| 不論上述的任何原因,只要以色列人向神的聖殿禱告,求神就赦免他們。所羅門王祈禱完畢,就有火從天上下來,燒盡燔祭和別的祭,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甚至因神的榮光充滿了殿,祭司都無法進殿(七1、2)。這一切表明神悅納所羅門所建的聖殿,神也悅納他為神的百姓所有的禱告
|
二、耶和華的警戒與應許(七11~22)
1. 這是耶和華第二次向所羅門顯現,如同第一次在基遍向他顯現一樣(王上三4、5)。耶和華第一次向所羅門顯現時,應允給他智慧,好治理神的百姓。第二次的顯現是在聖殿和王宮都建造完成之時,神明確的跟所羅門說,我已經聽了你的禱告,也選擇這地方作為祭祀我的殿宇…。我的子民若是謙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裡…。這表明在新約時代,教會作為神的聖殿,也是被分別為聖,教會的禱告,必蒙神垂聽,神的名,神的心也必永在教會中,因教會是神的家(提前三15)
2. 神應許所羅門,他若遵行神的律例和典章,神必堅固他的國位,正如神和大衛所立的約,所羅門的後代必不斷有人作王(17、18)。神的確照祂所應許的讓南國猶大國一直是所羅門的子孫在作王掌權。其實過程中,也有不少猶大王是拜偶像的,但神總是滿有憐憫,沒有斷絕所羅門的後代作王
3. 當然神也警告所羅門(19~22),若是他們去事奉敬拜別神,以色列人會從美地上被拔出來,聖殿也會被捨棄不顧,神的子民和聖殿都會成為外人的笑談,被譏笑,一切的災禍將臨到以色列人。後來,以色列人的歷史就是如此演變,當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離棄神,事奉偶像…。神就讓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來攻打以色列人和猶大國,並且擄掠聖殿,奪去殿中寶貴的器具…。以色列人的歷史,正如這裡所警告的,神百姓的遭遇令人唏噓!
三、所羅門王與推羅王希蘭結盟(八1~11、17、18)
1. 推羅王希蘭曾在所羅門建殿時,給予多方的協助,除了供應珍貴的木材―松木、香柏木、壇香木,也派了一名工匠來協助所羅門建殿。希蘭王從利巴嫩砍伐樹木,紮成筏子,浮海運到約帕,所羅門再派人從那裡運到耶路撒冷(二3~16)
2. 希蘭也曾送給所羅門一些城邑,所羅門王就重新修築,並派以色列人住在那裡(八2)。所羅門的國力擴展至亞蘭的範圍,他建造曠野裡的達莫,又建造哈馬所有的積貨城(八3、4)
3. 與希蘭王的結盟,也與海權的擴張有關。他要往以東地靠海的以旬迦別和以祿,希蘭王就幫助他,打發熟悉泛海的僕人和船隻到所羅門那裡。雙方的人馬到了俄斐,得了450他連得金子,運到所羅門那裡(八17、18)。他們的結盟使雙方互惠,各蒙其利,所羅門王的國力也就擴張了
四、示巴女王向所羅門致敬並聆聽他的智慧言語(九1~12)
1. 南方的示巴女王聽見所羅門的名聲,就帶了許多貴重的禮物,包括香料,寶石和許多金子,並許多隨行的人一同前來晉見所羅門王。當然她也帶著許多心裡的疑惑而來,希望從所羅門王這裡得到解答。所羅門王對她所問的,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都答上了,沒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王的智慧和知識,令她折服並印象深刻(1~3)
2. 還有王所建造的宮室,席上的珍饈美味,群臣分列而座,僕人兩旁侍立,以及他們的衣服及裝飾…。示巴女王在這裡所見的,所聽到的,的確令她大開眼界…。所以她說,你的群臣,你的僕人,常侍立在你面前,聽你智慧的話,是有福的。耶和華…喜悅你,使你坐祂的國位…。你的神愛以色列人,要永遠堅立他們(4~8)
3. 所羅門預表基督有三方面:
a. | 和平的君,平安王(賽九6,創四九10,來七1~3)
|
b. | 建造神的殿(約二19~21)
|
c. | 講說神智慧的言語(九7,太十二42)
|
五、所羅門的富強(九13~28)
1. 他的財富勝過天下的列王,他每年所得的金子就有666他連得,還有商人進貢的金子,也有亞拉伯諸王的進貢…。他的一切飲器都是金的,利巴嫩林宮裡的一切器皿都是金的…。王在耶路撒冷使銀子多如石頭,香柏木多如高原的桑樹。還有列國進貢的器皿、衣服、軍械、香料、馬匹…(13~22上、27、28)。所羅門王的財富與豐富預表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弗三8)
2. 他的智慧勝過天下的列王(22下,一11、12)。因他向神求智慧,神就賜給他無比的智慧
3. 他的國力大增,四圍安靖,他統管諸王,從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邊界(26,八3~6)
六、羅波安接續所羅門作王,以色列人背叛大衛家(十)
1. 羅波安是富二代(官二代),不知民間疾苦。當百姓反應困苦,希望重擔能減輕些。他沒有聽從老臣的建議來安慰百姓;反而對他們說更嚴厲的話,所以他們反彈到極點,就背叛大衛家,擁立耶羅波安為以色列的王了(3~19)
2. 所羅門時代的好大喜功,講究排場,對百姓而言是苦不堪言。他的大肆鋪張,其實埋下了國將衰敗的因素。從大衛到所羅門,再到羅波安,其實應驗了中國人的名言,「富不過三代」。這些值得我們深思!
歷代志下追求:十一至十五章
【大綱】── 猶大國的王
一、羅波安王(十一、十二)
1. 聚集十八萬戰士,欲與以色列人爭戰,好將國奪回再歸自己,因耶和華神的攔阻而作罷(十一1~4)
2. 修築城邑,使城極其堅固,猶大和便雅憫都歸了他(十一5~12)
3. 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從四方來歸羅波安,神堅固猶大國,使羅波安強盛三年(十一13~17)
4. 王的家室(十一18~23)
5. 因離棄耶和華,受埃及王示撒的攻打,就失去一些殿裡及王宮裡的寶物(十二1~16)
二、亞比雅王(十三1~22)
1. 因倚靠耶和華神而戰勝耶羅波安(十三1~20)
2. 王的家室(十三21、22)
三、亞撒王(十四、十五)
1. 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也吩咐猶大人尋求神,遵行祂的律法(十四1~7)
2. 因依靠神而打敗古實王謝拉(十四8~15)
3. 接納亞撒利雅之勸勉,帶領以色列人與神立約,要盡心,盡力尋求神(十五1~15)
4. 貶祖母瑪迦太后的位,因她拜偶像(十五16)
5. 將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奉到神殿裡(十五17~19)
【要點】
一、羅波安王(十一,十二)
1. 羅波安作王十七年,他行惡,因他不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十二13、14)。但他作王的頭三年,因遵行大衛的道,那三年,神使他強盛(十一17)。他初登基時,因剛愎自用,不聽老臣建言,以致眾叛親離,而失去大半江山。這回他多少學了功課:集結十八萬戰士要與以色列人爭戰,將國奪回,但神打發先知示瑪雅極力勸導,他總算能聽進去,就沒有與耶羅波安打仗(十一1~4)
2. 羅波安王修築城邑,使城堅固,糧食和武器都充足,不僅猶大和便雅憫歸順了他,連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從四方來歸順他。因耶羅波安和他兒子拒絕祭司和利未人,不許他們供職事奉耶和華。所以這些祭司和利未人就來到耶路撒冷投靠羅波安王(十一5~16)
3. 王的家世(十一18~23),看來他效法祖父大衛和父親所羅門,也是妻妾成群,有十八個妻子,立六十個妾,生二十八個兒子,六十個女兒。可以看出,當時的王室,大部分都是情慾橫流,非常混亂
4. 好景不常,王因強盛了三年,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隨從他。埃及王示撒來攻打耶路撒冷,因王和百姓得罪了耶和華。因先知示瑪雅的開導,王和民就向神謙卑;所以,神要拯救他們,不將怒氣倒在耶路撒冷。然而王和眾民還是要作埃及王示撒的僕人,好叫他們知道服事耶和華與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別(十二1~8)
5. 雖然耶和華不將怒氣倒在耶路撒冷,但神有一些管教臨到猶大國,就是埃及王示撒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奪了殿裡和王宮裡的寶物,又奪去了所羅門製造的金盾牌(十二9~12)。這表明因神的憐憫,神的百姓雖未被擄,但他們漸漸失去了分別為聖,漸漸失去了神的見證,這對我們是一個強烈的警告!因為失去金盾牌,表示失去神聖性情作我們的後盾。神聖性情使我們被分別,也就是我們的後盾,失去神聖性情,我們沒有後盾,也無法成為神的見證!
二、亞比雅王(或作亞比央王),他作王三年,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沒有像先祖大衛那樣順服神(王上十五1~3)
1. 亞比雅王常與耶羅波安爭戰。有一次亞比雅王挑選四十萬兵擺陣,要與耶羅波安的八十萬大軍對陣。亞比雅王向以色列眾人喊話,他強調猶大人沒有離棄神,有祭司、利未人各盡其職,又獻燔祭、燒香、擺陳設餅、點燈…。最後,他說:以色列人哪!不要與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爭戰,因你們必不能亨通…。結果,耶和華使耶羅波安和以色列人敗在亞比雅王和猶大人面前,以色列人死亡的精兵有五十萬(十三3~17)
2. 猶大人得勝,因他們倚靠耶和華神。亞比雅王在世時,耶羅波安不能再強盛,耶和華攻擊他,他就死了(十三18~20)。這告訴我們,爭戰的得勝,不在乎兵強馬壯、人多勢眾;乃在乎我們信靠神,神必能為我們成就大事!
3. 亞比雅王有妻妾十四個,生了二十個兒子,十六個女兒,一樣是非常混亂的王室(十三21)
三、亞撒王(十四、十五),他在位四十一年,效法他先祖大衛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王上十五10、11)
1. 作王的前十年,國中太平,沒有爭戰,因為耶和華賜他平安。他行耶和華看為善為正的事,對付偶像、邱壇,吩咐猶大人尋求神,遵行祂的律法和誡命。他也在國中建造了幾座堅固的城邑。他認識到尋求神,神必賜他們四境平安。他的軍兵,出自猶大支派的有三十萬人,出自便雅憫支派的有二十八萬人,都是大能的勇士(十四1~8)
2. 因信靠神而打敗古實王謝拉的軍兵(十四9~15),亞撒王面對擁兵百萬的古實王謝拉的叫陣,他就呼求神,求神幫助軟弱的,勝過強盛的。他依靠神,奉神的名前去爭戰。他甚至這樣禱告: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神,不要容人勝過你。非常霸氣的禱告!於是耶和華使古實人敗在猶大人面前,古實人就逃跑了,亞撒的軍兵就追趕敵人直到基拉耳。古實人被殺的甚多,不能再強盛,猶大人也奪了許多的財物。他們也打破基拉耳四圍的城邑,耶和華使其中的人都甚恐懼。猶大人又擄掠城池,奪取財物和許多的牲畜…。猶大人信靠耶和華的經歷,就如同他們的先祖大衛所經歷的: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詩三十四10)
3. 亞撒王在位較久(四十一年),又行神看為正的事,表明他有謙卑的態度,能凡事信靠神。在十五章裡就記載了一個事例,說明他因信靠神而蒙恩:
a. | 神的靈感動俄德的兒子,先知亞撒利雅,他迎接亞撒王並對王說,猶大和便雅憫人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若尋求祂,就必尋見;若離棄祂,祂必離棄你們。先知也進一步說明,以色列人不得平安,遭受攻擊,神用各種災難擾亂他們;乃是因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十五1~7)
|
b. | 亞撒王聽見先知的話,就起來帶領猶大和便雅憫人對付偶像並修築耶和華的壇。他也招聚猶大和便雅憫的眾人,以及一些寄居在他們中間的以法蓮人,瑪拿西人和西緬人,要大家聚集在耶路撒冷向神獻祭。他們就立約,要盡心、盡性的尋求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他們且大聲歡呼、吹號、吹角,向耶和華神起誓。因著猶大人的謙卑,盡心尋求神,耶和華神就被他們尋見,且賜他們四境平安(十五8~15)。王和眾民的經歷正如主耶穌所說的: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太七7、8)
|
4. 王也貶了他祖母瑪迦太后的位,因她造偶像,又拜了偶像。王也將他父親所分別為聖,與自己所分別為聖的金銀和器皿,都奉到耶和華的殿裡,猶大國因此享太平、沒有爭戰(十五16~19)
歷代志下追求:十六至二十章
【大綱】── 猶大國的王(續)
一、亞撒王(續)(十六1~14)
1. 以色列王巴沙攻擊猶大,亞撒王求助於亞蘭王(1~6)
2. 先見哈拿尼責備猶大王,王竟惱怒他,將先見下在監裡(7~10)
3. 晚年腳上有病,卻不求耶和華,只求醫生(11~14)
二、約沙法王(十七~二十)
1. 行先祖大衛之道,所以耶和華堅定他的國;以耶和華的律法教訓百姓(十七1~9)
2. 猶大國日漸強盛,列國不敢與猶大國為敵(十七10~19)
3. 與亞哈王結親,計劃一同攻打基列的拉末(十八1~3)
4. 先知米該雅預言必戰敗(十八4~27)
5. 亞哈王因戰敗而死(十八28~34)
6. 先見耶戶責備約沙法王幫助亞哈王(十九1~3)
7. 立利未人、祭司和族長用耶和華的律法管理百姓(十九4~11)
8. 因倚靠神、尋求神而打敗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二十1~30)
9. 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後來卻與以色列王亞哈謝交好,並一同造船,但為耶和華所破壞(二十31~37)
【要點】
一、亞撒王(十六1~14)
1. 亞撒做王的晚期(第三十六年時),因以色列王巴沙來攻擊猶大;亞撒就尋求亞蘭王便哈達的幫助,把殿裡和王宮府庫裡的金銀拿出來,送給亞蘭王,作為條件;因此,亞蘭王與以色列王不再和好,亞蘭王甚至攻擊以色列的城邑,這雖然解決了亞撒王的燃眉之急,卻是極度得罪神的行為(1~6)。這表明我們信靠肉體的辦法(失去金銀器皿),不信靠神,以致失去神聖的性情,這是得罪神的
2. 神打發先見哈拿尼來指責他說,因你仰賴亞蘭王,沒有仰賴耶和華你的神,所以亞蘭王的軍兵脫離了你的手(7)。然後先見提醒王,古實人不是很強大嗎?古實王謝拉曾率領百萬大軍來攻擊,只因他信靠神就打敗古實王。耶和華神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那些向神心存誠實的人(8、9,十五9~15)。先見指責王,信靠亞蘭王的幫助,沒有信靠耶和華神是愚昧的行為。按理,王應馬上向神悔改,哪知王竟惱羞成怒,而惱恨先見,把他囚在監裡,王也虐待一些百姓(10)
3. 亞撒王的第三十九年時,他腳上有病,而且甚重。王卻沒有信靠神,只信靠醫生(12)。看來在屬靈上,亞撒王是晚節不保,每況愈下,越來越遠離神。求神憐憫我們,越來越信靠神,能回轉像小孩子,謙卑地向著主,因為在天國裡的,正是這樣的人(太十九13、14)
4. 王去世後,在安葬時,墳墓裡,堆滿各樣馨香的香料,按作香的作法調合的香料(14)。神的律法曾規定,不可按作香的方法為自己作香,因這香是至聖的。凡作香為要聞香味的,這人要從民中剪除(出三十37、38)。看來亞撒王連死後都違背律法…
二、約沙法王(十七~二十),對約沙法王的記載在列王記上裡,只有第二十二章;但在歷代志下裡,有十七至二十章共四章之多。可能是聖靈要我們從他身上有更多的關注與學習,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1. 他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a. | 他奮勇自強,防備以色列人的攻擊,安置軍兵在一切的城邑裡。他不尋求巴力,只行他祖大衛之道。所以,耶和華與他同在並堅定他的國,他也積極地對付偶像,除掉邱壇(十七1~6)
|
b. | 他在作王的初期(第三年),就差遣臣僕、利未人和祭司往猶大各城去,用耶和華的律法教導百姓(十七7~9)。可以說,約沙法王是用神的律法,例律和典章來立國。所以,這樣的國,特別蒙神祝福而日漸強盛壯大
|
c. | 有神的祝福和保護,猶大四圍的列國都甚懼怕,不敢與約沙法為敵或爭戰。有些非利士人來朝貢、獻禮物,亞拉伯人也是。約沙法王在猶大建造營寨和積貨城…。軍事方面,王擁有超過百萬的軍兵,個個是大能的勇士,他們伺候王並保護猶大國。約沙法王經歷神的祝福滿滿(十七10~19)
|
d. | 約沙法王出巡民間,引導百姓,歸向耶和華神。又在猶大的各城裡設立審判官並囑咐他們要照著神來判斷百姓,要敬畏耶和華,謹慎辦事,不偏待人,也不受賄絡。王也選定一些利未人、祭司和以色列的族長在耶路撒冷為耶和華判斷百姓,同時教導百姓要敬畏神,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十九4~11)
|
e. | 約沙法王在面對敵人攻擊時,他的依靠是耶和華神,他的武器就是禁食禱告。當摩押人和亞們人來攻擊時,他雖然懼怕,卻定意尋求耶和華,並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他帶領百姓一同信靠並仰望耶和華神。於是在各城裡,都有人出來尋求神。王給百姓作了絕佳的榜樣(二十1~4)
|
f. | 在他的禱告裡,他站在耶和華殿的院前,他呼求神,記念祂的應許,把這地賜給亞伯拉罕的後裔永遠為業。百姓也在此建了聖殿,是為耶和華的聖名所建的。如今他們有了急難,站在殿前向神呼求,求神垂聽而拯救,因為神的名在這殿裡(二十5~9)。何等的禱告!他抓住神的應許和神的約!他應用所羅門的禱告(代下六14~39)
|
g. | 雖然他們無力抵擋要來的攻擊,也不知道該如何行?但他們的眼目,單單仰望神!他在求神來懲罰敵人,對付他的敵人(二十10~12)
|
h. | 神對王禱告的答覆,祂的靈臨到利未人雅哈悉說,不要因這大軍驚恐,因為勝敗不在乎他們,乃在乎神。看哪!耶和華要為他們施行拯救,明日就出去迎敵,因耶和華與他們同在!於是王面伏於地,百姓也都面伏於地,叩拜耶和華(二十14~18)
|
i. | 次日,王所設立的歌唱者誦讚神,他們穿上聖潔的禮服,走在軍隊前讚美神,稱謝神,因祂的慈愛長存。眾人在唱歌讚美的時候,神派伏兵擊殺亞們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們就被打敗了。耶和華神使他們互相殘殺(二十20~23)。猶大人因信靠神,不費一兵一卒就打敗仇敵,並取得許多財物和珍寶,何等奇妙!王和百姓都歡喜快樂,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戰勝仇敵,列國聽見耶和華打敗以色列的仇敵,就甚懼怕。這樣猶大國享太平,因為神使他們四境平安(二十24~30)
|
2. 王的失敗,我們該以為鑑戒之處
a. | 約沙法王與以色列王亞哈結親(十八1),就是約沙法的兒子約蘭娶了亞哈王的女兒為妻(王下八16~18)。可能他的想法是藉結親而聯盟,強強聯手,可以共同對抗外敵。只是他沒預料的是亞哈及耶洗別是拜偶像的人,聯於他們,結果就會去拜偶像而離棄神。後來,約蘭王所行的與亞哈家一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
b. | 結親之後,自然就有聯盟。所以,以色列王亞哈就提議一起去攻打基列的拉末。過程中,雖有耶和華的先知米該雅警告二王,此戰的結果必敗。但謊言的靈充滿亞哈王的先知們,先知米該雅力諫無效,甚至被下在監裡受苦。結果自然是戰敗了,好在耶和華神幫助約沙法王,使他逃過一死,而亞哈王就在爭戰中因中箭受傷而死(十八2~34)
|
c. | 看來,約沙法沒有學好功課,他和以色列王亞哈謝交好。二王合夥造船往他施去,遂在以旬迦別造船。但耶和華不喜悅此事,就破壞所造的船,不能往他施去了(二十35~37)
|
歷代志下追求:二十一至二十五章
【大綱】── 猶大國的王(續)
一、約蘭王(二十一1~20)
1. 作王八年,因娶了亞哈的女兒為妻,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1~7)
2. 以東人背叛猶大,自立為王,立拿人也背叛了,因約蘭王離棄耶和華神(8~10)
3. 因建邱壇,使猶大人陷在罪裡,先知以利亞預言神將降災給約蘭王,就是他必患病(11~15)
4. 非利士人和亞拉伯人的外患及約蘭王因病重而死(16~20)
二、亞哈謝王(二十二1~12)
1. 母親是以色列亞哈王的女兒,他受母親的掌控,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1~4)
2. 因與以色列的約蘭王聯合,而與亞蘭王哈薛爭戰,至終被耶戶殺了(5~9)
3. 王的母親起來剿滅王室,就篡了國位;亞哈謝的妹妹將王的兒子約阿施藏在神的殿裡六年(10~12)
三、約阿施王(二十三、二十四)
1. 因姑丈,也就是祭司耶何耶大的保護、安排之下受膏為王(二十三1~11)
2. 亞他利雅被殺(二十三12~15)
3. 祭司耶何耶大與眾民和王立約,要作耶和華的民(二十三16~21)
4. 約阿施登基作王時七歲,作王四十年;在祭司耶何耶大教導下,王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二十四1~14)
5. 耶何耶大死後,王與民就離棄耶和華;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殉道(二十四15~27)
四、亞瑪謝王(二十五1~28)
1. 雖行神眼中為正之事,只是心不專一(1~4)
2. 數點精兵,打敗西珥人和以東人(5~14上)
3. 卻帶回西珥的神像,立為自己的神。神興起以色列王約阿施打敗亞瑪謝王,拆毀耶路撒冷的城牆,奪走殿裡的器皿,王宮裡的財寶!有人背叛他,將王殺死(14下~28)
【要點】
一、關於約蘭王(二十一)
1. 因娶了以色列亞哈王的女兒亞他利雅,他行以色列諸王的道,與亞哈家一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一登基時,就殺了他的親兄弟和以色列的首領。看來他是行事只求目的而不擇手段(1~6)
2. 王因離棄耶和華神,以東人背叛他,立拿人也背叛他,脫離他的權下。他也建邱壇,迷惑猶大人去拜偶像行邪淫。神的手加在他身上,得了無法醫治的病,病重二年而死。生前他也遭受非利士人和亞拉伯人的攻擊,財物被奪,妻子與兒女都被殺(8~19)
3. 他去世時無人思慕,雖葬在大衛城,卻沒有和列王同葬(20);表明他的行事,不被當代的人認可。作王到這種地步,真是悲哀啊!
4. 在馬太第一章基督的家譜裡,說到約蘭生烏西亞(太一8)。但根據代上三11、12的記載,約蘭和烏西亞中間有三代:亞哈謝、約阿施和亞瑪謝被略去了。這應是約蘭娶亞哈的女兒,去拜了偶像,就敗壞了他們的後代;神是忌邪的神,必追討拜偶像的罪,直到三、四代(出二十5)。這事例告訴我們,拜偶像是嚴重的罪!
二、關於亞哈謝王(二十二1~12)
1. 是一個很悲情的王,脫不開母后亞他利雅的掌控,他聽從亞哈家的計謀,像傀儡一樣。因與以色列王聯合,要去攻打亞蘭王哈薛,結果為耶戶所殺(1~9)
2. 母后亞他利雅見兒子死了,就起來剿滅猶大王室。好在亞哈謝的妹妹眼明手快,偷偷將姪子約阿施藏在聖殿裡六年之久,為王室保留了血脈(1~12)
三、關於約阿施王(二十三、二十四)
1. 因姑姑將他藏在殿裡而保住性命,因姑丈祭司耶何耶大的輔佐與運作,在七歲時就受膏作了王(二十三1~11,二十四1)
2. 因姑丈祭司耶何耶大的輔佐而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母親是別是巴人,對王的信仰應有加分(二十四1、2)
3. 召聚並囑咐祭司和利未人要使猶大人捐出銀子,為要重新修理耶和華的殿。王並且下令眾人作一櫃放在殿的門外,作為收集奉獻的銀子,並有專人每天倒出櫃子,計算捐獻的銀子為聖殿的修造或用以製造殿裡的器皿(二十四4~14)
4. 在祭司耶何耶大死後,王就聽從猶大的眾首領而去拜偶像;也因拜偶像的罪,有憤怒臨到猶大和耶路撒冷。雖有神的先知到他們那裡,引領百姓歸向神,他們卻不順從先知的教導(二十四17~19)
5. 因祭司耶何耶大的兒子,祭司撒迦利亞責備百姓干犯神的律法,終導致神離棄他們。百姓同心謀害撒迦利亞,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華殿的院內,用石頭打死他。撒迦利亞臨死時說,願耶和華鑒察申冤。這件事,王嚴重地得罪耶和華神(二十四20~22):
a. | 祭司耶何耶大是約阿施王的姑丈,從小輔佐他,幫助他掌權並建國。耶何耶大是王的長輩,救命恩人,更是輔佐他的大臣。如今王憑己意,就殺害了耶何耶大的兒子
|
b. | 撒迦利亞是王的表兄弟,王竟不顧親情,將他殺了。他也是耶和華的祭司,在聖殿裡事奉神,教導百姓。王竟殺害神的祭司,何等可惡!
|
c. | 聖殿是聖別的地方;是神的祭司事奉神,獻祭給神並與神相會的地方。王竟吩咐百姓闖入神的聖殿殺了神的祭司,這得罪神到了極點。難怪主耶穌在責備文士和法利賽人時,也引用了這事例(太二十三34~36)
|
6. 因王和猶大人離棄耶和華神,所以神藉亞蘭人懲罰約阿施。亞蘭的軍兵上來攻擊王,到了猶大和耶路撒冷,殺了民中的首領,擄掠了財物(二十四23、24)
7. 王患了重病,臣僕背叛他,要為撒迦利亞報仇,將王殺在床上。將他葬在大衛城裡,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墳墓裡,看來約阿施王掌權的前段,因祭司耶何耶大的輔佐,各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祭司死後,王就每況愈下,甚至晚節不保了!令人悲嘆!
四、關於祭司耶何耶大(二十二11、12,二十三1~二十四16)
1. 他是先王亞哈謝的妹夫,也是祭司。夫妻通力合作,在亞他利雅篡位期間,拯救小王子約阿施,把小王子藏在殿裡有六年之久(二十二11、12)
2. 他奮勇自強,與百夫長,眾首領及利未人立約,要他們看守聖殿,除了供職的祭司和利未人外,不准他人進入耶和華的殿,為要保護小王子約阿施的安全。到了第七年就膏約阿施為王,為他戴上冠冕,把律法書交給他(二十三1~11)
3. 對付篡位的亞他利雅(祭司的岳母,亞哈王的女兒),吩咐人將他殺在王宮裡,不是在聖殿裡(二十三12~15)
4. 耶何耶大與眾民,和王立約,都要作耶和華的民。於是眾民起來拆巴力的廟,打碎壇和柱像,又在壇前將巴力的祭司殺了。派祭司和利未人照摩西的律法給耶和華獻燔祭,又照大衛王的安排,歡樂歌唱,於是國民歡樂,合城都安靜(二十三16~21)
5. 祭司耶何耶大享年一百三十歲。他因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死時被葬在大衛城列王的墳墓裡(二十四15、16)。表明他的一生,在神和神百姓的眼中,就如尊貴的王一樣
五、關於亞瑪謝王(二十五1~28)
1. 作王二十九年,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心卻不夠專誠。國一堅定,就把殺他父親的臣僕殺了,卻沒有治死他們的兒子。正如摩西律法所說的,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因本身的罪而死(二十五1~4,申二十四16)。這表明亞瑪謝王多少敬畏神,行事也照神的律法
2. 數點精兵,打敗西珥人和以東人(5~14上),卻帶回西珥的神像又敬拜它。所以神將亞瑪謝王交給以色列王約阿施,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毀,殿裡的金銀器皿及王宮裡的財寶被搶奪。王最後被背叛的人所殺(14下~28),何等可憐的結局!
歷代志下追求:二十六至三十章
【大綱】── 猶大國的王(續)
一、烏西雅王(亞撒利雅王)(二十六1~23)
1. 登基時十六歲,共作王五十二年,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曾定意尋求神,神使他亨通(1~5)
2. 因神的幫助而戰勝非利士人,亞拉伯人及亞捫人。他建築城樓,也喜悅農事並擁有大能勇士,甚是強盛(6~15)
3. 因強盛而心高氣傲,強行要在香壇上燒香,就干罪而長大麻瘋,遭隔離,由兒子約坦代理治國,直到死時(16~23)
二、約坦王(二十七1~9)
1. 登基時二十五歲,作王十六年,效法他父烏西雅,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1、2)
2. 多有建造,戰勝亞捫人。因行正道而日漸強盛(3~9)
三、亞哈斯王(二十八1~27)
1. 登基時二十歲,作王十六年。因拜偶像,神使他敗給亞蘭王,也敗給以色列王(1~7)
2. 因戰敗而有二十萬人為以色列人所擄。因先知俄德的勸導,以色列人放回猶大人(8~15)
3. 因以東人、非利士人來犯而求助於亞述王,將殿裡和王宮裡的財寶給亞述王,也無濟於事(16~21)
4. 王祭祀大馬色的神而越發得罪耶和華(22~27)
四、希西家王(二十九、三十)
1. 登基時二十五歲,作王二十九年,效法先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二十九3~19)
2. 修理聖殿,且命令利未人潔淨聖殿(二十九3~19)
3. 王為國、為殿、為猶大人獻祭(二十九20~36)
4. 召聚以色列和猶大眾人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三十1~27)
【要點】
一、烏西雅王(亞撒利雅王)(二十六1~23)
1. 作王五十二年,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先知撒迦利亞在世時,王定意尋求神,神也使他亨通。他戰勝非利士人、亞拉伯人和亞捫人,名聲傳到埃及。他建築城樓,也在曠野和平原或高原建築望樓。軍事上,他為全軍預備盾牌、鎗、盔、甲、弓和甩石的機弦,也使巧匠作機器,安在城樓和角樓上,用以射箭發石;擁兵超過三十萬,都是善於爭戰的勇士。農事上,他挖了許多井,牲畜甚多;也有農夫及修理葡萄園的人,因王喜悅農事。可以說烏西雅王很有作為,治國有方。百姓豐衣足食,國家強盛(1~15)
2. 王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而干犯耶和華神。他強行進殿,要在香壇上燒香,這些本是亞倫子孫,祭司的工作,甚至大祭司亞撒利雅率眾祭司力勸仍無效。他的強勢,偏行己路、背逆,得罪耶和華神到極點。所以,神使他額上長了大麻瘋。直到死時,王與耶和華的殿隔離,由兒子約坦管理家務,治理國事。所以,名義上,他作王五十二年;實際上,後面有一段年日,是由兒子約坦代理的。王死時,葬在王陵的田間,他列祖的墳地裡,不是葬在列王的墳墓裡。王的由盛而衰,是因心高氣傲而干犯耶和華神;神的審判讓他得了絕症而被隔離至死(16~23),何等的悲哀!
二、約坦王(二十七1~9)
聖經對約坦王的記載不多,他作王十六年,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父親烏西雅一切所行的,只是不入耶和華的殿,看來他從父親的遭遇學了功課。他戰勝亞捫人,因行正道,神使他日漸強盛
三、亞哈斯王(二十八1~27)
1. 登基時二十歲,作王十六年,不效法先祖大衛所行的,卻行以色列諸王所行的,敬拜並事奉偶像(1~4)。在舊約的記載裡,亞哈斯王一無是處,沒有優點,完全是缺點。他因行惡去事奉偶像,神將他交在亞蘭王手裡,他的民被擄到大馬色。神又將他交在以色列王手裡,這是何等的損失!令人傷痛!都因亞哈斯王和他的民離棄耶和華神(5~7)
2. 以色列人也擄了猶大人二十萬,又擄掠許多財物,帶到撒瑪利亞去了。好在因先知俄德的勸導,以色列人將猶大人釋放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8~15)
3. 當以東人及非利士人來攻擊時,王沒有尋求神;反倒尋求亞述諸王的幫助。王的行為干犯了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他式微、衰敗。王把殿裡和王宮裡的器皿及寶物,給了亞述王,也無濟於事(16~21)
4. 王更重的罪:
a. | 擅自更改祭壇:王在大馬色看見一祭壇,就照壇的樣式作畫交給祭司烏利亞,結果祭司就照此作了一座壇,王從大馬色回來時,就在此獻祭。真是糊塗的王,加上瞎眼的祭司(王下十六10~13)
|
b. | 私移聖殿中的器皿:移動銅祭壇到北邊,也把盆從座上挪下來,將銅海從銅牛上搬下來,放在鋪石上,也挪移廊子為亞述王的緣故(王下十六14~18)…。唉!亞哈斯王的罪狀何其多呀!
|
c. | 祭祀大馬色的神,又毀壞了神殿的器皿,封鎖耶和華殿的門,並在各處建邱壇,惹動耶和華的怒氣(22~25)…。亞哈斯王與他列祖同睡,葬在耶路撒冷城裡,沒有送入列王的墳墓裡,表明他的所作所為,不被人認可
|
四、希西家王(二十九、三十)
1. 登基時二十五歲,作王二十九年,效法他祖大衛所行的,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凡他所行的,無論是辦理神殿的事,是遵守律法誡命,或是尋求神,他都盡心去行,無不亨通(二十九1、2,三十一21)。舊約對希西家王的記載,整體上,有非常高的評價!
2. 王一登基,就開了耶和華殿的門,重新修裡。他也召聚祭司和利未人,要他們潔淨自己,又潔淨聖殿,從殿中除去污穢之物。王向他們陳明一些他的認知,就是以色列人被擄,被人拋來拋去,都是因為離棄耶和華神,隨從了偶像,所以耶和華的憤怒臨到他們。王心中有意與耶和華神立約,好使祂的烈怒轉離開…。於是,利未人和祭司就起來,潔淨自己,潔淨他們的弟兄。並照王的吩咐,耶和華的命令,進去潔淨聖殿,把殿中的污穢之物清掉,搬到外頭汲淪溪邊。他們用了十六天把耶和華的殿和廊子都潔淨了(二十九3~19)
3. 王也聚集城裡的首領上耶和華的殿,要為國、為殿、為猶大人獻贖罪祭和燔祭。王又派利未人在殿中敲鈸、鼓瑟、彈琴,乃是照大衛王和先見迦得、拿單所吩咐的…。會眾都敬拜,歌唱的歌唱,吹號的吹號,如此直到燔祭獻完了(二十九20~28)。獻完了祭,王和一切的跟隨者都俯伏敬拜,接著有利未人用大衛和亞薩的詩詞,頌讚耶和華,他們都歡喜快樂地敬拜神。之後,他們又獻上感謝祭、奠祭(二十九29~36)…
4. 王接著或差人或寫信向以色列和猶大眾人,以及以法蓮人和瑪拿西人,邀約大家都到耶路撒冷耶和華的殿向神守節。因特殊的原因,大家商議要在二月間向耶和華守逾越節,眾人都以這事為美。於是定了命令就傳信與眾人…。二月間,有許多人在耶路撒冷聚集,成為大會,要守耶和華的除酵節。眾人起來,把耶路撒冷的祭壇,燒香的壇,都清除並且拋在汲淪溪中。二月十四日,他們一起向神守逾越節(三十1~20)
5. 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大大喜樂,守除酵節七日。利未人和祭司,用響亮的樂器,日日頌讚耶和華。王慰勞一切參與事奉的利未人,他們就吃節筵七日,又獻平安祭,且向神認罪。全會眾商議,於是他們又守節七日。猶大全會眾、祭司利未人,還有從以色列地來的會眾,以及在猶大寄居的人,盡都喜樂。在耶路撒冷大有喜樂,自從所羅門的時候,在耶路撒冷沒有這樣的喜樂。祭司利未人起來為民祝福,他們的禱告,達到天上的聖所,並蒙神垂聽(三十21~27)!
歷代志下追求:三十一至三十六章
【大綱】── 猶大國的王(續)
一、希西家王(續)(三十一~三十二)
1. 眾民對付偶像(三十一1)
2. 王派定祭司利未人,按著律法獻燔祭和平安祭(三十一2~4)
3. 下旨十獻其一為祭司和利未人(三十一5~19)
4. 盡心盡力行耶和華所喜悅的事(三十一20、21)
5. 因全心信靠耶和華而脫離亞述王的手,得享平安(三十二1~23)
6. 經歷神的醫治(三十二24~26)
7. 因神的祝福而富有尊榮(三十二27~30)
8. 唯一的失敗,他的死及安葬(三十二31~33)
二、瑪拿西王(三十三1~20)
1. 登基時十二歲,作王五十五年,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被神交在亞述王的手,被擄至巴比倫去(三十三1~11)
2. 在急難中轉向神,才認識真神,而起來對付偶像(三十三12~20)
三、亞捫王(三十三21~25),登基時二十二歲,作王二年,在神眼中行惡,犯罪越來越大,因臣僕的背叛而被殺
四、約西亞王(三十四、三十五)
1. 登基時八歲,作王三十一年,行神看為正的事。藉著對付偶像而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並著手進行聖殿的修繕工程(三十四1~13)
2. 在修繕過程中,從聖殿得到律法書,於是帶領百姓與神立約,要盡心、盡性的事奉神(三十四14~33)
3. 帶領祭司利未人、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向耶和華守逾越節及除酵節(三十五1~19)
4. 因與埃及王交戰而死,先知耶利米為王作哀歌(三十五20~27)
五、約哈斯王登基時二十三歲,作王三個月行神眼中為惡,被擄至埃及(三十六1~4)
六、約雅敬王登基時二十五歲,作王十一年,也是行惡,被擄至巴比倫(三十六5~8上)
七、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登基時八歲,作王三個月又十天,被擄至巴比倫(三十六8下~10上)
八、希底家登基作王時二十一歲,作王十一年,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先知耶利米有勸告,王仍不悔改。最後,聖殿被焚燒,殿中器皿及財寶被掠奪,城牆被拆毀,王和百姓都被擄至巴比倫(三十六10下~23)
【要點】
一、希西家王(續)(三十一、三十二)
1. 王派定祭司利未人的班次,各按各職獻燔祭和平安祭,都是按著律法上所記載的。在民數記二十八、二十九章有很詳細的記錄,以色列人每天、每週、每月及每年的眾節期所該獻的祭。恢復這些對神的獻祭,表明他們尋求神,向著神並敬畏神;他們尋求藉著獻祭來滿足神,以討神的喜悅(三十一2、3)
2. 王又吩咐住耶路撒冷的百姓,將祭司利未人所應得的分給他們,使他們專心遵守耶和華的律法。祭司和利未人原沒有產業,他們專心事奉耶和華神,神就規定以色列人該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耶和華作為舉祭,這舉祭就歸給利未人。利未人從所得的十分之一中取出十分之一作為舉祭獻給耶和華,這舉祭至終歸給祭司(三十一4~21,民十八21~31)。何等奇妙!希西家王不僅引導百姓獻祭為著神的滿足;他也吩咐百姓要取出十分之一來為著專職事奉的祭司和利未人。這樣顧到事奉的人,使他們能全心全意事奉神,無所牽掛。王一切所行的,都照著神,尋求神,且盡心盡力去作,無不亨通!
3. 亞述王西拿基立仗著他的兵強馬壯,就要來攻打希西家王。亞述王甚至口出狂言:我列祖所滅的國,那些神中誰能救自己的民脫離我的手呢?難道你們的神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麼(三十二14)?西拿基立王也寫信毀謗耶和華神,說:列邦的神既不能救他的民脫離我手,希西家的神也不能救祂的民脫離我的手了(三十二17)。希西家王和先知以賽亞就一起禱告耶和華神,神差遣一位天使,一夜之間殺了亞述的兵有十八萬五千人,亞述王就滿面含羞的撤回去。至終,他被自己的兒子所殺(三十二9~23,王下十九35)。希西家王經歷了神是他的保護、山寨、依靠和一切!
4. 希西家王也曾病得要死,他禱告神,神就醫治他。王卻沒有照他所蒙的恩典來報答神,因他心高氣傲,以致有憤怒要臨到他和猶大並耶路撒冷。好在他和百姓都能謙卑、蒙光照,神的憤怒就轉離沒有臨到他們。希西家王滿得神的祝福,大有尊榮,他建造府庫,收藏金銀、寶石、香料、盾牌和各樣寶器。又建造食房,收藏五穀、新酒和油…他有極多的財富和牲畜(三十二24~29)
二、瑪拿西王(三十三1~20)
1. 登基時十二歲,作王五十五年,他是在位最久的王。王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重新建築他父親所拆的邱壇,又為巴力築壇、作木偶,敬拜天上的萬象。又在殿的院中築壇,在殿內立偶像…。瑪拿西王引誘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以致他們行惡比列國更甚。耶和華神警告他們,他們仍是不聽。所以神就興起亞述王來攻擊他們,將瑪拿西擄到巴比倫去(三十三1~11)
2. 王在巴比倫時,應該吃了不少的苦。所以,他就悔改呼求耶和華他的神,極其謙卑,神就應允他的禱告,使他回耶路撒冷,仍坐王位。經過此歷程後,王有大的轉變,他起來對付偶像,重修耶和華的祭壇,也在壇上獻祭,並吩咐猶大人起來事奉耶和華神(三十三12~16)。看來,瑪拿西王是浪子回頭,也是難得。他的經歷也啟發我們,不管怎麼失敗,我們只要謙卑的向著神,神必悅納我們!
三、約西亞王(三十四、三十五)
1. 王登基時八歲,作王三十一年,他行耶和華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他幼年時,就尋求神,到了作王第十二年時,開始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除掉邱壇、木偶、雕刻和鑄造的像。之後,王吩咐史官去見大祭司著手進行修殿之事。這一切表明約西亞王看重神,也看重神的殿。畢竟,聖殿是神的百姓事奉神,與神相會的地方。所以,聖殿該被維護(三十四1~13)
2. 神的主宰,大祭司希勒家在負責修繕的過程中,得到摩西的律法書。大祭司和書記把律法書上的內容,向女先知求證;既從女先知得著印證,王就召聚眾長老、百姓、祭司利未人…,一同上耶和華的殿,王把殿裡所得的律法書唸給大家聽。於是王帶領眾人要盡心、盡性地順從神,遵守祂的誡命和律例,成就律法書上的約言。王也將各處的污穢之物除掉,使百姓都事奉耶和華神。王堅定地領百姓歸向神(三十四14~33)
3. 既然讀到律法書,王肯定是看見了守逾越節的重要。所以,王領百姓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守逾越節。王甚至從他的產業中,賜給所有的人,祭司和利未人所需要的祭物包括山羊羔、牛等成千上萬隻的祭牲。在此,我們看見王重視神的律法及節期,也願為此有付出。由於王的看重與支持,以色列人有了一個幾乎是空前的逾越節,這是在約西亞王的第十八年時(三十五1~19)
四、約哈斯王(三十六1~4),登基時二十三歲,只作了三個月,就被擄到埃及去了。
五、約雅敬王(三十六5~8上),是埃及王立的,成了埃及王的傀儡。登基時二十五歲,作王十一年,後來被巴比倫王擄至巴比倫
六、約雅斤王(三十六8下~10上),登基時八歲,作王三個月又十天,也因行惡而被巴比倫王擄至巴比倫去
七、希底家王(三十六10下~20),是約雅斤王的叔叔,登基時二十一歲,作王十一年。因背逆神,不聽先知耶利米的勸導,神興起巴比倫王滅了猶大國,聖殿被焚燒,器皿被奪取,城牆被拆毀,猶大人家破人亡,神的見證也失去了…
|
上一則|
下一則
历代志下追求:一至五章
【大纲】── 所罗门作王
一、所罗门祈求智慧(一1~10)
二、神的应允(一11~17)
三、所罗门定意为神建殿(二1~18)
1. 定意为神建殿(1)
2. 挑选工人及督工的(2、17、18)
3. 寻求推罗王希兰的帮助(3~10)
4. 推罗王的应允(11~16)
四、建殿(三1~五14)
1. 建殿的地点(三1)
2. 殿的尺寸(三2~9)
3. 造基路伯(三10~14)
4. 造殿前的两根柱子(三15~17)
5. 造铜坛、铜海及洗濯盆(四1~6)
6. 造十个金灯台,又造十张桌子(四7、8)
7. 建院及院门(四9、10)
8. 造殿中的器具(四11~22)
9. 圣殿完工,把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放在殿的府库里(五1)
10.将约柜放在至圣所里(五2~10)
11.祭司和利未人供职(五11~13)
12.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五14)
【要点】
一、所罗门王祈求有智慧及神的应允(一1~17)
1. 所罗门接续他父亲大卫就登基作王(代上二十九22、23),他的国位坚固,神与他同在,使他尊大。他吩咐以色列的千夫长、百夫长、审判官、首领与族长都到基遍来(1、2)。虽然约柜在耶路撒冷,但会幕和铜祭坛仍在基遍。因此,所罗门王率领众首领和官长要在基遍的会幕和祭坛那里献燔祭(3~6)
2. 所罗门王献燔祭的那天晚上,神向他显现,并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7)。这表明当我们绝对为着神时,就容易有神的显现,我们就能和神有亲密的交通
3. 所罗门不求财富尊荣,不求灭绝敌人,也不求长寿,只求智慧聪明好判断神的百姓(9~11)。因此,神悦纳他的心意,赐他智慧聪明加上财富尊荣是空前绝后的(12)。这表明当我们照着神来祈求时,神能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20)
二、所罗门定意要为神建殿(二1~18),他的预备有三方面:
1. 仿照他父亲大卫数点住在以色列地所有寄居的外邦人,共十五万三千六百名。使七万人扛抬材料,八万人在山上凿石头,三千六百人是督工的(2、17、18)。看所罗门所预备的工人,就知道工程的浩大了
2. 请求推罗王希兰差派一名巧匠,善用金、银、铜、铁的巧匠,并精于雕刻的工匠。这人就是但支派妇人的儿子,他父亲是推罗人(7、13、14、王上七13、14)。希兰王所派来的工匠,名叫户兰,意思是尊贵的,表明从事神建造的工作使我们尊贵又尊荣。在二章14节说,户兰是但支派的人,但支派是拜偶像的,使神的百姓堕落(创四十九16、17,士十八14~31),说他是但支派的人,表明他罪人的身分。在王上七14说,户兰是拿弗他利支派中一个寡妇的儿子,父亲是推罗人。拿弗他利是复活的支派,也是变化的支派(创四十九21)。这指明有份于神建造的人是罪人,却又经历基督的复活与变化的人。他父亲推罗人,却已死亡。表明我们从属世的源头学了很多的知识与技能;但我们的源头死了,如今我们的源头是神;我们的事奉是凭着神和神的灵,不是我们天然的能力或才干
3. 所罗门也请求推罗王希兰给他建造所需的木材,就香柏木、松木和檀香木(8、9、16,九10、11):
a. | 松木:古时犹太人在墓地种松树。所以,松木表征钉十字架的基督(二8,王上六15下、34)
|
b. | 香柏木:表征基督在复活里的人性,就是表征复活的基督(二8,王上六10、15上、16、36)
|
c. | 檀香木:又称乌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木材,可作药材,有香味,又非常坚硬,可以用来作乐器如琴、瑟等(二8,九10、11)。表征死而复活的基督,在祂拔高的人性里,既坚刚,又馨香,能医治并供应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喜乐、欢娱又多采多姿!
|
三、所罗门建殿(三1~五14)
1. 圣殿是建在摩利亚山上,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大卫王所指定的地方(三1)。摩利亚山就是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创二十二2),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是大卫数点百姓时,耶和华降瘟疫,以致于以色列人死了七万人,接着大卫就在阿珥楠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大卫在坛上献燔祭,耶和华悦纳祭物,瘟疫就停止了(代上二十一)。所以,圣殿的基地乃是人悔改、献祭并神悦纳的地方。这表明神圣的建造是基于人的悔改,向神奉献而蒙神悦纳!
2. 殿的尺寸(三2~9),圣殿的根基,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都是按着古时的尺寸。摩西所造的会幕长三十肘,宽十肘(出二十六15~25)。以面积而言,圣殿的根基是会幕的四倍大,这指明神的见证(会幕及圣殿),要因人而扩大,因人对神的认识增加而扩大;因人在神圣生命里的成长而扩大
3. 原会幕的外院子,主要是用铜柱及帷子形成的(出二十七9~19)。帷子的柱子及卯座都是用铜作的,铜柱表征受神审判的基督成为神建造分别之立场和支撑的力量;带卯的铜座表征受神审判的基督成为神建造分别的根基。在圣殿前造了两根铜柱(王上七15~22,代下三15~17),右边的铜柱名为雅斤,意思是祂必坚立;左边的铜柱名叫波阿斯,意为在祂里面有力量。这表明神要坚立祂的见证,神也要亲自加力给祂的见证(腓四13,提后四17)。铜与神的审判有关(民十六31~40,二十一8、9,约三14),殿的两根铜柱表明基督受了神的审判,祂能成为神居所的力量;两根铜柱也指明神的见证能站立在这世代中,是经过神的审判的(彼前四17)
4. 又制造一个铜海和十个盆座(四1~6),铜海是为祭司沐浴的,而十个洗濯盆是为献燔祭时,可以清洗祭物。这表明因基督受神的审判,成功了救赎,祂成为生命之灵,能洗净我们(铜海为祭司沐浴用的);而生命之灵也能在一切事上光照我们,包括我们事奉过程中与人的来往,应对或接触;生命之灵要光照我们的存心、动机或意念(献燔祭所用之物,都在十个洗濯盆里洗净)
5. 铜的重量,无法可查(四18),为何这里特别强调铜的重量,无法可查?圣灵的用意是要告诉我们,我们能成为神的见证,有分于神的建造,这需要不断的经历神的审判,无止境的经历神的审判,在一切大小事上都让神来经过,让神的灵来洁净并炼净我们,好叫我们成为神的殿,神的家,神的居所,神的见证…
6. 当一切的圣工完成了,所罗门就把他父大卫所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带来,放在神殿的府库里(五1)。这表明我们所有对神的经历、认识、享受或光照,都该分别为圣,被保守在圣别的范围中;而不该留着为自己珍赏,自我陶醉…
7. 所罗门王招众首领到耶路撒冷,安排把约柜从大卫城就是锡安运上来…。祭司、利未人把约柜运上来,又将会幕的器具运上来。他们献完了祭,祭司就把约柜抬进至圣所,安放在两个基路伯以下…。歌唱的利未人…都一起发声,声合为一,颂赞并感谢耶和华神,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圣殿(五2~14)
历代志下追求:六至十章
【大纲】
一、所罗门作王(续)(六1~九30)
1. 王为民祝福(六1~11)
2. 王的祷告(六12~42)
3. 神的荣光充满圣殿(七1~3)
4. 王和众民的献祭(七4~7)
5. 行奉献坛的礼七日和守节七日(七8~10)
6. 神的应许和警戒(七11~22)
7. 与希兰王结盟并建造城邑(八1~11)
8. 献燔祭以及派定祭司的班次(八12~16)
9. 王的船队与希兰王合作(八17、18)
10.示巴女王向所罗门致敬并聆听他的智慧言语(九1~12)
11.所罗门的富强超越列王,他作王四十年(九13~30)
二、罗波安接续所罗门做王,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九31,十)
【要点】
一、所罗门为民祝福与祷告(六1~42)
1. 在所罗门为民的祝福里(1~11),他强调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亲口向大卫王所应许的,也亲手成就了(4)。神在以色列的众支派中,要拣选一城,建造殿宇,成为神的居所。神拣选了耶路撒冷成为神名下的居所,又拣选大卫治理以色列民。大卫虽有意为神建殿,但神要所罗门起来建造圣殿。神对大卫王的话都成就了,圣殿建成了。所罗门王也将约柜安置在圣殿里,柜内有两块法版,它们是律法的十诫,也是神与祂百姓所立的约(出二十四3~8)
2. 王在为民祝福并宣告建殿的因由之后,他大伸祷告(12~42)。在祷告里,他祈求神赦免以色列人种种可能得罪祂的地方:
a. | 若得罪邻舍(22)
|
b. | 若得罪神,因而败在仇敌面前(24)
|
c. | 因得罪神,神使天闭塞不下雨(26)
|
d. | 有天灾或仇敌犯境(28)
|
e. | 外邦人向圣殿祷告(32)
|
f. | 神的百姓奉差遣去与仇敌争战(34)
|
g. | 因得罪神,被神交给仇敌而被掳至外地(36)
|
| 不论上述的任何原因,只要以色列人向神的圣殿祷告,求神就赦免他们。所罗门王祈祷完毕,就有火从天上下来,烧尽燔祭和别的祭,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甚至因神的荣光充满了殿,祭司都无法进殿(七1、2)。这一切表明神悦纳所罗门所建的圣殿,神也悦纳他为神的百姓所有的祷告
|
二、耶和华的警戒与应许(七11~22)
1. 这是耶和华第二次向所罗门显现,如同第一次在基遍向他显现一样(王上三4、5)。耶和华第一次向所罗门显现时,应允给他智慧,好治理神的百姓。第二次的显现是在圣殿和王宫都建造完成之时,神明确的跟所罗门说,我已经听了你的祷告,也选择这地方作为祭祀我的殿宇…。我的子民若是谦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我必睁眼看,侧耳听,在此处所献的祷告。现在我已选择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这表明在新约时代,教会作为神的圣殿,也是被分别为圣,教会的祷告,必蒙神垂听,神的名,神的心也必永在教会中,因教会是神的家(提前三15)
2. 神应许所罗门,他若遵行神的律例和典章,神必坚固他的国位,正如神和大卫所立的约,所罗门的后代必不断有人作王(17、18)。神的确照祂所应许的让南国犹大国一直是所罗门的子孙在作王掌权。其实过程中,也有不少犹大王是拜偶像的,但神总是满有怜悯,没有断绝所罗门的后代作王
3. 当然神也警告所罗门(19~22),若是他们去事奉敬拜别神,以色列人会从美地上被拔出来,圣殿也会被舍弃不顾,神的子民和圣殿都会成为外人的笑谈,被讥笑,一切的灾祸将临到以色列人。后来,以色列人的历史就是如此演变,当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离弃神,事奉偶像…。神就让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来攻打以色列人和犹大国,并且掳掠圣殿,夺去殿中宝贵的器具…。以色列人的历史,正如这里所警告的,神百姓的遭遇令人唏嘘!
三、所罗门王与推罗王希兰结盟(八1~11、17、18)
1. 推罗王希兰曾在所罗门建殿时,给予多方的协助,除了供应珍贵的木材―松木、香柏木、坛香木,也派了一名工匠来协助所罗门建殿。希兰王从利巴嫩砍伐树木,扎成筏子,浮海运到约帕,所罗门再派人从那里运到耶路撒冷(二3~16)
2. 希兰也曾送给所罗门一些城邑,所罗门王就重新修筑,并派以色列人住在那里(八2)。所罗门的国力扩展至亚兰的范围,他建造旷野里的达莫,又建造哈马所有的积货城(八3、4)
3. 与希兰王的结盟,也与海权的扩张有关。他要往以东地靠海的以旬迦别和以禄,希兰王就帮助他,打发熟悉泛海的仆人和船只到所罗门那里。双方的人马到了俄斐,得了450他连得金子,运到所罗门那里(八17、18)。他们的结盟使双方互惠,各蒙其利,所罗门王的国力也就扩张了
四、示巴女王向所罗门致敬并聆听他的智慧言语(九1~12)
1. 南方的示巴女王听见所罗门的名声,就带了许多贵重的礼物,包括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并许多随行的人一同前来晋见所罗门王。当然她也带着许多心里的疑惑而来,希望从所罗门王这里得到解答。所罗门王对她所问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都答上了,没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王的智慧和知识,令她折服并印象深刻(1~3)
2. 还有王所建造的宫室,席上的珍馐美味,群臣分列而座,仆人两旁侍立,以及他们的衣服及装饰…。示巴女王在这里所见的,所听到的,的确令她大开眼界…。所以她说,你的群臣,你的仆人,常侍立在你面前,听你智慧的话,是有福的。耶和华…喜悦你,使你坐祂的国位…。你的神爱以色列人,要永远坚立他们(4~8)
3. 所罗门预表基督有三方面:
a. | 和平的君,平安王(赛九6,创四九10,来七1~3)
|
b. | 建造神的殿(约二19~21)
|
c. | 讲说神智慧的言语(九7,太十二42)
|
五、所罗门的富强(九13~28)
1. 他的财富胜过天下的列王,他每年所得的金子就有666他连得,还有商人进贡的金子,也有亚拉伯诸王的进贡…。他的一切饮器都是金的,利巴嫩林宫里的一切器皿都是金的…。王在耶路撒冷使银子多如石头,香柏木多如高原的桑树。还有列国进贡的器皿、衣服、军械、香料、马匹…(13~22上、27、28)。所罗门王的财富与丰富预表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弗三8)
2. 他的智慧胜过天下的列王(22下,一11、12)。因他向神求智慧,神就赐给他无比的智慧
3. 他的国力大增,四围安靖,他统管诸王,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26,八3~6)
六、罗波安接续所罗门作王,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十)
1. 罗波安是富二代(官二代),不知民间疾苦。当百姓反应困苦,希望重担能减轻些。他没有听从老臣的建议来安慰百姓;反而对他们说更严厉的话,所以他们反弹到极点,就背叛大卫家,拥立耶罗波安为以色列的王了(3~19)
2. 所罗门时代的好大喜功,讲究排场,对百姓而言是苦不堪言。他的大肆铺张,其实埋下了国将衰败的因素。从大卫到所罗门,再到罗波安,其实应验了中国人的名言,「富不过三代」。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历代志下追求:十一至十五章
【大纲】── 犹大国的王
一、罗波安王(十一、十二)
1. 聚集十八万战士,欲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将国夺回再归自己,因耶和华神的拦阻而作罢(十一1~4)
2. 修筑城邑,使城极其坚固,犹大和便雅悯都归了他(十一5~12)
3. 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从四方来归罗波安,神坚固犹大国,使罗波安强盛三年(十一13~17)
4. 王的家室(十一18~23)
5. 因离弃耶和华,受埃及王示撒的攻打,就失去一些殿里及王宫里的宝物(十二1~16)
二、亚比雅王(十三1~22)
1. 因倚靠耶和华神而战胜耶罗波安(十三1~20)
2. 王的家室(十三21、22)
三、亚撒王(十四、十五)
1. 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也吩咐犹大人寻求神,遵行祂的律法(十四1~7)
2. 因依靠神而打败古实王谢拉(十四8~15)
3. 接纳亚撒利雅之劝勉,带领以色列人与神立约,要尽心,尽力寻求神(十五1~15)
4. 贬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拜偶像(十五16)
5. 将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奉到神殿里(十五17~19)
【要点】
一、罗波安王(十一,十二)
1. 罗波安作王十七年,他行恶,因他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十二13、14)。但他作王的头三年,因遵行大卫的道,那三年,神使他强盛(十一17)。他初登基时,因刚愎自用,不听老臣建言,以致众叛亲离,而失去大半江山。这回他多少学了功课:集结十八万战士要与以色列人争战,将国夺回,但神打发先知示玛雅极力劝导,他总算能听进去,就没有与耶罗波安打仗(十一1~4)
2. 罗波安王修筑城邑,使城坚固,粮食和武器都充足,不仅犹大和便雅悯归顺了他,连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从四方来归顺他。因耶罗波安和他儿子拒绝祭司和利未人,不许他们供职事奉耶和华。所以这些祭司和利未人就来到耶路撒冷投靠罗波安王(十一5~16)
3. 王的家世(十一18~23),看来他效法祖父大卫和父亲所罗门,也是妻妾成群,有十八个妻子,立六十个妾,生二十八个儿子,六十个女儿。可以看出,当时的王室,大部分都是情欲横流,非常混乱
4. 好景不常,王因强盛了三年,就离弃耶和华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随从他。埃及王示撒来攻打耶路撒冷,因王和百姓得罪了耶和华。因先知示玛雅的开导,王和民就向神谦卑;所以,神要拯救他们,不将怒气倒在耶路撒冷。然而王和众民还是要作埃及王示撒的仆人,好叫他们知道服事耶和华与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别(十二1~8)
5. 虽然耶和华不将怒气倒在耶路撒冷,但神有一些管教临到犹大国,就是埃及王示撒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夺了殿里和王宫里的宝物,又夺去了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十二9~12)。这表明因神的怜悯,神的百姓虽未被掳,但他们渐渐失去了分别为圣,渐渐失去了神的见证,这对我们是一个强烈的警告!因为失去金盾牌,表示失去神圣性情作我们的后盾。神圣性情使我们被分别,也就是我们的后盾,失去神圣性情,我们没有后盾,也无法成为神的见证!
二、亚比雅王(或作亚比央王),他作王三年,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没有像先祖大卫那样顺服神(王上十五1~3)
1. 亚比雅王常与耶罗波安争战。有一次亚比雅王挑选四十万兵摆阵,要与耶罗波安的八十万大军对阵。亚比雅王向以色列众人喊话,他强调犹大人没有离弃神,有祭司、利未人各尽其职,又献燔祭、烧香、摆陈设饼、点灯…。最后,他说:以色列人哪!不要与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争战,因你们必不能亨通…。结果,耶和华使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人败在亚比雅王和犹大人面前,以色列人死亡的精兵有五十万(十三3~17)
2. 犹大人得胜,因他们倚靠耶和华神。亚比雅王在世时,耶罗波安不能再强盛,耶和华攻击他,他就死了(十三18~20)。这告诉我们,争战的得胜,不在乎兵强马壮、人多势众;乃在乎我们信靠神,神必能为我们成就大事!
3. 亚比雅王有妻妾十四个,生了二十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一样是非常混乱的王室(十三21)
三、亚撒王(十四、十五),他在位四十一年,效法他先祖大卫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王上十五10、11)
1. 作王的前十年,国中太平,没有争战,因为耶和华赐他平安。他行耶和华看为善为正的事,对付偶像、邱坛,吩咐犹大人寻求神,遵行祂的律法和诫命。他也在国中建造了几座坚固的城邑。他认识到寻求神,神必赐他们四境平安。他的军兵,出自犹大支派的有三十万人,出自便雅悯支派的有二十八万人,都是大能的勇士(十四1~8)
2. 因信靠神而打败古实王谢拉的军兵(十四9~15),亚撒王面对拥兵百万的古实王谢拉的叫阵,他就呼求神,求神帮助软弱的,胜过强盛的。他依靠神,奉神的名前去争战。他甚至这样祷告: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神,不要容人胜过你。非常霸气的祷告!于是耶和华使古实人败在犹大人面前,古实人就逃跑了,亚撒的军兵就追赶敌人直到基拉耳。古实人被杀的甚多,不能再强盛,犹大人也夺了许多的财物。他们也打破基拉耳四围的城邑,耶和华使其中的人都甚恐惧。犹大人又掳掠城池,夺取财物和许多的牲畜…。犹大人信靠耶和华的经历,就如同他们的先祖大卫所经历的: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诗三十四10)
3. 亚撒王在位较久(四十一年),又行神看为正的事,表明他有谦卑的态度,能凡事信靠神。在十五章里就记载了一个事例,说明他因信靠神而蒙恩:
a. | 神的灵感动俄德的儿子,先知亚撒利雅,他迎接亚撒王并对王说,犹大和便雅悯人哪,你们若顺从耶和华,耶和华必与你们同在。若寻求祂,就必寻见;若离弃祂,祂必离弃你们。先知也进一步说明,以色列人不得平安,遭受攻击,神用各种灾难扰乱他们;乃是因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没有训诲的祭司,也没有律法(十五1~7)
|
b. | 亚撒王听见先知的话,就起来带领犹大和便雅悯人对付偶像并修筑耶和华的坛。他也招聚犹大和便雅悯的众人,以及一些寄居在他们中间的以法莲人,玛拿西人和西缅人,要大家聚集在耶路撒冷向神献祭。他们就立约,要尽心、尽性的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他们且大声欢呼、吹号、吹角,向耶和华神起誓。因着犹大人的谦卑,尽心寻求神,耶和华神就被他们寻见,且赐他们四境平安(十五8~15)。王和众民的经历正如主耶稣所说的: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七7、8)
|
4. 王也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造偶像,又拜了偶像。王也将他父亲所分别为圣,与自己所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奉到耶和华的殿里,犹大国因此享太平、没有争战(十五16~19)
历代志下追求:十六至二十章
【大纲】── 犹大国的王(续)
一、亚撒王(续)(十六1~14)
1. 以色列王巴沙攻击犹大,亚撒王求助于亚兰王(1~6)
2. 先见哈拿尼责备犹大王,王竟恼怒他,将先见下在监里(7~10)
3. 晚年脚上有病,却不求耶和华,只求医生(11~14)
二、约沙法王(十七~二十)
1. 行先祖大卫之道,所以耶和华坚定他的国;以耶和华的律法教训百姓(十七1~9)
2. 犹大国日渐强盛,列国不敢与犹大国为敌(十七10~19)
3. 与亚哈王结亲,计划一同攻打基列的拉末(十八1~3)
4. 先知米该雅预言必战败(十八4~27)
5. 亚哈王因战败而死(十八28~34)
6. 先见耶户责备约沙法王帮助亚哈王(十九1~3)
7. 立利未人、祭司和族长用耶和华的律法管理百姓(十九4~11)
8. 因倚靠神、寻求神而打败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二十1~30)
9. 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后来却与以色列王亚哈谢交好,并一同造船,但为耶和华所破坏(二十31~37)
【要点】
一、亚撒王(十六1~14)
1. 亚撒做王的晚期(第三十六年时),因以色列王巴沙来攻击犹大;亚撒就寻求亚兰王便哈达的帮助,把殿里和王宫府库里的金银拿出来,送给亚兰王,作为条件;因此,亚兰王与以色列王不再和好,亚兰王甚至攻击以色列的城邑,这虽然解决了亚撒王的燃眉之急,却是极度得罪神的行为(1~6)。这表明我们信靠肉体的办法(失去金银器皿),不信靠神,以致失去神圣的性情,这是得罪神的
2. 神打发先见哈拿尼来指责他说,因你仰赖亚兰王,没有仰赖耶和华你的神,所以亚兰王的军兵脱离了你的手(7)。然后先见提醒王,古实人不是很强大吗?古实王谢拉曾率领百万大军来攻击,只因他信靠神就打败古实王。耶和华神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那些向神心存诚实的人(8、9,十五9~15)。先见指责王,信靠亚兰王的帮助,没有信靠耶和华神是愚昧的行为。按理,王应马上向神悔改,哪知王竟恼羞成怒,而恼恨先见,把他囚在监里,王也虐待一些百姓(10)
3. 亚撒王的第三十九年时,他脚上有病,而且甚重。王却没有信靠神,只信靠医生(12)。看来在属灵上,亚撒王是晚节不保,每况愈下,越来越远离神。求神怜悯我们,越来越信靠神,能回转像小孩子,谦卑地向着主,因为在天国里的,正是这样的人(太十九13、14)
4. 王去世后,在安葬时,坟墓里,堆满各样馨香的香料,按作香的作法调合的香料(14)。神的律法曾规定,不可按作香的方法为自己作香,因这香是至圣的。凡作香为要闻香味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出三十37、38)。看来亚撒王连死后都违背律法…
二、约沙法王(十七~二十),对约沙法王的记载在列王记上里,只有第二十二章;但在历代志下里,有十七至二十章共四章之多。可能是圣灵要我们从他身上有更多的关注与学习,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 他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a. | 他奋勇自强,防备以色列人的攻击,安置军兵在一切的城邑里。他不寻求巴力,只行他祖大卫之道。所以,耶和华与他同在并坚定他的国,他也积极地对付偶像,除掉邱坛(十七1~6)
|
b. | 他在作王的初期(第三年),就差遣臣仆、利未人和祭司往犹大各城去,用耶和华的律法教导百姓(十七7~9)。可以说,约沙法王是用神的律法,例律和典章来立国。所以,这样的国,特别蒙神祝福而日渐强盛壮大
|
c. | 有神的祝福和保护,犹大四围的列国都甚惧怕,不敢与约沙法为敌或争战。有些非利士人来朝贡、献礼物,亚拉伯人也是。约沙法王在犹大建造营寨和积货城…。军事方面,王拥有超过百万的军兵,个个是大能的勇士,他们伺候王并保护犹大国。约沙法王经历神的祝福满满(十七10~19)
|
d. | 约沙法王出巡民间,引导百姓,归向耶和华神。又在犹大的各城里设立审判官并嘱咐他们要照着神来判断百姓,要敬畏耶和华,谨慎办事,不偏待人,也不受贿络。王也选定一些利未人、祭司和以色列的族长在耶路撒冷为耶和华判断百姓,同时教导百姓要敬畏神,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十九4~11)
|
e. | 约沙法王在面对敌人攻击时,他的依靠是耶和华神,他的武器就是禁食祷告。当摩押人和亚们人来攻击时,他虽然惧怕,却定意寻求耶和华,并在犹大全地宣告禁食,他带领百姓一同信靠并仰望耶和华神。于是在各城里,都有人出来寻求神。王给百姓作了绝佳的榜样(二十1~4)
|
f. | 在他的祷告里,他站在耶和华殿的院前,他呼求神,记念祂的应许,把这地赐给亚伯拉罕的后裔永远为业。百姓也在此建了圣殿,是为耶和华的圣名所建的。如今他们有了急难,站在殿前向神呼求,求神垂听而拯救,因为神的名在这殿里(二十5~9)。何等的祷告!他抓住神的应许和神的约!他应用所罗门的祷告(代下六14~39)
|
g. | 虽然他们无力抵挡要来的攻击,也不知道该如何行?但他们的眼目,单单仰望神!他在求神来惩罚敌人,对付他的敌人(二十10~12)
|
h. | 神对王祷告的答复,祂的灵临到利未人雅哈悉说,不要因这大军惊恐,因为胜败不在乎他们,乃在乎神。看哪!耶和华要为他们施行拯救,明日就出去迎敌,因耶和华与他们同在!于是王面伏于地,百姓也都面伏于地,叩拜耶和华(二十14~18)
|
i. | 次日,王所设立的歌唱者诵赞神,他们穿上圣洁的礼服,走在军队前赞美神,称谢神,因祂的慈爱长存。众人在唱歌赞美的时候,神派伏兵击杀亚们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们就被打败了。耶和华神使他们互相残杀(二十20~23)。犹大人因信靠神,不费一兵一卒就打败仇敌,并取得许多财物和珍宝,何等奇妙!王和百姓都欢喜快乐,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战胜仇敌,列国听见耶和华打败以色列的仇敌,就甚惧怕。这样犹大国享太平,因为神使他们四境平安(二十24~30)
|
2. 王的失败,我们该以为鉴戒之处
a. | 约沙法王与以色列王亚哈结亲(十八1),就是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王的女儿为妻(王下八16~18)。可能他的想法是藉结亲而联盟,强强联手,可以共同对抗外敌。只是他没预料的是亚哈及耶洗别是拜偶像的人,联于他们,结果就会去拜偶像而离弃神。后来,约兰王所行的与亚哈家一样,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
b. | 结亲之后,自然就有联盟。所以,以色列王亚哈就提议一起去攻打基列的拉末。过程中,虽有耶和华的先知米该雅警告二王,此战的结果必败。但谎言的灵充满亚哈王的先知们,先知米该雅力谏无效,甚至被下在监里受苦。结果自然是战败了,好在耶和华神帮助约沙法王,使他逃过一死,而亚哈王就在争战中因中箭受伤而死(十八2~34)
|
c. | 看来,约沙法没有学好功课,他和以色列王亚哈谢交好。二王合伙造船往他施去,遂在以旬迦别造船。但耶和华不喜悦此事,就破坏所造的船,不能往他施去了(二十35~37)
|
历代志下追求:二十一至二十五章
【大纲】── 犹大国的王(续)
一、约兰王(二十一1~20)
1. 作王八年,因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1~7)
2. 以东人背叛犹大,自立为王,立拿人也背叛了,因约兰王离弃耶和华神(8~10)
3. 因建邱坛,使犹大人陷在罪里,先知以利亚预言神将降灾给约兰王,就是他必患病(11~15)
4. 非利士人和亚拉伯人的外患及约兰王因病重而死(16~20)
二、亚哈谢王(二十二1~12)
1. 母亲是以色列亚哈王的女儿,他受母亲的掌控,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1~4)
2. 因与以色列的约兰王联合,而与亚兰王哈薛争战,至终被耶户杀了(5~9)
3. 王的母亲起来剿灭王室,就篡了国位;亚哈谢的妹妹将王的儿子约阿施藏在神的殿里六年(10~12)
三、约阿施王(二十三、二十四)
1. 因姑丈,也就是祭司耶何耶大的保护、安排之下受膏为王(二十三1~11)
2. 亚他利雅被杀(二十三12~15)
3. 祭司耶何耶大与众民和王立约,要作耶和华的民(二十三16~21)
4. 约阿施登基作王时七岁,作王四十年;在祭司耶何耶大教导下,王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二十四1~14)
5. 耶何耶大死后,王与民就离弃耶和华;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殉道(二十四15~27)
四、亚玛谢王(二十五1~28)
1. 虽行神眼中为正之事,只是心不专一(1~4)
2. 数点精兵,打败西珥人和以东人(5~14上)
3. 却带回西珥的神像,立为自己的神。神兴起以色列王约阿施打败亚玛谢王,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夺走殿里的器皿,王宫里的财宝!有人背叛他,将王杀死(14下~28)
【要点】
一、关于约兰王(二十一)
1. 因娶了以色列亚哈王的女儿亚他利雅,他行以色列诸王的道,与亚哈家一样,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一登基时,就杀了他的亲兄弟和以色列的首领。看来他是行事只求目的而不择手段(1~6)
2. 王因离弃耶和华神,以东人背叛他,立拿人也背叛他,脱离他的权下。他也建邱坛,迷惑犹大人去拜偶像行邪淫。神的手加在他身上,得了无法医治的病,病重二年而死。生前他也遭受非利士人和亚拉伯人的攻击,财物被夺,妻子与儿女都被杀(8~19)
3. 他去世时无人思慕,虽葬在大卫城,却没有和列王同葬(20);表明他的行事,不被当代的人认可。作王到这种地步,真是悲哀啊!
4. 在马太第一章基督的家谱里,说到约兰生乌西亚(太一8)。但根据代上三11、12的记载,约兰和乌西亚中间有三代:亚哈谢、约阿施和亚玛谢被略去了。这应是约兰娶亚哈的女儿,去拜了偶像,就败坏了他们的后代;神是忌邪的神,必追讨拜偶像的罪,直到三、四代(出二十5)。这事例告诉我们,拜偶像是严重的罪!
二、关于亚哈谢王(二十二1~12)
1. 是一个很悲情的王,脱不开母后亚他利雅的掌控,他听从亚哈家的计谋,像傀儡一样。因与以色列王联合,要去攻打亚兰王哈薛,结果为耶户所杀(1~9)
2. 母后亚他利雅见儿子死了,就起来剿灭犹大王室。好在亚哈谢的妹妹眼明手快,偷偷将侄子约阿施藏在圣殿里六年之久,为王室保留了血脉(1~12)
三、关于约阿施王(二十三、二十四)
1. 因姑姑将他藏在殿里而保住性命,因姑丈祭司耶何耶大的辅佐与运作,在七岁时就受膏作了王(二十三1~11,二十四1)
2. 因姑丈祭司耶何耶大的辅佐而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母亲是别是巴人,对王的信仰应有加分(二十四1、2)
3. 召聚并嘱咐祭司和利未人要使犹大人捐出银子,为要重新修理耶和华的殿。王并且下令众人作一柜放在殿的门外,作为收集奉献的银子,并有专人每天倒出柜子,计算捐献的银子为圣殿的修造或用以制造殿里的器皿(二十四4~14)
4. 在祭司耶何耶大死后,王就听从犹大的众首领而去拜偶像;也因拜偶像的罪,有愤怒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虽有神的先知到他们那里,引领百姓归向神,他们却不顺从先知的教导(二十四17~19)
5. 因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祭司撒迦利亚责备百姓干犯神的律法,终导致神离弃他们。百姓同心谋害撒迦利亚,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华殿的院内,用石头打死他。撒迦利亚临死时说,愿耶和华鉴察申冤。这件事,王严重地得罪耶和华神(二十四20~22):
a. | 祭司耶何耶大是约阿施王的姑丈,从小辅佐他,帮助他掌权并建国。耶何耶大是王的长辈,救命恩人,更是辅佐他的大臣。如今王凭己意,就杀害了耶何耶大的儿子
|
b. | 撒迦利亚是王的表兄弟,王竟不顾亲情,将他杀了。他也是耶和华的祭司,在圣殿里事奉神,教导百姓。王竟杀害神的祭司,何等可恶!
|
c. | 圣殿是圣别的地方;是神的祭司事奉神,献祭给神并与神相会的地方。王竟吩咐百姓闯入神的圣殿杀了神的祭司,这得罪神到了极点。难怪主耶稣在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时,也引用了这事例(太二十三34~36)
|
6. 因王和犹大人离弃耶和华神,所以神藉亚兰人惩罚约阿施。亚兰的军兵上来攻击王,到了犹大和耶路撒冷,杀了民中的首领,掳掠了财物(二十四23、24)
7. 王患了重病,臣仆背叛他,要为撒迦利亚报仇,将王杀在床上。将他葬在大卫城里,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坟墓里,看来约阿施王掌权的前段,因祭司耶何耶大的辅佐,各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祭司死后,王就每况愈下,甚至晚节不保了!令人悲叹!
四、关于祭司耶何耶大(二十二11、12,二十三1~二十四16)
1. 他是先王亚哈谢的妹夫,也是祭司。夫妻通力合作,在亚他利雅篡位期间,拯救小王子约阿施,把小王子藏在殿里有六年之久(二十二11、12)
2. 他奋勇自强,与百夫长,众首领及利未人立约,要他们看守圣殿,除了供职的祭司和利未人外,不准他人进入耶和华的殿,为要保护小王子约阿施的安全。到了第七年就膏约阿施为王,为他戴上冠冕,把律法书交给他(二十三1~11)
3. 对付篡位的亚他利雅(祭司的岳母,亚哈王的女儿),吩咐人将他杀在王宫里,不是在圣殿里(二十三12~15)
4. 耶何耶大与众民,和王立约,都要作耶和华的民。于是众民起来拆巴力的庙,打碎坛和柱像,又在坛前将巴力的祭司杀了。派祭司和利未人照摩西的律法给耶和华献燔祭,又照大卫王的安排,欢乐歌唱,于是国民欢乐,合城都安静(二十三16~21)
5. 祭司耶何耶大享年一百三十岁。他因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死时被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二十四15、16)。表明他的一生,在神和神百姓的眼中,就如尊贵的王一样
五、关于亚玛谢王(二十五1~28)
1. 作王二十九年,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心却不够专诚。国一坚定,就把杀他父亲的臣仆杀了,却没有治死他们的儿子。正如摩西律法所说的,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各人要因本身的罪而死(二十五1~4,申二十四16)。这表明亚玛谢王多少敬畏神,行事也照神的律法
2. 数点精兵,打败西珥人和以东人(5~14上),却带回西珥的神像又敬拜它。所以神将亚玛谢王交给以色列王约阿施,耶路撒冷的城墙被毁,殿里的金银器皿及王宫里的财宝被抢夺。王最后被背叛的人所杀(14下~28),何等可怜的结局!
历代志下追求:二十六至三十章
【大纲】── 犹大国的王(续)
一、乌西雅王(亚撒利雅王)(二十六1~23)
1. 登基时十六岁,共作王五十二年,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曾定意寻求神,神使他亨通(1~5)
2. 因神的帮助而战胜非利士人,亚拉伯人及亚扪人。他建筑城楼,也喜悦农事并拥有大能勇士,甚是强盛(6~15)
3. 因强盛而心高气傲,强行要在香坛上烧香,就干罪而长大麻疯,遭隔离,由儿子约坦代理治国,直到死时(16~23)
二、约坦王(二十七1~9)
1. 登基时二十五岁,作王十六年,效法他父乌西雅,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1、2)
2. 多有建造,战胜亚扪人。因行正道而日渐强盛(3~9)
三、亚哈斯王(二十八1~27)
1. 登基时二十岁,作王十六年。因拜偶像,神使他败给亚兰王,也败给以色列王(1~7)
2. 因战败而有二十万人为以色列人所掳。因先知俄德的劝导,以色列人放回犹大人(8~15)
3. 因以东人、非利士人来犯而求助于亚述王,将殿里和王宫里的财宝给亚述王,也无济于事(16~21)
4. 王祭祀大马色的神而越发得罪耶和华(22~27)
四、希西家王(二十九、三十)
1. 登基时二十五岁,作王二十九年,效法先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二十九3~19)
2. 修理圣殿,且命令利未人洁净圣殿(二十九3~19)
3. 王为国、为殿、为犹大人献祭(二十九20~36)
4. 召聚以色列和犹大众人到耶路撒冷守逾越节(三十1~27)
【要点】
一、乌西雅王(亚撒利雅王)(二十六1~23)
1. 作王五十二年,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先知撒迦利亚在世时,王定意寻求神,神也使他亨通。他战胜非利士人、亚拉伯人和亚扪人,名声传到埃及。他建筑城楼,也在旷野和平原或高原建筑望楼。军事上,他为全军预备盾牌、枪、盔、甲、弓和甩石的机弦,也使巧匠作机器,安在城楼和角楼上,用以射箭发石;拥兵超过三十万,都是善于争战的勇士。农事上,他挖了许多井,牲畜甚多;也有农夫及修理葡萄园的人,因王喜悦农事。可以说乌西雅王很有作为,治国有方。百姓丰衣足食,国家强盛(1~15)
2. 王既强盛,就心高气傲,以致行事邪僻而干犯耶和华神。他强行进殿,要在香坛上烧香,这些本是亚伦子孙,祭司的工作,甚至大祭司亚撒利雅率众祭司力劝仍无效。他的强势,偏行己路、背逆,得罪耶和华神到极点。所以,神使他额上长了大麻疯。直到死时,王与耶和华的殿隔离,由儿子约坦管理家务,治理国事。所以,名义上,他作王五十二年;实际上,后面有一段年日,是由儿子约坦代理的。王死时,葬在王陵的田间,他列祖的坟地里,不是葬在列王的坟墓里。王的由盛而衰,是因心高气傲而干犯耶和华神;神的审判让他得了绝症而被隔离至死(16~23),何等的悲哀!
二、约坦王(二十七1~9)
圣经对约坦王的记载不多,他作王十六年,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父亲乌西雅一切所行的,只是不入耶和华的殿,看来他从父亲的遭遇学了功课。他战胜亚扪人,因行正道,神使他日渐强盛
三、亚哈斯王(二十八1~27)
1. 登基时二十岁,作王十六年,不效法先祖大卫所行的,却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敬拜并事奉偶像(1~4)。在旧约的记载里,亚哈斯王一无是处,没有优点,完全是缺点。他因行恶去事奉偶像,神将他交在亚兰王手里,他的民被掳到大马色。神又将他交在以色列王手里,这是何等的损失!令人伤痛!都因亚哈斯王和他的民离弃耶和华神(5~7)
2. 以色列人也掳了犹大人二十万,又掳掠许多财物,带到撒玛利亚去了。好在因先知俄德的劝导,以色列人将犹大人释放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8~15)
3. 当以东人及非利士人来攻击时,王没有寻求神;反倒寻求亚述诸王的帮助。王的行为干犯了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他式微、衰败。王把殿里和王宫里的器皿及宝物,给了亚述王,也无济于事(16~21)
4. 王更重的罪:
a. | 擅自更改祭坛:王在大马色看见一祭坛,就照坛的样式作画交给祭司乌利亚,结果祭司就照此作了一座坛,王从大马色回来时,就在此献祭。真是糊涂的王,加上瞎眼的祭司(王下十六10~13)
|
b. | 私移圣殿中的器皿:移动铜祭坛到北边,也把盆从座上挪下来,将铜海从铜牛上搬下来,放在铺石上,也挪移廊子为亚述王的缘故(王下十六14~18)…。唉!亚哈斯王的罪状何其多呀!
|
c. | 祭祀大马色的神,又毁坏了神殿的器皿,封锁耶和华殿的门,并在各处建邱坛,惹动耶和华的怒气(22~25)…。亚哈斯王与他列祖同睡,葬在耶路撒冷城里,没有送入列王的坟墓里,表明他的所作所为,不被人认可
|
四、希西家王(二十九、三十)
1. 登基时二十五岁,作王二十九年,效法他祖大卫所行的,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凡他所行的,无论是办理神殿的事,是遵守律法诫命,或是寻求神,他都尽心去行,无不亨通(二十九1、2,三十一21)。旧约对希西家王的记载,整体上,有非常高的评价!
2. 王一登基,就开了耶和华殿的门,重新修里。他也召聚祭司和利未人,要他们洁净自己,又洁净圣殿,从殿中除去污秽之物。王向他们陈明一些他的认知,就是以色列人被掳,被人抛来抛去,都是因为离弃耶和华神,随从了偶像,所以耶和华的愤怒临到他们。王心中有意与耶和华神立约,好使祂的烈怒转离开…。于是,利未人和祭司就起来,洁净自己,洁净他们的弟兄。并照王的吩咐,耶和华的命令,进去洁净圣殿,把殿中的污秽之物清掉,搬到外头汲沦溪边。他们用了十六天把耶和华的殿和廊子都洁净了(二十九3~19)
3. 王也聚集城里的首领上耶和华的殿,要为国、为殿、为犹大人献赎罪祭和燔祭。王又派利未人在殿中敲钹、鼓瑟、弹琴,乃是照大卫王和先见迦得、拿单所吩咐的…。会众都敬拜,歌唱的歌唱,吹号的吹号,如此直到燔祭献完了(二十九20~28)。献完了祭,王和一切的跟随者都俯伏敬拜,接着有利未人用大卫和亚萨的诗词,颂赞耶和华,他们都欢喜快乐地敬拜神。之后,他们又献上感谢祭、奠祭(二十九29~36)…
4. 王接着或差人或写信向以色列和犹大众人,以及以法莲人和玛拿西人,邀约大家都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向神守节。因特殊的原因,大家商议要在二月间向耶和华守逾越节,众人都以这事为美。于是定了命令就传信与众人…。二月间,有许多人在耶路撒冷聚集,成为大会,要守耶和华的除酵节。众人起来,把耶路撒冷的祭坛,烧香的坛,都清除并且抛在汲沦溪中。二月十四日,他们一起向神守逾越节(三十1~20)
5. 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大大喜乐,守除酵节七日。利未人和祭司,用响亮的乐器,日日颂赞耶和华。王慰劳一切参与事奉的利未人,他们就吃节筵七日,又献平安祭,且向神认罪。全会众商议,于是他们又守节七日。犹大全会众、祭司利未人,还有从以色列地来的会众,以及在犹大寄居的人,尽都喜乐。在耶路撒冷大有喜乐,自从所罗门的时候,在耶路撒冷没有这样的喜乐。祭司利未人起来为民祝福,他们的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并蒙神垂听(三十21~27)!
历代志下追求:三十一至三十六章
【大纲】── 犹大国的王(续)
一、希西家王(续)(三十一~三十二)
1. 众民对付偶像(三十一1)
2. 王派定祭司利未人,按着律法献燔祭和平安祭(三十一2~4)
3. 下旨十献其一为祭司和利未人(三十一5~19)
4. 尽心尽力行耶和华所喜悦的事(三十一20、21)
5. 因全心信靠耶和华而脱离亚述王的手,得享平安(三十二1~23)
6. 经历神的医治(三十二24~26)
7. 因神的祝福而富有尊荣(三十二27~30)
8. 唯一的失败,他的死及安葬(三十二31~33)
二、玛拿西王(三十三1~20)
1. 登基时十二岁,作王五十五年,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被神交在亚述王的手,被掳至巴比伦去(三十三1~11)
2. 在急难中转向神,才认识真神,而起来对付偶像(三十三12~20)
三、亚扪王(三十三21~25),登基时二十二岁,作王二年,在神眼中行恶,犯罪越来越大,因臣仆的背叛而被杀
四、约西亚王(三十四、三十五)
1. 登基时八岁,作王三十一年,行神看为正的事。借着对付偶像而洁净犹大和耶路撒冷,并着手进行圣殿的修缮工程(三十四1~13)
2. 在修缮过程中,从圣殿得到律法书,于是带领百姓与神立约,要尽心、尽性的事奉神(三十四14~33)
3. 带领祭司利未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向耶和华守逾越节及除酵节(三十五1~19)
4. 因与埃及王交战而死,先知耶利米为王作哀歌(三十五20~27)
五、约哈斯王登基时二十三岁,作王三个月行神眼中为恶,被掳至埃及(三十六1~4)
六、约雅敬王登基时二十五岁,作王十一年,也是行恶,被掳至巴比伦(三十六5~8上)
七、约雅敬的儿子约雅斤登基时八岁,作王三个月又十天,被掳至巴比伦(三十六8下~10上)
八、希底家登基作王时二十一岁,作王十一年,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先知耶利米有劝告,王仍不悔改。最后,圣殿被焚烧,殿中器皿及财宝被掠夺,城墙被拆毁,王和百姓都被掳至巴比伦(三十六10下~23)
【要点】
一、希西家王(续)(三十一、三十二)
1. 王派定祭司利未人的班次,各按各职献燔祭和平安祭,都是按着律法上所记载的。在民数记二十八、二十九章有很详细的记录,以色列人每天、每周、每月及每年的众节期所该献的祭。恢复这些对神的献祭,表明他们寻求神,向着神并敬畏神;他们寻求借着献祭来满足神,以讨神的喜悦(三十一2、3)
2. 王又吩咐住耶路撒冷的百姓,将祭司利未人所应得的分给他们,使他们专心遵守耶和华的律法。祭司和利未人原没有产业,他们专心事奉耶和华神,神就规定以色列人该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献给耶和华作为举祭,这举祭就归给利未人。利未人从所得的十分之一中取出十分之一作为举祭献给耶和华,这举祭至终归给祭司(三十一4~21,民十八21~31)。何等奇妙!希西家王不仅引导百姓献祭为着神的满足;他也吩咐百姓要取出十分之一来为着专职事奉的祭司和利未人。这样顾到事奉的人,使他们能全心全意事奉神,无所牵挂。王一切所行的,都照着神,寻求神,且尽心尽力去作,无不亨通!
3. 亚述王西拿基立仗着他的兵强马壮,就要来攻打希西家王。亚述王甚至口出狂言:我列祖所灭的国,那些神中谁能救自己的民脱离我的手呢?难道你们的神能救你们脱离我的手么(三十二14)?西拿基立王也写信毁谤耶和华神,说:列邦的神既不能救他的民脱离我手,希西家的神也不能救祂的民脱离我的手了(三十二17)。希西家王和先知以赛亚就一起祷告耶和华神,神差遣一位天使,一夜之间杀了亚述的兵有十八万五千人,亚述王就满面含羞的撤回去。至终,他被自己的儿子所杀(三十二9~23,王下十九35)。希西家王经历了神是他的保护、山寨、依靠和一切!
4. 希西家王也曾病得要死,他祷告神,神就医治他。王却没有照他所蒙的恩典来报答神,因他心高气傲,以致有愤怒要临到他和犹大并耶路撒冷。好在他和百姓都能谦卑、蒙光照,神的愤怒就转离没有临到他们。希西家王满得神的祝福,大有尊荣,他建造府库,收藏金银、宝石、香料、盾牌和各样宝器。又建造食房,收藏五谷、新酒和油…他有极多的财富和牲畜(三十二24~29)
二、玛拿西王(三十三1~20)
1. 登基时十二岁,作王五十五年,他是在位最久的王。王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重新建筑他父亲所拆的邱坛,又为巴力筑坛、作木偶,敬拜天上的万象。又在殿的院中筑坛,在殿内立偶像…。玛拿西王引诱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以致他们行恶比列国更甚。耶和华神警告他们,他们仍是不听。所以神就兴起亚述王来攻击他们,将玛拿西掳到巴比伦去(三十三1~11)
2. 王在巴比伦时,应该吃了不少的苦。所以,他就悔改呼求耶和华他的神,极其谦卑,神就应允他的祷告,使他回耶路撒冷,仍坐王位。经过此历程后,王有大的转变,他起来对付偶像,重修耶和华的祭坛,也在坛上献祭,并吩咐犹大人起来事奉耶和华神(三十三12~16)。看来,玛拿西王是浪子回头,也是难得。他的经历也启发我们,不管怎么失败,我们只要谦卑的向着神,神必悦纳我们!
三、约西亚王(三十四、三十五)
1. 王登基时八岁,作王三十一年,他行耶和华神眼中看为正的事。他幼年时,就寻求神,到了作王第十二年时,开始洁净犹大和耶路撒冷,除掉邱坛、木偶、雕刻和铸造的像。之后,王吩咐史官去见大祭司着手进行修殿之事。这一切表明约西亚王看重神,也看重神的殿。毕竟,圣殿是神的百姓事奉神,与神相会的地方。所以,圣殿该被维护(三十四1~13)
2. 神的主宰,大祭司希勒家在负责修缮的过程中,得到摩西的律法书。大祭司和书记把律法书上的内容,向女先知求证;既从女先知得着印证,王就召聚众长老、百姓、祭司利未人…,一同上耶和华的殿,王把殿里所得的律法书念给大家听。于是王带领众人要尽心、尽性地顺从神,遵守祂的诫命和律例,成就律法书上的约言。王也将各处的污秽之物除掉,使百姓都事奉耶和华神。王坚定地领百姓归向神(三十四14~33)
3. 既然读到律法书,王肯定是看见了守逾越节的重要。所以,王领百姓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守逾越节。王甚至从他的产业中,赐给所有的人,祭司和利未人所需要的祭物包括山羊羔、牛等成千上万只的祭牲。在此,我们看见王重视神的律法及节期,也愿为此有付出。由于王的看重与支持,以色列人有了一个几乎是空前的逾越节,这是在约西亚王的第十八年时(三十五1~19)
四、约哈斯王(三十六1~4),登基时二十三岁,只作了三个月,就被掳到埃及去了。
五、约雅敬王(三十六5~8上),是埃及王立的,成了埃及王的傀儡。登基时二十五岁,作王十一年,后来被巴比伦王掳至巴比伦
六、约雅斤王(三十六8下~10上),登基时八岁,作王三个月又十天,也因行恶而被巴比伦王掳至巴比伦去
七、希底家王(三十六10下~20),是约雅斤王的叔叔,登基时二十一岁,作王十一年。因背逆神,不听先知耶利米的劝导,神兴起巴比伦王灭了犹大国,圣殿被焚烧,器皿被夺取,城墙被拆毁,犹大人家破人亡,神的见证也失去了…
|
上一则|
下一则